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也是语言,甚至是谈判桌上的一件利器。
如果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你对他们所说的事情感到厌烦,最好是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位谈判者在和别人谈话,当他感到乏味时,会拿起桌上的报纸或其他什么东西,随便翻阅起来,这是暗示对方,报纸虽然很乏味,也比你的话有意思。
看到对方的这种做法,知趣者自然会停止谈话。
在谈判中,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艺术,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英国一位政治家在一次演讲中,突然停顿,取出了表,站在讲台上默默注视观众,时间长达72秒之久。正当听众迷惑不解之时,他说:
“诸位刚才所感觉到的、局促不安的几秒钟的时间,就是普通工人垒一块砖所用的时间。”他以默语(即话语中短暂的间隙,又称停顿)的方式来表现演讲内容,实属高超,这是吸引听众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在谈判中,默语所表达的意义是丰富多采的,它既可以是无言的赞许,也可以是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欣然默认,也可以是保留己见;既可以是威严的震慑,也可以是心虚的流露;既可以是毫无主见、附和众议的表示,也可以是决心已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标志。谈判者要根据谈判进展和现场气氛,分析对手沉默的真实含义,从而做出应对之策。
当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默语的语义是明确的。
林肯在辩论中,善于使用默语,甚至运用默语反败为胜。
林肯和道格拉斯著名的辩论接近尾声之际,所有的迹象都显示林肯已失败。
在林肯最后的一次演说中,他突然停顿下来,默默站了一分钟,望着他面前那些半是朋友半是旁观者的群众面孔。然后,以他那独特的单调声音说道:“朋友们,不管是道格拉斯法官或我自己被选入美国参议院,那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我们今天向你们提出的这个重大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远胜于任何个人的利益和任何人的政治前途。朋友们——”
说到这,林肯又停了下来,听众们屏息以待,惟恐漏掉了一个字。
“即使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根可怜、脆弱、无用的舌头已经安息在坟墓中时,这个问题仍将继续存在……”
林肯在辩论中,巧妙运用默语,一举扭转败势,是成功运用默语的范例。
默语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效果,还能作为谈判中一种有效的策略。比如,你提出一个诚恳的建议,而对方却给了你一个不完全的回答。这时,你应该等下去,用沉默让对手感到不自在,非得用回答问题来打破僵局不可。
要注意的是,你提出问题沉默后,不要继续提出其他问题或发表评论,以防止对手抓住话柄,这样,默语才有可能奏效。
用沉默来对付饶舌的对手,要注意礼貌。如果对方在兴致勃勃地讲述,你却表现得极不耐烦,或无动于衷,那也是不礼貌的。但如果你随声附和一两句时,对方会误认为是对他的赞同,他们述说起来就会更起劲。
你不妨采取这种方式的沉默:不时地劝酒端茶,或者不时地看看表。
这样,多数人见到这种姿态就会终止谈话。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故意视而不见,非得讲完不可。这时,你可以做一些明显动作:如动一动身体,或故意上一趟厕所。或借故干点别的什么事。
如果担心这些动作还是有不礼貌之嫌,你可以眼睛故意不看对方,而看身旁的某处。从道理上讲,听别人说话时应当看对方眼睛才算有礼貌;但游离的目光不但会影响沟通效果,还会减弱对方说话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