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收拾家,居然翻出一张艾薇儿的卡带。
兴冲冲地去找老友聊天,说那是我们高中最喜欢的歌。
老友感叹说,高中?听起来跟上个世纪似的。
老实说,我觉得自己挺矛盾的,一方面感叹时光飞逝,另一方面又对时间感知迟钝。我至今仍觉得那只是不久前的日子。当然不是这么回事了,其实只需要再深想一秒,就自然能感到时过境迁。总而言之,那是一种往事浮上心头,发现自己的“内核”——或者说类似的玩意儿,没有发生太大改变的感觉。
我们当然会改变,会过上与想象中不同的生活。但有些也没能改变,就像石头无论怎么被流水打磨,它依然是石头。我们终究会养成某种习惯,那个习惯会跟随我们很多年。那个习惯所定义的,是“自己”。
或许这么说更合适。
很多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要如何找到自己?”
我无法给出什么真知灼见,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寻找的东西也千差万别。但想了想,还是应该尽我所能给出一些答案。
许久以后,我终于能表述完整了:养成一个你自己的习惯,在那个习惯里你会忘记自己是谁,忘了窗外的声音,忘了周围的嘈杂,最终那个习惯所带来的,就是“自己”。
忘我的时候,就是找到自我的时候。
-2-
越来越多的事可以用“年”来计算。除了习惯,还有朋友。
朋友是记录彼此的历史又展望彼此未来的人。
我们一起哭过闹过。有一年,鱼儿为了感情二话不说跳进河里,包子喝得酩酊大醉,我跟老陈在马路牙子上喝啤酒。那几年我们都热血,小事是大事,大事就是惊天动地。
我记得2015年结冰的河,记得2014年看到包子偷偷抹眼泪,记得陪大胆去医院,当时她的左耳几乎失聪。我也记得那年的马路牙子,飘着小雨,寒风刺骨,除了我和老陈,再也看不到其他行人。不知道从哪儿传来狗吠声,这声响消失在黑夜里,像是从另一个世界穿越而来的。
那些情感和故事,一幕幕,都像发生在眼前。
但无论怎么样的情感,都敌不过一天天的日常。热血逐渐冷却,大事也是小事,小事就是自己消化。有天傍晚散步时突生感慨,可又不知道在感慨些什么。走进一家店,在走进之前我毫无记忆,走进之后才发现我几年前来过。
我突然知道心中的那团无法表述的迷雾是什么了,那是我浑浊不清的记忆。
如果没有朋友,又没有保存至今的物件,我们该如何证明那些岁月真的存在过,那些情感是真的出现过?那个曾经的自己,或许就真的消失于岁月之中了。
还好有人同样也记得。
是朋友,让我对过往的消失不再慌张。
-3-
当然因为生活忙碌,很多人已无法时常见面。时间带走一些原本熟悉的人,换来一些陌生的人。这是无法逃避的自然现象。经验告诉我:变得面目全非的两个人,终究会逐渐生疏。
幸运的是,我们出于种种缘由,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住了曾经的自己。因为保留住了,自然就还能跟一些人再次相聚,你们还能像以前那样了解彼此。这是缘分,更是幸运,但我相信,这都是因为你们即使鼻青脸肿、踉踉跄跄,也没有彻底违背自己的意愿。
这样也好。大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孤身前行,需要安慰的时候,转头一看,还能看到不远处在努力的朋友。或许因为相隔太远,言语无法迅速传达到彼此的耳中,但一个点头、一个微笑,就足以燃起继续前行的勇气。
今天是2020年1月11日,生日的前一天。
好朋友来我家,帮我布置房间。有人说年龄大了,就不愿意过生日了。我想,如果借着生日的理由可以跟朋友相聚,其实也很不错。
即使没有时间常相聚,也依然能鼓舞彼此;即使相聚时不会再喝到挂,也依然内心欢喜。
是朋友,让我对以后的未知不再担忧。
-4-
我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是否认识我,是不是一脸蒙地看完了这篇文章。你或许觉得自己孤身一人,或许觉得道路永远没有尽头,或许正处于跌跌撞撞的时期。岁月没有饶过任何一个人,我们在变老,没关系,世界也同样在变老。
我知道你内心的一部分还不愿意妥协。
这样也好,我们可以明白哪些是真的无法改变的,这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称为“原则”,而另一部分,则是“热爱”。
要想保留住这些,必须付出代价。我们成长,就是为了认清这些代价,并心甘情愿地接受。最终我们能握在手里的,是能让我们坚定自我的习惯,能陪伴到最后的朋友——或许不会太多,但每一个都很重要——还有,一个不再慌张的自己。
这就足够了。
你可以做到的,在时间的洪流里站稳,给自己时间,我相信你。
最后谢谢每个读者,你们都是我一篇篇文章写出来的亲读者。
谢谢你们的包容和陪伴,谢谢你们一直听我说话。
这一切都是时间给我的答案。
写在生日前一天,并祝自己生日快乐。
祝你早安午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