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既序《江西张氏通谱》讫,族之人,复微齿,录及勋。噫,勋何称哉?虽然,谱以收族,即所以敬宗,虽不才,安敢自弃于先人而不有以告?则今此之述,为家乘备采而作,倘亦不大谬乎?
吾家世居奉新南乡之赤田村。勋以咸丰四年岁甲寅十月二十五日巳时生其地。
辛酉,年八岁。适粤寇躏县境,乡人四窜。先父崑一公独不行,陷贼,贼逼指富室名,不告,临以刃,则詈之,因遇害。是年,先妣魏太夫人弃养。同治甲子,始入塾读书。明年,先考衍任公又弃养遗腹生弟系球,仅及晬而继母温太夫人卒。
勋于是时年十有四,自是兄弟茕茕相恤,生计乃日益艰难矣。光绪辛巳十月,嫡室新建曹夫人来归。寻有福建之游,复游湖南之长沙。
甲申,法人袭越南,巡抚潘公鼎新自湖南移广西治军,勋投效,得六品军功,从出镇南关。五月,蹑敌观音山;八月,战船头,皆与,有功。经潘公会同广东提督张公文襄及广西提督苏公元春奏保花翎守备,加都司衔。乙酉,克越南之文渊州、谅山省及长庆、谅江两府城。复经张、苏两公会同署抚李公秉衡以游击奏保。苏公旋派随广武右军驻边,凡五年,叙参将,加副将衔。
癸巳,因事至鄂,曹夫人生子而殇。甲午,日、鲜衅起,四川提督宋公庆要赞毅军军务。八月,抵奉天,挈马队为前锋,策据虎儿山,以扼鸭绿江。未果,和议成,乃西入京师。
乙未,应太仆寺卿岑公春煊之招,统领山东新防军。以岑公与巡抚龃龉,解军去,游于天津。会浙江温处道袁公世凯于小站,创练新建陆军,委充头等先锋官,旋管带工兵营、备补营,兼行营中军事。
当是时,大学士荣文忠公以军机大臣亲将武卫五大军,改袁公部为右军。
庚子五月,拳乱起山东,袁公将右军来为巡抚,令勋统先锋队兼巡防后路营,歼匪海丰,迭击之于信阳、滨州、蒲台、利津等处,境内无匪踪。
八月,北洋大臣李文忠公赴直隶东南境之急,袁公因加委总理北路马步炮防剿各营营务。追奔于盐山、庆云之黑牛王庄,进至沧州,战频胜,自是统右翼步队第一营。
辛丑,河溢于惠民之五杨家,督各营堵筑,四逾月而堨成。先是,右军训练满三年,得荣公保叙;至是,再保,擢副将;寻追论剿匪,以提督总兵记名,赏“壮勇巴图鲁”。
袁公督直隶,随驻保定。以兵迎磁州。十一月十四日,至临洺关,谒行在,召见。至京,谕宿卫端门。明年,将马步随扈东陵。八月,授四川建昌镇总兵,仍留宿卫。
癸卯三月,随护西陵,其他护跸诸军三次皆诏归节制。
闰五月,统淮军先锋马队,节制口外捕练各军,出居庸关,缉办大同、宣化间大股马贼,数月平之。甲辰,覃恩加一级,以口北肃清,赏“巴图隆阿巴图鲁”。
是年,俄、日构难,我国中立,而俄人谋潜道草地内袭,乃屯军宣化,更亲履形胜,自张家口历多伦诺尔,至于独石。归,建守边策条上,袁公韪之。
张勋
越二年,袁公以练兵处电称“日、俄战后,须拣知兵大员接收地面”,令勋赴奉天,由将军赵公尔巽派为奉军辽北总统,兼统后、右路马步各营,驻昌图。其年冬,以宿卫得力,赏头品顶戴。明年春,辽北数平,赵公为请叙,诏以提督记名。
四月,军机大臣徐公世昌出督东三省,奏勋为行营翼长,节制三省防军。乃游弋吉林之宁古塔、蜂蜜山,北抵黑龙江之绥化。因搜翦匪巢于东清铁路附近之窝,集而循于牡丹江,凡民男妇及俄商、日本测绘生被虏者,悉拯出之。
戊申,授云南提督,谕留直、奉带兵,赏穿黄马褂。调甘肃。九月,奉旨来京万寿,入座听戏。
两宫升遐,随班哭临穿孝。宣统元年岁巳酉,徐公内召,锡良公继为总督,议不合,遂送徐公入关,迭催不返。七月,乃以久离职守被劾,得旨留京当差,原折发还。
十月,随护显皇后梓宫奉安,仍诏节制诸军。礼成,景皇后回宫,谕随四贵妃留陵,因释后妃之嫌,复命,嘉奖,太后赏“淑气清芬”匾额。
庚戌十月,诏总统江防各军,会办长江防守事宜,驻浦口,专折奏事。辛亥七月,调补江南提督。
八月,乱作,请援武昌,未允。而苏州从乱。其时总督将军方与勋筹战守,而全城文武怵于党焰,欲有以说勋,勋直斥之曰:“诸公今日吾同官,明日苟建白旗者,吾即以贼视之。”
众悚然散。夜悉遁去。翌日,第九镇叛,蹙之雨花台,杀伤殆尽。既,乱军麇集,而粮援胥绝,乃全师北渡,且退且战,遏之于徐州。
九月,援江苏巡抚。十月,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赏二等轻骑都尉世职。
十二月,诏改共和,袁公为临时大总统,请解甲归农,则以维持大局为词勿许,将士复依恋不肯去。勋亦自度非坚忍无冀于挽回,由是改江防营为武卫前军,而辞其督办直、鲁、豫三省防剿之职。
明年,移军兖州。夏四月,徐公偕田公文烈以袁公意来裁江督,而以勋为镶红旗汉军都统。临别,徐公询有何说者,勋曰:“袁公之知不能负,君臣之义不能忘。袁公不负朝廷,勋安敢负袁公!”如是而已,无他语也。
癸丑正月,袁总统迫请两宫移跸颐和园,勋力争之。景皇后愤疾而徂,勋请宣示脉案,如制发丧,许人民成服,而自率绅商军民举哭临礼于府城。
废孔说起,有乘而伐林木或攘寺其彝器者,卫之以兵,仅乃获全。其后政府议给俸衍圣公,而悉收其祭田,勋又争之,卒寝其事。
是盖圣人之灵倖假手于勋耳,非敢云勋力也。
六月,黄兴倡乱于江宁,冷遹据徐州,北犯。第五师方旅长玉晋以警告,即令所部驰御,逆击于韩庄,夺二郎山,规取柳泉,走冷遹,徐州平。袁公命以陆军上将、江北镇抚使督师。
七月,自台儿庄并运河而南,五日行千余里,收清江,至于扬州。更前,纳缴械于沿江炮台,因收镇江,进屯金陵之尧化门,频战皆危而后胜,夜袭乌龙山,取天保城。
八月朔,遂复金陵。
先后得勋一位、勋二位、一等嘉禾、文虎各章,皆不受。
至是,袁公命为江苏都督,勋以非此不足指挥军事,姑安之。自是南北统一,袁公实为大总统。勋片戋乞退,复不许。
十二月,改长江巡阅使,亲驻徐州,而分兵缘长江扼守其要塞。
六月,袁公改武卫前军为定武军,以勋为定武上将军,巡阅使如故。
八月,晋京,赴宫门请安。九月,回徐州。
筹安议兴,中央电征意见,勋力陈不可。未几,建号洪宪,以勋为一等公,辞之,因请优待皇室,保卫宫廷,并专使条陈制害,皆不听。
丙辰春,滇、黔、桂、粤相继独立,乃撤洪宪之号,议用兵。三月,勋以巡阅使、安徽督军电邀各省遣代表集江宁,筹南伐。五月,袁公薨,兵解而罢。
丁巳四月,各省又谋独立,督军或专使群集徐州,推勋主盟。勋于是提兵北上,调停国是。
五月十三日,复辟。
诏授勋为议政大臣,兼北洋大臣、直隶总督。
他帅意不合,来攻。二十四日,与战都城中,兵寡不支,荷兰公使以车来迎,居其署中。
九月,前事解。
庚申五月,徒寓天津。
此数年间,尘事不婴,闭门多暇,日辄浏览《通鉴》,或习为大字,不复与世相闻。自念少起寒微,中更军旅,汔与事变终始。今行年六十有八,内省多疚,奚足语人者,第以宗谱有待甄录,窃取前人之例,自叙梗概如此。
因欲藉示诸幼子,俾知身所经历,多艰苦之境,又得倖取往迹以自惕也。
用写而存之。
辛酉八月,张勋少轩
在张勋(字少轩,号松寿老人)的自传附录中,除了对八儿子梦渊和九儿子梦汾的出生进行了记录,再无其他内容。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其天津寓所与世长辞。
张勋去世后,他的六个儿子为他写了一份“家祭哀启”(在中国,当某位重要人物去世时,通常要为其撰写一篇详尽的讣告)。这份“哀启”补充了一些自传中没有记录的内容。1915年,张勋前往北京觐见年仅9岁的宣统皇帝。当然,他还去拜访了前上司兼恩人袁世凯。袁世凯手下的一些人嘲笑张勋还留着长辫,正因为如此,他发誓一生都不剪掉鞭子,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张勋曾说道:“如果谁敢动我的辫子,我就与他同归于尽。”所以,谁也不敢做出这种尝试。
“哀启”先是描述了张勋在复辟运动中的主要作用,然后写道,张勋认为自己完成了一项神圣的使命。当他发起的复辟运动遭到武力反击,由于某些“背信弃义的将领”倒戈,使他的事业受阻。有人力劝张勋去寻求庇护,脱离险境,但他回答道:“复辟非陛下之愿也,诚吾等尊爱之故。当此危难之际,若图一己之苟安而置陛下于不顾,吾定罪无可逭,吾张氏祖辈相习,尤好献身大业。身家性命、妻子玉帛非吾所虑也,所虑者实吾伤及吾皇之痛楚。”据称,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感动得落泪。“然后,家父以最大的勇气和力量与敌军誓死战斗,直到身陷火海之中,周围的建筑物都熊熊燃烧。这时,荷兰公使派车来接他,他这才不得不上车前往荷兰公馆。家父在荷兰公馆的那段时间里,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和煎熬。”
“哀启”中继续写道:“在他病逝前的那几天,皇帝派人来慰问,并派来一位御医为他看病。当得知此消息后,家父立刻起身跪拜,并说:‘我已70岁,辛亥年就该去死,但却继续苟活。在丁巳年(即 1917年复辟的那年)也该去死,却苟活至今。死亡于我来得太迟。忍受了这么多年的悲愤,岂能不够?呜呼!皇恩浩**,无以为报。’家父说完,我们便听见他在痛哭流涕,被单和枕头都被泪水打湿。尽管情绪爆发后,他的身体情况略有好转,农历八月初一时还能少量进食。但之后身体很快便恶化,第二天便与世长辞。”
张勋的家人在天津为他举行了葬礼,皇帝也派代表参加了。当地报纸称这是天津史上最隆重的葬礼,就连国外报纸也对其隆重程度进行了报道。
《京津泰晤士报》写道:“对西方人而言,张勋将军的遗体告别场面体现了东方式的壮观……他不仅有中国军队的总司令军旗,还有宣统皇帝赐予他的‘虎’旗……送葬过程持续了整整8个小时,送葬队伍堪称天津史上之最,其场面之壮观宏大,前所未有,途径英、法、日租界,再经前奥、意、英租界,最后回到位于巴克斯道的张勋宅邸。送葬队伍长约4公里,人数超过4000人,据估计,这次总共耗资10万美金。这可能还是保守估计。由于张勋生前深受皇帝欣赏,送葬队伍中赫然可见约30件由已故太后和“小皇帝”赠送的昂贵礼物。”
对于忠于皇帝的张勋而言,他所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便是“小皇帝”赐予他的谥号“忠武”。这是他死后皇帝追谥的荣誉。“忠武”这个谥号在历史上曾被赐予几位最伟大的军事天才,包括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唐朝的尉迟恭以及19世纪的杨遇春、邓绍良、塔齐布和李续宾等。
天津的报纸恰到好处地描述了这场葬礼:“‘虎’消逝在熠熠闪光的火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