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没有熬不完的黑夜,没有到不了的明天(1 / 1)

人一定要坚持啊,多少人没有走过生命里的某个坎儿,从此自暴自弃甚至丧失生命。多少人咬紧牙关,渡过了难关,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折磨之后重新看见新的景象。在漆黑的夜里,在觉得一切都好不起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忍一忍,心怀最后一丝美好的期待。因为黎明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过去后才会来的。

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感情问题

人们在孩提时代天真无邪、笑容烂漫,而一步入青春期,烦恼就如泰山压顶般袭来。青春期是许多人一生的分水岭,这里有最美的色彩,也有最单纯的迷惘。只是经历过的人,往往空怀满腹愁肠,待时间过后,才追忆生命里曾经有过那样动人明澈的时光。

从青春期开始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所有青年都会开始思考,人是什么?生命有何意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活着会遭遇那么多不愉快?情感为何物?

一提起“情感为何物”,几乎每个人都会将目光投注在上面。因为人类本就是情感动物,无情而不存在。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有自己的情感经历。这些情感里包括爱情、亲情、友情……人只要活在世界上一天,就有情感问题要面对。

人们羡慕那些家庭和睦、爱情顺利、友谊长久者,但你不是他们,怎么就知道他们的一切都如看上去那么光鲜美好呢?一个正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从生到老,这漫长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要产生情感的困惑。哪怕感情顺利甜蜜的人,也有产生矛盾冲突的时候,而更多感情不顺的人,他们则隐藏了自己背后的故事。其实,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感情经历,就会有在感情中遇到的困惑或挫折。

无数人,跌跌撞撞,在社会上撞得头破血流也不明白自己活着的价值,最后转为一腔怨气,对人对事充满了悲观,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运的人,甚至有人干脆破罐子破摔。我们今天经常可以读到类似的新闻,某某在公交车上泼汽油点火,造成惨痛的生命事故,警方介入调查后真相大白,原来肇事者只因经历了几次挫折,情感上饱受伤害,就开始报复社会。

报复社会——是一个冲动、愚蠢且自私的行为。怒火中烧的人,找不到惹怒他的导火索,就如无头苍蝇般将魔爪伸向无辜的一小撮人。他以为同归于尽能稍稍平复胸中的不平,却以最没意义的方式给那么多家庭带来更大的不幸。或许这一类人的初衷就是自己不好过别人也别想好过。然而,爆发以后,他的问题解决了吗?没有。

成年人的感情世界趋向隐秘而复杂,许多人都选择将情绪压抑在心底,当内心不堪重负时,有些人就选择以极端的方式来发泄……

2013年5月22日上午11时20分,长沙县公安局星沙派出所接到一位山东咨询师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说有三个年轻人在旅馆里自杀。民警迅速赶到星沙汽车站附近的一座旅馆内,踹门而入救出了两名打算烧炭自杀的男子。在屋内,一名男子一动不动,头朝房门,另一名男子仰面躺在靠窗的白色床单上。民警展开后续调查后才知道,两名奄奄一息的男子年龄均为20岁,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广西,他们都对现状感到非常不满,后来和长沙一个网友约好过来一起自杀。来到以后,长沙网友迟迟没有出现,他们就选择两人先“上路”了。

2014年12月14日,在南宁市中心的一座桥上,一个年轻的男孩子突然跳进了茫茫江水中,原本一直在劝说他的市民立刻报警。有人告诉闻讯前来的记者,当时,他看到跳江男子站在大桥防护栏突出的水泥板上,一直在哭泣,路人劝男子不要做傻事,男子不听,只是伤心地哭泣。有人说:“孩子啊,你这么年轻,做傻事太不值得了!要好好活啊!”男孩子突然哭着对劝他的人跪下了,说:“对不起啊,谢谢了!”说完转身跳入茫茫江水之中,在水里扑腾几下就沉下去了。周围人赶紧报警,但救援人员多次搜救,依然没有找到男孩子的踪影……

2015年6月17日下午,重庆女孩刘丽在成都双流报警,称自己一氧化碳中毒。原来,她在网上与一名成都男子相识,两人一聊,才知道双方都正“被情所困”,于是刘丽在6月16日下午给母亲发了一条短信:“妈妈,我活不下去了,你要好好活着。”然后关机,与男子相约自杀……

经常接触网络的人会看到许多因种种原因而轻生的年轻人的消息,那些消息从页面弹出来,越来越频繁。那些人大部分是因为感情上过不去。我们刷看评论,就会发现一大片吐槽:“你爸妈真是白养了你。”“真想不通,为什么死都不怕,还怕活着!”看到这样的评论时,是不是会更深一步想,这些人怎么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宁可结束生命也不要当下的青春年华与后面拥有无限可能的美好生命?

同样的社会,同样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环境,又受到同样的教育,面临同样的人生大问题,为什么有人选择迎难而上,而有人选择逃避呢?同样是从差不多背景、同一片蓝天下成长出来的年轻人,为何走着走着就会分岔了?甚至两个表面看来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在遇到同样的挫折时,也很有可能一个走向心理阴暗的不归路,一个选择拨开云雾见青天?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把自杀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利己主义自杀,在极端个人主义支配下,个体脱离社会,远离集体,空虚孤独,丧失社会目标而自杀;第二,利他主义自杀,这往往是由个人利益服从于某种集体利益所促成,如老人或病人为了不给亲属增加负担而自杀;第三,反常自杀,它主要发生在社会大变动时期或者经济危机时期,个人丧失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对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无法解决,或因社会变动而造成个人沉沦;第四,宿命论自杀,这是集体强加于个人过多的规定与束缚造成的,个人感觉前途黯淡,压力过大,因此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自杀发生概率最大的群体除了无助的孤寡老人就是年轻人。年轻人的自杀类型多为第一类与第四类。

年轻人敏感,自尊心强,好冲动,感情用事,这些特征本来是好的,比如许多创造性行业就需要这样的潜质,并且只有年轻人才能做成。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感情用事的年轻人很可能因为敏感自尊、冲动好强,在与社会阻力发生冲突时,变得像玻璃一样脆弱,渐渐不再相信一些单纯美好的事物,以游戏和放纵的态度对待感情,伤人又伤己。

为何那么多年轻人遇事就慌了手脚,甚至万念俱灰竟然悲观到要放弃生命呢?谁都要成长,谁都有成长的痛,蝴蝶破茧而出的那一刻,是每个更进一步的人都要体验到的。黑暗,迷惘,无助,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常态。人世间饱尝孤独滋味的不只是你一个人。要学会忍受,学会豁达开通,这样才会成熟睿智起来。到了不熟悉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才能用勇气、担当与坚持赢得成功。我们难免会有连一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连一个可以放肆地倾诉的地方都找不到的尴尬时候,然而,备受挫折的我们,千万不能浮躁,将不顺利折成满腹怨气堵在心里,对社会产生仇恨,更不要从此对生命和生活都失去了勇气和热情。

年轻人要懂得有节制地处理自己的情感,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人世间的磨难都是财富,失败都是为了成功做奠基。恨过的人往往更明白心平气和的爱有多幸福多甜蜜。

没有人不经历感情的痛,这世界上在承受孤独的不只你一个人,与其一味地逃避与埋怨,不如化为享受和力量。

唯有坚强带你见到光

所谓坚强,便是心理素质好、承受力强。当你遇到坏的事情或者身陷困境时,要有乐观的心态和走出困境的勇气。坚强具有最强硬的脊梁骨,但不是霸道与强势,而是一种美德。坚强者心中充满柔软的爱,这爱让人看到生命之光。

每个人都要学习并拥有这种美德,因为脆弱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想渡过眼前的难关,想看到希望的光芒、未来的人生,唯有坚强。

当我们被挫折打击得情绪低落时,可以皱着眉头唉声叹气,或者找一种方式进行发泄,毕竟人不是冷血动物。然而,如果只是沉溺于沮丧之中不能自已,缺乏坚强的态度,便等于向现实投降,成为彻底的失败者。

有明确人生目标者,一旦下定决心,就会朝着目标走下去,不管这条路多么崎岖,同行者多么少!唯有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坚强扛下去,才能到达梦想彼岸。

尼克胡哲,一个天生没有四肢的英国青年,他说:“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尼克胡哲出生于1982年12月4日。他一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和双腿,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指头的小“脚”。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的父亲吓得脸色惨白,甚至忍不住跑到医院产房外呕吐;他的母亲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直到四个月后,她才敢抱起襁褓中的儿子。

尼克胡哲这种罕见的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海豹肢症”。他的父母对这一病症发生在他身上感到无法理解,多年来到处咨询医生却始终得不到医学上的合理解释。

“我母亲本身是名护士,怀孕期间一切都按照规矩做。”英国《每日邮报》援引尼克胡哲的话报道,“她一直在自责。”

但是,尼克胡哲的双亲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培养,而是希望他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和学习。

“父亲在我18个月大时就把我放到水里,”尼克胡哲说,“让我有勇气学习游泳。”

尼克胡哲的父亲是一名电脑程序员,还是一名会计。尼克胡哲6岁时,父亲开始教他用两个脚指头打字。

后来,父母把尼克胡哲送进当地一所普通小学就读。但尼克胡哲的行动得靠电动轮椅,还要有护理人员负责照顾他。母亲为此发明了一个特殊的塑料装置,可以帮助他拿起笔。

没有父母陪在身边,尼克胡哲难免受到同学欺凌。“8岁时,我非常消沉,”他回忆说,“我冲妈妈大喊,告诉她我想死。”10岁时的一天,他试图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是没能成功。其间,双亲一直鼓励他学会战胜困难,他也逐渐交到了朋友。

直到13岁那年,尼克胡哲看到一篇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介绍了一名残疾人自强不息,给自己设定并完成一系列伟大目标的故事。他受到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今,回想起那段艰辛的学习经历,尼克胡哲认为这是父母为让他融入社会做出的最佳抉择。“那段时间对我而言非常艰难,但它让我变得独立。”

事实上,他现在拥有“金融理财和地产”学士学位。

经过长期训练,残缺的左“脚”成了尼克胡哲的好帮手,不仅帮助他保持身体平衡,还可以踢球、打字。他要写字或取物时,也是用两个脚指头夹着笔或其他物体。

“我管它叫‘小鸡腿’,”尼克胡哲开玩笑地说,“我待在水里时可以漂起来,因为我身体的80%是肺,‘小鸡腿’则像是推进器。”

游泳并不是尼克胡哲唯一的体育运动,他对滑板、足球也很在行,“最喜欢英超比赛”。

他还能打高尔夫球。击球时,他用下巴和左肩夹紧特制球杆,然后击打。

去年,尼克胡哲在美国夏威夷学会了冲浪。他甚至掌握了在冲浪板上360度旋转这样的超高难度动作。由于这个动作属于首创,他完成旋转的照片还刊登在了《冲浪》杂志的封面上。“我的重心非常低,所以可以很好地掌握平衡。”他平静地说。

由于尼克胡哲的勇敢和坚韧,2005年他被授予“年度澳大利亚年轻公民”称号。

尼克胡哲来中国做过多次演讲,在他的脸上,我们看不到沧桑与颓废,他的眼睛明亮快活,头发梳理得光光亮亮,光看肩膀以上,这是一个时尚帅气与常人无异的男青年。他演讲的语言非常幽默,能不时地掀起阵阵笑声和雷鸣般的掌声。他浑身上下只有两只小脚丫、脖子与眼睛这三样是最灵活的。他的眼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脖子扭来扭去以配合情绪,脚丫子伸出来能将球抛得很远。他说,别看我的小脚丫,它能干很多活儿。

“永远不要同情自己。”村上春树在自己的作品《挪威的森林》里写道。

是的,永远不要同情自己。

许多年轻人情感丰富,既自恋又自怜,遇到一点点不顺利就自怨自艾。人,不能丧失对弱者的同情心,但这只适用于对待其他人。如果用在自己身上,则是承认自己就是那个弱者。人一旦心甘情愿地认可自己是弱者,心态便会越来越麻痹,能力也会受到限制,同时会脱离工作现实去想问题,把自己放在不现实的环境中,使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逃避现实。自怜,成为许多年轻人无法走得更远的头号劲敌。

说到令人同情,尼克胡哲照镜子的时候,他是否同情过那个天生没有手脚的“怪物”呢?毫无疑问,10岁的时候他想自杀,只因接受不了这样的自己。然而,他终究没有自暴自弃,是坚强挽救了他。

坚强告诉他,帮助别人,能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强不息,能让生命焕发出雕像与丰碑一样不朽的光彩。

他做到了,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常人能完成的运动,尼克胡哲样样皆能。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还是企业总监,年仅30岁已踏遍世界各地。他激励和启发了成千上万个迷茫中的年轻人。他告诉他们,要勇于面对并改变生活,完成人生梦想。

幽默、乐观、坚强的尼克胡哲,如今是真正的使人备受鼓舞的著名演说家。

有人四肢健全,却意志消沉、颓废不堪,形同废物。有人天生残疾,但自强自爱,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并成为人之典范。

而生命的奇迹,就在于坚强将人带出黑暗与虚弱,带来破茧成蝶的突破。

只要活着,总有好事情发生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我们总会绕回这个问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窗外冷雨渐歇之际……我们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为什么会有眼前的纠纷与困扰。人生既然还长,活着就有困扰,那我们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出路在哪里?如此辛辛苦苦地奋斗,成功又怎样,失败又怎样?最后不都是随着时间流逝而变成散落在人世间的尘埃吗?越想越没意思……

有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在学校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令人艳羡的家庭和安逸的生活。可是,这个思想丰富的女孩,总感觉人生没有意思。她不快乐,又找不到解脱的方式。她的失眠症很严重,甚至想到了死。是不是死才是唯一的解脱呢?

她在后半夜辗转反侧,严重失眠影响了她白天的工作状态和日常生活,她不得不去求助心理医生,流着眼泪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会一直想死,而不是想好好地活着?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遇到灾难而死里逃生的人,有那么多活在贫穷恐惧里被迫放弃自己意志的人,有那么多背着沉重的负担或天生有什么缺陷被人瞧不起的人,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这样健全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的人却非常痛苦,感到没法活下去了?”

心理医生告诉她,平静下来,偶去出去旅游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与人打交道,常怀一份平常心,并且让自己忙起来,并要忙得快乐。因为,活着并不是一个终极目的。活着就是活着,每一天都好好活着,这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听归听,道理谁不懂?也只能好当下那一会儿,过后还是先前的样子。她还是被想死的念头苦苦纠缠着,同时一边劝着自己:要活着,要好好地活着,不论发生什么都要活下去!生命还没绽放就想着死去是不可以的。

直到有一天,她久不联系的一个朋友给她打电话,倾诉内心的苦——不管工作也好,还是丈夫、双方的父母、自己的孩子、同事关系……每一个亲密得分不开的人都有让她觉得痛苦的地方,并且是不能解决只能硬着头皮面对的痛苦,无可申诉又难以名状……先前总是想着死的女孩静静地听着闺蜜的烦恼,完全理解对方那种绝望的感受。对方提到了死,说真的恨不得一死了之啊,这样没完没了地下去有什么意思呢?可是又不能死,因为孩子那么小,她死了她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还有父母与其他的亲人,她死了,谁来替她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家里那一大堆不能解决的问题,又有谁来修补呢……

两个人聊了许久许久,直到几个小时之后,彼此的心灵都安静明净起来。挂掉电话之后,这个女孩想起了自己安慰闺蜜的那些话,她居然能说出那些令自己都惊讶的话:“一个人有权利和责任活着,不要说为了小孩子,为了自己的父母,或者为了什么听上去很高尚很有责任感的理由。你死了,你孩子就不活了吗?他还是要成长的,只不过生活里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人。你死了,你的父母就不活了吗?他们还是要生活的,只是那种悲痛,没有人能够体会,但是痛苦过后,还是要平静地生活。一个人不要把活着的理由建立在其他人的身上,好像你是为了其他人活着似的,你是为了自己而活;同样,一个人也不要把痛苦的罪责加诸到别人身上……”

这一番无意识的发自肺腑的话,同时点醒了两个人。不管是电话那头听的人,还是电话这头说的人,都承认人活着其实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我们总是把生活里遇见的痛苦的罪源归于其他人。可是,谁也不用为别人的痛苦埋单,人生是残忍的,我们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痛苦和迷惘付账。

既然要生活,痛苦也是过,乐观地享受也是过,为什么不转变一种心态好好活下去呢?

既然连死都不怕了,为什么不干脆朝着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方向痛快地活一次呢?

艾尔弗雷德?苏泽曾说过一段名言:“长期以来,我都觉得生活——真正的生活似乎即将开始。可是总会遇到某种障碍,如得先完成一些事情:没做完的工作,要奉献的时间,该付的债,等等。之后,生活才会开始。最后,我醒悟过来了,这些障碍本身就是我的生活。”

在琐碎的烦恼面前,有人选择轻生,而更多人是将生活的期望放到以后,心甘情愿地痛苦着,过着自己并不最想要的生活。他们说,等等吧,未来都会好的,等结了婚,生了孩子,生活大事都办好了,什么都定下来了,一切就都好了。可什么是定下来的呢?真的定下来了我们也就老了。又有些人说,等有了孩子再说吧。可又因为他们不懂事还不会照顾自己而牵肠挂肚。以为等孩子大些了,他们独立了,自己就轻松了。可等孩子们进入青少年时期,当父母的还是同样苦恼。只能想着过了这个叛逆阶段,孩子进入大学、进入社会有责任感了,幸福就会到来。人永远都这样憧憬着,将就着眼前。可等到孩子进入社会了,又担心孩子成家立业的问题……人们在无止境的埋怨与期待中活下去,想着等有更多钱了,就能去度一次美妙的假期;等退休后,生活一定会完美……而事实的真相是,没有任何未来比当下活着的这一刻更为宝贵。与其活在无止境的期待里,为何不接受眼前的现实,保持快乐的心境、乐观的态度,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呢?

苦也好,乐也好,离别也好,相聚也好,只有喜怒哀乐都集全了,眼前百味陈杂的现实生活才是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所谓的困境,也是生活里的一部分。我们畅享欢乐,更应珍惜艰难时的动人时光。

人人赞美牡丹盛开时的艳丽动人,又有谁看到牡丹在孕育的过程中,是如何努力地吸收阳光、雨露,是如何把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中汲取养分,又是经过多么漫长的成长过程,才收获了那短暂的烂漫花开呢?大自然中的草木在生命的过程中尚且知道吸取精华茁壮成长,不畏过程的艰辛,又何况我们人呢?

何必去计较种种不如意。一山更比一山高,你努力,永远有人比你更努力;你以为自己很优秀,但永远有人比你更优秀。若是比凄惨,也永远有境遇比你更凄惨的人。我们没有必要自卑,也没有必要自负,以平常的心态,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珍惜所遇见的一切,因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就是很大的奇迹。

人生易老,百年光阴,这短短的一生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让我们难过与绝望?生命就该消耗在美好的事物上,所以又何必为生活中暂时的苦与难而意志消沉呢?这世界上哪一样情感不是千疮百孔,哪一个人不是历经艰辛才攀上某一领域的顶峰?

好好活下去吧。连漫画里的樱桃小丸子也总是说:

只要活着,一定会遇上好事的!

感恩生命里的所有苦难

美国著名演员西尔维斯特?史泰龙1946年生于纽约,1970年进入演艺圈。1976年,自编自演《洛奇》系列电影首部。1977年,凭借电影《洛奇》获得第49届奥斯卡和第34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编剧奖提名。1982年,自编自演《第一滴血》系列第一部,凭《洛奇》和《第一滴血》两个动作电影系列成为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动作明星的代表。1984年,留名于好莱坞星光大道。1992年获得第17届荣誉恺撒奖。2002年,被授予“千年动作明星奖”。2003年,以《第一滴血》中的“兰博”当选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评出的“影视作品中的十大铁血**形象”。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授予他“电影人荣誉最高奖”。2010年,获得好莱坞事业成就奖。

史泰龙的健身教练哥伦布医生这样评价他:“史泰龙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地投入。他的意志、恒心与持久力都令人惊叹。他是一个行动家。他从来不呆坐着让事情发生,而是主动地令事情发生。”

对于这样一个事业辉煌、生活态度积极的人,若你认为他一定有令人艳羡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才能取得不一般的成就,那就大错特错了。

史泰龙的成长史是一部苦难史,他的父亲嗜赌成性,母亲则酗酒成性。父亲在赌桌上输了钱,回去就打老婆和儿子,母亲喝醉了酒也拿儿子出气。儿时的史泰龙是在拳脚相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在这样地狱般折磨的环境下,他无心学习,很快就离开学校,终日在街头游来**去,混一天算一天。

混到20岁时,发生了一些事情,那些事情使史泰龙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他开始反思自己,难道一生就这么混下去,和父母一样,酗酒赌博,让自己的下一代继续这样陷入地狱一样的生活之中吗?然后,自己的家人永远成为社会垃圾、人类的渣滓,带给众人、留给自己的都是痛苦吗?

史泰龙挣扎了许久,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他要成功,要受到社会尊重,要成为与父母完全不一样的人!可是去做什么呢?白领?那要文化,他是没有可能的。商人?那需要本钱,还有做生意的智慧,对一无所有的他来说也太难了!后来,他想到了演员这个职业。

当演员,不需要文凭,也不需要本钱,一旦成功,则能名利双收。虽然他的长相并不是很出色,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也从无任何“天赋”的迹象。然而,史泰龙太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了,“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促使他认为,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头的机会,为了这生命里唯一的一线光,他决不能放弃!

为了梦想,他来到好莱坞,到处找人,到处哀求机会,明星、导演、制片都认为这个人一定是疯了,压根儿就不搭理他。

拒绝的次数越多,他心里的信念越坚定。他想,世间的所有失败都有原因,找准了原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将每次拒绝都当作学习的机会,从中总结各种经验,一遍又一遍地琢磨练习,就一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两年过去了,他身上带的钱都花光了。在遭遇了1000多次的拒绝后,依然没有人愿意给他机会,连尝试一次的机会都不给。他在黑夜里捶墙痛哭,难道赌鬼的儿子就只配当赌鬼吗?

不,他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除了这条路尚有一丝希望外,其余都是死路。

他在好莱坞打工,靠做粗重的零活来维持生计。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就琢磨着怎么继续朝目标前进。后来,他决定换个方法试试:先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后,再要求当演员。因为两年后的他,早已经不是刚来时的门外汉了。两年多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口传心授,都是一次学习与进步的机会。加之在好莱坞观察了整整两年,他已经具备了写电影剧本的基础知识。

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去遍访各类导演,“这个剧本怎么样,让我当男主角吧!”人们看了他的剧本,认为内容非常不错,但要让他当男主角是不可能的。他再一次被拒绝了。

他不断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功,也许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演好,但至少你的精神令我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吧!”

史泰龙激动而紧张。为了这一刻,他已经作了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了。

为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拼尽全力地投入其中,每一个细节都精打细磨。

没想到,第一集就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

史泰龙成功了!

史泰龙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想做成一件事,总会遇到种种困难与挫折,但要看一个人怎么面对困难与挫折。如果是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那么所有失败都是吞噬生命能量的恶魔。如果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百折不挠,将每次失败都当作总结学习的机会,不断努力,不断尝试,并在这些失败中意志越来越刚强,最终总会成为生活的强者,收获内心最渴望的成功。

所以,我们感恩生命里的欢乐,更要感恩疼痛与愁苦。世间困难里包含着胜利,失败里孕育着成功。我们感谢困难和失败,便是感谢其中所孕育的成功。当你克服了困难时,你的经验、心态、能力等都会有所提升,这就是困难给你的最大财富。人类一旦把困难当作成长的助力,而不是视之为洪水猛兽,便将多一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也会多一些收获和建树。

世间万物的生长均有规律,想收获就得先付出。所以,何必为生活中的苦难而意志消沉呢?农民春天在田野里播下种子,忙忙碌碌整个炎热的酷夏,秋天才能获得累累果实。被人们踏在足下的平凡无奇的小草,也得经过漫长的等待,积聚整个冬天的力量,才能在春天拼尽全力破土而出。当一片绿意闯入我们的眼帘时,当我们为野草的生命而震撼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命的顽强可贵。草木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

时光如此匆匆,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就错过许多……因此,学会感恩地去生活,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和平常人的快乐,不要总是在踌躇满志与万念俱灰的大喜大悲之中度日,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淡里细细体会,越体会,越珍惜,越感恩,心怀柔软与爱,快乐感染旁人,身边才能聚集更多的美好。

时间从不因一个人感到日子过不下去了就会停留,逝去的时间回不来,流下的泪水不能浇灌出欢乐的花朵。所以,与其沉溺于郁郁寡欢之中,不如睁开眼睛去发现生命的美。生命之中可从来不缺美,只缺发现美的眼睛。

一生中能有多少个春夏秋冬?活下去,心怀感恩!只有活着才能看到希望,只有心怀感恩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