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赋因果:如果我当初没有遇到这个人就好了(1 / 1)

凡事有果必有因,这是普通人都相信的道理。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这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但你看到的原因是否就导致你所看到的结果,这个事情就不好说了。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时间上有先后关系的事情当做是因果关系,那么我们可能就犯了乱赋因果的错误。

在“秋夜青语”后台有这样的提问:

“我当初就是大学后没有考研,结果现在找到的工作不好,你认为我现在有必要再考研吗?”

在这位同学的提问里,把自己现在工作不好归结为自己当年没有考研,这显然是一个有问题的推导逻辑。为什么大叔说提问者的逻辑不对?

让我们用一张表格进行解答:

对于一个清晰的思考者来说,既然这两者本来就不存在必然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那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就不会将两者按照因果关系的范畴进行思考。

乱赋因果的逻辑陷阱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因为符合大家观察。

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龚晓明医生曾专门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我发现科学最需要和大家普及的一个事情是:事件时间上的先后不等于因果!比如说我上周喝了点酒,所以今天流产了;比如我没吃辣的了,所以得妇科病了。要证明两个事件有因果关系,需要很多的科学研究,不能轻易地下结论,要有科学的依据,循证医学必定是方向。多点证据,少点信口开河。

有不少感同身受的读者留言评论道:评论一:

端端辣妈:可惜孩子奶奶没有微博!母乳宝宝两天没便便了,是因为妈妈最近青菜吃少了;宝宝便便颜色偏绿,是妈妈青菜吃多了;宝宝眼角有眼屎,是因为妈妈出差上火了;妈妈出门回来如果马上给孩子喂奶,要先挤掉一些才能喂,否则对宝宝不利!母乳宝宝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是妈妈造成的,这是老人最爱下的因果结论。

评论二:

熊猫小虫子:这个给我妈说最合适。她胃不舒服的时候经常说,是因为刚刚吃的那个香蕉。

评论三:

西苑衷敬柏大夫:#福成门诊#打酱油——读@龚晓明医生的微博有感:在许多领域,时间顺序符合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这在医学上极为常见,当一种药,一个“原因”与另一个真正的原因一起出现时,如果这个真凶未被认识或表现不明显而未被发现,往往把“偶然路过”的那个原因当真凶,医生就是帮患者找真凶。

互动练习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四句话,哪些是因果关系,哪些是时间先后关系呢?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四季循环,昼夜更替。

每次一下雨我就要倒霉。

发改委一涨油价,飞机就要掉了。

并尝试用下面的表格分析给大伙看。记得发微博@秋叶和@西安黄鑫给两位老师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