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富翁,在英文中,有个专有名字“millionaire”。从20世纪开始,在绝大多数西方年轻人心目中,成为百万富翁就是一个神圣的目标,甚至有人提出,要将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作为自己成年的标志。
对此我深以为然,一个年轻人,经过自己的不懈奋斗,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都值得让人肃然起敬。
在这个复杂而不易的过程中,他一定经受困苦、磨难、失败的拷问与打击,尝遍了人间冷暖和酸甜苦辣。他更会深刻洞察社会运行与竞争的真正规律。在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后,最终才能修成正果。
这第一个100万,是对他的能力与道德的表彰,这比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奖项、任何一个军功章都更能证明一个人的美德、勇敢与骄傲。这也是他成年的标志,因为这样才能无时无刻不向社会证明,他有能力扛起这个社会赋予的重任。我第一次把这个目标坚定地写在笔记本里,是2008年进入北大那一年。那时候,我父母给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000元,比北京最低工资差不多低了一半。为了保证日常正常开销,我每顿饭不能超过7块钱,去吃一次肯德基都得考虑半天。想想当时,觉得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大一的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早日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实现真正的自我独立。
当时这个目标,对于我来说遥不可及。我将它深深埋藏在心底,但它却像一颗顽强的火苗,不断灼烧着我的心,不断鞭策着我前进。让我成熟,让我自省,让我清醒地一步步迈过青春的藩篱与陷阱。
现在想来,我在2013年上半年就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2013年的下半年我的个人资产就已经突破了1000万,早已将当初这个遥不可及的小目标,远远抛在了身后。
我相信,即便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重归一无所有,我也有能力迅速白手起家,创造奇迹,这都是这第一个100万带给我的自信、坚定和勇敢。
应许之地——互联网
我也曾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四处寻找机会,做过家教、炒过股票、投过稿、摆过摊、做过小本生意,皆不得其法。一切改变都源于我进入了互联网行业。
如果说在此之前,我有一个宝贵的品质,那便是有很强的抗打击的能力。我的接受挫折能力极强,几乎没有什么困难、失败、轻视能够磨灭我尝试的热情。后来我才领悟到,承受失败,也是互联网行业最需要的品质。
互联网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就像19世纪的美洲大陆,遍地是机会,处处是野蛮生长的希望。
如果说,传统生意关注收益率和金钱,互联网关心的则是颠覆与增长。特斯拉的创始人Elon Musk毕业于宾大,也是我的校友,他曾经邀请宾大同学参观特斯拉的工厂。当时华尔街对特斯拉的企业概念并不看好,整体股价处于一个非常低迷的状态。
我们有幸得到他的接见,当时他向我们描绘了特斯拉颠覆整个汽车行业的未来前景。整场对话,鲜有谈论如何赚钱的环节。公司并不着眼于出售汽车而赚钱,而是深深希望击败通用、宝马、本田、戴姆勒等汽车巨头,颠覆整个能源行业。那时的特斯拉公司的市值不到四十亿美元,但已经能看到其并吞海内的气魄与决心。
特斯拉也许不是一家合格的汽车公司,但一定是一家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它的战略、态度、野心,如果放在任何一家汽车公司身上是不合适的,但是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生逢其时。
参观回来之后,我便将全副身家押宝于特斯拉的股票,这次选择为我带来了将近5倍的回报,也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互联网公司增长的魅力。在中国的A股市场,很难找到这样拥有出色格局与魅力的公司。
这次机会,也让我深刻意识到,人类社会将完成从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互联网社会的跃进。这就如同19世纪爱迪生发明电,开启电气时代一样(特斯拉恰恰取名于爱迪生电气时代的对手之名),互联网将成为整个时代的引擎。
如果说18世纪的主角是机器,19世纪是电气,20世纪是石油,那么如今21世纪,便是互联网。赚钱,不能简简单单依靠努力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出色的想象能力,敏锐的商业嗅觉,永不停歇改变世界的野心。而互联网,恰恰是为了这样的人而存在的一种事物。
进入互联网
互联网行业是没有任何门槛的行业,兼容性非常强,任何人通过很简单的方法都可以融入互联网。
很多人说,北漂不容易找到工作,对于这点我是不同意的。这就如同一个19世纪的年轻人抱怨自己在世界工厂伦敦找不到工作一样。当时的伦敦与今日之北京一样,是全球最热门的行业的发动机引擎,机会遍地,处处是黄金。
我们唯一需要的是勇气,与旧时代决裂的勇气;是决心,纵身跳入互联网大潮的决心。
首先,我们可以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甚至是初创公司。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互联网公司的氛围,了解互联网生态,对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环境有个清醒的认识。
互联网欢迎每个人成为他的用户,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服务也是免费的。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有一个小诀窍,那就是先成为互联网公司的重度用户。因为成为重度用户后,自然会得到互联网公司的关注;成为重度用户,也恰恰是实现与互联网公司产品运营的第一步。
互联网公司的起薪,要远远高于传统行业。就以我们公司为例,在“陪我”APP公司,技术级别员工的起薪为15000元每月,全年计算年终奖早已超过20万元。而产品负责人、运营专员达到骨干级别,全年薪水也有15万元。这尚未考虑技术专家、产品领头人等核心人员的薪水状况,他们的薪资水平早早就高达三四十万,甚至百万。
其次,我们可以成为互联网世界的KOL(意见领袖),也就是“网红”。
回头想想,我当时在人人网兴盛时期,就是很不错的人人网“网红”,当时我有上万名关注者。同时我在人人网的文章,几乎篇篇点击量都能突破十万,在这个时代,成为KOL也能够迅速突围。
到了2016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Papi酱(姜逸磊)凭借生动的互联网短视频表演,融资突破千万,广告销售单笔突破千万。而以雪梨、张大奕为主的“网红”,所经营网店销售额早已破数亿,年净利润直逼许多主板上市公司。
分类“网红”更是如漫天繁星,数不胜数。对美妆、摄影、女装搭配、专业知识具有自我见解的人,皆可成为“网红”。不断通过淘宝、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社群工具进行变现,年收入迅速突破百万不成问题。
2016年开始,KOL新社群,甚至成为淘宝重新崛起的最大希望,新社群是一个千亿美金生态系统的成长起点。
利用互联网借力打力
我的听众里有一位扬州的单身女生,1991年出生,在扬州当地有房子和车子,是一名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年薪5万左右,手头有35万左右的现金,分散在各个不同的投资渠道,包括A股、指数基金和理财产品中。平常通过《富爸爸,穷爸爸》这类的书籍对投资理财进行基本理解,希望知道如何锻炼自己的投资能力,如何分配自己的现金。
我觉得对于她来说,最大的问题,一是职业发展缺乏未来,外贸业务员的成长空间太小,行业增长的效率太低。二是投资太分散,分散了她太多的精力。没有了解投资真正的真谛是了解未来、领悟未来、相信未来、专注未来。而这个未来就是互联网。
她的投资太分散了,仅仅35万元现金,却分散在A股、指数基金、理财产品中,而这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却没有超额回报。她应该做减法,一次性把所有产品抛售,把35万现金拿回来。
我当初在美国,最初本金也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先投特斯拉股票,后投比特币。在投资前,要对二者要有极深的研究,而一个人在固定时间,研究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其次,要求筹码一定要集中,一次性投在你深信的一件事情里,这比什么都强。即便我投特斯拉有5倍回报,比特币有20倍回报,但如果筹码不集中,这也很难实现这样丰富的财富回报。
互联网的机会非常多,就以投资而言,2012年有特斯拉,2013年有比特币,2014年有XRP(Ripple),抓住任意一波机会,都足以弯道超车。在机会过剩的时间里,稀缺的是集中的筹码与判断机会的能力。
这也是我为何反复强调,在完成100万的人生原始积累前,一定要将大多数的时间精力用于提升自我,为进入互联网行业准备,而不要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投资各类产品。投资本身是一个高风险行为,更是一个高耗时行为。即便35万元,赚了20%,也就是7万元,完成这个回报足以占用大多数时间,而7万还不到绝大多数互联网人的入门起薪。
因此,我给她的建议是,抛售所有的理财产品,选择北上广深杭一个城市,将35万作为提升自我、进入大城市的早期投资本金,同时对互联网的发展浪潮随时关注,为早日进入互联网做好准备。
这个时候,她仅仅26岁。
赚到人生的第一笔100万,并不难,重要的是我们要加速达到这个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磨砺自己对于互联网行业、对于金钱的理解,从而在整个行业、整个城市分布、整个职业发展路径中,抢占更有利的地位。
我相信,当机会来临时,有准备的人,总会有所作为。
钱不稀缺,稀缺的是奋斗
钱不稀缺,稀缺的是闯劲
钱不稀缺,稀缺的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