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谈判中,在技巧上很容易出现误区。
1.透露情况过多
有些谈判者,特别是新手,与对手一坐下来,就显得十分热情,不等对方设圈套,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一点“底子”和盘托给了人家,使谈判一开始就处于很被动的局面。因此,谈判者要记住,不能向对方透露过多的情况。
比如,要推销库存商品,在价格、交货期、支付方式等重要条款没有谈成之前,绝对不能抖出数量、原价多少等敏感的数据,也不能流露出“资金占用多少”“将影响后面的业务”“仓库紧张”等有关的真相。否则就等于把绳圈交给对方,让他们往自己的脖子上套。对方一旦掌握你急于脱手成交的心理,势必要杀价,这就会使你亏得很惨。
在谈判桌上,只有利益的分配之争,无“帮忙”可言,谁肯自己赔上几万、几十万“帮”你的“忙”呢?当然,无偿的经济援助那是另一回事。推销库存商品是如此,其他方面也一样,当讲则讲,不该讲就免开尊口。有时看起来是一句不经意的问话,如某位主管领导今天是否外出,最近是否会对某个商品的价格有新规定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2.轻易接受
“让我们寻求一个妥协办法。”我们把“妥协”作为一种策略,这只是讲有这么一个策略可以使用。在谈判实战中,有的人不经努力,或不经仔细计算或思考就脱口而出,接受对方的所谓的妥协方案,继而想想不太妥当,再改口就很被动了。
轻易地接受对方看似为你着想的提议,很容易中对方的圈套。当对方提议“让我们寻求一个妥协方法吧!”你不能急于对提议的本身表态,而要以反问形式,搞清对方的“妥协方法”的实际内容究竟是什么,对己方是否有利,然后再做决定。要注意,轻易地接受空洞的条约,通常是掉入“陷阱”的开始!
3.愿意被人拥戴
说好话“不蚀本”,但愿意被人拥戴的谈判者,在谈判桌上是很危险的。一旦对方掌握了你这个弱点,就会用“蜜糖”把你灌得迷迷糊糊的,使你失去应有的戒备心,做出不必要的妥协和让步。
4.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对抗
既然大家都是为了寻求共同的利益而谈判,所以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对抗。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谈判既是双方的利益之争,不可能没有冲突和对抗。放弃必要的冲突和对抗,有时恰恰是放弃我们应得的权利。
对方要求你什么价,要你让步,你就一声不吭地同意什么价,同意让步,这样的谈判当然不会有什么冲突和对抗,但己方的利益怎么维护呢?一个好的谈判者应该设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对抗,但也决不畏惧对抗和冲突。在该争的利益上,不会轻易后退半步的人,反而会受到对手的尊敬。
5.过早地以撤出谈判相威胁
撤出谈判是万不得已的事。撤出谈判就意味着双方这笔交易的结束,又得从头开始选择新的交易伙伴。更重要的是很可能由此而失去销售的最佳时机。
因此,一个好的谈判者要有耐力,磨出个结果来。一看自己的目标有可能达不到,就沉不住气了,并以撤出谈判来威胁对方,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不但起不到逼迫对方就范的目的,反而容易刺激对方的不妥协心理。
6.走进死胡同
作为生意人,头脑应当是相当灵活的。这条路不通,就走那条路。在谈判的过程中,认死理是很糟糕的。
下述情形最容易让谈判者钻死胡同。
在谈判中急于求成,表态轻率,或者一遇到对方的激将法就沉不住气了,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更有因为情面大于利益不计得失的莽撞者。
或者因思想方法僵化,不肯退一步想一想,错失转机的。最后还有一类因为找不到自如撤出的技巧,只能很无奈地接受对方条件的人群。
对照一下,如自己有钻死胡同的习惯,看看属于哪一类,要针对自己的弱点,有意识地与自己“过不去”,才有可能提高谈判技巧。
7.寻求共同利益及新的解决办法
为了寻求共同的利益而进行谈判,这一宗旨是每个谈判者运用技巧的基本出发点。立足于这一基本点,才有可能在谈判受挫的情况下积极想办法,促成谈判僵局的转化。有的谈判者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对共同利益的追求,或者只考虑自己一方利益的得失,或者只是意气用事,这样就很难想出好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