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香事别录(下)02(1 / 1)

[86]椠人:谓读书而有见识之人。

[87]罗大经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花在唐以前没有被提及,这里面有多种情况。木犀类植物在中国古已有之,虽然《楚辞》中桂花和肉桂类植物难以区分确指,但至少在汉代桂花已作为园林植物(见《西京杂记》)。木犀之名较晚出,所以给作者的印象之前没有提及。古人不识木犀这个误解很多宋人都有,李清照咏木犀即有“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山矾本身是黄庭坚命名的,之前名玉蕊,当然唐之前不见山矾之名。素馨之名自五代出(之前称“耶悉茗花”、“野悉蜜”等),所以自然唐之前无此名。有说陆贾《南越行记》记录素馨,但之后数百年无记录,且原书早佚,此段文字是否经过加工,需存疑。关于茉莉,其实早有记录,不过名字写作“末利”之类,是作者没有见到或没有注意到。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 《北户录》:“耶悉弭花、白末利花(红者不香),皆波斯移植中夏。”另外传入植物从传入区域引种到在我国不同区域广泛栽培,并为文人雅士所注意,可能经历或长或短的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参见之前这几种花的单独解释。

焫萧【焫萧:见前“燔柴事天,萧焫供祭”条。】无香

古人之祭焫萧,酌郁鬯【郁鬯:香酒。用鬯酒调和郁金之汁而成。】,取其香,而今之萧与焫何尝有香?盖离骚已指萧艾为恶草矣。【在《楚辞》传统里,萧艾为恶草。《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九歌》、《七谏》都有类似的用法。】(同上)

[88]焫萧:见前“燔柴事天,萧焫供祭”条。

[89]郁鬯:香酒。用鬯酒调和郁金之汁而成。

[90]在《楚辞》传统里,萧艾为恶草。《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九歌》、《七谏》都有类似的用法。

香令松枯

朝真观九星院有三贤松三株,如古君子。梁阁老【阁老:唐代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深久者及中书省、门下省属官的敬称。五代、宋以后亦用为对宰相的称呼。明代用来称宰辅,明清又用为对翰林中掌诰敕的学士的称呼。此条出唐代笔记,故为第一种意思。】妓英奴以丽水囊贮香游之,不数日松皆半枯。(《事略》【《事略》:唐代笔记,未知详指,此条出冯贽《云仙散记》所引《事略》。】)

[91]阁老:唐代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深久者及中书省、门下省属官的敬称。五代、宋以后亦用为对宰相的称呼。明代用来称宰辅,明清又用为对翰林中掌诰敕的学士的称呼。此条出唐代笔记,故为第一种意思。

[92]《事略》:唐代笔记,未知详指,此条出冯贽《云仙散记》所引《事略》。

辩一木五香

异国所传言,皆无根柢【根柢:草木的根,代指根基、来由。古代很多关于香料的外国传言是往来贸易的商人为了隐藏真实来源或抬高价格而编造的故事,另外也有一些以讹传讹造成误会的。】。如云:一木五香,根旃檀,节沉香,花鸡舌,叶藿香,胶熏陆。此甚谬!旃檀与沉水两木无异。【旃檀与沉水所指当然有差别,参见前面相关章节。】鸡舌即今丁香耳。今药品中所用者亦非藿香,自是草叶,南方有之。熏陆小木而大叶,海南亦有熏陆,乃其谬也,今谓之**香。五物互殊,元非同类也。(《墨客挥犀》【《墨客挥犀》:见前“彭乘《墨客挥犀》”条。】)

梁元帝《金楼子》谓一木五香,根檀,节沉,花鸡舌,胶熏陆,叶藿香,并误也。五香各自有种。所谓五香一木,即沉香部所列沉、栈、鸡骨、青桂、马蹄是矣。【参见前“沉水香”部分。】

[93]根柢:草木的根,代指根基、来由。古代很多关于香料的外国传言是往来贸易的商人为了隐藏真实来源或抬高价格而编造的故事,另外也有一些以讹传讹造成误会的。

[94]旃檀与沉水所指当然有差别,参见前面相关章节。

[95]《墨客挥犀》:见前“彭乘《墨客挥犀》”条。

[96]参见前“沉水香”部分。

辩烧香

昔人于祭前焚柴升烟,今世烧香,于迎神之前用炉炭爇之。近人多崇释氏,盖西方出香。释氏动辄烧香,取其清净,故作法事则焚香诵咒。道家亦烧香解秽,与吾教【吾教:指儒。】极不同。今人祀夫子祭社稷,于迎神之后,奠帛【奠帛:儒家祭祀之礼,以帛奠献于神位之前。】之前,三上香,家礼【家礼可以指一般士大夫之家的礼仪,也可以指朱熹所作的《家礼》一书。《家礼》,五卷,附录一卷。卷一言通礼,卷二言冠礼,卷三言婚礼,卷四言丧礼,卷五言祭礼。虽然《家礼》作者在清代产生争议,但现在经过多方考证,还是认为应该是朱熹所作。此处两种解释都可说通。】无此,郡邑或用之。(《云麓漫抄》【《云麓漫钞》:宋代笔记,十五卷,南宋·赵彦卫著。主要为内容为宋时杂事和考证名物典故。赵彦卫,字景安,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宋宗室。】)

[97]吾教:指儒。

[98]奠帛:儒家祭祀之礼,以帛奠献于神位之前。

[99]家礼可以指一般士大夫之家的礼仪,也可以指朱熹所作的《家礼》一书。《家礼》,五卷,附录一卷。卷一言通礼,卷二言冠礼,卷三言婚礼,卷四言丧礼,卷五言祭礼。虽然《家礼》作者在清代产生争议,但现在经过多方考证,还是认为应该是朱熹所作。此处两种解释都可说通。

[100]《云麓漫钞》:宋代笔记,十五卷,南宋·赵彦卫著。主要为内容为宋时杂事和考证名物典故。赵彦卫,字景安,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宋宗室。

意和香有富贵气

贾天锡【贾天锡:黄庭坚的好友,精于香事。】宣事【宣事:通事舍人避讳称。宋真宗刘皇后父名通,因特为之避讳,改通事舍人为宣事舍人,至仁宗明道年间复旧。这里因袭旧称。】作意和香【意和香:黄庭坚亦有意和香,参见本书后面香方。】,清丽闲远,自然有富贵气,觉诸人家香殊寒【寒:这里指卑微。形容无法和贾天锡的香相比。】。乞天锡屡惠此香,惟要作诗,因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韵作十小诗【十小诗:指黄庭坚《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见本书后面香诗部分。所谓“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本是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的头两句,这里黄庭坚用这十个字分别做了十首小诗,韦应物的这两句诗非常经典,除了黄庭坚,也有其他宋人依此作诗。】赠之,犹恨诗语未工,未称此香尔。然余甚宝此香,未尝妄以与人。城西张仲谋【张仲谋:黄庭坚好友,山谷很多诗作和他有关。】为我作寒计【寒计:御寒之准备。】,惠骐 院【惠骐 院:原作“惠送骐骥院”,骐骥院,官署名,宋朝置,分左右,掌管养国马,并区分好马坏马以待军国之用。】马通薪【马通薪:马通,指马粪。《后汉书·独行传·戴就》:“主者穷竭酷惨,无復餘方,乃卧就覆船下,以马通薰之。”李贤注:“《本草经》曰:‘马通,马矢也。’”马粪在古代早就被用来代薪,如桂,还宜火作煤,故称“马通薪”。骐骥院产生大量的马通,是优质燃料,卖马粪是群牧司(骐骥院属群牧司)重要收入。故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班吃香”,当时还有一句“群牧吃粪”的俗语。】二百,因以香二十饼报之。或笑曰:“不与公诗为地耶?【意思说,你怎么不用写诗来酬答,而用你那么宝贝的香来回赠呢?】”应之曰:“诗【按,三本此处作“诗人”今据《山谷集》等删去“人”字。】或能为人作祟【作祟:谓鬼怪妖物害人。这里是黄庭坚调侃之语,指诗不过是调动人的情绪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哪里像马通薪那样能解决御寒的实际问题呢?】,岂若马通薪,使冰雪之辰铃下马走【铃下马走:铃下,指侍卫、门卒或仆役。马走,指马夫;马卒。泛指仆役走卒。】皆有挟纩【挟纩:披着棉衣。】之温耶?”学诗三十年,今乃大觉,然见事【见事:识别事势。指学诗三十年才终于明白此事理,虽是戏谑之语,亦足见山谷真旷达之士也。】亦太晚也。(《山谷集》)

[101]贾天锡:黄庭坚的好友,精于香事。

[102]宣事:通事舍人避讳称。宋真宗刘皇后父名通,因特为之避讳,改通事舍人为宣事舍人,至仁宗明道年间复旧。这里因袭旧称。

[103]意和香:黄庭坚亦有意和香,参见本书后面香方。

[104]寒:这里指卑微。形容无法和贾天锡的香相比。

[105]十小诗:指黄庭坚《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见本书后面香诗部分。所谓“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本是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的头两句,这里黄庭坚用这十个字分别做了十首小诗,韦应物的这两句诗非常经典,除了黄庭坚,也有其他宋人依此作诗。

[106]张仲谋:黄庭坚好友,山谷很多诗作和他有关。

[107]寒计:御寒之准备。

[108]惠骐 院:原作“惠送骐骥院”,骐骥院,官署名,宋朝置,分左右,掌管养国马,并区分好马坏马以待军国之用。

[109]马通薪:马通,指马粪。《后汉书·独行传·戴就》:“主者穷竭酷惨,无復餘方,乃卧就覆船下,以马通薰之。”李贤注:“《本草经》曰:‘马通,马矢也。’”马粪在古代早就被用来代薪,如桂,还宜火作煤,故称“马通薪”。骐骥院产生大量的马通,是优质燃料,卖马粪是群牧司(骐骥院属群牧司)重要收入。故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班吃香”,当时还有一句“群牧吃粪”的俗语。

[110]意思说,你怎么不用写诗来酬答,而用你那么宝贝的香来回赠呢?

[111]按,三本此处作“诗人”今据《山谷集》等删去“人”字。

[112]作祟:谓鬼怪妖物害人。这里是黄庭坚调侃之语,指诗不过是调动人的情绪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哪里像马通薪那样能解决御寒的实际问题呢?

[113]铃下马走:铃下,指侍卫、门卒或仆役。马走,指马夫;马卒。泛指仆役走卒。

[114]挟纩:披着棉衣。

[115]见事:识别事势。指学诗三十年才终于明白此事理,虽是戏谑之语,亦足见山谷真旷达之士也。

绝尘香

沉檀脑麝四合,加以棋楠【棋楠:见前“奇蓝香”条注释及说明。】、苏合滴乳、蠡甲,数味相合,分两相【两相:指分为两组,沉、檀、脑、麝一组,棋楠、苏合、蠡甲一组,分别匀炼。】匀炼,蔗浆合之,其香绝尘境,而助清逸之兴。(《洞天清录》【《洞天清录》:亦作《洞天清禄集》,宋·赵希鹄撰。一卷,为书画文物辨识鉴赏之书。赵希鹄,南宋袁州宜春人,宗室。其著作尚有《调燮类编》四卷。】)

[116]棋楠:见前“奇蓝香”条注释及说明。

[117]两相:指分为两组,沉、檀、脑、麝一组,棋楠、苏合、蠡甲一组,分别匀炼。

[118]《洞天清录》:亦作《洞天清禄集》,宋·赵希鹄撰。一卷,为书画文物辨识鉴赏之书。赵希鹄,南宋袁州宜春人,宗室。其著作尚有《调燮类编》四卷。

心字香【心字香:指一种香饼或香丸,从记载来看,心字香得名并不是因为香篆为心形,那是明人的误会。很可能是因为手捏的香饼本身的形状接近心字(草书)。】

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着净器,薄劈沉水香,层层相间,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这里说的是,每天换一次花封好,不要让花蔫掉,等花期过了香就制成了。心字香在宋人诗词中常见,主要是因为香调与香氛的迷人。】(范石湖《骖鸾录》【范石湖《骖鸾录》:范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故又称“范石湖”,见前“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条。】)

蒋捷【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传世。】词云:“银字筝调 【银字筝调:三本皆作“银字筝调”,误,应作“银字笙调”。所谓“银字”指笙上用银作字嵌入以表示音色的高低。唐人即用此典,如白居易《秋夜听高调凉州》:“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和凝《山花子》其二:“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心字香烧。”【按,末后一句蒋捷词为作者旁引以说明心字香,并非范成大《骖鸾录》原书中的句子。范成大去世时,蒋捷尚未出生。作者误附于《骖鸾录》书名之前,今改为附在书名后。】

[119]心字香:指一种香饼或香丸,从记载来看,心字香得名并不是因为香篆为心形,那是明人的误会。很可能是因为手捏的香饼本身的形状接近心字(草书)。

[120]这里说的是,每天换一次花封好,不要让花蔫掉,等花期过了香就制成了。心字香在宋人诗词中常见,主要是因为香调与香氛的迷人。

[121]范石湖《骖鸾录》:范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故又称“范石湖”,见前“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条。

《骖鸾录》,笔记,一卷,为范成大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时所作,记沿途山川名胜,古迹人文,有时连带作些考证。“骖鸾”取自韩愈诗“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

[122]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传世。

[123]银字筝调:三本皆作“银字筝调”,误,应作“银字笙调”。所谓“银字”指笙上用银作字嵌入以表示音色的高低。唐人即用此典,如白居易《秋夜听高调凉州》:“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和凝《山花子》其二:“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

[124]按,末后一句蒋捷词为作者旁引以说明心字香,并非范成大《骖鸾录》原书中的句子。范成大去世时,蒋捷尚未出生。作者误附于《骖鸾录》书名之前,今改为附在书名后。

清泉香饼

蔡君谟【蔡君谟: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后迁居莆田。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蔡襄为官清正,所到皆有政绩,主持北苑贡茶并著《茶录》,为中国茶文化做出贡献。又有《荔枝谱》,为世界第一部果树分类专著。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既为余书《集古录》【《集古录》:金石专著。十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平生收集周秦至五代的金石铭文拓本,并装裱成轴,积至千卷。本书收嘉祐、治平年间在卷轴上自作的跋尾,凡四百馀篇。】序刻石,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余以鼠须栗尾笔【鼠须栗尾笔:宋代诸葛高所制的鼠须笔为黄鼠狼尾毛加兔毫制作而成。欧阳修称之为鼠须栗尾笔。所谓鼠须并非如很多书籍所说是老鼠胡须。《广雅》:“‘鼠狼,鼬是也……’今栗鼠似之,苍黑而小,取其毫于尾,可以制笔,世所谓鼠须栗尾者也。”所谓“鼠须栗尾”就是类似今日“狼毫”之类的毛笔。】、铜丝笔格【笔格:笔架。】、大小龙茶【大小龙茶:指大小龙团。宋代贡茶名。饼状,上有龙纹,故称。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一作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前面说的是大龙团,后面说的是小龙团。都是很珍贵的茶。】、惠山泉【惠山泉:古来泡茶的名泉。在江苏无锡惠山山麓。依陆羽排名而称“天下第二泉”,但实际影响几乎为首屈一指。不仅唐代李德裕嗜此泉,置水递,南宋时惠泉还充贡品。历代题咏极多。】等物为润笔。君谟大笑,以为太清而不俗。后月余有人遗余以清泉香饼【香饼:按,此处的香饼指炭饼。】一箧者,君谟闻之叹曰:“香饼来迟,使我润笔,独无此一种佳物”,兹又可笑也。清泉,地名。香饼,石炭【石炭:指煤炭。】也,用以焚香一饼,火可终日不绝。(《欧阳文忠【欧阳文忠:指欧阳修,谥号文忠,见前“欧阳公”条。此条见于《归田录》卷二。】集》)

[125]蔡君谟: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后迁居莆田。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蔡襄为官清正,所到皆有政绩,主持北苑贡茶并著《茶录》,为中国茶文化做出贡献。又有《荔枝谱》,为世界第一部果树分类专著。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126]《集古录》:金石专著。十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平生收集周秦至五代的金石铭文拓本,并装裱成轴,积至千卷。本书收嘉祐、治平年间在卷轴上自作的跋尾,凡四百馀篇。

[127]鼠须栗尾笔:宋代诸葛高所制的鼠须笔为黄鼠狼尾毛加兔毫制作而成。欧阳修称之为鼠须栗尾笔。所谓鼠须并非如很多书籍所说是老鼠胡须。《广雅》:“‘鼠狼,鼬是也……’今栗鼠似之,苍黑而小,取其毫于尾,可以制笔,世所谓鼠须栗尾者也。”所谓“鼠须栗尾”就是类似今日“狼毫”之类的毛笔。

[128]笔格:笔架。

[129]大小龙茶:指大小龙团。宋代贡茶名。饼状,上有龙纹,故称。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一作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前面说的是大龙团,后面说的是小龙团。都是很珍贵的茶。

[130]惠山泉:古来泡茶的名泉。在江苏无锡惠山山麓。依陆羽排名而称“天下第二泉”,但实际影响几乎为首屈一指。不仅唐代李德裕嗜此泉,置水递,南宋时惠泉还充贡品。历代题咏极多。

[131]香饼:按,此处的香饼指炭饼。

[132]石炭:指煤炭。

[133]欧阳文忠:指欧阳修,谥号文忠,见前“欧阳公”条。此条见于《归田录》卷二。

苏文忠论香

古者以芸为香,以兰为芬,【此二句古籍中涉及较多,不能确指出典。如本书中即有,《说文》:“芸,香草也。”《荀子》:“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类似的说法比较多。】以郁鬯为祼【祼:三本皆作“裸”,误,依《苏东坡全集》应作“祼”。“祼”,本指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引申指酌酒敬客。此典出《周礼·春官·宗伯第三·郁人》:“郁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以脂萧【脂萧:三本皆作“萧脂”,苏轼原文应作“脂萧”。此典出《诗经·大雅·生民》:“载谋载惟,取萧祭脂。”祭脂,即牛肠脂。祭祀用香蒿和牛肠脂合烧,取其香气。】为焚,以椒为涂【以椒为涂:指汉代后宫以椒涂壁之事,参见前“温室”条。】,以蕙为熏【以蕙为熏:古代“蕙”、“薰”常互称。如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蕙,一名薰草”。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薰草,一名蕙草”等等。参见前“零陵香”部分,以及“蕙”和“薰”的注释。】,杜蘅带屈【杜蘅带屈:原作“杜衡带屈”,三本作“杜蘅带屈”。《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菖蒲荐文【菖蒲荐文:相传周文王喜欢吃菖蒲。《吕氏春秋》:“文王嗜菖蒲葅。”菖蒲葅是指菖蒲做成的腌菜。荐,指进献。】,麝多忌而本膻【麝多忌而本膻:范晔《和香方·序》:“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指麝香加入要适量,过量会带来弊端。】,苏合若芗而实荤【苏合若芗而实荤:此句意为苏合虽然香气上类似香草(芗),但实际上是荤辛之物。颇有难解之处,虽然有陶隐居等人的“狮子粪”之说,但古来说来自植物的也很多,以苏子之博学,似不应搞错。另外“荤”指动物应该是很晚时候的事,宋代一般来说还是指有刺激性味道的植物。所以应该和“狮子粪”之说无关。所出何典不知。】。(《本集》【《本集》:按,此段文字出自《苏轼集》中《沉香山子赋·子由生日作》,见本书后面香文部分。】)

右与范蔚宗【范蔚宗: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生于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后汉书》。因密谋政变失败被杀。】《和香序》【《和香序》:指《和香方》一书的序,范晔在此序中借香比喻时事,影射当朝权贵,因此遭人嫉恨。《和香方》,今已佚。】意同。

[134]此二句古籍中涉及较多,不能确指出典。如本书中即有,《说文》:“芸,香草也。”《荀子》:“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类似的说法比较多。

[135]祼:三本皆作“裸”,误,依《苏东坡全集》应作“祼”。“祼”,本指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引申指酌酒敬客。此典出《周礼·春官·宗伯第三·郁人》:“郁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

[136]脂萧:三本皆作“萧脂”,苏轼原文应作“脂萧”。此典出《诗经·大雅·生民》:“载谋载惟,取萧祭脂。”祭脂,即牛肠脂。祭祀用香蒿和牛肠脂合烧,取其香气。

[137]以椒为涂:指汉代后宫以椒涂壁之事,参见前“温室”条。

[138]以蕙为熏:古代“蕙”、“薰”常互称。如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蕙,一名薰草”。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薰草,一名蕙草”等等。参见前“零陵香”部分,以及“蕙”和“薰”的注释。

[139]杜蘅带屈:原作“杜衡带屈”,三本作“杜蘅带屈”。《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140]菖蒲荐文:相传周文王喜欢吃菖蒲。《吕氏春秋》:“文王嗜菖蒲葅。”菖蒲葅是指菖蒲做成的腌菜。荐,指进献。

[141]麝多忌而本膻:范晔《和香方·序》:“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指麝香加入要适量,过量会带来弊端。

[142]苏合若芗而实荤:此句意为苏合虽然香气上类似香草(芗),但实际上是荤辛之物。颇有难解之处,虽然有陶隐居等人的“狮子粪”之说,但古来说来自植物的也很多,以苏子之博学,似不应搞错。另外“荤”指动物应该是很晚时候的事,宋代一般来说还是指有刺激性味道的植物。所以应该和“狮子粪”之说无关。所出何典不知。

[143]《本集》:按,此段文字出自《苏轼集》中《沉香山子赋·子由生日作》,见本书后面香文部分。

[144]范蔚宗: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生于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后汉书》。因密谋政变失败被杀。

[145]《和香序》:指《和香方》一书的序,范晔在此序中借香比喻时事,影射当朝权贵,因此遭人嫉恨。《和香方》,今已佚。

香药

坡公【坡公:指苏轼,见“苏文忠”条。】与张质夫【张质夫:应作章质夫,即章楶。章楶(1027—1102),字质夫。建宁军浦城县(今属福建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章楶是苏轼好友,二人多有唱和,以写杨花的《水龙吟》最为著名。】札云:公会【公会:公事集会。】用香药皆珍物,极为行商坐贾【行商坐贾:“行商”指外出经营的流动商人,“坐贾”指固定的坐商。行商坐贾泛指各类商贩。】之苦,盖近造此例,若奏免之,于阴德【阴德: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非小补。予考绍圣【绍圣: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1094—1098)。】元年广东舶出香药,时好事【好事:好事者。】创例【创例:首创之事例。】,他处未必然也。【这里苏轼说公事集会用珍贵香药的做法,对于商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而且也不过是近来才有的做法,如果能上奏取消是很好的。】(同上)

[146]坡公:指苏轼,见“苏文忠”条。

[147]张质夫:应作章质夫,即章楶。章楶(1027—1102),字质夫。建宁军浦城县(今属福建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章楶是苏轼好友,二人多有唱和,以写杨花的《水龙吟》最为著名。

[148]公会:公事集会。

[149]行商坐贾:“行商”指外出经营的流动商人,“坐贾”指固定的坐商。行商坐贾泛指各类商贩。

[150]阴德: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151]绍圣: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1094—1098)。

[152]好事:好事者。

[153]创例:首创之事例。

[154]这里苏轼说公事集会用珍贵香药的做法,对于商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而且也不过是近来才有的做法,如果能上奏取消是很好的。

香秉【香秉:指不同香的特质,秉,(受于自然的)秉质、资质。】

沉檀罗縠【罗縠:一种疏细的丝织品。】,脑麝之香,郁烈芬芳,苾茀【苾茀:苾,芳香;茀,草茂盛。】絪缊【絪缊:亦作氤氲。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的样子。】。螺甲龙涎,腥极反馨。荳蔻胡椒,荜拨【荜拨:又名毕勃、荜茇、荜菝、荜拨,胡椒科胡椒属植物(Piper longum Linn.),果穗入药。】丁香,杀恶诛臊。(《郁离子》【《郁离子》:杂文集,元末刘基著。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进士,朱元璋开国功臣之一,封诚意伯,谥文成。诗文皆可观,有多部著作,收入于《诚意伯文集》。】)

[155]香秉:指不同香的特质,秉,(受于自然的)秉质、资质。

[156]罗縠:一种疏细的丝织品。

[157]苾茀:苾,芳香;茀,草茂盛。

[158]絪缊:亦作氤氲。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的样子。

[159]荜拨:又名毕勃、荜茇、荜菝、荜拨,胡椒科胡椒属植物(Piper longum Linn.),果穗入药。

[160]《郁离子》:杂文集,元末刘基著。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进士,朱元璋开国功臣之一,封诚意伯,谥文成。诗文皆可观,有多部著作,收入于《诚意伯文集》。

求名如烧香

人随俗求名,譬如烧香,众人皆闻其芳,不知熏以自焚,焚尽则气灭,名立则身绝。(《夏诗》【《夏诗》:未知所指。此比喻最早见于《四十二章经》:“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此段文字则见于《真诰》,入于正统道藏洞玄部《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161]《夏诗》:未知所指。此比喻最早见于《四十二章经》:“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此段文字则见于《真诰》,入于正统道藏洞玄部《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香鹤喻

鹤为媒而香为饵也。鹤之贵,香之重,其宝于世以高洁清远,舍是为媒饵于人间,鹤与香奚宝焉?(《王百谷集》【《王百谷集》:王百谷,指王穉登(1535—1612),字伯谷、百谷,号半偈长者、青羊君、松坛道士等,苏州长洲(今江苏省江阴)人。明朝后期文学家、书法家。此段文字出其《黄翁传》。】)

[162]《王百谷集》:王百谷,指王穉登(1535—1612),字伯谷、百谷,号半偈长者、青羊君、松坛道士等,苏州长洲(今江苏省江阴)人。明朝后期文学家、书法家。此段文字出其《黄翁传》。

四戒香

不乱财手香,不**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常奉四香戒,于世得安乐。(《玉茗堂集》【《玉茗堂集》:汤显祖作品集,共二十九卷,诗十三卷,文十卷,尺牍六卷。汤显祖去世后五年,韩敬辑录而成。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明末戏曲剧作家、文学家。】)

[163]《玉茗堂集》:汤显祖作品集,共二十九卷,诗十三卷,文十卷,尺牍六卷。汤显祖去世后五年,韩敬辑录而成。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明末戏曲剧作家、文学家。

五名香

梁萧撝【萧撝:515—573,字智遐,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侄。后降魏,又入周。】诗云:“烟霞四照叶,风月五名香。【此句出《和梁武陵王遥望道馆诗》,《艺文类聚》原作:“烟霞四照橤,风月五名香”,是萧撝入周之后所作。】”不知五名为何香?

[164]萧撝:515—573,字智遐,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侄。后降魏,又入周。

[165]此句出《和梁武陵王遥望道馆诗》,《艺文类聚》原作:“烟霞四照橤,风月五名香”,是萧撝入周之后所作。

解脱知见香

解脱知见香【解脱知见香:本出北魏·菩提达摩禅师《少室六门》:“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佛教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五分法身,《少室六门》以五种正法香配五分法身,用以显法身功德。这种用法后世禅师时有引用。显然这里解脱知见香并非是指什么植物,这里比附西天苾刍草,出于误会,这种说法亦见于与周嘉胄同时的吴从先的《**丛书》。】即西天苾刍草,体性柔软,引蔓傍布,馨香远闻。黄山谷诗云:“不念真富贵,自熏知见香【按,此句出黄庭坚《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予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原诗为:“当念真富贵,自薰知见香。”薰、熏互通无妨,“当”、“不”则差别甚大。参见本书后面香诗部分。】。”

[166]解脱知见香:本出北魏·菩提达摩禅师《少室六门》:“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佛教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五分法身,《少室六门》以五种正法香配五分法身,用以显法身功德。这种用法后世禅师时有引用。显然这里解脱知见香并非是指什么植物,这里比附西天苾刍草,出于误会,这种说法亦见于与周嘉胄同时的吴从先的《**丛书》。

[167]按,此句出黄庭坚《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予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原诗为:“当念真富贵,自薰知见香。”薰、熏互通无妨,“当”、“不”则差别甚大。参见本书后面香诗部分。

太乙香

香为冷谦【冷谦:元朝人,生卒年不详,字启敬,或曰起敬,道号龙阳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出入儒释,晚年入道家,音乐丹青俱佳,修道有成,据说从元初活到明永乐年间(约200),大概与张三丰同时,二人为好友。】真人所制,制甚虔甚严。择日炼香,按向和剂,配天合地,四气五行各有所属。鸡犬妇女不经闻见,【道家制药合香常见此说。】厥功甚大。焚之助清气、益神明,万善攸归【攸归:所归。】,百邪远遁,盖道成后【后:四库本、汉和本作“翊”,无碍庵本作“后”,都是一个意思。】,升举秘妙,匪寻常焚爇具也。其方藏金陵【金陵:今南京。】一家,前有真人自序,后有罗文恭洪先【罗文恭洪先: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谥文恭。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学者、大臣。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罗洪先还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可称地理制图学家。】跋。余屡虔求,秘不肯出,聊纪其功用如此,以待后之有仙缘者采访得之。

[168]冷谦:元朝人,生卒年不详,字启敬,或曰起敬,道号龙阳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出入儒释,晚年入道家,音乐丹青俱佳,修道有成,据说从元初活到明永乐年间(约200),大概与张三丰同时,二人为好友。

[169]道家制药合香常见此说。

[170]攸归:所归。

[171]后:四库本、汉和本作“翊”,无碍庵本作“后”,都是一个意思。

[172]金陵:今南京。

[173]罗文恭洪先: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谥文恭。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学者、大臣。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罗洪先还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可称地理制图学家。

香愈弱疾

玄参【玄参: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以干燥根入药入香。】一斤,甘松六两,为末;炼蜜【炼蜜:系蜂蜜加热处理得到的制品。蜂蜜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和死蜂、蜡质等杂质,故应用前需加热熬炼,其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黏合力。由于炼制程度不同,炼蜜分成嫩蜜、中蜜和老蜜三种规格。一般炼蜜均指中蜜。】一斤,和匀入瓶封闭。地中埋窨【窨:藏于地下。】十日取出,更用炭末六两、炼蜜六两同和入瓶,更窨五日。取出烧之,常令闻香,弱疾自愈。又曰:初入瓶中封固煮一伏时【一伏时:一昼夜。】,破瓶取捣入蜜,别以瓶盛埋地中窨过用,亦可熏衣。【此处未说治疗何种疾病。此方出《证类本草》经验方:“治患劳人烧香法”。劳人,指肺痨病人。】(《本草纲目》)

[174]玄参: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以干燥根入药入香。

[175]炼蜜:系蜂蜜加热处理得到的制品。蜂蜜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和死蜂、蜡质等杂质,故应用前需加热熬炼,其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黏合力。由于炼制程度不同,炼蜜分成嫩蜜、中蜜和老蜜三种规格。一般炼蜜均指中蜜。

[176]窨:藏于地下。

[177]一伏时:一昼夜。

[178]此处未说治疗何种疾病。此方出《证类本草》经验方:“治患劳人烧香法”。劳人,指肺痨病人。

香治异病

孙兆【孙兆:11世纪北宋医家,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尚药奉御孙尚(字用和)次子。与兄孙奇皆登进士第。父子三人俱以医闻名。曾任殿中丞、尚药奉御等职。著有《伤寒方》、《伤寒脉诀》,修订林亿、高保衡等校补的《黄帝内经素问》,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治一人,满面黑色,相者断其死。孙诊之曰:非病也,乃因登溷【溷:音hùn,厕所。】感非常臭气而得,治臭,无如至香,今用沉檀碎劈,焚于炉中,安帐内以熏之。明日面色渐别,旬日如故。(《证治准绳》【《证治准绳》:又名《六科证治准绳》或《六科准绳》,明·王肯堂著,这是一部具有医学全书性质的巨著,共四十四卷,记载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王肯堂(约1552—1638),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著名医家。】)

[179]孙兆:11世纪北宋医家,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尚药奉御孙尚(字用和)次子。与兄孙奇皆登进士第。父子三人俱以医闻名。曾任殿中丞、尚药奉御等职。著有《伤寒方》、《伤寒脉诀》,修订林亿、高保衡等校补的《黄帝内经素问》,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180]溷:音hùn,厕所。

[181]《证治准绳》:又名《六科证治准绳》或《六科准绳》,明·王肯堂著,这是一部具有医学全书性质的巨著,共四十四卷,记载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王肯堂(约1552—1638),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著名医家。

卖香好施受报

凌途卖香好施。一日旦,有僧负布囊、携木杖至,谓曰:“龙钟【龙钟: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步多蹇【蹇:跛,行走困难。】,寄店憩歇可否?”途乃设榻。僧寝移时起曰:“略到近郊,权寄囊杖。”僧去月余不来取,途潜启囊,有异香末二包,氛氲扑鼻。其杖三尺,本是黄金。途得其香,和众香而货人,不远千里来售【售:售有买卖二义,此处为买的意思。】,乃致家富。(《葆光录》【《葆光录》:三卷,陈纂撰。陈纂自号袭明子,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五代末宋初人。此书所载多为唐末五代吴越一带奇闻异事。】)

[182]龙钟: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183]蹇:跛,行走困难。

[184]售:售有买卖二义,此处为买的意思。

[185]《葆光录》:三卷,陈纂撰。陈纂自号袭明子,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五代末宋初人。此书所载多为唐末五代吴越一带奇闻异事。

卖假香受报

华亭【华亭:古地名。又名华亭谷。在今上海市松江西。】黄翁徙居东湖【东湖:指今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区的东湖。】,世以卖香为生。每往临安江【临安江:指钱塘江。此处有入海口,概海南运来由此进入,故到此处贩香。《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三》:“就元押人由海道直赴临安江下。”】下,收买甜头。甜头,香行俚语,乃海南贩到柏皮及藤头是也,归家修治为香,货卖。黄翁一日驾舟欲归,夜泊湖口。湖口有金山庙,灵感,人敬畏之。是夜,忽一人扯起黄翁,连拳殴之曰:“汝何作业【作业:指所从事的工作。】造假香?”时许得苏,月余而毙。(《闲窗括异志》【《闲窗括异志》:三本作“《闲窗搜异》”。《闲窗括异志》,宋笔记,鲁应龙撰。一卷。书中皆言神怪之事,借以阐明因果。鲁应龙,字子谦,海盐(今属浙江)人,理宗时布衣。】)

海盐【海盐:海盐县,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上海市金山县,后范围和治所多次变动,开元以后在吴御城 (即今海盐县)。这里南宋海盐,指的就是浙江海盐县。】倪生每用杂木屑伪作印香货卖,一夜熏蚊虫,移火入印香内,傍及诸物,遍室烟迷,而不能出,人屋俱为灰烬。(同上)

嘉兴府【嘉兴府:南宋庆元元年 (1195) 升秀州置,属两浙西路。治所在嘉兴县 (今浙江嘉兴市)。辖境当今浙江省的杭州湾以北 (海宁市除外)、桐乡市以东地区及上海市所属吴淞江以南诸地。】周大郎每卖香时,才与人评值,或疑其不中,周即誓曰:“此香如不佳,出门当为恶神扑死。”淳祐【淳祐: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1241—1252)。】间,一日过府后桥,如逢一物绊倒,即扶持,气已绝矣。(同上)

[186]华亭:古地名。又名华亭谷。在今上海市松江西。

[187]东湖:指今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区的东湖。

[188]临安江:指钱塘江。此处有入海口,概海南运来由此进入,故到此处贩香。《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三》:“就元押人由海道直赴临安江下。”

[189]作业:指所从事的工作。

[190]《闲窗括异志》:三本作“《闲窗搜异》”。《闲窗括异志》,宋笔记,鲁应龙撰。一卷。书中皆言神怪之事,借以阐明因果。鲁应龙,字子谦,海盐(今属浙江)人,理宗时布衣。

[191]海盐:海盐县,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上海市金山县,后范围和治所多次变动,开元以后在吴御城 (即今海盐县)。这里南宋海盐,指的就是浙江海盐县。

[192]嘉兴府:南宋庆元元年 (1195) 升秀州置,属两浙西路。治所在嘉兴县 (今浙江嘉兴市)。辖境当今浙江省的杭州湾以北 (海宁市除外)、桐乡市以东地区及上海市所属吴淞江以南诸地。

[193]淳祐: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1241—1252)。

阿香

有人宿道傍一女子家,一更时有人唤“阿香”,忽骤雷雨。明日视之,乃一新冢。(《韵府群玉》【《韵府群玉》:类书,也是韵书。二十卷。所辑资料广博,成书于元初。作者阴幼遇,一作时遇,字时夫,又字行,别字劲弦。奉新县人,入元不仕。在其父工作基础上多年编成此书,并由其兄阴中夫(名幼达)做注。所辑资料广博,在音韵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194]《韵府群玉》:类书,也是韵书。二十卷。所辑资料广博,成书于元初。作者阴幼遇,一作时遇,字时夫,又字行,别字劲弦。奉新县人,入元不仕。在其父工作基础上多年编成此书,并由其兄阴中夫(名幼达)做注。所辑资料广博,在音韵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埋香

孟蜀【孟蜀:孟知祥所建之后蜀(934—965),五代十国之一。】时筑城获瓦棺【瓦棺:古代陶制的葬具。《礼记·檀弓上》:“有虞氏瓦棺。”郑玄 注:“始不用薪也,有虞氏上陶。”。】,有石刻隋刺史张崇妻王氏铭曰:深深瘞【瘞:通“瘗”,埋葬。】玉,郁郁埋香。(同上)

[195]孟蜀:孟知祥所建之后蜀(934—965),五代十国之一。

[196]瓦棺:古代陶制的葬具。《礼记·檀弓上》:“有虞氏瓦棺。”郑玄 注:“始不用薪也,有虞氏上陶。”。

[197]瘞:通“瘗”,埋葬。

墓中有非常香气

陈金少为军士【军士:尉官和士兵之间的军衔。】,私与其徒【徒:兵卒。】发一大冢,见一白髯老人,面如生,通身白罗衣【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衣皆如新开棺,即有白气冲天,墓中有非常香气。金视棺盖上有物如粉,微作硫黄气,金掬取怀,归至营中。人皆惊云:今日那得有香气?金知硫黄之异,旦辄汲水服之【服之:道家尤其是外丹传统有服食硫黄的做法,也有用来治病的,但有一定风险。】,至尽后,复视棺中,惟衣尚存,如蝉蜕之状。(《稽神录》)

[198]军士:尉官和士兵之间的军衔。

[199]徒:兵卒。

[200]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201]服之:道家尤其是外丹传统有服食硫黄的做法,也有用来治病的,但有一定风险。

死者燔香

堕波登国【堕波登国:即堕婆登,又作婆登、堕波登,或略为堕婆。故地有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外的巴塔姆(Batam)岛或巴东(Padang) 岛、苏门答腊岛东南岸Betong、爪哇岛西部万丹(Banten) 以及马来半岛克拉(Kra)地峡等说。】人死者乃以金缸贯于四肢,然后加以波律膏【波律膏:即“婆律膏”,指龙脑,参见前“婆律膏”条。】及沉檀、龙脑积薪燔之。(《神异记》【《神异记》:《太平广记·卷第四百八十二·蛮夷三》此条作“出《神异经》”。无论西晋道士王浮所撰之《神异记》还是托名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都无有此文。堕波登国之名见于我国史籍是在唐代,此文概出于唐代或之后。】)

[202]堕波登国:即堕婆登,又作婆登、堕波登,或略为堕婆。故地有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外的巴塔姆(Batam)岛或巴东(Padang) 岛、苏门答腊岛东南岸Betong、爪哇岛西部万丹(Banten) 以及马来半岛克拉(Kra)地峡等说。

[203]波律膏:即“婆律膏”,指龙脑,参见前“婆律膏”条。

[204]《神异记》:《太平广记·卷第四百八十二·蛮夷三》此条作“出《神异经》”。无论西晋道士王浮所撰之《神异记》还是托名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都无有此文。堕波登国之名见于我国史籍是在唐代,此文概出于唐代或之后。

香起卒殓

嘉靖戊午【嘉靖戊午:1558年,嘉靖年号见前文“嘉靖”条。】,倭寇闽中死亡无数,林龙江【林龙江:林兆恩(1517—1598),字懋勋,号龙江,世称“三教先生”,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提倡三教合一的学说和理念,被尊为三一教主。在倭寇为患之时,以个人的家产为赈济灾民,安葬死者,为救治瘟疫做出很大贡献,可称一代慈善先贤。】先生鬻田得若千金,办棺取葬。时夏月,秽气逆鼻,役从难前【役从难前:役从们难以靠近。】,请命龙江。龙江云:“汝到尸前高唱:‘三教先生来了’。”如语往,香风四起,一时卒殓【卒殓:入殓完毕。】。亦异事也。

[205]嘉靖戊午:1558年,嘉靖年号见前文“嘉靖”条。

[206]林龙江:林兆恩(1517—1598),字懋勋,号龙江,世称“三教先生”,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提倡三教合一的学说和理念,被尊为三一教主。在倭寇为患之时,以个人的家产为赈济灾民,安葬死者,为救治瘟疫做出很大贡献,可称一代慈善先贤。

[207]役从难前:役从们难以靠近。

[208]卒殓:入殓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