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落九天
没有人想到,南门亦菲收紧银根,小镇楼市会下跌得如此惨烈,数月之内西门附近的房价跌去了70%。一般来说,房地产首付只有30%~50%,没有任何征兆就直接跌穿了商业银行底线,如果人们选择断供,商业银行马上就面临一场新的挑战。
随着房价暴跌,小镇上的每个普通人都感觉到了凛然寒意。一段时间以来,无论大规模机器生产的纺织、冶铁、煮盐,还是传统的农耕、畜牧,每个行业都像是突然被施了魔法,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再也不见了,市场像是凭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库存积压,工厂纷纷降薪、裁员,很多人都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西门的茶馆已经正式成为小镇的股票交易所,是小镇的标志性建筑,来小镇游历的人都会来这里转一转。人们从门口梧桐树下露天交易转到室内交易,而且这里形成完备的交易机制,交易指数被称为“华夏指数”,交割单、打印机等设备也开始应用。尽管这里正式的名称是“华夏交易所”,但人们仍然喜欢聚集在这里谈天说地,因此,我们也仍旧称其为“茶馆”。
没有人想到,华夏交易所会经历如此灰色的一天。没有任何征兆,华夏指数开始直线暴跌。
上官煦炎本来不是什么股评家,现在他的身份只是个倒腾房子的经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交易所门口大放厥词:我看股票市场早晚得像房市一样崩盘,谁让南门亦菲如此胡作非为的?
确实有人注意到了上官煦炎的话,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始在大街小巷流传:上官煦炎在楼市上赚到的钱十有八九都亏到了股市里,市场确定要崩盘了!犹如魔咒一般,当天下午交易所放巨量下挫,其根本不是因为上官煦炎的预测才使得股市下跌,而是市场下跌后人们才发现上官曾经大放厥词。
就在市场暴跌的那个下午,南门亦菲带着小镇银行家们来到证券交易大厅。在众目睽睽之下以报出了15只股票的全天最高价,各买1万股,其他人也纷纷报价,仅仅收盘前1个小时,他们在整个交易大厅就用掉了20万镒白银。
第二天,小镇所有的报纸以及公告栏有了类似醒目的标题——南门姐妹及小镇银钱业出手救市。文章列举了昨天下午的交易,言之凿凿地说南记银行已从蓬莱岛等各地调来了整船黄金。
英勇的救市行动给市场带来一丝暖意,市场奇迹般好转了,第二天收盘的时候很多股票以上涨报收。
然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市场就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华夏指数在一个交易日居然跌去了15%,此前即使在蓬莱泡沫的时候也未见过如此跌幅。
在市场交易中,一旦遇到暴跌,就会有操盘手成倍报出空单以挽回前期损失,这就更是一场循环暴跌。很多人买股票的钱是在银行借的,又以股票在银行做抵押,如此跌幅,银行很快就要强行卖掉他们手中的股票来抵债,到时候这些人就会一文不名!
最要命的是,不仅繁荣的华夏小镇如此,蓬莱岛以及目光所及的世界全部如此,房地产和股票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有人开始指责南门亦菲,正是她当初打压房地产才让整个市场崩溃,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控制暴涨,恰恰相反,应该马上阻止市场暴跌!
所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南门亦菲,南门亦菲确实拿出了魄力,动用所有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保证金支持市场。同时,轩辕、长孙、太史这些家族向市场注入真金白银,试图拉动市场上行。
还有用吗?无论银钱界怎样呼吁,无论注入多少真金白银,无论股票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都悄无声息。非但如此,股票抵押贷款短期拆借利率仍旧上涨至50%。这个数字简直是天方夜谭,原本借款的人就已经还不起本息,如此高昂的利率,让整个小镇无法承受,市场在一天天的疲态中越陷越深。
在凛冽的经济寒冬中,小镇和整个世界一起被冰封:房价暴跌、工厂破产、工人失业……没人知道为何世界突然从繁华陷入了萧条,难道南门亦菲真的不应该打破房地产泡沫吗?到底怎样才能挽救小镇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
一个深夜的晚上,小镇所有银钱业、大商铺掌柜被集合到轩辕家中开会,因为南门亦菲下令中央银行在毫无储备的情况下印制了1000万镒白银的银行券,也就是说,小镇中央银行将大量增发货币。同时,南门亦菲在这1000万钞票上做好了暗记,商业银行必须兑付金银给储户,但不准商业银行持这批银行券到中央银行提现,待市场好转后由中央银行逐步收兑。
“这分明是欺骗!你让我们兑付,你却不兑付给我们,跟把我们推到火坑里有什么区别?”西门婴隆第一个拍案而起。不过西门婴隆好像没有说错,没有丝毫储备的情况下让各家银行接受这种银行券,南门亦菲确实在欺骗。
“当时救市的时候你南门亦菲怎么承诺的?现在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来!”东门嘉运也跟着吼道。
就连长孙东阳也有些惴惴不安,问道:“亦菲,想过这个方案失败的后果吗?如果市场不肯接受这种银行券,甚至出现质疑,包括中央银行在内,整个银行体系和社会信用就要毁于一旦!”
会场气氛异常压抑,坐在南门亦菲旁边的轩辕启恒开口了:“长孙、西门、东门,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如果市场不承认这批银行券,银行体系、信用体制乃至商业体系怕是立刻就得破产。可有更好的方法吗?诸位还有谁能提出更好的方法?不这么做,银行体系就不会破产了吗?这不是欺骗,是权宜之计。”
会场异常安静,轩辕说的是事实,市场不接受债券就会破产,如果市场接受呢?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渐渐地,人群不再**,绝大部分掌柜默默地签字,认可南门亦菲提出的条件,认可明天发行的1000万两银行券就是现金,而这些现金将注入小镇乃至世界的金融系统。小镇乃至世界银钱业都像一个快要渴死的人,终于看到了淡水,大家太需要这笔钱了,即使没有储备也都愿意接受。
午夜时分,房间里只剩西门婴隆一脸阴沉地坐在那里,他没有签字,且态度非常强硬:“南门掌柜,如果今天我承认了你们这种银行券,明天我能不能自己发行没有储备的东西?其他银行能不能发行这种没有储备的东西?你让我接受这种玩意儿,总得告诉我将来的规矩是什么吧?”
面对这位曾经的老对手,南门亦菲什么也没说,在静默中突然转身离去,把惊愕的西门婴隆留在了大厅。更让西门婴隆想不到的是,南门亦菲离开的时候“咔嚓”一声把客厅大门上了一把大锁头,西门婴隆被独自留在了大厅。
西门焦躁地等到了四更时分,南门亦菲也没有出现,只有轩辕启恒拿来一张纸递到了他面前:西门,这是你的笔,签字吧!
望着窗外微微吐露晨曦的天边,西门长叹了一口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专题6-1:
1929年大危机回顾与思考
1929年末,数月之间纽约证交所上市股票市值缩水了40%,2600万美元市值蒸发(当时美国GDP每年也就1000亿美元,1933年下降到560亿美元)。与萧条股市相伴的是银行大面积倒闭,1929年当年有659家银行破产,1930年攀升到1352家,1931年达到2294家,1933年美国银行总数的28%破产、停产整顿或改组。接下来,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大量企业倒闭,失业者收入急速下降,进而生活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随着下降。
这次大危机很快波及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金融业都出现了信任危机,伦敦、巴黎、上海、东京都出现了类似情况。尤其是银行破产使得人们的财产在一夜间化为乌有,繁荣时期借贷消费、房贷体系乃至消费分期付款全部成为沉重的负担,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经济原来会有“衰退”和“萧条”。
大危机后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救急措施是开足马力印钞票,切断了美元与黄金间的兑换机制。最疯狂的一天联邦政府在24小时内印刷了20亿美元,分送各州立银行以应对挤兑。同时,美联储发出公告威吓敢于提取大额黄金的人——不准提取大额黄金,否则将公布提款人名单——上了名单,劫匪在等着您!
最具争议的措施是1933年6月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33年银行法》)、《1934证券交易法》。根据这两部法律,证券和银行必须严格分离。联邦政府成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即今天大名鼎鼎的 SEC。SEC有着无远弗届的权力:可以调查任何人、任何对象,当事人不得拒绝。最离谱的是集体诉讼和辩方举证:集体诉讼即如果有一个股民诉讼获胜,所有利益相关者将自动获益,如此证券市场造假者将倾家**产;辩方举证则把举证责任推给了被告,若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无罪,则会被判有罪,即“疑罪从有”。
两部法律颁布至今,来自美国经济学界的讨论从未停止过,结论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也许经济学本就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演进的学科,终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