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金水河里真的有金子吗(1 / 1)

“我告诉你啊,紫禁城里有条金水河,河里全是金子,皇帝的财宝全在里面呢!”这是紫禁城还未对公众开放时,民间的一个传闻。没办法,当时的皇宫属于禁地,老百姓谁也没进去过,所以茶余饭后就开始八卦,尤其是金水河,这名字里带了“金”,更是给了大家想象的空间。

其实金水河并不是因为金子而得名,试想,如果皇帝真的把金银财宝都藏到河里,太监宫女不早偷光了?而且一直泡在水里,也影响使用吧?每次用还得去捞,麻烦!

金水河的名字和周易八卦相关。首先来看它的位置,它由紫禁城的西北方流入,然后一直向南,最后七拐八拐从东南角流出。这样的流向设计可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皇帝故意为之,其中的门道就和八卦方位有关,他要做一个“局”。

在阴阳五行中,西方属金,这条河从西北方引入,流经西方的兑位,故取名“金水河”。同时,也有“金生丽水”之意,直白地说,这就是条从西方(金)流过来的水。

在周易八卦中,西北方为乾卦,属天门,这条河又可以看作从天门流进宫里的河,天河是也!而它的流出方向为东南方,东南为巽位,属地户,所以整条金水河的流向就是从天门进,从地户出,象征着天地相通,是大富大贵之相!

金水河是皇宫中的“天河”,它弯弯曲曲,有强迫症的人估计很想把它掰直,其实皇帝这么设计是另有深意,除了考虑皇宫的地形条件外,他想把一股“气”引到皇宫里。

按照古人传统的认识,“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于万物太重要,如果一个人“气”足,就说明他有生气,活得好;如果“气”没了,人也就消失了。在古人眼中,“气”和水息息相关,有水就有“气”。所以金水河就相当于从天上引下来的一股“生气”,称“乾金之气”,整个皇宫因为有它而变得有“生气”,皇帝也住得舒服。

按照这个道理,这股乾金之气从西北方进入到紫禁城中,**,没有任何遮挡,这是皇帝希望这股“气”赶紧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宫中,他要吸“气”。

可刚进入武英殿这个区域,尤其是过太和门,在文华殿这一段,金水河明显弯弯曲曲,拐来拐去,河上还搭了些桥,这是为了让“气”流得慢一些,让它多在紫禁城停留一会儿。有的人听到这里肯定会抬杠:“干脆把水弄成死水不让它流出宫,气不就一直在宫里了吗?!”

如果弄成死水,这股气也就变成了死气,要是里面再有个死鱼死虾的,味道也够人受的。所以把河道弄得弯弯曲曲,上面架点桥,它们就好像“带子”一样,捆住这股乾金之气,让它慢点流出宫,这在以前的风水理论中称为“流囚谢”。

金水河在太和门前被设计成了一张弓的样子。这张弓上还搭了五座桥,中间的桥最宽,皇帝走;旁边几座略窄,宗室王公和文武大臣分别从这里走。有专家认为,这五座桥就好像五支箭,代表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它们搭在金水河这张弓上,寓意皇帝要拉弓把这五种品德“射”向全国:一来告诉老百姓“我就是五种品德集于一身的皇帝”;二来也让臣民以儒家的“五常”为做人的基本准则。

除此之外,风水上还把做成弓形的水称为“眠弓水”,金城环抱,它就像一张卧倒的弓,这种“眠弓水”属于大吉之势。同时,它还叫“朝宗水”,就如同跪在太和门前朝拜皇帝。每当上朝时,大臣们就是通过它来到太和门广场向皇帝跪拜的。

最后,它还象征固若金汤的防御措施。皇帝坐在里面,有一种安全感。民间有句话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弓形设计又称为“回水湾”,宫殿建在里面,代表所有东西都是皇帝的,都不会流出去。

除了这些象征意义外,金水河的准确叫法应该是内金水河(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相区别)。它有自己的实际用途,主要是为了宫中消防、排水所用,有时还会在里面种荷花增加美感。

每次走过这条河,我都在想,当年设计师得熬多少个通宵才能构思出这么多的“讲究”,估计完工时,他的头都得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