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壹·为什么妃子们搞宫斗都不会选择御花园(1 / 1)

在清宫剧里,御花园经常会成为妃子们聊八卦、密谋宫斗的场所。有的妃子还在这里上演“皇帝偶遇记”,假装在扑蝶,**秋千,然后偶遇皇帝:“哇哦!御花园太大了,臣妾真的没发现皇上来!嘤嘤嘤……”

这些桥段似乎在告诉大家:御花园很大,在里面讲悄悄话别人听不见,皇帝来了没发现也是合情合理。实际上,御花园真的不大,南北长80米,东西长140米,占地面积11200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面积的1.7%。看数字可能比较抽象,直白点说,如果要逛完御花园,走路慢的人大概需要15分钟,走路快的人可能10分钟不到就能走个遍。

这样的话,如果你是妃子,你敢在御花园里搞密谋吗?巴掌大的一块地儿,你和谁聊过天,甚至聊什么都会“隔墙有耳”,同时,皇帝要来御花园,绝对不可能悄无声息,身边一大帮宫人,再加上园子也不大,你要装“偶遇”是不是有点太难了呢?!

皇帝的御花园确实有点小,不过在如此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中,尤其还在中轴线上能有这么块绿地也是不易了。

永乐皇帝初建紫禁城时,并没有建御花园,它是30多年后的景泰皇帝时添建的,当时的这块区域专属于紫禁城的守护大神玄武大帝,这里有他的家—钦安殿。因为这里属于北方,紫禁城又多木结构建筑,所以玄武大帝落户在这儿很符合他的人设(北方之神,水神)。

在钦安殿的左、右两边还设了七座房子,名“东西七所”,象征着天空中的北方七宿。

北方七宿共有65个星座,800余颗星,它们共同组成了蛇与龟的形象,刚好就是玄武星象。所以说,在紫禁城初建时,御花园这个区域完完全全是守护神玄武大帝的家,是一个完整的玄武建筑空间序列。

在明、清两朝皇帝的共同努力之下,玄武大帝开始有了遛弯的小花园,尤其是清朝皇帝们,一个比一个爱侍弄花草,如今花园里的大多数奇石、古树都是他们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

御花园虽然不大,但饭后遛个弯,妃嫔们搞个闺密聚会或者赏赏花还是足够的。据史料记载,在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和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节日,都会在御花园里举行祭祀或游玩等活动。最会玩的还是慈禧太后,她当年在宫中养狗,据说有上百只,这些狗一到点就由专门的太监牵到御花园去遛,想想上百只狗一起在御花园狂奔狂吠是什么场景,皇家花园一下变成“百狗园”。

除了御花园,宫里还有其他几座园子可以供皇帝后妃们遛弯儿:

第一个是专供太后、太妃们游逛的慈宁宫花园,它的面积比御花园小,这个园子有三个特点:一是遍植象征长寿的松柏;二是路面比较平,老太太们走路比较安全;三是佛堂很多,方便礼佛。这座园子算是“往届宫斗冠军”的“养老院”,也算是她们的一个精神寄托之地。

第二个是乾隆皇帝修了打算退休住的宁寿宫花园,这里地域狭长,本不适合造园,可乾隆偏要弄,还要搞成“江南style”(江南风格)。因此,工匠们费尽心力,巧妙布局,将四个院落用奇花异石、亭台楼阁点缀,堪称宫廷花园的佳作。

第三个是位于内廷西部的建福宫花园,它同样出自乾隆的提议,是由最初的乾西四所、五所改造而成。这座园子前后建了十几年,风格模仿江南的私家园林,建成后乾隆非常满意,曾将自己最喜欢的宝贝都珍藏于此,相当于一个皇家珍宝库。

可惜的是,建福宫花园在1923年发生了一场大火,无数珍宝葬身火海,据溥仪《我的前半生》:“内务府后来发表一部分糊涂账,说烧毁了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9万册。”不过据学者推测,实际烧毁的更多,其中不乏超级神奇宝物,像当时《申报》就报道:“被烧最宝贵之物,一曰分水珠,大如鸡卵;一曰玉西瓜,径圆在一尺五寸内外;一曰渡江席,不知何材料所织,在水面载重不沉;一曰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履,系历史上英雄遗物。”

关于这场神秘的大火,官方公布是电线起火导致,但真实情况是什么现在依然是个谜。溥仪就认为,是偷了建福宫花园珍宝的太监们为了毁灭证据放的火。

建福宫花园自那次火灾后就一直荒着,心大的溥仪在庄士敦的建议下,还曾在废墟上修过一个网球场,直到2005年,建福宫才重修完成,据说耗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