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称王、称公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他也开始考虑立储的问题了。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由众多妻妾所生。他的结发妻子丁氏无所出,长子曹昂为刘夫人所生,刘夫人早亡,曹昂一直由丁夫人抚养;次子曹丕与其弟曹彰、曹植、曹熊为卞夫人所生;年岁较小的曹冲、曹据、曹宇为环夫人所生。其余不一一列举。
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继承应该是长幼有序,但曹昂早年死于张绣手里,曹彰立志将才,对君王无意,接下来,继承人当推曹丕。然而,号称“乱臣贼子”的曹操又怎会在乎这些封建礼法呢?他更看重的是儿子们的德行与才能,为此,在培养诸子的过程中,他就有意观察谁更适合做继承人。
曹操最看重的是曹冲(196年生)。曹冲,字仓舒,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五六岁时,智力心思就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
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的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还有一次,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又严又重。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反绑双手去自首罪过,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曹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你自动去自首。”曹冲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装作不乐意,脸上一副发愁的样子。曹操问他,曹冲回答说:“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不吉利。现在单衣被咬了,所以难过。”曹操说:“那是瞎说,用不着苦恼。”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一点也没责备库吏。
曹冲心地仁爱,识见通达,都像这件事情所表现的那样,本应犯罪被杀,却被曹冲暗中分辨事理而得到帮助宽宥的,前后有几十人。曹操几次对众大臣称赞曹冲,有想让曹冲继承大业的打算。
可是在曹冲十三岁时,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甄氏已经死去的女儿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曹冲死后,一段时间以内,曹操又倾向于立曹植为嗣子。
曹植(192—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当时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稳脚跟,缺乏固定的根据地,家属常随军行止,因此曹植的童年同众多兄弟们一样,是在戎马倥偬的生活中度过的。这种戎伍生活一直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击败了劲敌袁绍集团,攻克了其经营多年的邺城(今河北临漳),方才有所改变。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地问他:“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作呢!”
再加之曹植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的仪容,车马服饰,不追求华艳、富丽,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渐渐地,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态度很谨慎,想看看曹丕(曹操大儿子)和曹植谁更德才兼备,他的动机是好的,但在这一问题上,曹操一直狐疑不决,难免影响下属。时间一长,下属间渐渐形成了拥丕派和拥植派两个集团。拥丕派有桓阶、邢颐、吴质、贾诩等,拥植派有丁廙、丁仪、杨修、孔桂、杨俊等,各自结为党羽、设计谋、造舆论、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不过,曹植在这场争夺战中逐渐失去优势。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临淄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令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曹植因为有才而受宠,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便都来辅佐他。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了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一次,曹操率兵出征,曹植当场口诵一文,预祝曹操凯旋,一时口拙的曹丕急得不行,幸得幕僚吴质在一旁提醒他装哭。于是曹丕哭着向父王拜别,曹操看曹丕如此孝心可嘉,感动得不行。在场的大臣都认为曹丕虽然不及曹植文采飞扬,但是一片赤诚之心更让人感动。
还有一次,曹丕悄悄将自己的谋士吴质通过竹篓运到了建邺城内,但是却被曹植的谋臣杨修发现报给了曹操,曹操非常生气,想要下罪给曹丕,但是吴质来了个回马枪,悄悄跑出了城,在第二天竹篓被曹操检查的时候,里面根本没有吴质,这下曹操就认为杨修谎报军情,对杨修就心生芥蒂了。
再有一次,一天,曹操想考验曹丕、曹植的才干,说你们俩出邺城给我办点事去。但是他又吩咐守门的人别放他俩出去,曹丕先到,看大门不让出,不得已回来了。曹植听说了,请教杨修怎么办,杨修说,你奉王命,谁挡你杀谁,于是曹植到门口把看大门的杀了。曹操觉得曹植很有本事。后来有人告诉曹操是杨修教了曹植,曹操大怒,因为这也不喜欢曹植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外出期间时,曹植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杨修与曹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又谤讪鄢陵侯曹彰,曹操闻之大怒,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等罪名下令将杨修处死,杨修叹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曹操确立继承人一事一直没确定,不但让曹丕、曹植焦虑,即便是曹操身边的文臣武将,也为此颇费心思。
后来,曹操问贾诩:“该立谁为继承人呢?”贾诩默然不答。曹操问:“我问你,你怎么不回答?”其实,贾诩是在卖关子,故意引起曹操的注意。于是,贾诩故意装成惊醒的样子,说,我刚才在想一个问题,因此未答。曹操说你想什么?贾诩说,我想起了袁绍和刘表他们父子。曹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随即确定立曹丕为继承人。
贾诩的这句话,言下之意是:袁绍和刘表二人,都因废长立幼而引起了内部分裂,最后鸡飞蛋打,为曹操所灭,曹操深知他们灭亡的原因,故有恍然大悟的一笑,故有此快速的决定。
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曹植在争储之战中失败,与其说失败于做人立德,不如说失败于长幼次序,因为立曹植为继承人,比立曹丕要危险得多,在曹操看来,一旦立错,可能危及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