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父母总是不同意,怎么破?(1 / 1)

有人问:“秋大,我妈要我存钱买房,我想拿钱创业,父母坚决不同意怎么破?”

我碰见这样的问题从不直接回答,反而会问他:“你要做什么项目?计划投资多少?何时能收回成本?”

答复往往是:“额,没想那么仔细。”

这样的状态,任谁做爹妈,再有钱也不敢给他乱花。

在秋夜青语微信后台,类似的提问真是太多了:

“大叔,我想考研,但是爸妈不支持,他们觉得女孩子只要找个踏实的工作,并且能生活就好,我很纠结,帮帮我?”

“秋叶老师,我想出国留学,经济完全没问题,就是爸妈不支持,感觉他们限制了我的发展,我不想做普普通通的女生。”

“我今年毕业,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但爸妈说还是家里好,不愁生活,安安稳稳,我现在对未来很迷茫,求助!”

“叔,我跟一个北方的男孩谈朋友,但我是深圳人,爸妈要我找本市的小伙最靠谱,可我真的好喜欢他,舍不得分手,哭死了。”

“大叔,我觉得一个大学生不能死读书,暑假我想和同学一起去旅游,可父母坚决认为女孩子出门不安全,要我回家待着,好烦。”

我们就不谈中西方父母教育方面的文化差异了,当下的事实是:大部分的中国父母一辈子都会为孩子操碎心。

特别是当我们还需要从他们那里获得经济、时间以及精神上的支持时,你想让他们突然对你的特立独行(至少父母看来是特立独行的行为)说YES,那是很困难的。

既然这样,怎么办?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我有一个女同学,打小就是财迷。因为喜欢钱,所以很小就有赚钱的意识。

记得上小学时,同学们体育课后又累又渴,但都懒得去小卖部买汽水。她就跑腿为同学们买汽水,一瓶多收1角跑腿费,同学们都乐意让她去。

初中高中她也是边读书边琢磨赚点小钱。后来上了大学,赶上电商热,她通过开淘宝店不但赚出了学费,还很快实现了经济独立。

到现在她也是自由职业,把几个店交给助手,自己去旅游。

有同学问她:“你爸妈不担心你生活不稳定啊?”她笑笑说:“他们知道我能想办法赚钱,饿不死我就行。哈哈。”

表面上看来,很多同学抱怨父母是他们生活中的拦路虎,影响了自己的发展,但实际上,“父母不同意”只是他们“自欺欺人的借口”,真相是他们自己不够强,假如你从来没有过让父母放心的类似经历,他们怎么敢让自己唯一的宝贝去冒险?

像我的这位女同学,爸妈不但不阻挠她,反而还非常支持她。因为她过去的经历证明她远比同龄人成熟,必须把她的意见当一个成年人的意见对待。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那样,凭借自己的能力很早获得了父母的信任。

但问题是,为什么父母总要阻拦你?就我们的观察,大部分孩子的想法被父母阻碍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过去持续依赖父母,习惯爸妈帮自己做决定,结果突然想独立做决定,而且一做就是父母眼里的大决定,这让他们无法放心。

大叔有个舍友,因为是本地人,所以他老妈每周都来给他铺床打扫卫生。毕业后各自成家立业,周末去他家串门,发现阿姨还在帮他铺床打扫卫生。我就说:“阿姨,这事儿让他自己做吧,都这么大的人了。”阿姨却说:“他平时工作忙,我能帮他就帮他,另外,从小就是我来弄这些,他哪里会?”我看看我的同学,他非常赞同地点点头,然后继续去玩游戏。

我想如果我的这位同学想一个人出国留学,阿姨一定是不放心的。

每每听到有学生抱怨,快毕业了连一次外地都没去过,原因是父母因为安全问题不让去的时候,我也特别无奈。

2.多岁的孩子了,外出游玩还得等父母一声令下。说明他平时生活经历中缺乏独立性,全是依赖惯了。

相反,有某方面独立自主做决定经历的孩子会积极跟父母交流,告诉父母自己准备怎样做,有哪些风险,自己会如何应对,打消父母的担忧争取支持。

我的一个学生曾在大二时萌生毕业旅行的想法,父母一开始自然是不同意。但这位学生很聪明,平时经常给爸妈发一些旅游的攻略,还会把周末去附近游玩的照片发给爸妈。放假期间,他会主动叫爸妈一起去一些小地方玩,并负责所有吃穿住行。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当他拿出一份完备的旅行计划和安全方案时,父母都没有理由拒绝他,还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有本事,能当家。

绝大部分父母都不想一辈子把孩子呵护在翅膀底下,他们需要的其实就是你给他们一个支持你的理由。

站在批判性思维角度去思考,我们不应该用情绪去对抗父母的反对,而是应该冷静换位思考,为什么父母会反对?仔细思考他们反对的理由,想出可行的对策,并通过自己的沟通,打消他们的疑惑。

碰到“父母不同意”情况,问问自己下面的几个问题,也许会帮到你:

1.父母为什么会拒绝我?

2.他们说的理由合理么?会不会有些情况我真的没有考虑到?

3.我能做些什么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

4.如果他们一直不同意,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改变?

5.如果我一意孤行,会带来哪些后果?风险我能承受吗?

如果你有了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不妨多找几个人帮你参谋一下,也许他们看得更清楚,能给你分享更多合理化建议,这样你就增加了说服父母的概率了。

但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能够通过这几个问题而解决那就太简单了,因为在很多时候,选择是在你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出现的,那怎么办?

黄鑫老师在研究生毕业后面临过工作上的选择,一方面山东的父母已经帮他在老家找了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他执意做大学老师,并且想留在西安。

问题是,他那时投了很多份简历都没人理睬。而父母让他回来的理由看起来又特别充分:在老家有房有车;公务员稳定体面;父母在身边可以相互照应;等等。

黄老师最终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他先从民办院校的辅导员开始做起,逐渐成为了一名专职教师,并在西安安家落户。

要知道,大部分人是不会理解他的选择的,特别是他的父母。直到有一天,他的父母终于对他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和释怀,那就是黄老师在2013年的寒假带他们去曼谷旅游过年。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过着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如果我们一时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的父母支持自己,那就将他们的不解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去努力证明给他们看。

要记得,证明的过程也许会非常漫长,3年、5年、甚至10年。

但这么做的前提一定是你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了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获得它。

剩下的事情,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地去计划、实践、总结,没有人可以从此一帆风顺,经过考验得到的幸福,反而分外甜美。

对于开篇的那些提问,我们其实还有另一种回答:“大学生这个年龄,无论做什么选择其实都还好,你还能错到哪里去?只要用心努力,就能活出一片天地。”

互动练习

你有没有遇到提出想法,父母不支持的苦恼?试试我们建议的5个问题分析一下,写成文字看看是否自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欢迎把你的分析发长微博@秋叶和@西安黄鑫老师,好文章必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