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酷吏横行(1 / 1)

武则天 蒙曼 877 字 7天前

这些被武则天挑中的人才有个统一的称号—酷吏。所谓“酷吏”,按照字面解释就是执法严酷的官员。但是光这么解释还不够,酷吏本质上是一群特务,他们的严酷,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执法必严”的加强版,而是严刑逼供,滥杀无辜,是残酷。根据新旧《唐书》的《酷吏传》记载,武则天前后任用的酷吏一共有二十七个。这些人都是什么来历呢?举两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第一个是侯思止。此人最早的身份是卖饼的,小生意人,跟武大郎做的是一个买卖。大家知道武大郎卖炊饼那是起早贪黑,老实本分,这才能勉强养家糊口。可是侯思止偏偏是个好吃懒做的人,日上三竿还不起床,这饼当然就卖不出去了,最后生意做不下去了,就改行投奔一位将军,当了仆人。有了落脚地,他心思可就活动起来了,虽然目不识丁,却浑身是胆。武则天鼓励大规模告密,他听到消息之后,马上就去告本州刺史和李唐宗室谋反。当时武则天正在大肆诛杀宗室,对他的告密颇为赏识,立刻提拔他当了五品的游击将军。这是一个散官,有待遇,但是没职责。对于一个奴仆来说,这也算一步登天了。可是,侯思止并不满足,他去拜见武则天,点名要到御史台做侍御史。这次连武则天都吃惊了,要知道,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可是当时的要害部门,侯思止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干得了呢?于是武则天就问他:你不识字,连公文都看不懂,怎么能做御史呢?侯思止既然口气这么大,肯定是有备而来啊,他马上对武则天说:陛下知不知道有一种神兽叫獬豸啊?武则天说知道。侯思止又说:獬豸的本事是用犄角顶邪恶的人。獬豸这东西识不识字呢?它不识字,但是它可以凭借本能去辨别善恶。我不识字,难道我就不能凭借本能去分辨好人坏人吗?一番道理讲下来,一下子就说到武则天心里去了,真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武则天想,我为什么需要酷吏啊,不就是因为他们不受任何传统的束缚,能够为我办事吗?如果一个人知书达理,行政经验丰富,就不能让他去监察部门工作,相反,他就应该变成被监察的对象了。行,就是文盲侯思止了,让他凭直觉去抓那些对我不满的人吧。一下子,武则天就把他提拔成侍御史了。

再举一个武则天称帝之后提拔起来的酷吏。这个人叫作来俊臣,就是后来导演“请君入瓮”的那个家伙,这也是一牛人。来俊臣的出身还不如侯思止呢。他的亲爹姓蔡,是一个赌徒,输给了另一个姓来的赌徒好多钱,房子也输了,地也输了,没钱还债了。正好他的妻子本来就和来赌徒私通,来赌徒就让他拿妻子抵债。这个女人当时已经怀孕了,孩子当然也说不清楚是谁的,到来赌徒家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来俊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啊,来俊臣生在这么一个赌徒的家里,所受的教育可想而知。长大之后,他整天游手好闲,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最后锒铛入狱。

说起来,来俊臣的告密经历还颇为曲折。在他关进监狱的时候,武则天已经发布诏令让大家都来告密,来俊臣觉得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啊,他就在监狱里头提出申请,说自己也要告密。监狱的领导当时心里就打鼓了,朝廷确实说人人都可以告密,可是这个“人人”包括不包括犯人啊?他一时拿不准,只好请示本州的刺史。这个刺史恰好是李唐宗室,平生最看不起来俊臣这类小人了,就把来俊臣拉过来责打一百大板,仍旧遣送回牢房。来俊臣在武周革命之前的第一次告密就这样失败了。等到后来武则天改朝换代已经完成,当年的刺史因为是李唐宗室也早做了刀下鬼,来俊臣再告密,已经没有人敢阻拦了。来俊臣于是再次告密。这一次监狱领导再也不敢拦他,乖乖地把他送到了武则天身边。来俊臣见到武则天,赶紧诉苦,说自己当年本来就是想要把宗室造反的阴谋报告给皇帝的,结果受到了宗室刺史的蓄意打压,所以一直被关在监狱里。如今幸好这些图谋不轨的宗室都被皇帝铲除了,自己的冤屈才能得以伸张。武则天一听,不错啊,别看是个死刑犯,说话倒头头是道,语言表达流畅,逻辑很清楚,是个可造之才。再仔细看看,这个来俊臣长得还不错,面若桃花,武则天一向是喜欢美男子的,于是,大笔一挥,来俊臣也当了侍御史。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就知道所谓酷吏都是些什么人了。我给他们总结了“四无三有”。“四无”是什么呢?无身份,无道德,在正常情况下无出头之日,更重要的是,在朝廷里绝对无依无靠,只能认武则天一个主子。那“三有”又是什么呢?有野心、有胆量、有破坏力。武则天要的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