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办法出门,就索性把家里打扫了一遍又一遍。
终于搞明白拖把的正确用法,厨具也开始重新派上用场,衣服洗了很多很多遍,又把书本在书架上来回排序,就此打发了许多时间。
今天读完书,用完了一天的读书限额,我能集中精力的时间也就那么多。在家来回踱步,想找件事情做,最终打开了厨房边上的柜子,一个破旧的行李箱展现在眼前。
怎么这些日子就没想起你来呢?
-1-
2015年中旬从墨尔本回到国内,走之前因为行李太多,买了一个行李箱。
就这么它跟着我回到张家港,再跟着我走到北京,后来我开始全国跑着见读者,这个箱子也一直跟着我。
这么多年来,即使我好生照顾,它也已经伤痕累累。
有次过生日,朋友说要不送我一个行李箱好了。
我想了想说,等到我那个行李箱再也不能用的时候吧。
我记得回国后,没多久就决定来北京。
那时的北京夏日炎炎,义博来接我,带我去房屋中介看房子。我就拖着这个行李箱,走遍了双井附近的每个小区。如今想想也是有点傻,为什么不把行李箱放在中介那儿,最后回来拿呢?自然没能一下子顺利找到房子,只好拖着行李箱住到另一个朋友家。
到他家安顿下来后,才发现这个本应该崭新的箱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第一道剐蹭的痕迹。
那时候很心疼,想对行李箱说抱歉,转念一想这种行为太傻了,又笑出声来。
朋友看我一会儿叹气一会儿笑,以为我是被累到了,慌忙安慰我。
我笑着说没事,他不管不顾,给我递来了一瓶可乐,我喝完可乐准备睡觉,他又给我拿来一个蒸汽眼罩。我没有用这眼罩,把它放进了行李箱。
那段日子,总是拖着行李箱到处跑。
最痛苦的是朋友家离我想搬的双井有点远,我又不好意思麻烦他,就试着自己坐地铁。好嘛,地铁的安检很严格,把行李箱抱到传送带上要了我半条命。
那天实在是受不了,不想再花时间看房子了,绕了一圈,又住回最开始义博给我推荐的小区。
到家后开始收拾行李,一打开箱子才发现了它这么重的缘由。
我带了好几本书,放在了箱子另一层,被许多衣服挡住。我有点哭笑不得,来北京时我想着如果找不到房子,每天就读读书转换心情,没想到这几天只剩下疲惫,居然连自己带着书这件事都忘了。
想来也是奇妙,一个人的行李箱,居然就足够建起一整个家的雏形。
也多亏我细心——这可不是我盲目自夸,几天奔波下来,行李箱上没有多出一点剐蹭的痕迹。
生活顺利的时候,行李箱就待在家里的角落。
那一年还没有全国签售,我也不用经常出差,也没有想旅行的心情,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把行李箱忘了。
2016年再次搬家。
搬家原因也很简单,一个人住了一段时间,发现房租还是有些贵。那时朋友也想找房子,两人一合计决定合租,算了算比现在的房租便宜将近一半的钱。
这次我有了经验,找房子还算顺利,没花几天,我们就在北京的四环边找到了新住处。
那时搬家也不算大问题,我刚住了半年,积蓄也不多,没有乱买什么东西。
现在想来那时的生活真是简单无比,赚的钱刚好够用,不多不少,行李也很简洁。
我打开衣柜,拿出箱子,才发现行李箱上落了一层灰。
我还想着,终于有用到你的时候了。
-2-
搬到新家后不久,才发现自己之前住的房子没出问题简直是幸运至极。
最开始的几天,洗澡洗到一半家里停电,电表莫名其妙地烧坏两次。空调漏水滴答滴答,害得我只能拿水桶接着。天花板的灯泡常常接触不良,我只能把电闸拉了,人工调整。可电闸一拉,也不知道自己调整好了没,常常推回电闸才发现灯泡还是没有亮。我和室友两个人就这么为了这个灯泡跑来跑去,明明没出门,微信步数却都有三千步。
本来我们还买了好几个简易的置物柜,装好后才发现事先没有量好尺寸,柜子连立都立不起来。那天我看着柜子,气得笑了。
那时住的房子采光不好,只有下午四点钟才能有一丝阳光透过窗户。
本来想买许多绿植,最后想想也就算了。
于是陷入了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打心眼里也没有把这个地方当成家来看待。
行李箱照例被我放在了衣柜的角落里,没多久被衣服盖住,我也没有怎么想起它来。
这一年的下半年,出版了自己的新书。
编辑在电话里说,下半年要开始大规模地跑签售。
那时我还没有见过太多自己的读者,对签售这件事丝毫没有信心。
编辑好说歹说才把我说服,于是我扒开衣服,再次找出了那个行李箱。
就这么着,我开始频繁地坐飞机,去往全国各地。
行李箱也一路颠簸,行走于一座又一座机场,在传送带上不可避免地被再次剐蹭。
每次落地都是凌晨,到酒店后我都是倒头就睡,有时醒来不知道自己身处于哪座城市,天花板带来的陌生感让我精神恍惚。再后来,就没有办法倒头就睡了,精神虽然疲惫,身体却莫名地精神,我也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情绪,为了让自己能安心一些,我就一遍遍地收拾行李。打开行李箱,把里面的洗漱用品放在洗手台上,把衣服挂起来,然后再仔细检查一遍,生怕自己遗漏了什么东西。
那些日子,大概只有行李箱里的东西是熟悉的。
我总在想,还好我从墨尔本飞回来的时候买了它,还好它足够结实。
-3-
行李箱第一次凹陷,是在2017年。
我决定再次搬家,主要是想找一个能晒得到太阳的房间。
说来奇怪,我的生物钟其实不太需求阳光这样的东西,但总觉得家里能晒到太阳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
客观来说,这么多年过去,我的条件变好了不少,可以离开那个满是毛病的家。
我以为我会一身轻松,可没想到我舍不得。
舍不得离开那张饭桌。
还记得晓男和阿良来我家的时候,家里还没有好好布置,杂乱无章,我们只能坐在沙发前的地毯上。为了庆祝乔迁之喜,晓男带来了一大袋榴莲,阿良则给我带了三瓶白酒,于是我们三个倒在地毯上。
我还舍不得那把电脑椅,虽然我总是嫌弃它不舒服。调整高度的气杆不知道什么时候坏了,它就永远停在最低的位置。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屁股下面垫个枕头,或者在椅子下面垫盒子,可总还是矮了些。后来我一下在屁股下面垫了三个垫子,才勉强能正常写作。
现在想想,那样子可能很好笑,但在那时,我居然就这么习惯了。
我记得洗衣机时不时地会出问题,有天我实在太困,衣服洗着洗着我就睡着了。醒过来发现房间被水淹了,洗衣机里的水不知为何都漫了出来,更奇怪的是水龙头还一直在注着水。
还记得那天满地是泡沫和水,我拿着拖把和扫帚,不停地往淋浴间里拖和扫,因为那里有一个出水口。扫着扫着摔了一跤,不知为什么突然有点想笑。
大概是觉得那种很背的事情终于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这居然也是一个有趣的经历。
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了。
我突然舍不得扔掉任何一件东西。
半夜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我就看着行李箱,它仿佛在对我说:你来北京的时候带着我就足够了,你这么多东西,我可装不下喔。
我又笑了,也罢,重新整理。
行李箱也是在这几天凹陷了一块。
虽说我重新整理,但依然让行李箱不堪重负,等我把它推到楼下,才想起来有几层台阶要走下去。刚提起箱子,才发现它比我预想的重好多,一瞬间没拿稳,它就这么滑了下去。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如果我可以果断一点就好了,至少它不用受这样的折磨。
-4-
后来又搬家两次,才住到现在住的地方。
我决心好好生活,不再买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但还是不知不觉地堆满了整个家。
这些年因为常常出差,我总是习惯性地将一些必备的东西买双份,其中一份放在行李箱里。
有一天突然找不到牙膏,就打开行李箱,在里面取了一份。
想来这个习惯还有一个益处,不用害怕那些消耗品突然用完。
前两天出门,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个姑娘拖着硕大的一个行李箱,打着电话,不知道在说什么。突然想到了曾经的自己,也拖着这么大的一个行李箱,箱子上满是过去旅途的痕迹。
如今我在这个小区安顿下来,房子不算太大,但有一个落地窗。我也学会了把家里好好布置一番,买的绿植也派上了用场。而眼前的这个箱子上,也贴满了各个机场的行李贴。
原本我都会在每个城市买些纪念品,后来因为行程过于紧密,几次没顾上买,也就断了这个习惯。也就我这个行李箱,踏踏实实、安安静静地记录着我这些年走过的路。
我不记得的,它都记得。
时间久了,箱子自然伤痕累累,任谁都不可能让它恢复原状。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虽然我们无法常常记起,但我们的的确确走了很长远的一条路,才能在如今生活在这里。
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彻底散架,可能轮子最先撑不住,可能密码锁有天会失灵,到时候再用新的箱子就好了,但这个行李箱,我应该不会丢掉的。
我们每走一段路,就会产生属于自己的行李。
要出发时,才发现行李有多重。因为行李太重,所以迟迟无法出发。
重要的东西大概会变多,或许也会变少,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我无法具体得知。
然而,只要我们能有一个行李箱,那大概率我们都还能重新生活。
是的,这么多年我终于明白了行李箱对于我的意义。
只要我有一个行李箱,只要我还能打包出一箱子的行李——不需要太多,一个行李箱就够了,我就不会被生活打垮。
毕竟我们每个人最开始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大多都只带了这一个行李箱。
我们往后的生活,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走过了那么多路,你撑住了,它也是。
(《一个人生活》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