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具香(1 / 1)

沉香降真钵 木香匙箸

后唐福庆公主【福庆公主:琼华长公主,后封福庆长公主,晋王李克用的长女(一说为李克让之女),嫁给孟知祥。】下降【下降:公主下嫁。】孟知祥【孟知祥:874—934,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原为后唐重臣,后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934年开始于蜀地称帝,半年后去世。】。长兴【长兴: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930年2月—933年)。】四年明宗【明宗:后唐明宗李嗣源(867—933),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李克用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原名邈佶烈,称帝后更名李亶。】晏驾【晏驾:宫中车驾晚出,帝王去世的讳辞。】,唐室【唐室:汉和本、四库本无“室”字,无碍庵本作“唐室”,《清异录》原作“唐裔”。】避乱,庄宗诸儿削发为苾刍【苾刍:即比丘,原指佛教受比丘戒之出家人,亦泛指僧人。】,间道走蜀。时知祥新称帝,为公主厚待犹子,赐予千计。敕器用局以沉香降真为钵,木香为匙箸锡【锡:通“赐”。】之。常食堂展钵【展钵:以钵盂进食。】,众僧私相谓曰:“我辈谓渠顶相衣服均是金轮王【金轮王:古印度传说中圣王,以金轮宝统摄四洲,为四种轮王中最尊贵者。】孙,但面前四奇寒具【寒具:今本《清异录》作“家具”,寒具指御寒的衣物。】有无不等耳”【这里是众僧人评价出家的“庄宗诸儿”的话。唐代民间有称佛(尤其指未出家前)为金轮王孙(严格说不合佛教)的说法。在“顶相衣服”方面,所有出家人都是仿照佛陀剃除须发穿袈裟,所以都可以说是金轮王孙。但是众僧人感到惊讶的是,除了这两点,他们的日常用具也是如此华美,也可以说达到金轮王孙的水平了。】。(《清异录》)

[193]福庆公主:琼华长公主,后封福庆长公主,晋王李克用的长女(一说为李克让之女),嫁给孟知祥。

[194]下降:公主下嫁。

[195]孟知祥:874—934,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原为后唐重臣,后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934年开始于蜀地称帝,半年后去世。

[196]长兴: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930年2月—933年)。

[197]明宗:后唐明宗李嗣源(867—933),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李克用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原名邈佶烈,称帝后更名李亶。

[198]晏驾:宫中车驾晚出,帝王去世的讳辞。

[199]唐室:汉和本、四库本无“室”字,无碍庵本作“唐室”,《清异录》原作“唐裔”。

[200]苾刍:即比丘,原指佛教受比丘戒之出家人,亦泛指僧人。

[201]锡:通“赐”。

[202]展钵:以钵盂进食。

[203]金轮王:古印度传说中圣王,以金轮宝统摄四洲,为四种轮王中最尊贵者。

[204]寒具:今本《清异录》作“家具”,寒具指御寒的衣物。

[205]这里是众僧人评价出家的“庄宗诸儿”的话。唐代民间有称佛(尤其指未出家前)为金轮王孙(严格说不合佛教)的说法。在“顶相衣服”方面,所有出家人都是仿照佛陀剃除须发穿袈裟,所以都可以说是金轮王孙。但是众僧人感到惊讶的是,除了这两点,他们的日常用具也是如此华美,也可以说达到金轮王孙的水平了。

杯香

关关赠俞本明以青华酒杯,酌酒有异香,或桂花、或梅、或兰、视之宛然,取之若影,【这里是说看起来好像是(那些花),但是想要取出就发现只是影像。】酒干不见矣。【这段故事出于《琅嬛记》引《真率斋笔记》。关关与俞本明二人具体故事不详。】(《清赏录》)

[206]这里是说看起来好像是(那些花),但是想要取出就发现只是影像。

[207]这段故事出于《琅嬛记》引《真率斋笔记》。关关与俞本明二人具体故事不详。

藤实杯【藤实杯:《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七·草木二》引《炙毂子》:“藤实杯出西域。藤大如臂。叶似葛花实如梧桐。实成坚固,皆可酌酒。自有文章,映澈可爱。”说这杯是一种藤类植物果实做成的。】香

藤实杯出西域,味如荳蔻,香美消酒【消酒:解酒。】,国人宝之,不传于中土。张骞【张骞:?—前114,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为联通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丝绸之路”)做出重要贡献,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入宛【宛:音yuān。大宛,古代中亚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卡散赛)。自张骞通西域后,与汉朝往来逐渐频繁。】得之。(《炙毂子》【《炙毂子》:唐笔记,王叡著。三卷,今已佚。王叡,号炙毂子。《全唐诗》谓其为“元和(806—820)后诗人”,有《聊珠集》、《炙毂子诗格》等书传世。】)

[208]藤实杯:《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七·草木二》引《炙毂子》:“藤实杯出西域。藤大如臂。叶似葛花实如梧桐。实成坚固,皆可酌酒。自有文章,映澈可爱。”说这杯是一种藤类植物果实做成的。

[209]消酒:解酒。

[210]张骞:?—前114,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为联通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丝绸之路”)做出重要贡献,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211]宛:音yuān。大宛,古代中亚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卡散赛)。自张骞通西域后,与汉朝往来逐渐频繁。

[212]《炙毂子》:唐笔记,王叡著。三卷,今已佚。王叡,号炙毂子。《全唐诗》谓其为“元和(806—820)后诗人”,有《聊珠集》、《炙毂子诗格》等书传世。

雪香扇

孟昶【孟昶:919—965,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省邢台市),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五代十国时期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后蜀末代(二代)皇帝。】夏日水调龙脑末涂白扇上,用以挥风。一夜与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一说姓徐),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后入宋太祖宫中。有很多孟昶与花蕊夫人奢靡浪漫故事流传。】登楼望月,坠其扇,为人所得,外有效者,名雪香扇。(《清异录》)

[213]孟昶:919—965,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省邢台市),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五代十国时期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后蜀末代(二代)皇帝。

[214]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一说姓徐),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后入宋太祖宫中。有很多孟昶与花蕊夫人奢靡浪漫故事流传。

香奁【香奁:放梳妆用品的器具。】

孙仲奇妹【孙仲奇妹:或云三国吴时人,此临终授书,简短而显其贤德,因以传世。】临终授书云:镜与粉盘与郎,香奁与若【若:你。】,欲其行身如明镜,纯如粉,誉如香。(《太平御览》)

韩偓【韩偓:见“韩侍郎”条。】《香奁序》云: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饮三危【三危:指三危山,位于西部的仙山。《尚书·虞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旧题汉·孔安国传:“三危,西裔。”又《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之瑞露,美动七情。古诗云:开奁集香苏。【这里指南朝宋·鲍照《梦归乡诗》:“开奁夺香苏,探袖解缨徽。”】

[215]香奁:放梳妆用品的器具。

[216]孙仲奇妹:或云三国吴时人,此临终授书,简短而显其贤德,因以传世。

[217]若:你。

[218]韩偓:见“韩侍郎”条。

[219]三危:指三危山,位于西部的仙山。《尚书·虞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旧题汉·孔安国传:“三危,西裔。”又《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220]这里指南朝宋·鲍照《梦归乡诗》:“开奁夺香苏,探袖解缨徽。”

香如意

僧继颙【继颙:《新五代史卷七十·东汉世家第十》:“继颙,故燕王刘守光之子,守光之死,以孽子得不杀,削发为浮图,后居五台山,为人多智,善商财利,自旻世颇以赖之。”说他是五代十国大燕国(桀燕)国主刘守光的儿子,因为很有经济和外交能力,被北汉皇帝汉睿宗刘钧拜为鸿胪卿,后以老病卒,追封定王。】住五台山。手执香如意,紫檀镂成,芬馨满室,名为握君【握君:后来也以“握君”为如意的别名。】。(《清异录》)

[221]继颙:《新五代史卷七十·东汉世家第十》:“继颙,故燕王刘守光之子,守光之死,以孽子得不杀,削发为浮图,后居五台山,为人多智,善商财利,自旻世颇以赖之。”说他是五代十国大燕国(桀燕)国主刘守光的儿子,因为很有经济和外交能力,被北汉皇帝汉睿宗刘钧拜为鸿胪卿,后以老病卒,追封定王。

[222]握君:后来也以“握君”为如意的别名。

名香礼笔

郄诜【郄诜:音qi shēn,字广基,晋代济阴单父人,官至尚书左丞、雍州刺史。】射策第一【射策第一:射策是汉代选士的一种考试方法。主考人将若干考题写在策上,复置于案头,受试人探取其一,称“射”,按所射策上的题目作答。射策的题目都和经义有关,答题大抵是一篇议论文章。关于郄诜射策第一,《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晋武帝任命郄诜为雍州刺史,送行时问他对自己怎样评价,郄诜说自己当年射策第一,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这段话看似自负,其实从郄诜的政绩来看,还是名副其实的。】,拜笔为龙须友,云:犹当令子孙以名香礼之【《云仙杂记》引《龙须志》:“郄诜射策第一,再拜其笔曰:‘龙须友,使我至此。’后有贵人遗金龟并拔蕊石簪,咸与弟子,曰:‘可市笔三百管。’退而藏之,贮以文锦,一千年后,犹当令子孙以名香礼之。”指郄诜感谢毛笔使他得以因射策入仕,称其为“龙须友”。】。(《龙须志》【《龙须志》:笔记,与笔相关的各种故事。】)

[223]郄诜:音qi shēn,字广基,晋代济阴单父人,官至尚书左丞、雍州刺史。

[224]射策第一:射策是汉代选士的一种考试方法。主考人将若干考题写在策上,复置于案头,受试人探取其一,称“射”,按所射策上的题目作答。射策的题目都和经义有关,答题大抵是一篇议论文章。关于郄诜射策第一,《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晋武帝任命郄诜为雍州刺史,送行时问他对自己怎样评价,郄诜说自己当年射策第一,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这段话看似自负,其实从郄诜的政绩来看,还是名副其实的。

[225]《云仙杂记》引《龙须志》:“郄诜射策第一,再拜其笔曰:‘龙须友,使我至此。’后有贵人遗金龟并拔蕊石簪,咸与弟子,曰:‘可市笔三百管。’退而藏之,贮以文锦,一千年后,犹当令子孙以名香礼之。”指郄诜感谢毛笔使他得以因射策入仕,称其为“龙须友”。

[226]《龙须志》:笔记,与笔相关的各种故事。

香璧

蜀人景焕【景焕:北宋成都人,生卒不详,著有《野人寒语》、《牧竖闲谈》等。】志尚静隐【静隐:犹言隐居不仕。景焕做过一些官职,但志不在此。】,卜筑【卜筑:择地建筑住宅。】玉垒山【玉垒山: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隅。】下,茅堂花圃足以自娱。常得墨材,甚精,止造五十团,曰:以此终身。墨印文曰“香璧”,阴篆曰“副墨子【副墨子:三本皆作“墨副子”,据《清异录》卷下,应为“副墨子”。副墨子,指文字,诗文。《庄子·大宗师》:“闻诸副墨之子。”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文字是翰墨为之,然文字非道,不过传道之助,故谓之副墨。”】”。

[227]景焕:北宋成都人,生卒不详,著有《野人寒语》、《牧竖闲谈》等。

[228]静隐:犹言隐居不仕。景焕做过一些官职,但志不在此。

[229]卜筑:择地建筑住宅。

[230]玉垒山: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隅。

[231]副墨子:三本皆作“墨副子”,据《清异录》卷下,应为“副墨子”。副墨子,指文字,诗文。《庄子·大宗师》:“闻诸副墨之子。”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文字是翰墨为之,然文字非道,不过传道之助,故谓之副墨。”

龙香剂

元宗【元宗:指唐玄宗。按,无碍本玄字皆作元字,四库本其他处并无避讳,唯此处作元宗。】御案墨曰龙香剂【《云仙杂记》引《陶家瓶余事》:“玄宗御案墨,曰‘龙香剂’。一曰,见墨上有小道士如蝇而行。上叱之,即呼万岁曰:‘臣即墨之精,黑松使者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之,乃以墨分赐掌文官。”】。(《陶家瓶余事》【《陶家瓶余事》:唐笔记,汉和本、四库本作《陶家饼余事》,误。】)

[232]元宗:指唐玄宗。按,无碍本玄字皆作元字,四库本其他处并无避讳,唯此处作元宗。

[233]《云仙杂记》引《陶家瓶余事》:“玄宗御案墨,曰‘龙香剂’。一曰,见墨上有小道士如蝇而行。上叱之,即呼万岁曰:‘臣即墨之精,黑松使者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之,乃以墨分赐掌文官。”

[234]《陶家瓶余事》:唐笔记,汉和本、四库本作《陶家饼余事》,误。

墨用香

制墨香用甘松、藿香、零陵香、白檀、丁香、龙脑、麝香。(李孝美《墨谱》【李孝美《墨谱》:见前“《李孝美墨谱》”条。】)

[235]李孝美《墨谱》:见前“《李孝美墨谱》”条。

香皮纸【香皮纸:参见前“蜜香纸”条,这条与蜜香纸记载有类似之处,但产地不同。这里明确说明是我国南方栈香(见前沉香部分对栈香的描述)树皮所制。】

广管罗州【罗州:南朝梁置,治所在石龙县 (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市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六年(623) 治所在石城县 (今广东廉江市东北)。天宝元年 (742)改为招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罗州。辖境相当今广东廉江、吴川二市地。】多栈香树,其叶如橘皮,堪作纸,名为香皮纸,灰白色有纹,如鱼子笺【鱼子笺:唐时产于四川的一种砑花水纹纸。唐·李肇《唐国史补》:“蜀之麻面、屑末、……鱼子、十色笺”。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以细布先以面浆胶令劲挺,隐出其文者,谓之鱼子笺。又谓之罗笺。”】。(刘恂《岭表异录》【刘恂《岭表异录》:唐代地理著作,异名有《岭表记》、《岭表录》、《岭南录异》等,刘恂撰。作者于昭宗时曾任广州司马,官满留居南海,就其闻见,著成此编。书中记岭南各地的风土、物产、地理以及虫鱼草木禽兽等。原书已佚,今本自《永乐大典》辑出。】)

[236]香皮纸:参见前“蜜香纸”条,这条与蜜香纸记载有类似之处,但产地不同。这里明确说明是我国南方栈香(见前沉香部分对栈香的描述)树皮所制。

[237]罗州:南朝梁置,治所在石龙县 (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市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六年(623) 治所在石城县 (今广东廉江市东北)。天宝元年 (742)改为招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罗州。辖境相当今广东廉江、吴川二市地。

[238]鱼子笺:唐时产于四川的一种砑花水纹纸。唐·李肇《唐国史补》:“蜀之麻面、屑末、……鱼子、十色笺”。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以细布先以面浆胶令劲挺,隐出其文者,谓之鱼子笺。又谓之罗笺。”

[239]刘恂《岭表异录》:唐代地理著作,异名有《岭表记》、《岭表录》、《岭南录异》等,刘恂撰。作者于昭宗时曾任广州司马,官满留居南海,就其闻见,著成此编。书中记岭南各地的风土、物产、地理以及虫鱼草木禽兽等。原书已佚,今本自《永乐大典》辑出。

枕中道士持香

海外一国贡重明枕【重明枕:此条见于《杜阳杂编》卷上:“八年,大轸国贡重明枕、神锦衾、碧麦、紫米。”又:“重明枕,长一尺二寸,高六寸,洁白逾于水精,中有楼台之状,四方有十道士,持香执简,循环无已,谓之行道真人。其楼台瓦木丹青、真人衣服簪帔,无不悉具,通莹焉如水覩物。”】,长一尺二寸,高六寸,洁白类水晶,中有楼台之形,四面有十道士持香执简,循环无已。

[240]重明枕:此条见于《杜阳杂编》卷上:“八年,大轸国贡重明枕、神锦衾、碧麦、紫米。”又:“重明枕,长一尺二寸,高六寸,洁白逾于水精,中有楼台之状,四方有十道士,持香执简,循环无已,谓之行道真人。其楼台瓦木丹青、真人衣服簪帔,无不悉具,通莹焉如水覩物。”

飞云履染四选香

白乐天【白乐天:见“白居易”条。】作飞云履【飞云履:传说白居易在庐山草堂炼丹时所做的鞋子。《云仙杂记》卷一引《樵人直说》:“白乐天烧丹于庐山草堂,作飞云履,玄绫为质,四面以素绢作云朵,染以四选香,振履则如烟雾。乐天著示山中道友曰:‘吾足下生云,计不久上升朱府矣。’”。】,染以四选香,振履则如烟雾。曰:吾足下生云,计不久上升朱府【朱府:道教里面指神仙的住所。】矣。(《樵人直说》)

[241]白乐天:见“白居易”条。

[242]飞云履:传说白居易在庐山草堂炼丹时所做的鞋子。《云仙杂记》卷一引《樵人直说》:“白乐天烧丹于庐山草堂,作飞云履,玄绫为质,四面以素绢作云朵,染以四选香,振履则如烟雾。乐天著示山中道友曰:‘吾足下生云,计不久上升朱府矣。’”。

[243]朱府:道教里面指神仙的住所。

香囊

帏谓之幐【幐:téng,香囊。】,即香囊也【这是对屈原《离骚》:“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做的注释。在有的版本中“帏”也作“祎”。】。(《楚词注》【《楚词注》:《楚辞章句》,现存《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也是楚辞较权威的注释本,王逸注。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人,东汉文学家。】)

[244]幐:téng,香囊。

[245]这是对屈原《离骚》:“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做的注释。在有的版本中“帏”也作“祎”。

[246]《楚词注》:《楚辞章句》,现存《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也是楚辞较权威的注释本,王逸注。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人,东汉文学家。

白玉香囊

元先生赠韦丹尚书【韦丹尚书:或为唐代名臣韦丹。韦丹(753—810),字文明,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代循吏、水利专家。】绞绡【绞绡:亦作“鲛绡”,相传为鲛人所织之绡,泛指细薄的纱。】缕白玉香囊。(《松窗杂录》【《松窗杂录》:唐代笔记小说集。又名《松窗录》、《松窗小录》、《松窗杂记》、《摭异记》等,一卷,记唐代异闻故事,玄宗朝居多,李浚(一作韦浚)撰。】)

清 镀金胡芦式香囊

[247]韦丹尚书:或为唐代名臣韦丹。韦丹(753—810),字文明,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代循吏、水利专家。

[248]绞绡:亦作“鲛绡”,相传为鲛人所织之绡,泛指细薄的纱。

[249]《松窗杂录》:唐代笔记小说集。又名《松窗录》、《松窗小录》、《松窗杂记》、《摭异记》等,一卷,记唐代异闻故事,玄宗朝居多,李浚(一作韦浚)撰。

五色香囊

后蜀文澹,生五岁谓母曰:有五色香囊在吾床下。往取得之,乃澹前生五岁失足落井,今再生也【此条见于《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八·悟前生二》引《野人闻语》。讲的是文澹记得前生之事。文澹的父母之前有一个男孩,五岁时意外夭折,后来又生了文澹,文澹对父母说还记得前生之事,父母才知道文澹就是之前夭折的孩子又来投生。】。(《本传》)

[250]此条见于《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八·悟前生二》引《野人闻语》。讲的是文澹记得前生之事。文澹的父母之前有一个男孩,五岁时意外夭折,后来又生了文澹,文澹对父母说还记得前生之事,父母才知道文澹就是之前夭折的孩子又来投生。

紫罗香囊

谢遏【谢遏:即东晋名将谢玄。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小字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宰相谢安侄子。拜建武将军,组建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立下奇功。】年少时好佩紫罗香囊垂里子,叔父安石【安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宰相,政治家、大名士,文韬武略,雅量非凡。指挥淝水之战,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患之【谢安认为谢玄年少就染上这些奢侈的生活习惯不好。】,而不欲伤其意,乃谲【谲:假意。】与赌棋,赌得烧之。【此事见于《晋书》列传第四十九。】(《小名录》【《小名录》:唐陆龟蒙撰,记载自秦至南北朝间知名人物的小名。陆龟蒙(?—881),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著有农具专著《耒耜经》及作品集《甫里先生文集》传世。】)

[251]谢遏:即东晋名将谢玄。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小字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宰相谢安侄子。拜建武将军,组建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立下奇功。

[252]安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宰相,政治家、大名士,文韬武略,雅量非凡。指挥淝水之战,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

[253]谢安认为谢玄年少就染上这些奢侈的生活习惯不好。

[254]谲:假意。

[255]此事见于《晋书》列传第四十九。

[256]《小名录》:唐陆龟蒙撰,记载自秦至南北朝间知名人物的小名。陆龟蒙(?—881),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著有农具专著《耒耜经》及作品集《甫里先生文集》传世。

贵妃香囊

明皇还蜀,过贵妃葬所,乃密遣棺椁葬焉。启瘗【瘗:坟墓。】,故香囊犹在,帝视流涕。【此段故事出《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帝至自蜀,道过其所,使祭之,且诏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以国忠负上速乱,为天下杀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启瘗,故香囊犹在,中人以献,帝视之,凄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别殿,朝夕往,必为鲠欷。”】

[257]瘗:坟墓。

[258]此段故事出《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帝至自蜀,道过其所,使祭之,且诏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以国忠负上速乱,为天下杀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启瘗,故香囊犹在,中人以献,帝视之,凄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别殿,朝夕往,必为鲠欷。”

连蝉锦香囊

武公崇爱妾步非烟【步非烟:唐传奇《非烟传》的主人公,据书中描述,步非烟为唐懿宗时洛阳人,因与邻人赵象私通被武公发现,拷打致死。】,贻赵象连蝉锦【连蝉锦:一种织有连理花纹而薄如蝉翼之锦。】香囊。附诗云:无力妍妆倚绣栊,暗题蝉锦思难穷,近来嬴得伤春病,柳弱花欹怯晓风。(《非烟传》【《非烟传》:唐代传奇,皇甫枚著。皇甫枚,字遵美,安定三水人,晚唐文学家。】)

[259]步非烟:唐传奇《非烟传》的主人公,据书中描述,步非烟为唐懿宗时洛阳人,因与邻人赵象私通被武公发现,拷打致死。

[260]连蝉锦:一种织有连理花纹而薄如蝉翼之锦。

[261]《非烟传》:唐代传奇,皇甫枚著。皇甫枚,字遵美,安定三水人,晚唐文学家。

绣香袋

腊日【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应劭 《风俗通·祀典·灶神》引汉·荀悦《汉纪》:“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赐银合子、驻颜膏【驻颜膏:一种美妆用品。】、牙香筹【牙香筹: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之筹。可用于赌博、行酒令等等。】、绣香袋。(《韩偓集》)

[262]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应劭 《风俗通·祀典·灶神》引汉·荀悦《汉纪》:“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263]驻颜膏:一种美妆用品。

[264]牙香筹: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之筹。可用于赌博、行酒令等等。

香缨

《诗》【《诗》:《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一十一篇。此句出《诗经·东山》。】:“亲结其褵【褵:亦作“缡”,古时妇女系在身前的大佩巾,女子出嫁,母亲结褵告诫她婚后为人妻的责任。】”。注曰:香缨也【香缨也:香缨是古代未成年者或妇女所系的饰物。这句出自晋代郭璞对“缡”的解释,他用晋代常见的香缨来解“缡”字。但古代也有学者不认同这种理解。】,女将嫁,母结褵而戒之。

[265]《诗》:《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一十一篇。此句出《诗经·东山》。

明 鎏金铜甪端式薰炉

明 铜鸳鸯式香炉

晚明 铜狮驮童子香炉

清 青白玉嵌宝花卉纹香盒

[266]褵:亦作“缡”,古时妇女系在身前的大佩巾,女子出嫁,母亲结褵告诫她婚后为人妻的责任。

[267]香缨也:香缨是古代未成年者或妇女所系的饰物。这句出自晋代郭璞对“缡”的解释,他用晋代常见的香缨来解“缡”字。但古代也有学者不认同这种理解。

玉盒香膏

“章台柳【章台柳:本为韩翃的诗作,讲述与妻子柳氏失散,想来妻子应该改嫁,心情怅惘。“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氏亦有《章台柳》和之。章台柳在这里代指柳氏。《柳氏传》又名《章台柳传》。】”以轻素【轻素:轻而薄的白色丝织品。】结玉盒,实以香膏,投韩君平【韩君平: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有《韩君平诗集》】。(《柳氏传》【《柳氏传》:唐传奇,许尧佐著,许尧佐,德宗朝进士,官至谏议大夫。】)

[268]章台柳:本为韩翃的诗作,讲述与妻子柳氏失散,想来妻子应该改嫁,心情怅惘。“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氏亦有《章台柳》和之。章台柳在这里代指柳氏。《柳氏传》又名《章台柳传》。

[269]轻素:轻而薄的白色丝织品。

[270]韩君平: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有《韩君平诗集》

[271]《柳氏传》:唐传奇,许尧佐著,许尧佐,德宗朝进士,官至谏议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