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兽香(1 / 1)

闻香倒挂鸟

爪哇国【爪哇国:旧称阇婆或诃陵,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元时始称爪哇国。】有倒挂鸟,形如雀而羽五色。日间焚好香则收而藏之羽翼,夜间则张翼尾而倒挂以放香。(《星槎胜览》)

[176]爪哇国:旧称阇婆或诃陵,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元时始称爪哇国。

越王鸟粪香

越王鸟【越王鸟:在古籍中又称、鹤顶、等,根据其外观描述,可能为犀鸟之类。】状似鸢 【鸢:鸷鸟,老鹰之类。】,口勾末可受二升许,南人以为酒器,珍于文螺。此鸟不践地,不饮江湖,不唼【唼:shà,水鸟或鱼吃食。】百草,不饵虫鱼,惟噉木叶,粪似熏陆香。南人遇之既以为香,又治杂疮。(竺法真《登罗山疏》【竺法真《登罗山疏》:亦作《登罗浮山疏》,罗浮山是罗山和浮山二山的合称。此书记录了一些当地动植物的知识,原文已佚。竺法真为南朝时人,生卒不可考。】)

[177]越王鸟:在古籍中又称、鹤顶、等,根据其外观描述,可能为犀鸟之类。

[178]鸢:鸷鸟,老鹰之类。

[179]唼:shà,水鸟或鱼吃食。

[180]竺法真《登罗山疏》:亦作《登罗浮山疏》,罗浮山是罗山和浮山二山的合称。此书记录了一些当地动植物的知识,原文已佚。竺法真为南朝时人,生卒不可考。

香象【香象:梵语gandha-hastin,或gandha-gaja。古谓色青而有香气的巨象,力大无比。今人或以为指**期的大象,恐非是,**期大象佛教一般称狂象。】

百丈禅师【百丈禅师:百丈怀海(720—814),唐代禅宗大师。福州长乐人,俗姓王(一说姓黄)。马祖坐下三大士之一。制订《百丈清规》,天下丛林无不奉行,为宋儒书院所仿效。弟子有黄檗希运、沩山灵祐等等,皆禅宗大德祖师。百丈为地名,指百丈山,在今江西奉新县。】曰:“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无有滞疑。【香象渡河,彻底截流;譬喻听闻教法,所证甚深。诸经论每以兔、马、香象三兽之渡河,譬喻听闻教法所证深浅之别,谓兔渡河则浮,马渡则及半,香象之渡河则彻底截流。】”慧忠国师【慧忠国师:?—775,唐代禅师,浙江诸暨人,俗姓冉。参六祖而得心印,入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余年,四方慕仰,受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礼遇,世称南阳慧忠国师。】云:“如世大匠斤斧,不伤其手,香象所负,非驴能堪。”

[181]香象:梵语gandha-hastin,或gandha-gaja。古谓色青而有香气的巨象,力大无比。今人或以为指**期的大象,恐非是,**期大象佛教一般称狂象。

[182]百丈禅师:百丈怀海(720—814),唐代禅宗大师。福州长乐人,俗姓王(一说姓黄)。马祖坐下三大士之一。制订《百丈清规》,天下丛林无不奉行,为宋儒书院所仿效。弟子有黄檗希运、沩山灵祐等等,皆禅宗大德祖师。百丈为地名,指百丈山,在今江西奉新县。

[183]香象渡河,彻底截流;譬喻听闻教法,所证甚深。诸经论每以兔、马、香象三兽之渡河,譬喻听闻教法所证深浅之别,谓兔渡河则浮,马渡则及半,香象之渡河则彻底截流。

[184]慧忠国师:?—775,唐代禅师,浙江诸暨人,俗姓冉。参六祖而得心印,入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余年,四方慕仰,受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礼遇,世称南阳慧忠国师。

牛脂香

《周礼》【《周礼》:又名《周官》、《周官经》,重要儒家经典,三礼之首。一般认为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附添有儒家政治理想的著作。各种版本卷数不一。传为周公所作,成书年代尚无定论。】云:春膳膏香【春膳膏香:《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郑玄注:“用禽献,谓煎和之以献王。郑司农云:‘膏香,牛脂也,以牛脂和之。’”把膏解释成“牛脂”,是郑司农(郑众)注中的观点。这段文字讲的是春天加工羔豚美食以献王。】。注:牛脂香。

[185]《周礼》:又名《周官》、《周官经》,重要儒家经典,三礼之首。一般认为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附添有儒家政治理想的著作。各种版本卷数不一。传为周公所作,成书年代尚无定论。

[186]春膳膏香:《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郑玄注:“用禽献,谓煎和之以献王。郑司农云:‘膏香,牛脂也,以牛脂和之。’”把膏解释成“牛脂”,是郑司农(郑众)注中的观点。这段文字讲的是春天加工羔豚美食以献王。

骨咄犀【骨咄犀:咄通读duō。亦作“骨突犀”“骨睹犀”“蛊毒犀”“骨笃犀”,亦称“碧犀”。古籍中兽角名。一说为蛇角。可制器物,亦可制药,能辨毒解毒。】香

骨咄犀以手摸之,作岩桂【岩桂:今日岩桂指樟科樟属植物少花桂(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宋代一般说岩桂其实指的是木犀(桂花)之类,和今日岩桂无关。《墨庄漫录》:“湖南呼九里香,江东曰岩桂,浙人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参见前“木犀”条注释。】香。若摩之无香者,为伪物也。(《云烟过眼录》)

骨咄犀,碧犀也。色如淡碧玉,稍有黄色,其文理似角,扣之,声清越如玉,磨刮嗅之有香。(《格古论》)

[187]骨咄犀:咄通读duō。亦作“骨突犀”“骨睹犀”“蛊毒犀”“骨笃犀”,亦称“碧犀”。古籍中兽角名。一说为蛇角。可制器物,亦可制药,能辨毒解毒。

经学者考证,所谓“骨咄”可能来源于阿拉伯一波斯语中“khutū”一词的音写。其来源可能为海象牙、犀角、猛犸象牙、鸟喙、牛角等。不同时期,不同来源,所指可能不同,或者是这一类动物骨制品的通称。

[188]岩桂:今日岩桂指樟科樟属植物少花桂(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宋代一般说岩桂其实指的是木犀(桂花)之类,和今日岩桂无关。《墨庄漫录》:“湖南呼九里香,江东曰岩桂,浙人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参见前“木犀”条注释。

灵犀香

通天犀角【通天犀角:一种名贵的犀牛角。犀牛鼻上有一或 二角,间亦有三角者。其一角中有孔上下贯通(一说有白纹贯通上下),故名。晋·葛洪《抱朴子·登涉》:“通天犀,得其角一尺以上,刻为鱼而衔以入水,水常为开。”。】镑【镑:削。】少末与沉香爇,烟气袅袅直上,能抉【抉:拨开。】阴云而睹青天。故《抱朴子》【《抱朴子》:东晋道家理论著作,整理晋之前道家神仙体系,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葛洪撰。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两晋时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文学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句容)人。】云:通天犀角有白理如线,置米中,群鸡往啄米,见犀则惊却,故南人呼为骇鸡犀【骇鸡犀:意指让鸡惊骇的犀角。东晋之前骇鸡犀即见于史籍。《战国策·楚策》:“(楚王)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又《后汉书·西域传》载大秦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也。

[189]通天犀角:一种名贵的犀牛角。犀牛鼻上有一或 二角,间亦有三角者。其一角中有孔上下贯通(一说有白纹贯通上下),故名。晋·葛洪《抱朴子·登涉》:“通天犀,得其角一尺以上,刻为鱼而衔以入水,水常为开。”。

[190]镑:削。

[191]抉:拨开。

[192]《抱朴子》:东晋道家理论著作,整理晋之前道家神仙体系,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葛洪撰。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两晋时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文学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句容)人。

[193]骇鸡犀:意指让鸡惊骇的犀角。东晋之前骇鸡犀即见于史籍。《战国策·楚策》:“(楚王)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又《后汉书·西域传》载大秦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

香猪

香猪,建昌【建昌:建昌府,唐南诏改巂州置,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为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为建昌府,属云南布政司,寻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德昌、米易等县地。】、松潘俱出,小而肥,其肉香。(《益部谈资》)

[194]建昌:建昌府,唐南诏改巂州置,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为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为建昌府,属云南布政司,寻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德昌、米易等县地。

香猫

契丹国【契丹国:此处的契丹国为西辽(1132—1218),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亦称黑契丹,哈剌契丹,由辽代贵族耶律大石在1123年率部西迁建立,后扩张到中亚,首都虎思斡鲁朵,并非是辽国前身的契丹国。】产香猫【香猫:具体所指不详,可能为大小灵猫之类的有芳香腺囊的灵猫科动物。】,似土豹,粪溺皆香如麝。(《西使记》【《西使记》:一卷,元·刘郁作,成书于中统四年(1263)三月。西使记实分两部分,前半部记述常德西使的行程,后半部记述被旭烈兀攻陷、征伐、或自行归降的几个中亚国家。】)

[195]契丹国:此处的契丹国为西辽(1132—1218),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亦称黑契丹,哈剌契丹,由辽代贵族耶律大石在1123年率部西迁建立,后扩张到中亚,首都虎思斡鲁朵,并非是辽国前身的契丹国。

[196]香猫:具体所指不详,可能为大小灵猫之类的有芳香腺囊的灵猫科动物。

[197]《西使记》:一卷,元·刘郁作,成书于中统四年(1263)三月。西使记实分两部分,前半部记述常德西使的行程,后半部记述被旭烈兀攻陷、征伐、或自行归降的几个中亚国家。

香狸

香狸【香狸:指灵猫科动物(Viverridae),如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 Hodgson)等。】一名灵狸,一名灵猫,生南海山谷。状如狸,自为牝牡【自为牝牡:牝为雌,牡为雄,自为牝牡,指雌雄同体。这是源于误解。灵猫类无论雌雄都有香腺,可以分泌灵猫香(雄性比雌性分泌多)。】,其阴如麝【其阴如麝:指和麝类似,**附近有香囊。】,功亦相似。

灵狸一体,自为阴阳,刳其水道,连囊以酒洒,阴干,其气如麝。若入麝香中,罕能分别。用之亦如麝焉。(《异物志》)

[198]香狸:指灵猫科动物(Viverridae),如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 Hodgson)等。

[199]自为牝牡:牝为雌,牡为雄,自为牝牡,指雌雄同体。这是源于误解。灵猫类无论雌雄都有香腺,可以分泌灵猫香(雄性比雌性分泌多)。

[200]其阴如麝:指和麝类似,**附近有香囊。

狐足香囊

习凿齿【习凿齿:?—383,字彦威,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初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别驾,桓温北伐时,也随从参与机要。后桓温企图称帝,习凿齿著《汉晋春秋》以制桓温野心。】从桓温【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人。东晋明帝时任荆州刺史,剿灭成汉,三次北伐,颇有军功,欲废帝自立,未果而死。】出猎。时大雪,于江陵【江陵:江陵县,秦置,为南郡治。西晋为荆州治。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城西,见草上有气出,向一物射之,应弦而毙。往取之,乃老雄狐,足上带绛缯【绛缯:红色缯帛。】香囊。(《渚宫故事》【《渚宫故事》:唐·余知古撰,记荆楚史事,上起鬻熊,下迄唐代。成书于文宗朝。渚宫为楚国旧宫之名。】)

[201]习凿齿:?—383,字彦威,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初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别驾,桓温北伐时,也随从参与机要。后桓温企图称帝,习凿齿著《汉晋春秋》以制桓温野心。

[202]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人。东晋明帝时任荆州刺史,剿灭成汉,三次北伐,颇有军功,欲废帝自立,未果而死。

[203]江陵:江陵县,秦置,为南郡治。西晋为荆州治。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204]绛缯:红色缯帛。

[205]《渚宫故事》:唐·余知古撰,记荆楚史事,上起鬻熊,下迄唐代。成书于文宗朝。渚宫为楚国旧宫之名。

狐以名香自防

胡道洽【胡道洽:南北朝南朝宋医家、道士。或作胡洽。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好音乐,精通医术,以拯救为事,以医术名于时。撰有《胡洽百病方》(一作《胡洽方》),今佚。】体有臊气,恒以名香自防。临绝,戒弟子曰:“勿令犬见。”敛【敛:入殓。】毕棺空,时人咸谓狐也。(《异苑》)

[206]胡道洽:南北朝南朝宋医家、道士。或作胡洽。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好音乐,精通医术,以拯救为事,以医术名于时。撰有《胡洽百病方》(一作《胡洽方》),今佚。

[207]敛:入殓。

猿穴名香数斛

梁大同【大同: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年号,由535年至546年,共计11年。】末,欧阳纥【欧阳纥:南朝人,字奉圣,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欧阳询的父亲。初为黄门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累迁衡州、广州刺史,后因谋反被诛。】探一猿穴,得名香数斛,宝剑一双,美妇人三十辈【辈:量词,批。】,皆绝色,凡世所珍,靡不充备。(《续江氏传》【《续江氏传》:又名《补江总白猿传》,唐初传奇,未署作者(按此书为调侃欧阳询貌丑,诬其乃白猿所生,故不敢署作者)。】)

[208]大同: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年号,由535年至546年,共计11年。

[209]欧阳纥:南朝人,字奉圣,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欧阳询的父亲。初为黄门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累迁衡州、广州刺史,后因谋反被诛。

[210]辈:量词,批。

[211]《续江氏传》:又名《补江总白猿传》,唐初传奇,未署作者(按此书为调侃欧阳询貌丑,诬其乃白猿所生,故不敢署作者)。

獭掬鸡舌香

宋【这里指南朝宋。】永兴县【永兴县:历史上永兴县很多,这里说的是南朝宋的永兴县,南朝宋孝建元年(454)置,属建昌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境。梁废。】吏钟道得重疾,初瘥,情欲倍常。先悦白鹤墟中女子,至是犹存想焉。忽见此女振衣而来,即与燕好【燕好:男女欢合。】。后数至,道曰:“吾甚欲鸡舌香。”女曰:“何难。”乃掬满手以授道。道邀女同含咀之,女曰:“我气素芳,不假此。”女子出户,犬忽见随,咋【咋:啮咬。】杀之,乃是老獭。【此段文字本出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广艳异编》是引用。】(《广艳异编》)

[212]这里指南朝宋。

[213]永兴县:历史上永兴县很多,这里说的是南朝宋的永兴县,南朝宋孝建元年(454)置,属建昌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境。梁废。

[214]燕好:男女欢合。

[215]咋:啮咬。

[216]此段文字本出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广艳异编》是引用。

香鼠【香鼠:一种珍稀动物,依文献记载,明清年间已很少见,今日在很多产地已绝迹。有学者认为可能为鼬科鼬属动物香鼬(Mustela altaica)。也可能所指并不唯一,有数种文献记录的大小比香鼬还要小得多,更不可能为麝鼠,可能已经绝种。】

中州产香鼠,身小而极香。

香鼠至小,仅如擘指【擘指:大拇指。】大,穴于柱中,行地上,疾如激箭【激箭:疾飞的箭。比喻急速,急疾。】。(《桂海虞衡志》)

密县【密县:三本皆作“蜜县”,应作“密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十五公里。《尔雅》:“山如堂者曰密。”因以为名。后治所稍有变迁。】间出香鼠,阴干为末,合香甚妙。乡人捕得,售制香者。(《蜜县志 》【《蜜县志》:三本皆作“蜜县志”,应作“密县志”。】)

[217]香鼠:一种珍稀动物,依文献记载,明清年间已很少见,今日在很多产地已绝迹。有学者认为可能为鼬科鼬属动物香鼬(Mustela altaica)。也可能所指并不唯一,有数种文献记录的大小比香鼬还要小得多,更不可能为麝鼠,可能已经绝种。

[218]擘指:大拇指。

[219]激箭:疾飞的箭。比喻急速,急疾。

[220]密县:三本皆作“蜜县”,应作“密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十五公里。《尔雅》:“山如堂者曰密。”因以为名。后治所稍有变迁。

[221]《蜜县志》:三本皆作“蜜县志”,应作“密县志”。

蚯蚓一奁香

孟州【孟州:南朝孟州所指不详。唐时孟州在今河南孟州市一带。】王双,宋文帝【宋文帝: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字车儿,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是南北朝南朝刘宋第三位皇帝(424— 453年在位)。】元嘉【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424—453)。】初忽不欲见明。常取水沃地【水沃地:水浸透的土地。】,以菰蒲【菰蒲:菰和蒲,皆水生植物。】覆上,眠息饮食悉入其中。云:恒有女着青裙白帮来就其寝。每听荐【荐:草席、垫子。】下历历有声,发之,见一青色白缨【缨:彩带。这里指白色的环纹,对应上文的“白帮”。】蚯蚓,长二尺许。云:此女常以一奁香见遗,气甚清芬,奁乃螺壳,香则菖蒲根【菖蒲根:在较早古籍中又称“昌本”、“昌阳(昌羊)”,指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亦称九节菖蒲)或菖蒲(Acorus calamus L.亦称水菖蒲)。本草文献中,二者根茎皆可入药,历史上以石菖蒲为多。作为香材,多用石菖蒲根。】。于时咸以双渐同阜螽【阜螽:蝗的幼虫。】矣。(《异苑》)

[222]孟州:南朝孟州所指不详。唐时孟州在今河南孟州市一带。

[223]宋文帝: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字车儿,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是南北朝南朝刘宋第三位皇帝(424— 453年在位)。

[224]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424—453)。

[225]水沃地:水浸透的土地。

[226]菰蒲:菰和蒲,皆水生植物。

[227]荐:草席、垫子。

[228]缨:彩带。这里指白色的环纹,对应上文的“白帮”。

[229]菖蒲根:在较早古籍中又称“昌本”、“昌阳(昌羊)”,指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亦称九节菖蒲)或菖蒲(Acorus calamus L.亦称水菖蒲)。本草文献中,二者根茎皆可入药,历史上以石菖蒲为多。作为香材,多用石菖蒲根。

[230]阜螽:蝗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