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听琴老茶香

凭海临风口噙香

教女学做荷花茶

·小暑听琴老茶香

小暑开始,天气变得炎热,可爱的蛐蛐开始离开田野,到庭院的墙角去避暑。

小暑这天,赵家珍老师的古琴独奏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我和济南的琴友,乘高铁来到北京。盛大肃穆的晚会,赵老师抚琴普安咒开场,空灵清寂。最销魂的是古琴与尺八合奏的《平沙落雁》。尺八伴奏,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尺八音色虽美,但偏于孤寂愁怨,不可久闻。尺八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相传为隋唐宫廷的主要乐器,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经日本的遣唐僧东传日本,保留至今。尺八音色独特,辽阔苍凉而有古味。

曲终人散的夜深,大雨滂沱,我来到苏兄位于国子监的茶室。老友、老屋、老茶,瘦竹影窗,秉烛夜饮。细细悠悠的熏香清凉境里,苏兄银壶煮水,用朱泥梨形壶瀹泡百年老茶龙马同庆。汤如血珀,厚滑沉凝,果香、药香、陈香,香融于水。柔滑的茶汤,入口即化。三水直喝得微汗涔涔。茶过数巡,尾水木香味浓,甘甜清润。古声淡无味,老茶陈更香。一款老茶,岁月砥砺,淡去苦涩滋味,丰润了花木沉香,把原本属于青春的刚猛性格, 悄悄地隐藏在浓厚的茶汤里。

茶很简单,有诸内必形之于外。每一款老茶,都是不同内质的茶,在各自存在条件下的照见。普洱的小树茶,如人之少年,血气方刚,滋味苦涩浓烈,但叶片单薄,香气高扬,厚重不足。百年的大树茶,阅尽春色,如百岁老人,历尽沧桑,淡薄沉静,茶汤表现的香气沉稳、稠厚平和,回甘生津,深远久长。绸缎般有弹性的叶脉,似老人额头的皱纹,凹凸感立体明显。

新压得茶饼,条索青绿,微微泛黄。陈化经年的老茶,饼面油润,金毫彰显。饼面的边缘,会有些松散。香透棉纸,棉纸呈酥状化,其上或有红褐的茶泪浸渍。汤色由橙黄、橙红、石榴红、宝石红,最后转为深沉的酒红色,香气从青草香、花香、蜜香,逐渐转变为花果香,乃至令人愉悦的陈香、药香、枣香、木香等。茶由新到老,滋味从峻烈转为平和,茶气从刚猛强烈,逐渐变得含蓄持久且渗透性增强,茶性从清寒慢慢变得温情脉脉。

第二天,我和冀川兄去晚香茶舍,拜访了台湾的李曙韵老师。在素雅的晚香茶室,我又看到了李老师那个视若珍宝的白瓷品杯。这是一个曾经破碎过,焗了二十余个铁钉的普通老杯,此刻却能让我流连驻足,让我感慨万千。李老师曾说:“品杯是茶人的衣裳。”一个“弊帚虽微亦自珍”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温柔情怀、对茶充满爱心、敬天惜物的真正茶人。我也常对学生说,学生和老师需要相互认同。寻找老师,就是一个寻找被褐怀玉、清香如茶的茶人的过程。

在二楼古典的茶空间里,李老师用五行陶壶煎水,瀹泡一款条索褐红的老茶,李老师说,这是一泡1949年的老铁观音。我望着青花老盏里,弥漫着茶烟水汽的殷红茶汤,始信“一茶一盏”其中蕴含的密码。茶与盏的匹配,犹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茶汤入口气息温润,参香怡人,不时,喉吻清凉生津,后背已是温暖微汗了。老茶亦如有智慧的老人,貌不惊人的外表,甚至有些邋遢,却蕴藏着能迅速渗透血脉、温暖周身的力量。

对古琴,现代的琴人追求金石般的清亮声响。对品杯,习茶人热衷釉面开片或画工繁杂的器皿。对于茶,爱茶人追求轻火高香。对于新生事物,过分关注其表象,不能说是不对。只是要成为真正的茶人,还需要多关注自己的内心。琴、器、茶、人的境界与内涵之美,传统上是以和田玉的“温润以泽”作为标准的。诸如此类,从那只焗满钉子的啜香旧杯里,或许我们能悟到些什么。

·凭海临风口噙香

年复一年,当济南暑热难捱时,我便如候鸟一般,携女儿漱玉去海边陋室,凭海临风、读书喝茶,消磨数日。

尤其是黄昏,我喜欢斜倚在宽大的露台上,喝茶盘玉,读书沉思。

我常让漱玉陪我在这里喝茶,随意布个小席,插枝野逸的小花,找束清素逼人的小草,让十二岁的女儿通过亲近茶,感受自然和传统之美。有时,茶席上会有不请自来的蛐蛐、蝈蝈,在杯盏间腾挪跳跃,惹得女儿手忙脚乱。这才是生动自然的茶席呢!席间不唯有茶香,更有生命气息萦绕在茶席间的怦然。

在海边,我一般用自来水泡茶,有时也去数里外的山下,觅泉汲水。海边的自来水略带海苔的味道,有几分像老枞水仙的枞韵。好茶自有一种清芬萦绕,水质稍差时,可把水煮沸两次,然后去高温瀹泡,如此,则瑕不掩瑜。

在海边随意地喝茶,是闲中静品,淡中自有芬芳。在这里陪女儿喝茶,没有功利,没有刻意。因此,我带来的私房茶,都无需洗茶。好茶来自云雾高山,幽谷深涧,金玉不足喻其质,与世人相比,茶要纯净许多。是人心有染,为何要埋怨茶不干净?假如茶被污染了,又岂是一水两水能洗干净的,又焉能入口?

海边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早上带孩子去市场买菜,漱玉非要买活蹦乱跳的基围虾。我告诉孩子:“万物有灵且美,古人对待生命,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不是常说,小动物是你的好朋友吗?旁边刚死去的虾既新鲜,每斤又便宜十五元,购之岂不两全其美?” 可爱的女儿听明白了,便会破涕为笑。不主动杀生就是放生,不必为了口腹之欲,去结莫名的恶缘。

下午,我一般带孩子去海边游泳。我常告诫女儿,要熟练学会游泳,父母和你相伴的日子毕竟有限,人世间水火无情,游泳是无常的生命中,能够实现自救的基本生存技能之一。

我喜欢这片海滩,沙细,滩缓,水美,山奇,如此银白柔软的百里沙滩,我只在广西的北海、海南的三亚见过。今年的海水中,已见有缕缕的浒苔招摇。丝丝的浒苔,是大海无言的伤悲,是无法承受水体污染的大自然,对人类最后的警告。我作为一个大海的过客,只会在上岸休息时,和孩子一起,尽自己所力,将冲击到岸边的浒苔收集起来,深深地掩埋在沙子里。

我感到欣慰,孩子能独自在波涛风浪里击水,游弋自如。我希望孩子眼里有清风明月,有大海沙滩,尽可能地去经风雨见世面。脑子里只有功课作业,童年和青春经不起回忆的孩子,无疑是可怜可悲的。

傍晚,我陪孩子去海边**秋千,散散步,然后喝茶清谈。看海上生明月,观潮起又潮落。在海天一色里,漱玉能够很有感觉地吟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优秀的古诗文,不仅需要熟诵,还需要自己的身心有条件地融入诗境,用心灵,用一生,去慢慢体悟和感受。

·教女学做荷花茶

海边陋室的栖居生活,让我躲开酷暑,得几日清凉。远离都市的喧嚣与车马劳顿,让自己沐浴在水光山色里,心灵才能真正安定下来。

在海边小居度假,一切突然变得轻快简单。无电视之烦扰,无网络之劳神。即使打着赤膊、穿着拖鞋,草帽遮颜过闹市,也无需在意什么。 素朴的生活,让我没有太多的欲望,一碗饭,一盏茶,一卷书,一枝花,就是一日的简简单单。生活的一切,依靠双脚和自行车,都能很环保地解决。远离电视和网络,买菜做饭,读书喝茶,让我平静了很多。于事于物,进退有盈,多了沉思,少了愤青。把自己融入自然后,进入视野的一切事务和困扰,便会很轻松地迎刃而解。

我常在海边散步,盘一块老玉,不必西装革履,无须谨言慎行,不会因衣劣而露怯,不会因室陋而自卑。在明澈简单的海边,世人追捧的奢侈品,可能会成为累赘。圣初法师喝茶时曾对我说:“自傲于人,一定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海边的生活,简单而朴素。豪华与奢侈,融不进天蓝云白和山长水阔。于此,我甚至困惑过,蜗居在污浊焦躁、水深火热的都市中,为名忙,为利往,尔虞我诈,虚苦劳神,是否是人生的必须?

女儿常喃喃自语地说,海边的天真蓝,云真白。我告诉女儿,有白云飘着的天空,是诗意的。在蓝蓝的天空下生长,是健康的。身处神清气爽的栖息之地,心灵会变得洁净,神情会变得安详。新鲜的空气,比不必要的物质更重要。都市虽好,灰灰的天里,滋生着灰灰的心情,浮尘遮望眼,怎会看得远?

我和女儿在小区北侧的荷塘边散步,晚霞染红了竞相开放的白荷。女儿突然对我说:“如果你有足够的钱,就去买一栋海边的别墅吧。”我笑着对孩子说:“如果人有无限的欲望,怎么会有足够的钱呢?”十二岁的女儿听完一愣,也许她不会立刻明白。我便笑着说:“走,回家吃饭,明天来做荷花茶。”

第二天的拂晓,荷塘里的露水尚未褪去,我征得主人李大爷的同意,涉水踏入荷塘,采了三支含苞欲放的白荷。回到家里,我让女儿把装满清水的塑料瓶子拿来,把一茎清香的荷花,分别插入瓶中备用。行囊中正好有雯嫣女士馈赠的普陀佛茶,我让女儿把茶均分到三个滤纸袋中,从顶部轻轻拨开荷的花瓣,把纸袋塞入花骨朵内,用白线把花朵结实地捆绑住 。最后,把荷花放置到阴凉通风处,让它生长酝酿。茶便在荷的花瓣里,安静地熏染着幽香。

茶窨花香的二十四小时后,荷花有清水的滋润,疲态未显。这时就可以取出荷花中的茶了。如果不立即去喝,可把茶放在敞口的铝箔袋中,利用身边的热源,把茶烘干后密封。当然,如果有条件,可把茶如此反复,连续窨制两到三遍,让清幽的荷香窨到茶的骨子里,必然会香远益清,别具一番滋味了。

夏日里做荷花茶,沈复在《浮生六记》里,这样记述芸娘:“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就是这个“有友来时”,为爱人“拔钗沽酒,不动声色”的芸娘,曾经用曼妙的心思,用饱蘸莲芬的感情,为沈复巧做莲花茶。因陋就简,用瓦壶清泉,在清贫的生活里,有滋有味地经营着她的爱情。是男人都会爱芸娘,因此,林语堂不无感慨地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有了荷花茶,更欣喜在小区的东北向,又找到一眼泉池。朝暮晨昏,习习海风里,我和女儿煮泉水,碗泡荷花茶,花的莲芬,茶的香韵,波光潋滟中,让我有“误入藕花深处”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