3 未曾表达的部分(1 / 1)

重新生长 安心 著 1126 字 7天前

你在明明很生气的时候,

是否假装没事?

你在明明心中有爱的时候,

是否未曾让对方知道?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你和孩子之间,有什么是你没有表达出来的?在你心里,对孩子隐藏了什么?

你可以选择找个机会,和孩子分享一些关于你的故事,或你对他的感受,也可以分享你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你们的关系有一个比较深的连接。

我会花很多时间和我的女儿沟通,聆听她,也分享自己的经验,但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我会向她分享我的感受和我对她的爱意。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用语言沟通的,有时也会用写信的方式。

下面是我女儿刚去美国时,我写给她的一封信。通过这封信,我想给大家分享一种和孩子联结的方式。

写给女儿的信:

女儿,你从小就有大大小小的梦想。你说,每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终于,你又实现了你的一个梦想,我也终于把你送达遥远的异国。这次,你将长时间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去探索和接触新的国度、新的文化,开始你人生的新旅程。这样的时刻,令我特别想跟你说点什么。你是知道的,我一直以来鲜少对你说教,我更愿意与你分享。

回想妈妈的过往,当我十四岁时,我跟你一样,渴望友谊,也有偷偷喜欢的男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不同的是,我不像你,从小有各种各样的梦想,那时的我没有梦想,梦想是高不可攀也是奢侈的事情,但我有目标,就是要上高中,然后考大学。看,你我既有相像的部分,也有大不相同的部分,相比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你有更加自由的头脑与灵魂。

也因此,我常在心中赞叹你的勇气、信心、决心和独立,你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当你的同学还在适应初中生活时,你以无比坚定的语气跟我表达了想去美国读高中的愿望,当时也很“懵懂”的我,惊讶之余,企图说服你过几年再出国。然而,直至现在,我还记得你的回答,你说不,你已经想好了,并且由我们自己来申请,不需要中介。

之后,你开始了准备,我俨然是一位旁观者,听你跟我细细讲述那些来自网络的留学攻略,看你把美国排名前五十的高中一一浏览,陪你一次次报名SSAT(美国中学入学考试)和托福考试,陪你飞到美国进行面试。

那时,你的微信签名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如今,梦想成真,你来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学校——华德福高中,成为这所学校九年级唯一的一名中国学生。路,还没走完,你只是刚刚踏上旅途,但你已经不用跪着走了,你可以插翅翱翔,像我之前告诉你的,你的世界不是某一座小小的城市,而是全世界。

知道吗,这几年,你老妈我偶尔会听到他人说:“安心老师,你写了很多幼儿的案例,青少年的案例很少,多写写青少年的案例吧。”我发现,我很少有关于你的案例可写,一方面,你我对于我致力于传授的沟通方式已习以为常,鲜少有冲突;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你太少“为难”我了,而正如鲁道夫·史坦纳(他老人家可是你所要接触的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哦)所说,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然而今天,我却很想跟你聊一聊,哪些是你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我的女儿,你独立有主见,但不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是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你开朗活泼、善于交友,但这也使得你大部分的精力和能量都投向外界;你有方向和梦想,但你却常常忘记照顾好当下的自己;你善于追逐,但缺乏对眼前事物的管理;你在意他人、照顾他人的感受,却疏于照顾自己;你单纯,但对他人毫无防备之心,不懂保护自己。

女儿,你并不完美,但也无须完美。接受如是的自己,不忘记继续成长,在人生狂与狷的两极游走。但是,依然要学习回到自己的中心,这是我想要分享给你的。终有一天,你会发现,看见自己、面对自己,从自己的既定模式和信念中脱离开来,才是人一生当中最根本的功课,也是真正的自由与智慧所在之处。

两天后,我将启程回国,而你将真正开始在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虽说这是你第一次较长时间离家,却不是你我的第一次分离,我们的第一次分离早已发生在你出生的那一刻。人们都同意一个说法——亲子之间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而在我看来,人生本来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分离构成的,有分离就有相聚,我们在远离,我们也在靠近。于我,这才是生命的真相。

分离伴随着伤感,你看,佛家的八大苦之一就是爱别离。分离,从我们呱呱落地那一刻就开始发生,离开妈妈的子宫,坠入无常的娑婆世界,无疑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惊恐、最痛的分离。我想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别离的伤感,大抵就是源于最初的这份痛。那样的分离我们都能经受,还有什么分离会难住我们呢?

一直以来,我对你倾注尊重与信任,不单单是对你这个个体,还对我们共同的那个部分,对我们的内在生命力。我始终相信,生命的动力在于向上和向善生长。所以我也相信,我们可以欣然接受这次离别,并期待相聚的喜悦。

女儿,我的宝贝,你是被老天眷顾的孩子,身边总是有很多助源出现,帮你达成愿望。你是被祝福的孩子,所以你会成为我的孩子。

最后,我想向你发出邀请,邀请你仍像过往一样,对我怀有信任,把我当作你的朋友,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可以与我分享,像以往一样扯着嗓子与我畅聊,说到激动时,你仍然可以爆粗口,我仍不介意。当然,你说与不说,我都在这里,你谈与不谈,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爱你的妈妈

2015年8月30日写于纽约

多年后,没想到这封信会分享给你们。如今读来,也依然感怀万千,充满感动和感激。而今,我女儿已经十九岁了。

练习

如果你心里有未被表达的部分,找到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