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武宗:唐武宗(814—846),本名李瀍,因病改名李炎,840—846年在位。】好神仙术,起望仙台以崇朝礼。复修降真台,焚龙火香,荐无忧酒。【《杜阳杂编》:“上好神仙术,遂起望仙台以崇朝礼。复修降真台,舂百宝屑以涂其地,瑶楹金栱,银槛玉砌,晶荧炫燿,看之不定。内设玳瑁帐、火齐牀,焚龙火香,荐无忧酒。”】(同上)
[76]武宗:唐武宗(814—846),本名李瀍,因病改名李炎,840—846年在位。
[77]《杜阳杂编》:“上好神仙术,遂起望仙台以崇朝礼。复修降真台,舂百宝屑以涂其地,瑶楹金栱,银槛玉砌,晶荧炫燿,看之不定。内设玳瑁帐、火齐牀,焚龙火香,荐无忧酒。”
焚香读章奏
唐宣宗【宣宗:唐宣宗李忱(810—859),847—859年在位,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每得大臣章奏,必盥【盥:浇水洗手,泛指洗。】手焚香,然后读之。(《本传》【《本传》:正史传记皆可称“本传”,不知所指,《资治通鉴》等史书对宣宗的这个习惯有记载。】)
[78]宣宗:唐宣宗李忱(810—859),847—859年在位,初名李怡,初封光王。
[79]盥:浇水洗手,泛指洗。
[80]《本传》:正史传记皆可称“本传”,不知所指,《资治通鉴》等史书对宣宗的这个习惯有记载。
步辇【步辇: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缀五色香囊
咸通【咸通:是唐懿宗李漼的年号(860—874)。】九年同昌公主【同昌公主:?—870,唐懿宗之女,极受唐懿宗宠爱,下嫁时的陪嫁极为丰厚,倍列奇珍。后同昌病死,懿宗大怒,受驸马韦保衡蛊惑,杀御医,流放大臣,酿成同昌之案。】出降【出降:皇帝之女出嫁。】,宅于广化里【广化里:长安外郭城坊里之一。位于朱雀门街东第四街(皇城东第二街)街东从北第三坊。本名安兴坊,后改广化坊。】,公主乘七宝步辇,四面缀五色玉香囊,囊中贮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此香异国所献也。仍杂以龙脑、金屑,刻镂水晶、玛瑙、辟尘犀【辟尘犀:传说中的海兽。其角可去尘,故名。又名却尘犀。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説,不可得而见之。”这里指的是犀角。】为龙凤花,其上仍络以真珠、玳瑁,又金丝为流苏,雕轻玉为浮动,每一出游,则芬馥满路,晶荧昭灼,观者眩惑其目。是时中贵人买酒于广化旗亭【旗亭:旗亭本来是古代的市楼,用以指挥集市。隋唐已演变为指酒楼。这里就是酒楼的意思。】,忽相谓曰:“坐来香气何太异也?”同席曰:“岂非龙脑耶?”曰:“非也,余幼给事于嫔御宫故常闻此香,未知由何而致?”因顾问当垆【当垆: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当垆指卖酒。】者,遂云“宫主步辇夫【步辇夫:指抬步辇的人。】以锦衣换酒于此也”,中贵人共视之,益叹其异。(《杜阳杂编》)
[81]步辇: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
[82]咸通:是唐懿宗李漼的年号(860—874)。
[83]同昌公主:?—870,唐懿宗之女,极受唐懿宗宠爱,下嫁时的陪嫁极为丰厚,倍列奇珍。后同昌病死,懿宗大怒,受驸马韦保衡蛊惑,杀御医,流放大臣,酿成同昌之案。
[84]出降:皇帝之女出嫁。
[85]广化里:长安外郭城坊里之一。位于朱雀门街东第四街(皇城东第二街)街东从北第三坊。本名安兴坊,后改广化坊。
[86]辟尘犀:传说中的海兽。其角可去尘,故名。又名却尘犀。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説,不可得而见之。”这里指的是犀角。
[87]旗亭:旗亭本来是古代的市楼,用以指挥集市。隋唐已演变为指酒楼。这里就是酒楼的意思。
[88]当垆: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当垆指卖酒。
[89]步辇夫:指抬步辇的人。
玉髓香
上【上:指唐懿宗,后面两条亦指懿宗。】迎佛骨,焚玉髓之香,香乃诃陵国【诃陵国:又作诃陵洲,或误为阿陵、波凌。一般认为诃陵一名源自梵文名Kalinga(《大唐西域记》作羯陵伽),本指今印度的奥里萨(Orissa)邦一带,后移用于东南亚地区。其故地则众说纷纭:一说在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中部,或指谏义里(Kediri)一带;一说在马来半岛,位马来西亚的吉打(Kedah),或巴生(Klang),不一而足。此外尚有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乃至菲律宾的苏禄(Sulu)岛等说。】所贡献也。(同上)
[90]上:指唐懿宗,后面两条亦指懿宗。
[91]诃陵国:又作诃陵洲,或误为阿陵、波凌。一般认为诃陵一名源自梵文名Kalinga(《大唐西域记》作羯陵伽),本指今印度的奥里萨(Orissa)邦一带,后移用于东南亚地区。其故地则众说纷纭:一说在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中部,或指谏义里(Kediri)一带;一说在马来半岛,位马来西亚的吉打(Kedah),或巴生(Klang),不一而足。此外尚有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乃至菲律宾的苏禄(Sulu)岛等说。
沉檀为座
上敬天竺教【天竺教:指佛教。】,制二高座赐新安国寺【新安国寺:安国寺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建址在今西安市东北隅。安国寺始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后在武宗灭佛时被毁。唐懿宗咸通七年(867)重建。所以这里称“新安国寺”。1958年在安国寺旧址出土了密宗造像,是研究唐代密宗造像的重要资料。】。一为讲座,一为唱经座,各高二丈,砑【砑:碾磨物体,使紧密光亮。】沉檀为骨,以漆涂之。(同上)
[92]天竺教:指佛教。
[93]新安国寺:安国寺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建址在今西安市东北隅。安国寺始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后在武宗灭佛时被毁。唐懿宗咸通七年(867)重建。所以这里称“新安国寺”。1958年在安国寺旧址出土了密宗造像,是研究唐代密宗造像的重要资料。
宋 龙泉仿官釉三足炉
明 龙泉清釉八卦纹三足炉
[94]砑:碾磨物体,使紧密光亮。
刻香檀为飞帘
诏迎佛骨,以金银为宝剎【宝剎:这里指(装佛骨的)宝塔。】,以珠玉为宝帐香舁【舁:(迎佛骨的)轿子。】,刻香檀为飞帘、花槛、瓦木、阶砌之类。(同上)
[95]宝剎:这里指(装佛骨的)宝塔。
[96]舁:(迎佛骨的)轿子。
含嚼沉麝
宁王【宁王:李宪,唐睿宗长子,封宁王,李隆基之兄,善音律,让皇位于李隆基,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骄贵,极于奢侈,每与宾客议论,先含嚼沉麝,方启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天宝遗事》)
[97]宁王:李宪,唐睿宗长子,封宁王,李隆基之兄,善音律,让皇位于李隆基,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
升霄灵香
公主【公主:指同昌公主。】薨,帝哀痛,令赐紫【赐紫:我国古代朝廷敕赐臣下服章以朱紫为贵,及于唐朝,乃仿此制,由朝廷敕赐紫袈裟予有功德之僧,以表荣贵。】尼及女道冠焚升霄灵之香【升霄灵之香:无碍庵本作“升霄灵芝之香”,汉和本、四库本作“升霄灵之香”。《艳异编》作“升霄灵芝香”。《陈氏香谱》作“升霄灵香”。洪刍《香谱》作“升霄灵之香”。今依汉和、四库本。】,击归天紫金之磬,以导灵升。(同上【按此段文字为懿宗朝事,不出于《天宝遗事》,《杜阳杂编》有载。】)
[98]公主:指同昌公主。
[99]赐紫:我国古代朝廷敕赐臣下服章以朱紫为贵,及于唐朝,乃仿此制,由朝廷敕赐紫袈裟予有功德之僧,以表荣贵。
[100]升霄灵之香:无碍庵本作“升霄灵芝之香”,汉和本、四库本作“升霄灵之香”。《艳异编》作“升霄灵芝香”。《陈氏香谱》作“升霄灵香”。洪刍《香谱》作“升霄灵之香”。今依汉和、四库本。
[101]按此段文字为懿宗朝事,不出于《天宝遗事》,《杜阳杂编》有载。
灵芳国
后唐【后唐:后唐(923—936)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龙辉殿安假山水一铺【铺:在这里是量词,用于陈设品。】,沉香为山阜【山阜:土山,泛指山岭。】,蘅薇水【蘅薇水:依《清异录》,此处应作“蔷薇水”,《香乘》可能是误记,蘅薇一般指杜衡,用在这里不大合适。】、苏合油为江池,苓、藿、丁香为林树,熏陆为城郭,黄紫檀为屋宇,白檀为人物,方围一丈三尺,城门小牌曰:“灵芳国”。或云:平蜀【平蜀:指同光三年(926)后唐平灭前蜀。】得之者。(《清异录》)
[102]后唐:后唐(923—936)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
[103]铺:在这里是量词,用于陈设品。
[104]山阜:土山,泛指山岭。
[105]蘅薇水:依《清异录》,此处应作“蔷薇水”,《香乘》可能是误记,蘅薇一般指杜衡,用在这里不大合适。
[106]平蜀:指同光三年(926)后唐平灭前蜀。
明 法华牡丹纹三足炉
清 德化白釉铺首耳炉
香宴
李璟【李璟:南唐元宗(916—961),字伯玉,原名李景通,943—961年在位,好读书,多才艺。保大为其年号,见前文注释。】保大七年召大臣宗室赴内香宴,凡中国外夷所出,以至和合煎饮、佩带粉囊共九十二种,江南素所无也。(同上)
[107]李璟:南唐元宗(916—961),字伯玉,原名李景通,943—961年在位,好读书,多才艺。保大为其年号,见前文注释。
爇诸香昼夜不绝
蜀主王衍【王衍:899—926,字化源,王建第十一子,许州舞阳(今属河南)】奢纵无度,常列锦步障【锦步障:遮蔽风尘或视线的锦制屏幕,古时是豪奢的代表。】,击球【击球:这里指的是马球运动,由此可见锦步障之大。】其中,往往远适而外人不知。爇诸香昼夜不绝,久而厌之,更爇皂荚以乱香气【皂荚烧起来味道难闻,王衍这么做是闻名贵香料久了,穷极无聊的做法。】,结缯【缯:丝织品的通称。】为山及宫观楼殿于其上。(《续世说》)
[108]王衍:899—926,字化源,王建第十一子,许州舞阳(今属河南)
人,前蜀后主,918—925年在位,共七年。
[109]锦步障:遮蔽风尘或视线的锦制屏幕,古时是豪奢的代表。
[110]击球:这里指的是马球运动,由此可见锦步障之大。
[111]皂荚烧起来味道难闻,王衍这么做是闻名贵香料久了,穷极无聊的做法。
[112]缯:丝织品的通称。
鹅梨【鹅梨:鹅梨是制中药和香中常见的材料。宋·苏颂《本草图经》:“鹅梨出近京州郡及北都,皮薄而浆多。味差短于乳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鹅梨即绵梨”。从历史文献中来看鹅梨南北皆产,但以河北所产为佳。今日称鹅梨者,香气较淡,与古书制香所用鹅梨或有不同。经今日制香师反复实践,和古书描述类似,表现较好,适合制香的是河北的秋月梨。】香
江南李后主【李后主: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937—978),961—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精于书画,以词的成就为高。】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号鹅梨香。(洪刍《香谱》【洪刍《香谱》:洪刍,字驹父,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进士。但放浪江湖,不求闻达。靖康中,官至谏议大夫。后因金人破城时表现流放沙门岛(今山东蓬莱海中孤岛),死于岛上。其所作《香谱》是北宋较早、也是保存比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可以窥见我国香文化高峰时期的香学状况。也有学者认为今存所谓洪刍《香谱》(最早版本为《百川学海》本)并非洪刍的作品,是南宋时人辑录的香谱,而洪刍的《香谱》已不传。洪刍另著有《老圃集》一卷及《豫章职方乘》、《后乘》等,今存《老圃集》辑本。】)
[113]鹅梨:鹅梨是制中药和香中常见的材料。宋·苏颂《本草图经》:“鹅梨出近京州郡及北都,皮薄而浆多。味差短于乳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鹅梨即绵梨”。从历史文献中来看鹅梨南北皆产,但以河北所产为佳。今日称鹅梨者,香气较淡,与古书制香所用鹅梨或有不同。经今日制香师反复实践,和古书描述类似,表现较好,适合制香的是河北的秋月梨。
[114]李后主: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937—978),961—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精于书画,以词的成就为高。
[115]洪刍《香谱》:洪刍,字驹父,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进士。但放浪江湖,不求闻达。靖康中,官至谏议大夫。后因金人破城时表现流放沙门岛(今山东蓬莱海中孤岛),死于岛上。其所作《香谱》是北宋较早、也是保存比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可以窥见我国香文化高峰时期的香学状况。也有学者认为今存所谓洪刍《香谱》(最早版本为《百川学海》本)并非洪刍的作品,是南宋时人辑录的香谱,而洪刍的《香谱》已不传。洪刍另著有《老圃集》一卷及《豫章职方乘》、《后乘》等,今存《老圃集》辑本。
焚香祝天
后唐明宗【后唐明宗:李嗣源(866或867—933),五代后唐皇帝。公元926—】每夕于宫焚香祝天曰:某为众所推戴,愿早生圣人为生民主。【这里是说后唐明宗觉得自己当皇帝只是时势使然,德行能力不足,祈愿有真正的圣主出现。这个记载出于宋人,颇为可疑。】(《五代史》【《五代史》:《五代史》有新旧二种,《旧五代史》为宋太祖时薛居正监修的官修史书,欧阳修《新五代史》流传之后,《旧五代史》渐不被重视。此条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十国世家》。】)
[116]后唐明宗:李嗣源(866或867—933),五代后唐皇帝。公元926—
933年在位。沙陀部人,原名邈吉烈。李克用养子。
[117]这里是说后唐明宗觉得自己当皇帝只是时势使然,德行能力不足,祈愿有真正的圣主出现。这个记载出于宋人,颇为可疑。
清 矾红彩青花花卉纹六棱香盒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三足盖炉
[118]《五代史》:《五代史》有新旧二种,《旧五代史》为宋太祖时薛居正监修的官修史书,欧阳修《新五代史》流传之后,《旧五代史》渐不被重视。此条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十国世家》。
香孩儿营
宋太祖匡胤【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北宋开国皇帝,960年登基。】生于夹马营【夹马营:位于五代梁西都城内,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二十里。】,赤光满室,营中异香,人谓之香孩儿营。(《埤雅》【《埤雅》:原文作《稗雅》,误,应作《埤雅》,见“《埤雅广要》”条。】)
[119]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北宋开国皇帝,960年登基。
[120]夹马营:位于五代梁西都城内,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二十里。
[121]《埤雅》:原文作《稗雅》,误,应作《埤雅》,见“《埤雅广要》”条。
降香岳渎
国朝【国朝:当时所在的朝代,指的是宋朝。】每岁分遣驿使【驿使: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斋御香【御香:指皇帝或宫中使用的香。】,有事于五岳四渎【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今不存)的合称。《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名山大川,循旧典也。岁二月朝廷遣使驰驿【驰驿:驾乘驿马疾行。】,有事于海神,香用沈檀,具牲币【牲币:牺牲和币帛。古代用以祀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后泛指一般祭祀供品。】,主者以祝文告于神前,礼毕,使以余香回福于朝。(《清异录》【《清异录》:今本《清异录》未见此条记载。】)
[122]国朝:当时所在的朝代,指的是宋朝。
[123]驿使: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124]御香:指皇帝或宫中使用的香。
[125]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今不存)的合称。《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
[126]驰驿:驾乘驿马疾行。
[127]牲币:牺牲和币帛。古代用以祀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后泛指一般祭祀供品。
[128]《清异录》:今本《清异录》未见此条记载。
雕香看果
显德元年,周祖【周祖:后周太祖郭威(904—954),951—954年在位。】创造供荐之物,世祖【世祖:后周世宗柴荣(921—959),954—959年在位。】以外姓继统,凡百物从厚,灵前看果【看果:以木、土、蜡等制作的果品。供祭祀或观赏用。柴荣以异姓继承郭家的基业,所以对祭祀特别重视,看果用香雕刻而成。】雕香为之。(同上)
[129]周祖:后周太祖郭威(904—954),951—954年在位。
[130]世祖:后周世宗柴荣(921—959),954—959年在位。
[131]看果:以木、土、蜡等制作的果品。供祭祀或观赏用。柴荣以异姓继承郭家的基业,所以对祭祀特别重视,看果用香雕刻而成。
香药库【香药库:宋官署名,属太府寺。掌出纳外来香药、宝石等物。】
宋内香药库在謻门【謻门:宫之侧门。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历代宫室中有謻门,盖取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也。说者谓,冰室门,,按《字训》,謻,别也,。”《宋史·地理志一》:“(东京)西面门曰东华、西华,旧名宽仁、神兽,开寳三年改今名,熙宁十年又改东华门北曰謻门。”】外,凡二十八库。真宗御赐诗一首为库额【库额:(香药库的)门额、匾额。】,曰:“每岁沉檀来远裔,累朝珠玉实皇居。今辰御库初开处,充物尤宜史笔书。”(《石林燕语 》【《石林燕语》:见前“《燕语》”条。】)
[132]香药库:宋官署名,属太府寺。掌出纳外来香药、宝石等物。
[133]謻门:宫之侧门。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历代宫室中有謻门,盖取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也。说者谓,冰室门,,按《字训》,謻,别也,。”《宋史·地理志一》:“(东京)西面门曰东华、西华,旧名宽仁、神兽,开寳三年改今名,熙宁十年又改东华门北曰謻门。”
[134]库额:(香药库的)门额、匾额。
[135]《石林燕语》:见前“《燕语》”条。
诸品名香
宣政【宣政:此处为宋徽宗年号政和、宣和的并称。】间有西主贵妃金香【西主贵妃金香:汉和本、四库本后西主贵妃金香后有“得名”二字,疑衍字,今依无碍庵本。】,乃蜜剂者,若今之安南香也。光宗【光宗:宋光宗赵惇(1147—1200),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1194年在位。】万机之暇留意香品,合和奇香,号“东阁云头香 【东阁云头香:东阁指北宋内府睿思东阁,云头言其形制。关于此香,可见下文“宣和香”条引《癸辛杂识外集》的内容。】”。其次则“中兴复古香 【中兴复古香:常州博物馆藏有武进南宋墓出土的“中兴复古”香模。(有些文献误为香篆)。其中“中”字有小孔,一般理解为悬挂之用,恐怕更大可能是为了易于脱模。】”,以占腊沉香为本,杂以龙脑、麝香、薝葡【薝葡:即薝蔔,又称薝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这个词本来自梵语Campaka音译,关于其所指,古来有很多学者以为即是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八·广动植木》:“栀子……相传即西域薝蔔花 也。”宋·苏颂 《图经本草》:“栀子……俗说即西域薝蔔也。”后很多人沿用此说。但从其来源看似乎并非如此。玄应《一切经音义》:“薝蔔:树形高大,花小而香,烂然金色,其气逐风弥远,西域多此林耳。”又 ( 卷八 ):“瞻蔔:正言瞻博迦。《大论》(指《大智度论》)云:黄花树。其树高大,花小而香,花气远闻。”乔木大树的描述和栀子并不相符。因此也有很多学者提出怀疑。综合佛教典籍和其他文献记载,现在一般认为应是木兰科含笑属植物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inn.),广泛分布于南亚以及我国云南等地。在云南被称为“黄缅桂”。】之类,香味氤氲,极有清韵。又有刘贵妃【刘贵妃:指宋高宗宠妃刘氏,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倾城艳名盛于天下,绍兴二十四年(1154)被封贤妃(一说封为贵妃),恃宠而骄侈。】“瑶英香”,元总管【总管: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北宋时马步军都总管(或兵马总管)由各级地方长官兼任,掌管路、府、州的兵马。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于沿河沿淮沿江要郡帅府置马步军都总管,以文臣充任,带安抚使衔。绍兴五年(1135),两浙、江南、荆湖、福建、广东路亦置。七年,又置于淮东。】“胜古香”,韩钤辖【钤辖:亦称兵马钤辖。北宋前期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位都部署、部署下,都监、监押上。又有路分钤辖、州钤辖,其辖区分别以路和州为单位。掌军旅戍屯、攻防等事务。北宋末至南宋,多成虚衔和闲职。】“正德香”,韩御带【御带:官名。宋初,选三班使臣以上亲信武臣佩橐、御剑,为皇帝护卫,称御带,或以宦官充任。真宗咸平元年(998),改称带御器械。南宋初,诸将在外,多以带御器械作为荣誉性的带职,无实际职掌。】“清观香”,陈司门【司门:指判司门事,官名。司门为官署名。属刑部。北宋前期,设判司门事一员,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主管司门事,并掌门关,桥梁、道路之禁令,稽察官吏、军民、商贩出入违法者。建炎以后,司门事常由比部(刑部比部司)兼领,隆兴初,改由都官所兼。】“木片香”,皆绍兴乾淳【绍兴乾淳:泛指宋高宗和宋孝宗的时代。绍兴(1131—1162),南宋高宗赵构年号;隆兴(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南宋孝宗年号。】间一时之胜耳,庆元【庆元:南宋宁宗的第一个年号(1195—1201)。】韩平原【韩平原:韩侂胄(1152—1207),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权相。力主北伐失败,后被杀函首献金国。因为被封“平原郡王”,故称“韩平原”。】制“阅古堂【阅古堂:阅古堂原为韩琦出任相州时在定州治署所建。韩侂胄在世时,沿用了其先祖的堂名用以藏书,在杭州建立了自己的阅古堂藏书楼。并由南宋书画图书收藏鉴赏家向若水为其搜罗鉴定图书,数量可观。】香”,气味不减云头。番禺【番禺:指番禺县,秦代即已置县,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南海县。皇祐三年 (1051) 复置,仍为广州治。宋代开始时治所在今广州番禺区,后有所变迁。】有吴监税【吴监税:监税,官名,监某州、府商税务省称。掌征收商税。关于广州吴家制香,参见后面“广州吴家软香”条中,关于广州吴家的注释。】“菱角香”,乃不假印,手捏而成,当盛夏烈日中,一日而干,亦一时之绝品,今好事之家有之。(《稗史汇编》)
[136]宣政:此处为宋徽宗年号政和、宣和的并称。
[137]西主贵妃金香:汉和本、四库本后西主贵妃金香后有“得名”二字,疑衍字,今依无碍庵本。
[138]光宗:宋光宗赵惇(1147—1200),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1194年在位。
[139]东阁云头香:东阁指北宋内府睿思东阁,云头言其形制。关于此香,可见下文“宣和香”条引《癸辛杂识外集》的内容。
[140]中兴复古香:常州博物馆藏有武进南宋墓出土的“中兴复古”香模。(有些文献误为香篆)。其中“中”字有小孔,一般理解为悬挂之用,恐怕更大可能是为了易于脱模。
[141]薝葡:即薝蔔,又称薝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这个词本来自梵语Campaka音译,关于其所指,古来有很多学者以为即是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八·广动植木》:“栀子……相传即西域薝蔔花 也。”宋·苏颂 《图经本草》:“栀子……俗说即西域薝蔔也。”后很多人沿用此说。但从其来源看似乎并非如此。玄应《一切经音义》:“薝蔔:树形高大,花小而香,烂然金色,其气逐风弥远,西域多此林耳。”又 ( 卷八 ):“瞻蔔:正言瞻博迦。《大论》(指《大智度论》)云:黄花树。其树高大,花小而香,花气远闻。”乔木大树的描述和栀子并不相符。因此也有很多学者提出怀疑。综合佛教典籍和其他文献记载,现在一般认为应是木兰科含笑属植物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inn.),广泛分布于南亚以及我国云南等地。在云南被称为“黄缅桂”。
[142]刘贵妃:指宋高宗宠妃刘氏,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倾城艳名盛于天下,绍兴二十四年(1154)被封贤妃(一说封为贵妃),恃宠而骄侈。
[143]总管: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北宋时马步军都总管(或兵马总管)由各级地方长官兼任,掌管路、府、州的兵马。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于沿河沿淮沿江要郡帅府置马步军都总管,以文臣充任,带安抚使衔。绍兴五年(1135),两浙、江南、荆湖、福建、广东路亦置。七年,又置于淮东。
[144]钤辖:亦称兵马钤辖。北宋前期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位都部署、部署下,都监、监押上。又有路分钤辖、州钤辖,其辖区分别以路和州为单位。掌军旅戍屯、攻防等事务。北宋末至南宋,多成虚衔和闲职。
[145]御带:官名。宋初,选三班使臣以上亲信武臣佩橐、御剑,为皇帝护卫,称御带,或以宦官充任。真宗咸平元年(998),改称带御器械。南宋初,诸将在外,多以带御器械作为荣誉性的带职,无实际职掌。
[146]司门:指判司门事,官名。司门为官署名。属刑部。北宋前期,设判司门事一员,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主管司门事,并掌门关,桥梁、道路之禁令,稽察官吏、军民、商贩出入违法者。建炎以后,司门事常由比部(刑部比部司)兼领,隆兴初,改由都官所兼。
[147]绍兴乾淳:泛指宋高宗和宋孝宗的时代。绍兴(1131—1162),南宋高宗赵构年号;隆兴(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南宋孝宗年号。
[148]庆元:南宋宁宗的第一个年号(1195—1201)。
[149]韩平原:韩侂胄(1152—1207),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权相。力主北伐失败,后被杀函首献金国。因为被封“平原郡王”,故称“韩平原”。
[150]阅古堂:阅古堂原为韩琦出任相州时在定州治署所建。韩侂胄在世时,沿用了其先祖的堂名用以藏书,在杭州建立了自己的阅古堂藏书楼。并由南宋书画图书收藏鉴赏家向若水为其搜罗鉴定图书,数量可观。
[151]番禺:指番禺县,秦代即已置县,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南海县。皇祐三年 (1051) 复置,仍为广州治。宋代开始时治所在今广州番禺区,后有所变迁。
[152]吴监税:监税,官名,监某州、府商税务省称。掌征收商税。关于广州吴家制香,参见后面“广州吴家软香”条中,关于广州吴家的注释。
宣和【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香
宣和时常造香于睿思东阁,南渡后,如其法制之,所谓东阁云头香也。冯当世【冯当世:冯京(1021—1094),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在两府【两府:宋朝指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省。】使潘谷【潘谷:宋代制墨名家,歙县人,所制之墨当时即为文人所重,世称墨仙。】作墨,名曰“福庭东阁”,然则墨亦有东阁云。(《癸辛杂识外集》【《癸辛杂识外集》:《癸辛杂识》六卷,周密寓居癸辛街时所作。主要记载宋元之际的琐事杂言。周密,南宋人,见“周公谨”、“《云烟过眼录》”、“《澄怀录》”等条。】)
宣和间宫中所焚异香有亚悉香【亚悉香:关于亚悉香的考证,见后面“辛押陀罗亚悉香”部分。】、雪香、褐香、软香、瓠香、猊眼香等(同上)
[153]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
[154]冯当世:冯京(1021—1094),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
人。北宋大臣。
[155]两府:宋朝指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省。
[156]潘谷:宋代制墨名家,歙县人,所制之墨当时即为文人所重,世称墨仙。
[157]《癸辛杂识外集》:《癸辛杂识》六卷,周密寓居癸辛街时所作。主要记载宋元之际的琐事杂言。周密,南宋人,见“周公谨”、“《云烟过眼录》”、“《澄怀录》”等条。
[158]亚悉香:关于亚悉香的考证,见后面“辛押陀罗亚悉香”部分。
行香【行香:古代拜佛礼神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
国初【国初:指宋初。】行香,本非旧制。祥符【祥符:大中祥符(1008—1016),是宋真宗年号。】二年九月丁亥诏曰:宣祖昭武皇帝、昭宪皇后【宣祖昭武皇帝、昭宪皇后:指宋太祖、太宗的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这些都是所加的谥号。】自今忌前一日不坐朝,群臣进名【进名:特指将荐用或晋谒人员的姓名禀报皇帝。】,奉慰寺观,行香、禁屠,废务。累朝【累朝:历代。】因之,今惟存行香而已。(王栐《燕翼贻谋录》【王栐《燕翼贻谋录》:南宋史料笔记,王栐撰,王栐,字叔永,濡须(今安徽无为东北)人。四库、汉和本作王捄,误。】)
[159]行香:古代拜佛礼神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
[160]国初:指宋初。
[161]祥符:大中祥符(1008—1016),是宋真宗年号。
[162]宣祖昭武皇帝、昭宪皇后:指宋太祖、太宗的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这些都是所加的谥号。
[163]进名:特指将荐用或晋谒人员的姓名禀报皇帝。
[164]累朝:历代。
[165]王栐《燕翼贻谋录》:南宋史料笔记,王栐撰,王栐,字叔永,濡须(今安徽无为东北)人。四库、汉和本作王捄,误。
斋降御香
元祐【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1086—1094)。】癸酉【癸酉:指元祐八年(1093)。】九月一日夜,开宝寺塔【开宝寺塔:开宝寺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安远门里上方寺西。旧名独居寺。北齐天保十年(559)建。唐开元十七年(729)改曰封禅寺。北宋开宝三年(970)改名开宝寺。北宋政府曾在该寺开设礼部贡院,更使其名声大震。又因供奉佛舍利,在寺西院福胜禅院内增建一座八角十三层、高360尺的木塔,定名福胜塔,规模极其宏丽。据传后因塔顶放光,更名为“灵感塔”。宋庆历四年(1044)塔毁于雷火,皇祐元年(1049)重建,即今铁塔。】,表里通明彻旦【彻旦:达旦,直至天明。】,禁中夜遣中使【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斋降御香。(《行营杂录》【《行营杂录》:宋代笔记,赵葵撰。赵葵(1186—1266),字南仲,号信庵,一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
[166]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1086—1094)。
[167]癸酉:指元祐八年(1093)。
[168]开宝寺塔:开宝寺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安远门里上方寺西。旧名独居寺。北齐天保十年(559)建。唐开元十七年(729)改曰封禅寺。北宋开宝三年(970)改名开宝寺。北宋政府曾在该寺开设礼部贡院,更使其名声大震。又因供奉佛舍利,在寺西院福胜禅院内增建一座八角十三层、高360尺的木塔,定名福胜塔,规模极其宏丽。据传后因塔顶放光,更名为“灵感塔”。宋庆历四年(1044)塔毁于雷火,皇祐元年(1049)重建,即今铁塔。
[169]彻旦:达旦,直至天明。
[170]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171]《行营杂录》:宋代笔记,赵葵撰。赵葵(1186—1266),字南仲,号信庵,一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
僧吐御香
艺祖【艺祖:有文德之祖,此处指宋太祖。】微行至一小院,旁见一髡【髡:剃发曰髡,此处指僧人。】大醉,吐秽于地。艺祖密召小珰【小珰:小宦官。】往某所觇【觇:音chān,窥视。】此髡在否,且以其所吐物状来至御前,视之悉御香也。(《铁围山丛谈》)
[172]艺祖:有文德之祖,此处指宋太祖。
[173]髡:剃发曰髡,此处指僧人。
[174]小珰:小宦官。
[175]觇:音chān,窥视。
麝香小龙团
金章宗【金章宗:金章宗完颜璟(1168—1208),女真名麻达葛。金朝第六位皇帝(1189—1208年在位)。在位时为金朝最繁盛时期,开创明昌之治。其人对汉文化有极为深厚的修养,性风雅奢靡,喜书法、精绘画,知音律,善属文,诗词多有可称者。】宫中以张遇【张遇:五代宋初人,制墨名家。“麝香小龙团”为其所制名墨。】麝香小龙团为画眉墨。
[176]金章宗:金章宗完颜璟(1168—1208),女真名麻达葛。金朝第六位皇帝(1189—1208年在位)。在位时为金朝最繁盛时期,开创明昌之治。其人对汉文化有极为深厚的修养,性风雅奢靡,喜书法、精绘画,知音律,善属文,诗词多有可称者。
[177]张遇:五代宋初人,制墨名家。“麝香小龙团”为其所制名墨。
祈雨香
太祖高皇帝【太祖高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1368年登基。】欲戮僧三千余人【《剪胜野闻》载:“洪武二十五年下度僧之令,天下诸寺沙弥求度者三千余人,有冒名代请者甚众,帝大怒,悉命锦衣卫将僇(通戮)之。”】,吴僧永隆【永隆:元末明初姑苏(今江苏苏州)人。俗姓施。年逾冠,入尹山崇福寺为僧,师天泉泽法师孙永定。洪武十七年(1384)受具戒,血书《华严经》、《法华经》,发愿重修寺院。洪武二十五年焚身以救在京三千僧人免被杀。】请焚身以救免,帝允之,令武士卫其龛【龛:这里指放置尸体之棺,又称龛棺、龛子、龛柩、龛船、灵龛。和一般的棺不同。《释氏要览》卷下:“其形如塔,故名龛。”永隆入龛端坐后自焚。】。隆书偈一首,取香一瓣,书:“风调雨顺”四字。语中侍【中侍:指宫中的侍从官。】曰:“烦语阶下【阶下:这里指皇帝,类似“陛下”的用法。】,遇旱以此香祈雨必验。”乃秉炬自焚,骸骨不倒,异香逼人,群鹤舞于龛顶,上乃宥【宥:宽恕。】僧众。时大旱,上命以所遗香至天禧寺【天禧寺:指大报恩寺。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中华门外长干桥东南。始建于三国吴赤乌间,名长干寺。南朝梁为阿育王寺。宋为天禧寺。元为慈恩旌忠寺。明永乐十年(1412)重建,赐额“大报恩寺”。该寺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祷雨,夜降大雨。上喜曰:“此真永隆雨。”上制诗美之。永隆:苏州尹山寺僧也。(《翦胜野闻》【《翦胜野闻》:一卷,记载明太祖事迹,明·徐祯卿撰。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所谓吴中四才子之一。】)
[178]太祖高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1368年登基。
[179]《剪胜野闻》载:“洪武二十五年下度僧之令,天下诸寺沙弥求度者三千余人,有冒名代请者甚众,帝大怒,悉命锦衣卫将僇(通戮)之。”
[180]永隆:元末明初姑苏(今江苏苏州)人。俗姓施。年逾冠,入尹山崇福寺为僧,师天泉泽法师孙永定。洪武十七年(1384)受具戒,血书《华严经》、《法华经》,发愿重修寺院。洪武二十五年焚身以救在京三千僧人免被杀。
[181]龛:这里指放置尸体之棺,又称龛棺、龛子、龛柩、龛船、灵龛。和一般的棺不同。《释氏要览》卷下:“其形如塔,故名龛。”永隆入龛端坐后自焚。
[182]中侍:指宫中的侍从官。
[183]阶下:这里指皇帝,类似“陛下”的用法。
[184]宥:宽恕。
[185]天禧寺:指大报恩寺。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中华门外长干桥东南。始建于三国吴赤乌间,名长干寺。南朝梁为阿育王寺。宋为天禧寺。元为慈恩旌忠寺。明永乐十年(1412)重建,赐额“大报恩寺”。该寺毁于太平天国时期。
[186]《翦胜野闻》:一卷,记载明太祖事迹,明·徐祯卿撰。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所谓吴中四才子之一。
子休氏【子休氏:这里应该是作者自称。嘉胄号江左,斋号鼎足,有“叔休”之印(疑为其字)。古有庄子字子休,周氏这里自称子休氏不知来由,本书中仅出现一次。】曰:汉武好道,遐邦慕德,贡献多珍,奇香叠至,乃有辟瘟回生之异。香云起处,百里资灵。然不经史载,或谓非真。固当事秉笔者不欲以怪异使闻于后世人君耳。但汉制贡香不满斤不收,似希多而不冀精,遗笑外使,故使者愦愦【愦愦:烦闷貌,忧愁貌。】,不再陈异,怀香而返,仅留香豆许,示异一国。【这里指的是后面“西国献香”条的内容。】明皇风流天子,笃爱助情香。至创作香箭,尤更标新。宣政诸香,极意制造,芳郁昭胜,大都珍异之品,充贡尚方者。应上清、大雄【上清、大雄:大雄指佛,上清是道家仙境,合起来泛指佛道二家尊崇的对象。】受供之余,自非万乘之尊,曷【曷:怎么。】能享其熏烈?草野潜夫【草野潜夫:民间的隐士,指作者及同好此道者。】,犹得于颖楮【颖楮:笔和纸。亦指文字、书画。此处指书籍、记载。】间挹【挹:这里指吸收。】其芬馥,殊为幸矣!
[187]子休氏:这里应该是作者自称。嘉胄号江左,斋号鼎足,有“叔休”之印(疑为其字)。古有庄子字子休,周氏这里自称子休氏不知来由,本书中仅出现一次。
[188]愦愦:烦闷貌,忧愁貌。
[189]这里指的是后面“西国献香”条的内容。
[190]上清、大雄:大雄指佛,上清是道家仙境,合起来泛指佛道二家尊崇的对象。
[191]曷:怎么。
[192]草野潜夫:民间的隐士,指作者及同好此道者。
[193]颖楮:笔和纸。亦指文字、书画。此处指书籍、记载。
[194]挹:这里指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