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之后几个月是抑郁高发期,被裁的企业高层及外企员工,也会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他们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有较高的学历,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被裁初期虽感觉无所谓,但接下来发现工作难找,“老本”渐少,生活负担日重,心理问题才渐趋严重。
虹是某外贸公司的翻译,年轻靓丽,一口流利的俄语,深得上司及客户的好评,虹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舒适高雅,又有丰厚的薪水,使她如鱼得水,工作得轻松而惬意。
天有不测风云,一向令人羡慕的外贸公司居然变得无力经营,虹也由此而失业,失业后的虹悲伤、愤懑,最初几天整日发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甚至乱摔家里的东西,以后则郁郁寡欢,她把一切都看成是灰暗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感到生活非常寂寞、孤独和无趣,虽然丈夫的收入足以使她衣食无忧,但工作权利的失去,社会地位的丧失,脱离集体的孤独感及在家无所事事、精神无所寄托的空虚感,使她精神压抑。
丈夫劝她去找份工作散散心,虹就大声喊叫:“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虹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没有用,无论丈夫怎么劝她,她都听不进去,终日沉浸在失业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她觉得丈夫劝她去工作是嫌弃她不能挣钱,让丈夫养活了她,又和丈夫闹起了矛盾,虹常常感到胸闷、头晕、没食欲、全身乏力,而且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了也会噩梦不断,半夜惊醒,虹去了医院,中医、西医治疗了近两个月,仍无好转,在朋友的建议下,虹接受了心理治疗。
虹是典型的失业抑郁症,她不能接受失业这一现实,把自己的苦恼及困难归于外在环境,而不能深入地了解自己,反省自己。
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是人们所向往的,即使拥有一份不满意的工作,对某些人来说也是一种幸事,因为工作是必需的,人为什么要工作?有些人认为工作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另一些人则认为工作不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个人价值感的体现,工作使他们达到自我实现,如果失去了工作,面临的不仅是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失衡,个人价值感的丧失,自尊心的损伤,这些都会使人产生比经济危机还重的精神压力,因此,工作与我们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在我国的经济改革中,有许多人失业了,多少年来吃大锅饭,拥有铁饭碗,稳定安全的固有模式被打破了,一些人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失业后处于沮丧、焦虑、紧张、抑郁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便出现心理问题,最典型的是产生了抑郁症,上面的虹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例子。
既然失业已成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就应该平静地接受、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心理情绪。
首先,正视挫折,“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顺境十之一二”,人们在生活的道路上,随时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通过分析,要认识到:人总少不了挫折,想事事称心、一切顺利是不符合现实的,挫折也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失业并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失业。
其次,增强自信心,失业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无能和人生的失败,不等于丧失了自我尊严和自身的生存价值,对当事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引起自己失业的原因做客观具体的分析:有的是因为单位不景气,有的是因为平时工作表现欠佳,有的是缺乏危机感而忽视了自己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还有的可能是上级看人出现了偏差等,但不论是何种原因,都没必要全部归咎于自己,更无须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失业可能说明你的能力不适合目前的岗位,但绝不说明你的生活从此将一片灰暗,失业者与其把精力花在自责或抑郁上,不如重新评估自己,增强自信心,培养生存技能并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有句话说得好,“一扇门关闭了,必有另一扇门打开”,因此,当你被裁失业时,“东方不亮西方亮”“树挪死,人挪活”的乐观与豁达,对你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最后,降低就业标准,争取再上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了解现在市场经济的严峻形势,摒弃那些“等、靠、要”的旧观念,克服行业贵贱之分,拓宽就业眼界,走自强、自立、全方位就业之路。
另外,社会和企业也要多关心失业职工,加快就业服务信息的建设,为失业职工求职、创业提供及时、便利、周到的服务,整个社会张开温暖的怀抱,失业职工的生活就能再一次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