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大学生都面临这样的选择:究竟留在大城市好还是回小地方工作?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分析,但不外乎是如下的解答:
大城市高效便捷机会多,但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小城市舒适安逸压力小,但发展机会有限。
这句话非常简洁地说明了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别,但仅仅依靠这样的对比还是无法帮助很多年轻人完成决策的。
很多年轻人会选择我们在本书姊妹篇《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里教大家的SWOT方法来帮助自己做判断,比如我的学生小荻就通过SWOT分析法做了留在武汉生活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
但是现在小荻什么情况呢?
她现在在深圳的一家知名培训机构做中层管理,月薪10万以上。
很多同学也许会很惊讶:啊?深圳?说好的武汉呢?说好的考研呢?说好的实习单位呢?
没错,小荻在碰见一家非常心仪的公司之后,便瞬间决定去深圳发展,而且现在的情况还非常不错。
我想说的是:我们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很多思考,往往都是基于各种理想化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否是事实,能否成为判断的依据,都不确定。
真相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无论你自身,还是这个世界,都应该看做是一个变量,不要指望通过一次分析锁定未来。
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同学们也许更能明白我说的意思:
我有一个好哥们考上了法律专业,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法律专业是很火的,但他因为完全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没有拿到本科证。他害怕回家找工作没有文凭爸妈会骂他,被迫留在了西安。
无奈之下,他找了一份售楼的工作。2003年左右正是西安房地产市场开始繁荣的时候,而他在一个单位一做就是十几年,如今不但身价几百万,而且有了自己的创业公司。
千万不要以为我的这位朋友是狗屎运。中国的城市在上一个十年都兴起了房地产热,很多人抓住了这一轮机会获得了超额收益。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因为入行房地产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这位朋友在这十几年非常勤奋,因为他对大学没有获得文凭非常后悔,于是下决心奋斗直到活出个人样。
我想,他现在的生活,来自西安这个城市的变化,也来自他这十几年的变化。
看到这里同学们会问:我承认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变化的,但选择还是摆在我面前啊,难道随便选择一个,任凭它变化?
当然不是这样。
一个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在做出决策之前,首先做的事情是思考自己的人生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并用这个目标作为指引自己做选择的最终依据。
大叔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也会分析相应的优劣势和利弊。但是,我与很多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的思考全是基于目标实现为目的。
因此,在分析完当下的利弊之后,我会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
1.什么事情牵引着我向前,让我有勇气坚持?
2.什么事情令我裹足不前,让我中途生悔意?
别小看这两个问题,它们与传统提问中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的巨大不同在于:这样的提问是站在更长时间跨度思考成长,而不是仅仅用现在的优势和劣势来思考自己的选择。
批判性思维不提倡用静态、固化的观点去评判一个人,要认识到人是可以成长,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能力,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的。
比如,秋叶大叔选择留在武汉发展时,没有工作,没有房子,而当时他在广东的单位不但提供了远远超过武汉的收入,还提供了一套住房,单位也把他作为重点后备人才培养。按照优势劣势分析的思路,秋叶大叔应该去广东发展,那里机会更多。
但秋叶大叔思考过自己,并不愿意在机械行业发展,而是愿意选择更有闲暇,更有创意的工作,在武汉一开始可能艰难,但当时秋叶大叔的爱人告诉他,武汉高校多,只要发现机会就去应聘,总能抓住机会进高校,这样你就有足够的闲暇,也有足以养活自己的收入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因此秋叶大叔考虑到未来自己的发展空间,毅然选择了在武汉发展。在最终进入高校之前,秋叶大叔去另外一家公司兢兢业业工作了两年,在这个单位他抓住各种机会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终于抓住了一次机会,课程试讲赢得一致叫好,顺利转入高校,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现在回答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认清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而第二个问题方便我们思考为了实现这个信念,我们现在应该克服什么。
批判性思维鼓励积极的思考,通过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抱怨。
秋叶大叔思考发现:追求人生梦想可以成为引导个人成长的正面能量,然后可以通过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不断积累,让自己劣势慢慢变强,不再是劣势,甚至是优势。
当然,个人能力终究有限,很多事情并不是只靠自己的能力就能解决的。
黄鑫老师的一位高中同学高考成绩出色,考上了北京名牌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继续在北京生活,原因是北京发展机会大。但没有想到之后北京房价飞涨,一直涨到了他望尘莫及的地步。父母倾尽全力帮助他买了房子,但离工作单位很远,每天上下班接近3个小时。出差去北京见他,他都会匆匆吃完饭就赶末班地铁回家,很辛苦。
但积极反思目的的另外一个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你做出合理的扬弃。
黄老师曾经认识一个玩音乐制作的朋友,由于全国的娱乐市场大都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他毅然放弃西安的生活选择去北京发展。当我们都劝他说北京房价太贵时,他却笑笑说:“谁要在北京买房子啊?租着住不是一样吗。”就这样,他用赚到的钱买了很多好设备,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同样的城市,不同的取舍,生活也就不一样了。
当然,面对未知的未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自信满满。既然这样,不妨让我们来一个极端的思考:如果我失去了所有的帮助,会落到什么地步?
秋叶老师在刚刚回到武汉,每个月工资都要靠老婆支援,生活穷困潦倒时,也曾想过这个问题。
后来,当秋叶老师在城市间游走的时候,发现无论学历高低,出身贵贱,形形色色的人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心想自己再差,最起码还有一个文凭,与其犹犹豫豫,不如鼓起勇气,找到一份工作,赚一点存一点,人生总不会辜负一个坚持努力的人吧?
互动练习
假设你现在有几份工作要选择,你是愿意选择离家近好照顾父母的工作,还是愿意生活在有挑战的城市实现你的梦想?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而不是等到找工作那天,要把千头万绪的问题一下子解决?欢迎把你的分析发长微博@秋叶和@西安黄鑫老师,好文章必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