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放下角色(1 / 1)

重新生长 安心 著 1307 字 7天前

当我们放下那个人是爸爸、

那个人是妈妈的角色后,

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父母”这个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的只是角色。这个角色,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教育、文化、宗教、规条,都在“父母”这个角色上安置了各种观念和态度。与此同时,你在心中也对父母的角色注入了各种台词。

父母受到他们父母观念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模仿着从他们父母身上所学到的角色版本以及台词。作为儿子或女儿的你,也依然受着这些文化、教育的影响,演绎着作为一个孩子要具备的各种特质。

在我们的文化里,特别突出的一点就是要孝顺、尊老爱幼。对于父母,我们习惯顺从、听话,父母则扮演照顾者、权威者的角色。在这样的角色关系里,我们会被蒙蔽,很难真的看到父母作为独立的个体的部分。

他们为了维护或者塑造自己的角色形象,在我们面前呈现出那些角色的相应模样,而这些权威角色本身,其实是一种物化。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很自然地把父母物化,把他们当成必须满足我们需求的工具,在不能被满足的时候,还会十分生气。一哭二闹,是我们很早就学会的本领。这样的本领,常常延续到后来的恋爱或婚姻关系当中,我们也把对方物化为满足自我需求的工具,甚至让对方来猜我们想要什么,对方猜不到,我们就再次使用一哭二闹的本领。

只是,现在眼前的人,早已不是父母了,我们也不太可能再得到当年的待遇。毕竟,我们已经不是个孩子,无论多么不想长大,也还是会长大,也需要长大。

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人身体长大了,心智依然是个孩子。这一点,我们从大街上或者家庭里,男男女女吵架的状态就能看出来。如果我们依然保持内心是个孩子,充满着任性和理所当然,那么,我们很难真的看到自己,更难看到父母。

长大,意味着我们可以把父母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他们也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也曾经历过出生、幼儿、童年、青春,面对着逐渐老去。他们也有着跟其他人一样的恐惧、焦虑、担忧、无助,也有着作为人的同样的情绪感受。

你的父亲,是父亲,同时也是一个男人;你的母亲,是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女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们不是神,而是普普通通的男人和女人。他们也有他们的局限,有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无法一直照顾我们周全。他们也想依赖人,也想被爱,也有很多在他们父母那里不曾被满足的需求。他们曾经也可能未被善待。

你的父母也曾是个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吃奶,也曾光着屁股走在大街上,也曾在无人的夜晚独自流泪,寻找着属于他们的人生意义,体验存在的孤独。出生、成长、老去,以及最后的死亡,他们能照顾你的一段人生,但不是全部。

你的父母,也许也在他们的婚姻生活里挣扎,彼此抱怨、指责,似乎总是有说不完的苦、骂不完的痛。也许他们相亲相爱,也许他们彼此折磨。很多人都想通过婚姻获得幸福,而恰恰就是婚姻让很多人不幸。也许他们也曾慨叹过人生的荒谬。

也许他们做过很多让你不满意的事,也许他们不符合你的期待,也许你想要更加完美的父母,但现实是,他们只是他们。无论你满不满意,那些发生的事情,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对此,你可以选择继续怪罪、抱怨,维持一个受伤的样子;你也可以选择放下。

许多人说,我们的苦难和不幸都跟原生家庭有关。真的是这样吗?父母可能做了一些事情,比如离婚,但这绝不是让我们不幸福的理由。他们离婚,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离婚,离婚是他们的选择,而我们怎么看待是我们的选择。

你的态度、眼光,才是决定你是否幸福的核心。

有一位女士来参加我的工作坊,她已经三十五岁了,从未恋爱过,每次喊她的母亲,都“妈妈、妈妈”地喊着,像一个三岁的小女孩,不管做什么决定,都要问妈妈的意见。她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动不动就说“我妈妈要求我……”“我妈妈说……”,她对妈妈的角色有一种非常深刻的认同,无论妈妈说什么,她都说好。

有一天,我让她做一个练习。我找来一个女同学扮演她的母亲,让“母亲”站在凳子上,她坐在椅子上。我让她这次不要喊妈妈,直接喊妈妈的名字,她说:“我应该喊妈妈的。”

我说是的,她是你的妈妈,这点我们都不能否认,但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个妻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女人,我们现在只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你的妈妈。她跟我起了些争执。我不会勉强她做她不想做的事,我说尊重她的意见,同时也鼓励她去做一次尝试,只是喊出母亲的名字,看看会怎么样。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我完全没想到这件事对她来说会这么困难。我对她说,那就下次有机缘或等她准备好的时候再做这个练习。她忽然像婴儿呢喃般,说出了母亲的名字,明显身体有些颤抖。我鼓励她继续多说一些。突然,她就哭了出来。

我不确定真正让她哭的原因是什么,那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哭泣。然后她又笑了起来,说很好玩,从来没有喊过母亲的名字。虽然听别人喊过,但是从自己的嘴里喊出来,还是头一次。她说这种经验很奇怪,好像一直抓着的一个东西,现在有些松手的感觉。

当妈妈不再是一个角色,我们便不再去物化这个人。我们从心里承认她,接受她作为一个人的全貌。我们不再只是爱一个角色,爱我们对父母的想象,而是去爱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样的爱,来得真实而热情,它是活的。

后来这位女士开始不断地喊出母亲的名字,并在我的鼓励下,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她的母亲原来真的不只是她的母亲,还是一个女人。同时,我还让她把这样的练习带回家,每天花两分钟在心里做就好。

三个月后的某天,我收到她发来的信息,她说她竟然谈恋爱了。我不确定这样的探索跟她谈恋爱之间有多少关系,但我相信,我们完全有力量从母亲这个角色中脱离出来,我们并不需要活在角色的阴影之下。

练习

想着你的父母,然后放下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每当这个角色要来遮盖你的时候,试着放开它,甚至可以以一种陌生的眼光看它。试着喊出父母的名字,在心里默念或喊出声音,不断地重复。你可以从老板的角度、员工的角度、一个男人或女人的角度去称呼他们,甚至你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月球上看着他们,由此认识到他们其实也是这世间万千男女中的一员,然后留意自己内心的感受。

试试看,做完之后,心中是否有一些不同的体验升起。渐渐地,你会放下父母在你心中的特别感,放下他们的不同。你不再期待他们来照顾你周全、满足你所需,不再从他们身上寻找爱,也不再期待他们可以变得更好,他们就只是他们。当你放过父母的时候,也就放过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