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从前(1 / 1)

小镇金融学 伍聪 1643 字 7天前

东门银行破产之后,上官煦炎不知所踪,所欠下的债务没有归还。

这些日子,不知是谁惊异地发现,此人又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华夏小镇,还是那副志得意满的神态。很快,又传出东门银行已经对小镇央行清偿了所有债权债务,最神奇的是,清算之后东门银行居然一镒银子也没有差储户的。

小镇西门本是最繁华的去处,集中了所有的银行、交易所、商铺,当然是房价最贵和涨幅最高的地方。当年为了把轩辕启恒从祖宅里赶走,上官煦炎买下了轩辕族人几乎所有的住宅,如今,仅仅一半左右的房产就足以偿还东门银行的本息。

赶走轩辕启恒只是为了一时意气,没想到数年后救了自己一命,上官煦炎原本是个不甘寂寞的人,眼见手里的房产巨幅增值,当然要回乡重整旗鼓!

在赚钱这件事上但凡尝到了甜头,必然重操旧业,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路径依赖”。用简单的话说,这人不会干别的,只能靠这个赚钱。更重要的是,“路径依赖”有强大的示范效应,看清了上官煦炎发财的道道,一本万利的生意,他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上官煦炎再度与西门银行联手,开始炒作小镇其他地方的房子,大体手法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在一片空地上盖起房子(或者事先囤积同一地段的房子),然后再制造一些噱头,通过数笔交易抬高当地交易价格。

房地产交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只要周边有一所房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那么立刻就会带动所有房子上涨。有关钱的信息传播很快,既然人家的房子能卖到这个价格,我的房子一定也可以!

上官煦炎是大手笔,一买几十套、上百套。普通人则买上一两套,大家一起坐等房地产升值。

人们坚定地认为,小镇依山傍海,虽然环境优美,但地域狭小,土地和房子都是稀缺品,所以未来趋势一定只涨不跌。人们开始真的相信,整个小镇会住满游客,无论海滩、沼泽、湿地,甚至灌木丛都是浪漫而又健康的居住地,这里的房产一定会升值!开始只是小镇的土地和房产,尤其是海滩附近,后来距离小镇10里、15里、20里……每一块土地都成为资金争夺的对象。

对银行家来说,房地产贷款成了最好的生意,只要用房子作抵押,买房的贷款就毫无风险。如果客户遇到困难无法还钱,银行只要把土地或房子出售就行了。事实上,直至今天,这也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风控思路——贷款一定要有房产抵押。

在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只要有人交易房子,银行就会放贷款,也不会对贷款人认真审核。这时候谁不去炒房?哪家银行不给房产贷款才是真正的疯子,既然有无风险的利润,哪有放着钱不赚的道理?

身为小镇央行的首领,看着眼前的房地产红红火火,南门亦菲却觉得隐隐不安,似乎有什么灾难又要降临到刚刚平息了挤兑风波的小镇上。

此时,小镇产出的工业品已经风靡世界,没几个人知道,轩辕、长孙甚至包括太史家族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正因为产品已经远销世界,每个人都用上了小镇的工业品,所以今后不太可能再有如此大的销量,不可能再有如此大的市场,当然也就不会有如此大的盈利。

问题的关键在于,前期积累下来的生产能力还在,人们预期未来依然像从前一样如火如荼……

表面看房价在银行贷款助推下一路飙升,其本质则是创新带来的巨大利润,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美好预期。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手中的财富逐渐增长,无论市场、厂商还是家庭都处在财富爆发期。巨大的利润也好,美好的预期也罢,这些都通过银行系统传导到了小镇的房地产价格上。

说到底,房价只是创新带来收益的一种体现,银行的资金支持并不是根本原因。

在繁荣或者经济运行平稳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以房屋作为抵押工具没问题,但经济进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繁荣中。所谓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等经济周期,也可以简单解释为人们赚钱的难易程度,普通人也好,大老板也罢,对市场感知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是力度不同而已。

在工业创新刚刚兴起的时候市场无限大,什么工业品都可以赚钱,这时候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蒸蒸日上;对银行来说,无论谁借钱都能还得上,无须担心风险。随着工艺不断改进,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了,不再是什么产品都有市场了,必须在技术、营销、渠道上有所突破才能战胜对手;对银行来说,这时候就需要筛选客户了,也恰恰在这时候看起来无风险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在创新早期不可能有房地产,一则人们积累不足,二则大资本集中于利润更高的创新行业,也就不关注房地产)。

当创新产品普及到社会的每个阶层,这时候钱就很难赚了,对银行来说房地产便成为一种非常好的投资行业——起码看起来只涨不跌。

世界上真的有只涨不跌的投资行业吗?

南门亦菲拿出的第一个方法是打压市场,轩辕启恒被挤出祖宅的时候,曾和长孙东阳同样在小镇囤积了很多房产,以备房价过高时抛出,打压过热的市场。令轩辕和长孙没有想到的是,尽管他们抛出了很多住房,也没能遏制住房价上涨,低价抛出的房源反倒成了别人的盈利利器,他们则被人讥笑为傻子。

南门亦菲慨叹,恐怕只有控制银行系统才能控制房价,所有点燃烈火的柴草都是银行系统提供的——房价已经变成纯粹的资金游戏,银行资金是房价最大的推手。一旦房价不再可控,银行系统的风险同样将不可控,小镇将迎来下一次金融风暴。

控制房价,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让商业银行手中没有钱对房地产放贷,没有干柴自然燃不起烈火。

于是,南门姐妹联合小镇各大家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南门亦菲以小镇央行行长的身份函告小镇各界:投机性购房不仅利用银行体系货币透支了自己的未来,也透支了小镇的未来;在接下来的日子,各家商业银行仍旧可以向央行或者南记这样的大银行融资,但如果发现银行拆借资金被用于买房,这些商业银行必须承担严重的责任;凡小镇居民都可以检举揭发此类行为,小镇央行将竭尽全力调查。

——接下来的日子里,南门姐妹和轩辕、长孙、太史等家族频繁开会,却不对外透露任何消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人们明明知道这些会议与房地产有关,但无法获得只言片语。

——小镇的金融江湖还没来得及猜测这些狐疑到底是什么内容,南记银行和中央银行就率先收回银行拆借资金,小镇银行拆借资金利率、短期借款利率应声而起。

包括房地产市场在内,金融资产炒作都依靠短期资金支持,短期利率飙升意味着炒作成本提升,对炒家将形成致命打击,而此时小镇的银行间拆借利率已经达到了隔夜1%。也就是说,即使银行自己炒作房产,每个月至少赚到30%才能不赔,如此炒房焉能再有盈利?

专题5-6:

房地产投资的魅力在哪里

对于投资品,为什么房地产最有魅力?答案是两个字:杠杆。

通常情况下买房的资金杠杆比率为1∶3—1∶5,也就是说,房价只需要上涨10%,投资者就能赚取30—50%的收益。同样的资金量投入,杠杆可以成倍扩大收益率,当然,也会成倍扩大损失。投资者没有不贪婪的,这是人的本性之一,所以,房地产将永远是投机者的天堂,昨天是,今天是,明天也是。

短时间内,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幅度确实不如股票、期货,流动性也不如股票、期货等投资品,但大多数情况下房地产的安全性要比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品强很多,即使在经济萧条的环境下,房地产依然是最坚挺的投资品之一。

从投资技术来说,即使牛市中找到一支年内翻倍的股票也很难,可房地产在牛市中可以随便买,只要买到就会普涨。更重要的是,房地产的牛市一般会持续数年、十几年、几十年,普通人都能看清楚;证券动**,牛市很难持续一年以上,一般数月之内就完成了牛熊交替,普通人很难分辨。

曾经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房价上涨是先购房者对后上车者的盘剥:先购房者仅仅是购买了房子,什么也没做,却要让后来买房的人付出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价钱,甚至是后来者一生的收入预期。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然,房地产确实是一个财富分配的游戏。房价上涨固然会导致财富重新分配,但反之亦然。买房与否是一个投资方向的判断,任何一次投资都是个人经历、眼光、胆魄等因素的综合判断,购房确实有增值收益,同样要承担贬值风险。如果房价暴跌,还会有人说先买房者是对后上车者的剥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