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把“广言路”落到实处呢?武则天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个措施是建立匦检制度,第二个措施是鼓励当面告密。作为打击潜在敌人的重要手段,这些措施其实在武则天称帝之前已经开始实行了。
先说匦检制度。这个匦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铜家伙,它是一个铜做的超大型意见箱。这个意见箱分成四个格子,四面正对着东南西北四方,分四个方面接受天下人提的意见。面朝东的格子是青色的,求功名的人可以毛遂自荐;面朝南的格子是红色的,主要接受人们对朝政的意见;面朝西的格子是白色的,受理人们的申冤请求;面朝北的格子是黑色的,接受人们的告密。意见投进去之后就拿不出来了。这个铜匦设计得相当周密,功能也齐全。武则天在谏官系统设置了一些新官位,叫作补阙和拾遗,让他们做知匦使,每天傍晚开匦箱,把意见汇总上报,不得延误。
看到这么个奇思妙想的玩意儿,大家也许会认为武则天还是一个发明家。其实设铜匦这个高明的主意,还真不是武则天想出来的,而是一个叫鱼保家的小伙子想出来的。这个鱼保家的父亲鱼承晔就是裴炎谋反案的主审官,也算是武则天的铁杆追随者。鱼保家有点歪才,因为喜欢搞发明创造,还曾经帮李敬业制造过兵器。李敬业失败之后,他就失业了,又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武则天了。武则天拿到这个设计方案后太高兴了。那时候她还没有称帝,李敬业反叛刚刚结束,裴炎也才伏法不久,武则天正觉得天下人都在和自己作对呢。她非常想知道谁是潜藏的危险分子,但是她只有一双眼睛,哪里看得过来这么多人啊,现在有了这个意见箱,不就等于平白长出了千手千眼吗?
武则天马上下令按照鱼保家的图纸制造。垂拱二年(686年)三月,铜匦终于铸成了,马上就摆到朝堂里去了。不久,一封告密信就塞到了朝北的黑格子里。告什么呢?这封信密告鱼保家曾经给李敬业叛军制造兵器,杀伤官军甚众。鱼保家即刻伏诛,成为铜匦的第一个受害人,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鱼保家这件事情一出来,武则天和天下的野心家可是皆大欢喜啊。从武则天的角度讲呢,鱼保家这样隐藏的异己分子不是被抓出来了吗?匦检制度算是初见成效。从野心家的角度讲呢,原来告密真的有用啊!马上就能看到人头落地。这些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野心小点儿的,就想通过告密把自己仇家的脑袋塞到铡刀下;野心大的呢,就想要把别人的乌纱帽戴在自己脑袋上。整个铜匦里塞进来的都是告密信,其他三个格子的意见箱几乎都被闲置起来了。
第二个措施是武则天想出来的,鼓励当面告密。铜匦放在朝堂里,什么样的人才能把意见塞进去啊?还是那些朝廷里的官员,他们识文断字,又整天在那儿来来往往,塞进去很容易。可是光有这个意见箱还不够,万一有外地老百姓想要告密,又没有进京的路费怎么办呀?或者,万一告密者不会写字呢?这些武则天也想到了。她下令:“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廪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除官,无实者不问。”(《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什么意思呢?哪个老百姓要想告密,就找当地的基层长官,跟他说自己要告密。这个长官绝对不允许质问告密者想告谁的密、告哪方面的密,他什么都不能问。他能干什么呢?他必须立刻提供给告密者一匹高头大马,而且按照五品官的政治待遇,把告密者安安全全地护送到洛阳,让告密者去见武则天,当面告密。
这样一来可就不得了了,不仅谁都可以告密,而且告密者的待遇还特别好。告密的人如果说的是事实,查有此事,怎么办?马上加官晋爵,赏!如果告完了,一查,没这回事怎么办?没这回事也不罚,还是把告密者平平安安地给送回家去。这种只有赚没有赔的生意谁不想做呀?无数在正常制度下根本没有可能当官的野心家兴奋得不得了,马上,四面八方的告密者蜂拥而至,云集洛阳。
武则天这下可忙起来了,天天亲自接见各地前来告密的老百姓,告得有理,马上提拔当官,告得纯属子虚乌有,武则天也和颜悦色,赏赐后让他走人,决不让一个人失望。可能有人就不明白了,在洛阳往铜匦里投告密信的当然以官员为主,武则天想通过他们了解点朝廷里的情况无可厚非,但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这些草民知道什么呢?难道武则天指望他们揭发什么在基层酝酿的阴谋?其实,这就是武则天的高明之处。让老百姓告密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利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造声势,形成对官员的震慑力;其次,可以从这些人里挑出她想要的刑侦人才。因为有人告密就得有人审讯啊,得为自己挑选一些司法干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