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以推理为根据,除了自然界的现象以外,人类社会的事情非常复杂,而人的推理又非绝对可恃,所以无论何种名文,总不免有驳击的余地。并且议论原是假定有敌论者存在,否则已用不到议论。从这一点说,议论文可以说是广义的驳论了。今姑且就一般的所谓驳论,略述一二。
(一)寻求敌论的立脚点 要反驳敌论,自然以从要害驳击为最有效,所以寻求敌论的立脚点是第一步功夫。对于敌论应当找出它的主旨,就是根本的命题。其次要寻出它证明的根据和法式——演绎或归纳或类比。
(二)反驳的方法 对于敌论所用的证论的法式既已明了,只需检查它违犯哪一种条件。但只是将证论推翻,不一定就能打倒敌论的根本命题,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对于这命题的驳击。
命题由性质上分,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如本章第二节所说;若由分量上分,又有全称和特称两种。例如:
上例在质上(1)(3)是肯定,(2)(4)是否定;所以从质和量上分,命题有四种:(1)全称肯定,(2)全称否定,(3)特称肯定,(4)特称否定。
将质或量不同,而所含的概念相同的命题对证,称为对当。对当有各种形式,须于论理学中求之。现在只讲其中的一种矛盾对当,即全称肯定和特称否定以及全称否定和特称肯定。矛盾对当的性质是此真则彼伪,此伪则彼真,因此对于敌论命题的攻击,这种方法最方便而有效。
议论的命题应当是全称,若为特称立论本已非常无力;所以驳击敌论的全称命题,只需从它的矛盾对当的特称命题下手;因为证明特称命题实较证明全称命题容易。例如:
(1)敌论——凡哺乳动物都住在陆上。
——全称肯定
驳论——有哺乳动物(鲸)不住在陆上。
——特称否定
(2)敌论——白话不能达古书之义。
——全称否定
驳论——有教师讲解时白话能达古书之义。
——特称肯定
上例若驳论成立,敌论当然被推翻,而驳论都是特称,只要有一二例证就可成立,所以最方便而有效。
〔注意〕证明全称肯定或否定以推翻特称否定或肯定也是矛盾对当,但于作驳论少有用处,所以不详细讲了。
(三)应注意的条件 作驳论应注意的重要条件有下列的三个:
第一,勿助长敌论的声势 敌论者如果是有声望的人,议论往往在一般人的心里有强固的印象。这时候务必设法使敌论的印象减轻,以便自己的议论容易透入人心,切不可助长敌手的声势。例如对某博士的文字作驳论的时候,如果说:
某君是个博士,是个大学教授,学问很渊博,他的议论,当然不是我们做中学生的所够得上批评的。
不过……
这就是不利于自己的议论。但是也不可因此而发些轻薄的议论去糟蹋对方,这是作者的人格问题。
第二,勿曲解敌论 驳论是将自己对于敌论的反抗,公诉于一般的读者的文字。对于敌论必须不以恶意去曲解它。否则无论怎样,不能中它的要害,并且不能得读者的同情。
第三,驳论的位置 最有力的驳论最好放在中部,后半篇可用强有力的方法发挥自己的主张,使读者忘了所读的是驳论,而信从自己的主张。
以上所说的各项,并不是想取不正当的胜利,只是用来防不应当有的失败,千万不要误用。文章真要动人,非有好人格、好学问做根据不可,仅从方法上着想总是末技。因为所可讲得出的不过是文章的规矩,而不是文章的技巧。
〔练习〕
(1)试将读过的一篇议论文,分解它的论证法。
(2)试就读过的一篇议论文作驳议。
(1)甲石沉了……可以说凡木都要浮起的:这两个例子碍于作者的知识局限举得并不恰当,存在石头不沉、木头不浮的情况。
(2)摄氏表零度以下:现作零摄氏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