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 考证二则(1 / 1)

庄公束缚管仲【庄公束缚管仲:此段的故事背景是:鲁庄公听从谋臣建议欲杀管仲,齐桓公让使臣对庄公说要带管仲回齐国当众杀之,以报他之前刺杀自己之仇,实则恭敬地迎请管仲为相。庄公:指鲁庄公。管仲(约前725—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予,齐使受而退【齐使受而退:汉和本、四库本作:“齐使受而以退”,无碍庵本作“齐使受而退”《齐语》原文作:“齐使受之而退”。因此处非原文,而是大意,故今依无碍庵本不做调整。】,比至【比至:等到(返回齐国)。】,三衅三沐【三衅三沐:三次沐浴和涂香,以示恭敬。】之。注云:以身涂香曰衅,衅或为熏【衅或为熏:以熏解衅的说法,见于《说文解字》的注。】(《齐语》【《齐语》:《国语·齐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的历史。】)

魏武令云: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曹操认为烧香过于奢靡,因此曾多次禁止烧香及以香薰衣。】。(《三国志》【《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2]庄公束缚管仲:此段的故事背景是:鲁庄公听从谋臣建议欲杀管仲,齐桓公让使臣对庄公说要带管仲回齐国当众杀之,以报他之前刺杀自己之仇,实则恭敬地迎请管仲为相。庄公:指鲁庄公。管仲(约前725—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3]齐使受而退:汉和本、四库本作:“齐使受而以退”,无碍庵本作“齐使受而退”《齐语》原文作:“齐使受之而退”。因此处非原文,而是大意,故今依无碍庵本不做调整。

[4]比至:等到(返回齐国)。

[5]三衅三沐:三次沐浴和涂香,以示恭敬。

[6]衅或为熏:以熏解衅的说法,见于《说文解字》的注。

[7]《齐语》:《国语·齐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的历史。

[8]曹操认为烧香过于奢靡,因此曾多次禁止烧香及以香薰衣。

[9]《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西施【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异香

西施举体异香。沐浴竟,宫人争取其水积之罂瓮,用洒帷幄【帷幄:这里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帷幔。帷幄的本意。】,满室皆香。瓮中积久,下有浊滓,凝结如膏,宫人取以晒干,锦囊盛之,佩于宝【宝:此处读mò,指抹胸,肚兜。】,香踰【踰:同“逾”,超过。这里是说收集的香膏香气超过沐浴的香水。】于水。(《采兰杂志》【《采兰杂志》:宋代(一说元代)笔记作品,作者不详。】)

[10]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11]帷幄:这里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帷幔。帷幄的本意。

[12]宝:此处读mò,指抹胸,肚兜。

[13]踰:同“逾”,超过。这里是说收集的香膏香气超过沐浴的香水。

[14]《采兰杂志》:宋代(一说元代)笔记作品,作者不详。

迫驾香【据晁公武《读书志》,洪刍《香谱》曾记载此香,但此条记载现已不存,具体情况不详。】

戚夫人【戚夫人:?—前194,一称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苏邳州)人,祖籍秦末汉初定陶(今山东定陶),是汉高帝刘邦的宠妃,后被吕后折磨致死。】有迫驾香。

[15]据晁公武《读书志》,洪刍《香谱》曾记载此香,但此条记载现已不存,具体情况不详。

[16]戚夫人:?—前194,一称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苏邳州)人,祖籍秦末汉初定陶(今山东定陶),是汉高帝刘邦的宠妃,后被吕后折磨致死。

烧香礼神

昆邪王杀休屠王【昆邪王杀休屠王:昆邪王、休屠王,皆是汉武时代匈奴在陇西一带的部落首领。】来降,得金人之神【金人之神:此故事见于《汉书·地理志》、《汉书音义》等史籍,有学者认为“金人”即佛像,则此乃有记载佛像传入中国之始。也有学者有不同看法。】,置之甘泉宫【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秦始皇时所建,汉武帝又加以增修。西汉皇室避暑行宫。】。金人者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汉武故事》【《汉武故事》:又名《汉武帝故事》,共一卷。此书是一篇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记载与《史记》、《汉书》等正史多有出入。关于作者和成书年代说法不一,亦无定论。】)

金人即佛,武帝时已崇事之,不始于成帝【成帝:汉成帝刘骜(前51—前7),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关于佛教传入中国,历来有多种说法,这句话提到汉成帝,指的是西汉成帝时刘向检阅藏书时发现佛经的说法。】也。

[17]昆邪王杀休屠王:昆邪王、休屠王,皆是汉武时代匈奴在陇西一带的部落首领。

[18]金人之神:此故事见于《汉书·地理志》、《汉书音义》等史籍,有学者认为“金人”即佛像,则此乃有记载佛像传入中国之始。也有学者有不同看法。

[19]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秦始皇时所建,汉武帝又加以增修。西汉皇室避暑行宫。

[20]《汉武故事》:又名《汉武帝故事》,共一卷。此书是一篇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记载与《史记》、《汉书》等正史多有出入。关于作者和成书年代说法不一,亦无定论。

[21]成帝:汉成帝刘骜(前51—前7),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关于佛教传入中国,历来有多种说法,这句话提到汉成帝,指的是西汉成帝时刘向检阅藏书时发现佛经的说法。

龙华香

汉武帝时海国献龙华香。(同上)

百蕴香

赵后【赵后:指赵飞燕(前45—前1),汉成帝皇后,原名宜主,精通音乐,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浴五蕴七香汤,婕妤【婕妤:汉代宫廷嫔妃分为多重等级,婕妤是较高的一种。汉成帝时婕妤常指贤能的才女班婕妤,不过考察《赵后外传》的记载,此处应为赵飞燕之妹赵合德(在其他书中多称昭仪),亦以美色得宠于成帝。赵合德与赵飞燕对外结成联盟,保持在宫廷斗争中的优势,二人之间则互相争宠。后文的婕妤亦指赵合德。】浴荳蔻汤。帝曰:后不如婕妤体自香。后乃燎百蕴香,婕妤傅【傅:附着。】露华百英粉【百英粉:这里百英粉应该指的是百花制成的香粉,和后世化妆所用的“英粉”没有关系。】。(《赵后外传》【《赵后外传》:亦称《飞燕外传》,讲赵飞燕姐妹的传闻逸事,旧题汉江东都尉伶玄撰,伶玄字子于,潞水(今山西长治)人,据说也是成帝时人。此书一般认为不是汉代的作品,可能是唐人所作。】)

[22]赵后:指赵飞燕(前45—前1),汉成帝皇后,原名宜主,精通音乐,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23]婕妤:汉代宫廷嫔妃分为多重等级,婕妤是较高的一种。汉成帝时婕妤常指贤能的才女班婕妤,不过考察《赵后外传》的记载,此处应为赵飞燕之妹赵合德(在其他书中多称昭仪),亦以美色得宠于成帝。赵合德与赵飞燕对外结成联盟,保持在宫廷斗争中的优势,二人之间则互相争宠。后文的婕妤亦指赵合德。

[24]傅:附着。

[25]百英粉:这里百英粉应该指的是百花制成的香粉,和后世化妆所用的“英粉”没有关系。

[26]《赵后外传》:亦称《飞燕外传》,讲赵飞燕姐妹的传闻逸事,旧题汉江东都尉伶玄撰,伶玄字子于,潞水(今山西长治)人,据说也是成帝时人。此书一般认为不是汉代的作品,可能是唐人所作。

九回香

婕妤又以九回香膏发【婕妤又以九回香膏发:汉和本、四库本作:“婕妤又沐以九回香膏发”,无碍庵本无“沐”字,有的版本引《赵飞燕外传》作:“合德新沐,膏九曲沈水香”,此处是说赵合德用九回香来涂抹头发,汉和本、四库本两句合为一句,亦无不可。今依无碍庵本。】;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同上)

[27]婕妤又以九回香膏发:汉和本、四库本作:“婕妤又沐以九回香膏发”,无碍庵本无“沐”字,有的版本引《赵飞燕外传》作:“合德新沐,膏九曲沈水香”,此处是说赵合德用九回香来涂抹头发,汉和本、四库本两句合为一句,亦无不可。今依无碍庵本。

坐处余香不歇

赵飞燕杂熏诸香,坐处则余香百日不歇(同上)

昭仪【昭仪:指赵合德。】上飞燕香物

飞燕为皇后,其女弟【女弟:妹妹。】在昭阳殿【昭阳殿:汉代宫殿名,昭阳殿为后宫诸殿之一。汉武帝时分后宫为八区,昭阳殿位列第一。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居昭阳殿,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文选·张衡〈西京赋〉》:“后宫则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皇、鸳鸾,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遗飞燕书曰:今日嘉辰,贵姊懋膺【懋膺:荣膺。】洪册【洪册:这里指册封皇后的册书。】,谨上襚【襚:赠送衣物。】三十五条以陈踊跃之心。中有五层金博山炉【博山炉:古香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一说象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青木香,沉水香,香螺巵【香螺巵:指香螺壳制的酒杯。巵,同“卮”,酒器。】,九真【九真:指九真郡。西汉初南越赵佗置。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归汉。治所在胥浦县(在今越南清化省东山县杨舍村)。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雄麝香等物。(《西京杂记》【《西京杂记》: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作者有以为刘歆所作,亦有人认为葛洪所作,还有其他说法,未成定论。】)

[28]昭仪:指赵合德。

[29]女弟:妹妹。

[30]昭阳殿:汉代宫殿名,昭阳殿为后宫诸殿之一。汉武帝时分后宫为八区,昭阳殿位列第一。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居昭阳殿,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文选·张衡〈西京赋〉》:“后宫则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皇、鸳鸾,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

[31]懋膺:荣膺。

[32]洪册:这里指册封皇后的册书。

[33]襚:赠送衣物。

[34]博山炉:古香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一说象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

[35]香螺巵:指香螺壳制的酒杯。巵,同“卮”,酒器。

[36]九真:指九真郡。西汉初南越赵佗置。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归汉。治所在胥浦县(在今越南清化省东山县杨舍村)。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37]《西京杂记》: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作者有以为刘歆所作,亦有人认为葛洪所作,还有其他说法,未成定论。

绿熊席【绿熊席:《西京杂记》一:“绿熊席,毛长二尺余,人眠而拥毛而蔽,望之者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熏香

飞燕女弟昭阳殿卧内有绿熊席,其中杂熏诸香,一坐此席,余香百日不歇。(同上)

[38]绿熊席:《西京杂记》一:“绿熊席,毛长二尺余,人眠而拥毛而蔽,望之者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

余香可分

魏王操《临终遗令》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履组:鞋带,或鞋和鞋带。】卖也。【此段即是曹操遗嘱中“分香卖履”的典故。曹操力倡节俭,希望诸位姬妾在他死后能自力更生,做手工补贴家用。】(《三国志》)

[39]履组:鞋带,或鞋和鞋带。

[40]此段即是曹操遗嘱中“分香卖履”的典故。曹操力倡节俭,希望诸位姬妾在他死后能自力更生,做手工补贴家用。

香闻十里

隋炀帝自大梁至淮口【自大梁至淮口:隋唐时,大梁指开封,淮口指通济渠入淮河之口,今江苏盱眙一带。】,锦帆过处,香闻十里。(《炀帝开河记》【《炀帝开河记》:宋代传奇小说。又名《开河记》,旧题唐·韩偓著,但一般认为是宋代作品。叙述麻叔谋奉隋炀帝命开河的故事。】)

[41]自大梁至淮口:隋唐时,大梁指开封,淮口指通济渠入淮河之口,今江苏盱眙一带。

[42]《炀帝开河记》:宋代传奇小说。又名《开河记》,旧题唐·韩偓著,但一般认为是宋代作品。叙述麻叔谋奉隋炀帝命开河的故事。

夜酣香

炀帝建迷楼【迷楼:虽然《南部烟花记》是野史小说,但迷楼的典故在中晚唐已广为人知,其最初来源不可考,故址在扬州。】,楼上设四宝帐,有夜酣香,皆杂宝所成。(《南部烟花记》【《南部烟花记》:又名《南部烟花录》、《大业拾遗记》、《隋遗录》,唐代笔记,记录炀帝幸广陵江都时宫中秘事。作者或以为唐冯贽所著,或以为唐颜师古所著,内容与正史记载颇有出入,也有人认为不是唐人的作品。】)

[43]迷楼:虽然《南部烟花记》是野史小说,但迷楼的典故在中晚唐已广为人知,其最初来源不可考,故址在扬州。

[44]《南部烟花记》:又名《南部烟花录》、《大业拾遗记》、《隋遗录》,唐代笔记,记录炀帝幸广陵江都时宫中秘事。作者或以为唐冯贽所著,或以为唐颜师古所著,内容与正史记载颇有出入,也有人认为不是唐人的作品。

五方香床

隋炀帝观文殿前两厢【厢: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为堂【堂:这里指建于高台基之上的厅房。】,各十二间,于十二间堂每间十二宝橱,前设五方香床,缀贴金玉珠翠,每驾【驾:这里指皇帝的车驾。】至则宫人擎香炉在辇【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前行。(《锦绣万花谷》【《锦绣万花谷》:中国宋代所编大型类书之一,分前集、后集、续集,各四十卷,共计一百二十卷。作者姓名不详,书前有自序,题淳熙十五年,知为南宋孝宗时人。】)

[45]厢: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46]堂:这里指建于高台基之上的厅房。

[47]驾:这里指皇帝的车驾。

[48]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

[49]《锦绣万花谷》:中国宋代所编大型类书之一,分前集、后集、续集,各四十卷,共计一百二十卷。作者姓名不详,书前有自序,题淳熙十五年,知为南宋孝宗时人。

拘物头【拘物头:又作俱物头华、究牟地华、矩母那华、究牟地华、句文罗华。梵kumuda,巴利语同,红色睡莲属植物,或即Nymphaea rubra。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拘物头华即赤莲华,呈深朱色,甚具香味,非人间所有。”】花香

大唐贞观【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贞观十一年即637年。】十一年,罽宾国献拘物头花,丹紫相间,其香远闻。(《唐太宗实录》【《唐太宗实录》:记录贞观历史和李世民事迹最详的史籍,原书亡佚,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的太宗本纪,基本上就是据之成篇的。《唐太宗实录》部分来源于房玄龄、许敬宗撰《今上实录》,起自太宗即位,至贞观十四年止。永徽五年长孙无忌与史臣续编,合四十卷。因为太宗曾经亲自阅览过此书的前半部分,故某些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50]拘物头:又作俱物头华、究牟地华、矩母那华、究牟地华、句文罗华。梵kumuda,巴利语同,红色睡莲属植物,或即Nymphaea rubra。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拘物头华即赤莲华,呈深朱色,甚具香味,非人间所有。”

[51]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贞观十一年即637年。

[52]《唐太宗实录》:记录贞观历史和李世民事迹最详的史籍,原书亡佚,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的太宗本纪,基本上就是据之成篇的。《唐太宗实录》部分来源于房玄龄、许敬宗撰《今上实录》,起自太宗即位,至贞观十四年止。永徽五年长孙无忌与史臣续编,合四十卷。因为太宗曾经亲自阅览过此书的前半部分,故某些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敕贡杜若【杜若:古代所称杜若,并非今日鸭跖草科杜若属植物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可以确定为山姜属(Alpinia)植物,可能即为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而古代的高良姜,可能是今日的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有学者认为,今日杜若属植物杜若,恰恰是古代文献记载的杜若伪品“鸭喋草”。】

唐贞观敕下度支【度支:官署名,掌管财政收支。】求杜若,省郎以谢玄晖【谢玄晖:三本皆作谢晖,或因避讳脱“玄”字。谢脁(464—499)字玄晖,陈郡夏阳(今河南太康)人,南齐诗人,著有《谢宣城集》。】诗云:“芳洲生杜若【此句出谢脁《怀故人诗》:“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乃责坊州贡之【责坊州贡之:此处讲度支的官员不学无术,因为听说谢脁的诗“芳洲生杜若”,以为杜若出产在坊州(今陕西黄陵县),令坊州贡之,闹了笑话,后来此官被太宗免职。其实,谢脁此诗也不过是沿用屈原《九歌·湘君》中:“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罢了。】。(《通志》【《通志》:纪传体中国通史,亦是百科全书,作者郑樵(1103—1162),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宋代著名学者,无心于仕进,深居夹漈山读书、讲学三十年,世称夹漈先生。】)

[53]杜若:古代所称杜若,并非今日鸭跖草科杜若属植物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可以确定为山姜属(Alpinia)植物,可能即为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而古代的高良姜,可能是今日的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有学者认为,今日杜若属植物杜若,恰恰是古代文献记载的杜若伪品“鸭喋草”。

[54]度支:官署名,掌管财政收支。

[55]谢玄晖:三本皆作谢晖,或因避讳脱“玄”字。谢脁(464—499)字玄晖,陈郡夏阳(今河南太康)人,南齐诗人,著有《谢宣城集》。

[56]此句出谢脁《怀故人诗》:“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

[57]责坊州贡之:此处讲度支的官员不学无术,因为听说谢脁的诗“芳洲生杜若”,以为杜若出产在坊州(今陕西黄陵县),令坊州贡之,闹了笑话,后来此官被太宗免职。其实,谢脁此诗也不过是沿用屈原《九歌·湘君》中:“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罢了。

[58]《通志》:纪传体中国通史,亦是百科全书,作者郑樵(1103—1162),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宋代著名学者,无心于仕进,深居夹漈山读书、讲学三十年,世称夹漈先生。

助情香

唐明皇正宠妃子,不视朝政。安禄山初承圣睠【睠:通“眷”,器重。】,因进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寝之际则含香一粒,助情发兴,筋力不倦。帝秘之曰:此亦汉之慎恤胶【慎恤胶:文献记载汉代的**,有一丸一幸的功效。汉成帝幸赵合德,一夜连吃七丸,泄精不止而死。】也。(《天宝遗事》)

宋 龙泉窑 青釉三足鼓式香炉

清 铜蚰耳香炉

元 龙泉窑 青釉鼓钉三足香炉

明 龙泉窑 青釉三足香炉

[59]睠:通“眷”,器重。

[60]慎恤胶:文献记载汉代的**,有一丸一幸的功效。汉成帝幸赵合德,一夜连吃七丸,泄精不止而死。

叠香为山

华清温泉汤【华清温泉汤:即华清池,玄宗开元时扩建温泉宫为华清宫,遂将温泉池改名华清池。在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西北麓。】中叠香为方丈、瀛洲【方丈、瀛洲:传说海中的仙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明皇杂录》【《明皇杂录》:唐代笔记,郑处诲撰,记录玄宗一代的杂事。郑处诲,字延美。荥阳人。太和八年 (834) 进士。是书于大中九年(855) 编成。】)

[61]华清温泉汤:即华清池,玄宗开元时扩建温泉宫为华清宫,遂将温泉池改名华清池。在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西北麓。

[62]方丈、瀛洲:传说海中的仙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63]《明皇杂录》:唐代笔记,郑处诲撰,记录玄宗一代的杂事。郑处诲,字延美。荥阳人。太和八年 (834) 进士。是书于大中九年(855) 编成。

碧芬香裘

玄宗与贵妃避暑于兴庆宫【兴庆宫:在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咸宁路北侧,原是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在兴庆坊的藩邸。李隆基即位后,于开元二年(714)将此旧宅改建为皇宫。因旧坊名而称“兴庆宫”。】,饮宴于灵阴树下,寒甚,玄宗命进碧芬之裘。碧芬出林氐【林氐国:《山海经》作“林氏国”。《山海经·海内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国,乃驺虞【驺虞:传说中的义兽。即上面注释《山海经》中提到的驺吾。《毛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与豹交而生,此兽大如犬,毛碧于黛,香闻数里。太宗时国人致贡,上名之曰:“鲜渠上沮。”鲜渠:华言碧;上沮:华言芬芳也。(《明皇杂录》)

[64]兴庆宫:在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咸宁路北侧,原是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在兴庆坊的藩邸。李隆基即位后,于开元二年(714)将此旧宅改建为皇宫。因旧坊名而称“兴庆宫”。

[65]林氐国:《山海经》作“林氏国”。《山海经·海内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66]驺虞:传说中的义兽。即上面注释《山海经》中提到的驺吾。《毛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浓香触体

宝历中,帝【帝:指唐敬宗,宝历(825—827)是唐敬宗的年号。】造纸箭、竹皮弓。纸间密贮龙麝末香,每宫嫔群聚,帝躬射之,中者浓香触体,了无痛楚,宫中名:风流箭。为之语曰:“风流箭中人人愿。”(《清异录》)

[67]帝:指唐敬宗,宝历(825—827)是唐敬宗的年号。

月麟香

玄宗为太子时爱妾号鸾儿,多从中贵【中贵:有权势的太监。】董逍遥微行【微行: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分,易服出行或私访。】,以轻罗造梨花散蕊,裛以月麟香,号袖里春,所至暗遗之。(《史讳录》【《史讳录》:唐笔记,原书已佚,作者不详。此条见于《云仙杂记》(引《史讳录》)及《开元天宝遗事》。】)

[68]中贵:有权势的太监。

[69]微行: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分,易服出行或私访。

[70]《史讳录》:唐笔记,原书已佚,作者不详。此条见于《云仙杂记》(引《史讳录》)及《开元天宝遗事》。

凤脑香

穆宗【穆宗:唐穆宗李恒(795—824),原名宥,820—824年在位。此处引文有误,《杜阳杂编》里面说的是唐宪宗李纯。】思玄解【玄解:此处指处士伊祁玄解。《杜阳杂编》:“时有处士伊祁玄解,缜发童颜,气息香洁。常乘一黄牝马,才高三尺,不啗刍粟,但饮醇酎;不施缰勒,唯以青毡藉其背。常游历青兖间,若与人欵曲语,话千百年事,皆如目击。”又“过宫中刻木作海上三山,彩绘华丽,间以珠玉。上因元日,与玄解观之,指蓬莱曰:‘若非上仙,无由得及此境。’玄解笑曰:‘三岛咫尺,谁曰难及?臣虽无能,试为陛下一游,以探物象妍丑。’即踊体于空中,渐觉微小,俄而入于金银阙内,左右连声呼之,竟不复有所见。上追思叹恨,仅成羸疹。因号其山为藏真岛,每诘旦于岛前焚凤脑香以崇礼敬。后旬日,青州奏云:玄解乘黄牝马过海矣。”说的是伊祁玄解在宫中缩小身体进入木刻的仙山游览,宪宗多日不见其出来,每日焚香礼敬,旬日之后青州那边报告,看见玄解已乘马渡海。】,每诘旦【诘旦:清晨。】于藏真岛焚凤脑香以崇礼敬。后旬日,青州奏云:玄解乘黄马过海矣。(《杜阳杂编》)

[71]穆宗:唐穆宗李恒(795—824),原名宥,820—824年在位。此处引文有误,《杜阳杂编》里面说的是唐宪宗李纯。

[72]玄解:此处指处士伊祁玄解。《杜阳杂编》:“时有处士伊祁玄解,缜发童颜,气息香洁。常乘一黄牝马,才高三尺,不啗刍粟,但饮醇酎;不施缰勒,唯以青毡藉其背。常游历青兖间,若与人欵曲语,话千百年事,皆如目击。”又“过宫中刻木作海上三山,彩绘华丽,间以珠玉。上因元日,与玄解观之,指蓬莱曰:‘若非上仙,无由得及此境。’玄解笑曰:‘三岛咫尺,谁曰难及?臣虽无能,试为陛下一游,以探物象妍丑。’即踊体于空中,渐觉微小,俄而入于金银阙内,左右连声呼之,竟不复有所见。上追思叹恨,仅成羸疹。因号其山为藏真岛,每诘旦于岛前焚凤脑香以崇礼敬。后旬日,青州奏云:玄解乘黄牝马过海矣。”说的是伊祁玄解在宫中缩小身体进入木刻的仙山游览,宪宗多日不见其出来,每日焚香礼敬,旬日之后青州那边报告,看见玄解已乘马渡海。

此事洪刍的《香谱》、《太平广记》、《历世真仙通鉴》亦有记载。

[73]诘旦:清晨。

百品香

上【上:依据《杜阳杂编》,这里指的是唐代宗。】崇奉释氏,每舂百品香,和银粉以涂佛室,又置万佛山【万佛山:依《杜阳杂编》,这里的万佛山是新罗国进献的宝物:“万佛山则雕沉檀珠玉以成之。其佛之形,大者或逾寸,小者七八分。其佛之首,有如黍米者,有如半菽者。其眉目口耳螺髻毫相无不悉具。而更镂金玉水精为幡盖流苏,菴罗薝卜等树,抅百宝为楼阁台殿。其状虽微,而势若飞动。又前有行道僧徒,不啻千数。下有紫金钟,径阔三寸,上以龟口衔之。每击其钟,则行道之僧礼首至地,其中隐隐谓之梵音,盖关戾在乎钟也。其山虽以万佛为名,其数则不可胜纪。”】,则雕沉檀珠玉以成之。(同上)

明 剔红高士图香盒

明 剔红莲花式图香盒

宋 定窑 白釉画萱草纹香盒

[74]上:依据《杜阳杂编》,这里指的是唐代宗。

[75]万佛山:依《杜阳杂编》,这里的万佛山是新罗国进献的宝物:“万佛山则雕沉檀珠玉以成之。其佛之形,大者或逾寸,小者七八分。其佛之首,有如黍米者,有如半菽者。其眉目口耳螺髻毫相无不悉具。而更镂金玉水精为幡盖流苏,菴罗薝卜等树,抅百宝为楼阁台殿。其状虽微,而势若飞动。又前有行道僧徒,不啻千数。下有紫金钟,径阔三寸,上以龟口衔之。每击其钟,则行道之僧礼首至地,其中隐隐谓之梵音,盖关戾在乎钟也。其山虽以万佛为名,其数则不可胜纪。”

龙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