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通过内在转换实现外在变革(1 / 1)

一个小镇子的女孩,生活在空空的世界,

她会乘着午夜列车踏上旅程。

一个城市男孩,生长在南底特律,

他也会乘着午夜列车踏上旅程。

一名歌手,待在烟雾缭绕的房间,

四周充盈着葡萄酒与廉价香水的味道。

只因为一个微笑,他们便乐彻今宵,

热情四溢,经久不息。

——《不要放弃信念》(Don’t Stop Believing),旅程乐队

几年前,我在柏林参加了在某家最著名运动餐厅内举办的家庭聚会。店主是当地的一位大人物,他将一家寻常餐厅变成了“网红餐厅”。墙上挂着他和德国足球界名人的合影,如贝肯鲍尔、克林斯曼、马修斯、维尔勒、哈特曼等等。在聚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早上,当我在该餐厅用餐过程中全神贯注地观看这些照片时,一个略显古怪的男人走了进来。他穿着一套破旧的慢跑服,戴着老式的角框眼镜,手中拿着两个鼓鼓的的超市塑料袋。他看上去相当邋遢,乍一看,似乎不太可信。

我用余光看到这位老先生从一张桌子走到另一张桌子,试图与其他客人交谈,但没有取得成功。我终于还是成了自己偏见的牺牲品,因为我脑子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没错,他正是来这里乞讨的。”但我错了,事情并不总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

不久之后,这位老人来到我们的桌旁。他调皮地笑了笑,友好地说:“早上好。您肯定认识我!”

我几乎预想到他开口会说的一切——除了这句话。这是一种典型的“模式中断”,一种打破模式的沟通方式。

我马上便对他产生了兴趣,随后问道:“嗯……早上好。请告诉我,我们是在哪里认识的?”

“啊,是通过托马斯·戈特查克(德国知名主持人)。”那人答道。他在刚才就已经把两个塑料袋放在一边了。

“对不起,我很少看电视,也从不看《想挑战吗?》这个电视节目,您有参与过那档节目?”

那人看着我,惊讶地发现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档如此知名的德国文娱节目。他说:“您确定吗?您一定认识我。《柏林早报》和《柏林新闻》上都刊登过关于我的长文。”

“不,”我答道,“我来自柏林,但我不记得读过关于您的任何东西。您到底和戈特查克有何关系?”

“好吧,我就是来这里打赌的。我知道柏林的每一条街道和每一座地铁站。如果您愿意,可以考考我。您说出任何一条街道的名字,我都会告诉您它所在的地区和下一个最大的十字路口。”

我那时狐疑满腹,即使今天也不能确定这家伙是不是真的上过《想挑战吗?》,因为我那时非常好奇,所以说了一条我很熟悉的大街。“好的,那是弗洛拉大街。”

答案像是手枪发出的一声枪响。“这条大街坐落于柏林的潘科区。一头通往维内塔街,另一头通往柏林街。在那里你还可以找到潘科区的地铁站和城市列车站。”

我一下被震住了,然后又说了一条大街。“那是法国大街。”这次他还是脱口而出。“那是市中心的一条小街。它穿过法国大街,通向歌剧院。最近的地铁站也叫法国大街站。”

你为自己的生活及成功负责

我的胃口被吊得高高的,这个人确实对柏林所有的街道了如指掌——无论大街小巷,巨室平屋。我们足足聊了20分钟,他满怀**地讲述了自己的诸多回忆。然后,就在他准备离开之前,他问我是否可以给他一点钱,他现在手头有点紧。我惊讶地问道:“但是,您有如此独特的天赋,为何还会沦落至此?”

他在答复中以一种悲剧性的方式总结了这一点:“我该怎么办?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一份合适的工作。”

我给了这位友好的男士10欧元现金,然后他就移到了隔壁的桌子上。无论如何,我还是独自思考了很久。这个人无疑是幸运的,他拥有令众人羡慕的高超天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对他的记忆力求之若渴。然而,本周日早上,在柏林,他穿着一套旧的慢跑服,拎着两个超市购物袋,在一家餐馆内四处乞讨,向客人讨要钱财——只因为他没有积极发挥自己的才华,却以宿命论的方式希望其他人或某种无形外力改善自己的窘境。这真是天大的错误。这个错误让我们想到本书中的另一个重要金句:

“如果你不能成全自己的运气、成功和快乐,不要指望别人会伸出援手!”

是的,人生的成功永远是头等大事。你可以让自己被别人的期望所引导,让自己在舒适区中苟且度日,对外部环境只做出被动的反应。或者,你可以承担起责任,积极地塑造期望的或必要的变革。我想问你一个对你的未来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你是渡渡鸟还是狼?

论渡渡鸟和狼

什么,你从没听说过渡渡鸟[8]?这并不奇怪,因为这种鸟自1681年就已经灭绝了。这一物种之所以会灭绝,是因为它们在宁静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着过分安逸的生活。鸟的数量越来越少以致完全绝迹。

渡渡鸟曾在毛里求斯岛上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它们大约高1米,重约22.7千克,蓝灰色羽毛,喙长0.2米。渡渡鸟的尾部没有尾巴,代之以一簇白色的皱褶羽毛。由于翅膀发育不良,它们根本无法飞行。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渡渡鸟没有任何天敌。这些条件在各方面都是自相矛盾的。那里有足够的生活空间,足够的食物,宜人的气候,这一切更逐渐变得越来越舒适。直到有一天,第一批人类乘船到达了这个印度洋上的田园小岛。

渡渡鸟是如此单纯,以至于它们根本没有察觉到任何危险。对于一个挨饿的水手来说,有什么比杀死一些不能逃跑,甚至毫不警惕地接近人类的鸟更容易的事情呢?但渡渡鸟足够幸运——水手们对这种鸟肉的生硬口感毫无兴趣。最终杀死这一物种的是与人类同行的老鼠、猪、猫和猴子。对它们来说,渡渡鸟蛋易捕易食,这些鸟蛋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地上,没有任何防御措施。这是一个物种迅速灭绝的开始。由于生活条件过于舒适,这些可怜的鸟儿丧失了任何与逃跑或防御有关的能力。1681年,它们的时代结束了。传说最后一只渡渡鸟是被一个西班牙水手杀死的。

现在你可能会问:“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伊利亚,但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道理很简单,渡渡鸟不是因为聪明警觉而遭到灭种之灾。恰恰相反。它是自己舒适区的牺牲品,它没有为应对环境巨变做好准备。渡渡鸟的特征,是扼杀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典型。让我们来看看下列几个事实:

?舒适:渡渡鸟生长在天堂般的环境中,丝毫不需要害怕敌人或其他外部危险。

?更多的是“重复”,而不是“革新”:多年来,它们的舒适区很容易扩大,以至于完全忘记了灵活改变自身行为的能力。

?维持现状:渡渡鸟这个物种浪费了在舒适区以外搜寻的机会。

?缺乏批判性思维:渡渡鸟没有警戒之心,无法区分朋友和敌人。它们没有将未来握在自己手中——抱歉,我指的是渡渡鸟那双发育不良的翅膀。

?缺乏动力:渡渡鸟变得慵懒、怠惰,失去了积极塑造自己未来的所有能力。

渡渡鸟的对立物是狼——狼拥有诸多适应环境改变的特性

整个渡渡鸟群体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会永远在毛里求斯安逸地生活下去。它们从未预想或意识到任何潜在的变化。现在让我们回到话题的主线,人类的某些行为方式与渡渡鸟有极为相似之处:整个公司、行业或社会的行为几乎与这种鸟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渡渡鸟不明事理,而我们人类则拥有智慧——或者至少我们应该拥有智慧,但我们还是常常忽视每个时代出现的标志。

现在让我们看看渡渡鸟的对立物:狼。这种在拉丁语中被称为灰狼(Canis lupus)的猎食者不仅在几个世纪中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更是一个面向未来适应性的绝好例证。尽管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不断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和系统性的狩猎活动导致灰狼的自然栖息地逐步萎缩,但它们已经设法适应了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我们人类可以从狼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它们身上那些与适应变化相关的特征真的非常令人着迷:

?意识:狼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卓越。它仅凭风吹便可感知到最远约300米外的其他动物,而且能听到最高40千赫的声音(人类只能听到最高20千赫的声音)以及同伴在9千米外嚎叫。

?灵活性:由于适应性强,在欧洲、北美、亚洲、加拿大、西伯利亚和蒙古等多个气候带都有野狼出没。它们生活在森林、北极苔原、沙漠、湿地,甚至海拔约300米的山区里。狼的奔跑速度极快,同时也是游泳健将。它们会根据栖息地的不同调整自己的狩猎和进食习惯。

?速度:在变化的时代,“最好的”并不会总代表胜利,“最快的”才会。狼的最高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50千米。

?团队精神:没有人能独成其功。狼也知道这个道理,这就是它们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和领土行为的原因。正是因为各个群体的等级森严,它们特别重视保护弱者。

?机会观:谁想在未来利用机会,就必须首先认识到机会。狼不仅有非常好的夜视能力,更有250度的视野范围。比较起来,人类的视野范围只有180度。

?坚持:狼有非常好的忍耐力,每晚步行100千米并不少见。

是的,在积极变革方面,我们可以从狼身上学到很多。但是你呢,亲爱的读者?你是否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了上述特质?如果还没有,那么现在就是时候了,接下来的几年中,那些在塑造自己世界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将会对自己的世界产生深刻影响。未来一定属于狼,而渡渡鸟终将因其被动苟安而灭亡。然而,我有一种感觉,在我们的社会、公司和组织的重要职位上,有太多被动等待、犹豫不决、责怪环境,怯于奋勇直前、拼搏进取的渡渡鸟。鉴于社会日益复杂的环境,我想再问一次那个最初的问题:

“你是渡渡鸟还是狼?”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你未来的命运。归根结底,我们的身份和自我形象总是对我们每天取得的成果负责。让我们仔细看看为什么会这样。

变革钻石模型

此刻,我们发现自己正处在本书的关键节点。我想向你介绍一个极大地改变了我生活的模型。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总能轻而易举地成功做出变革,而另一些人却在哪怕是最微小的挑战中屡屡失败。这个模型基于社会科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和治疗师罗伯特·迪尔斯提出的变革水平模型。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改进、补充和扩展这个模型。最终我创造了自己的变革钻石模型,如果你想运用自己的个性作为未来最重要的成功因素,这个模型也能对你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下图显示了这个变革模型的结构:

变革钻石模型

模型背后的哲学思想很容易理解。变革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产生并相互影响。上面三层的内容紧密相连,中心元素是自我认知(Identity, 在模型中呈菱形)。我们很快就会知道为什么这个图标表述精准。不过在那之前,让我们先看看每一层的内容。

?环境:我们的空间环境,我们与之互动的人,以及所有其他外部条件。

?行为:我们的具体行动,指我们所做、所成就和所实施的一切。

?技能:我们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总和,这个“总和”进而引导内部进程、策略和计划。

?信念:我们深信不疑的事物。信念在潜意识层面发挥作用,它总是来自外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深刻。信念既是有益的又是有限的[9]。

?价值观:价值观可以被视作我们存在的道德原则和行动的指南针。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在潜意识层面上发挥作用。有所谓的动机价值观和厌恶价值观[10]。

?自我认知:想象一下,把你的所有特质——知识、技能、才能、经验、梦想、价值观、信念、长处、短处和其他一切方方面面投入一个大漏斗。然后这“一大团”再经历某种特殊过程,最后成为落到漏斗底部的一滴精华。而这滴精华正是你成为“自我”的精华之物。这便是你的自我认知。

?愿景、使命和目标:在核心需求的背景下,你已经熟悉了“愿景”和“使命”这两个术语。请将二者与“目标”相结合,这会为你提供更有意义的生活。

在变革钻石模型中,不同层级之间有着不同的关联,这些关联也是您需要注意的。

到目前为止,一切还算顺利。在不同层级之间,存在如下关联:每当某一层级发生变革时,也将自动导致其下的层级发生变革。这意味着自上而下是一种“确定关联”,而自下而上的变化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就是为什么它被认为是“可能关联”。例如,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会导致技能、行为和环境级别的自动改变。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改变自身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更高层级的变化,但一切也可能保持不变。一个带有“可能”愿景和任务的长方形悬停在模型顶部。这些因素赋予了我们生活某个真正的目标,从而对下面的各种变化层级产生直接影响。你被搞糊涂了吗?那么让我给你一个具体的,多少有点假设性的例子。

假设你是自己城市中最大百货公司的经理(如果你住在农村,那就想象成最近的城市)。让你最头疼的问题男士是邦迪先生,他是女鞋部的主管。表面看来,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也很想在这个职位上有一番作为,并且每天至少宣讲一次变革对自己的重要性。但在潜意识层面,事情看起来却很不一样。由于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这位男士将自己看成了一个失败者和极为普通的推销员。他最重要的价值观是自私和对闲暇的迷恋,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是为自己”。他消极的沟通方式常常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确信顾客更喜欢自走自逛,销售很难学习,而且他觉得自己已经50多岁了,无论如何也不会获得晋升。尽管邦迪先生没有在主意识层面注意到这些事情,但这种蛰伏于潜意识中的观念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产生的结果也相当一致。他的知识和销售技能完全低于平均水平,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顾客投诉,部门的销售业绩也非常不尽如人意,他经常不知踪影,而且与其他同事也是摩擦不断。

作为这家百货公司的老板,你很清楚:现在是时候改变了。你将邦迪先生转到文具部。时尚区不适合他,他一直对办公用品很感兴趣,至少可以说多少有些兴趣。然而,现在有一个问题:他的自我认知、价值观和信念仍然没有变化,在最初的成就感后,他的技能和行为没有丝毫进步。尽管拥有了新的环境,文具部的业绩终究没有改变。他在文具部也是老样子:被动懒散的销售方式、过多的请假、大量的客户投诉和糟糕的同事关系。

“好吧,”你想,“邦迪先生可能只是缺少好的手段。”所以你雇了一个顶级销售培训师,希望这位培训师能为他提供所有必要的手段:领导力培训、客户沟通、处理异议、成功交易和销售附加。然而,由于自我认知、价值观和信念尚未改变,这次培训并未产生预期结果。

当然,你不会放弃,并怀疑是销售培训师不够优秀。你又将邦迪先生派到某著名研究所参加销售研讨会,在那里他将有机会在五天内提高自己的技能。然而,情况仍旧没有任何改变:他作为一个失败者和普通推销员的自我认知不允许自己在技能和行为层面上有任何变革。在最后一次绝望的尝试中,你与邦迪先生就其未来发展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在谈话中,你向他推荐了新的价值观和指导方针,并告诉他“你只需要相信自己”。不幸的是,他潜意识中的观念是如此强烈且固执,在这次促膝长谈后仍旧没有任何改变。

就在准备放弃之前,你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式思考。你记起自己在柏林曾参加过的某个辅导研讨会[11],你安排邦迪先生参加了那个研讨会,并使他在某种良好的氛围中得到了其他人体面的对待。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种种,并开始反思。他终于明白,自己无意识锚定的自我认知水平阻碍了自己有意识的目标,他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个性,而期望的内在转变突然之间便发生了。他的自我认知正在缓慢而坚定地逐步改变,邦迪先生现在把自己看作一个有价值的人和一个优秀的推销员。这进而使他产生了一种信念——销售并不难,客户肯定良好的服务,当自己怀着热情和**完成工作时,所有的大门都会向自己敞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如以客户为中心、团队精神、勤奋和热情。为了将这一切付诸行动,邦迪先生自费参加各种研讨会,坚持读书,并向作为老板的你积极请教意见和建议。得益于新技能和知识的增长,他现在的行为与此前完全不同;他以专业的态度与客户打交道,以同理心和澄明的态度领导员工;创造更高的销售额并为部门的发展贡献很多想法。突然间,一切都变了:部门业绩飙升,客户反馈积极,邦迪先生深受员工和同事的欢迎。因此,他被提升为一楼全部部门的负责人,后来更因表现突出而被调到柏林分部。

变革钻石模型的关键节点就是你的自我认知

我希望这个简短的例子能帮助你理解为什么变革有时会出现,而在更多时候并不会出现。在变革钻石模型中,始终存在从上到下的“必然”关联和从下到上的“可能”关联。最重要的关键节点便是个人自我认知。它直接与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相互作用,它定义了我们的个性,我们的行为,进而定义了我们的生活结果。“ 但请等一下,伊利亚。这就意味着环境、行为和技能水平的改变往往不起作用?”确实如此。当然,有规律的重复行为最终会导致自我认知的改变:我们经常做什么决定了我们会变成什么样。但事实并非如此。通常情况下,变革钻石模型始终是主导因素。

高收视率电视剧《再见德国!移民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剧中的模式几乎总是一样的:一个对自己现状不满,感觉自己不够成功的人决定到加拿大或大加那利岛开始新的生活。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环境,通常也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但这些人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将自己融入这个新选择的家园。由于他们的自我认知及相关的价值观和信念保持不变,短时间内的结果看起来是一样的。这个人很沮丧,并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很快便从自己选择的“天堂之岛”搬了回来。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吸烟者,他尝试用尼古丁贴片、口香糖或其他替代品代替燃烧的香烟,试图在自己的行为层级上做出改变。只要他不改变自己的自我认知——“我是个烟民”和关联的信念——“戒烟很难或如果我戒烟,我将不可避免地复吸”,成功一定是短暂的。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计划总会导致“重操旧业”。只有当变革钻石模型被转换成“我是一个快乐和满意的非吸烟者”时才会产生可持续的结果。

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这些例子。如果我们想实现深刻而持久的改变,那么我们就必须从自身个性的核心处着手。这就是为什么钻石的形象如此贴切,因为我们的自我认知必须经过多年的磨砺才会“化蛹成蝶”。最初,它往往如同一块煤灰——黯淡,沉闷,外表不怎么吸引人。但经过压力、时间和长期的研磨,这个不起眼的小块儿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宝物,人们对它趋之若鹜。这便延伸出另一个重要的表述:

“每一次外在变革总会肇始于一次内在转换。”

让我们仔细看看这种转换是如何对你发挥作用的。

“开始转换吧,我的朋友!”

“在三十小时内写一本畅销书!”“不需要任何知识或经验,在两天内拥有自己的专家业务!”,甚至“你再也不用工作了。今天便开启你的网上业务,躺着就能获得每月12 500美元的收入!”你熟悉这样的广告吗?当我登录脸书时,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类似的营销。虽然具体措辞可能会有所差异,但这些信息的实质内容大体雷同:“你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可以迅速成功!” 一方面,这些广告商厚颜无耻地宣传其可疑的产品和服务真的很令人恼火。同时,我也多少会被这些宣传所吸引。毕竟,一定会有足够多的人“深陷其中”,否则就不会有数百个类似的广告日复一日地出现在互联网上。

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别忘了,著名的美国演员埃迪·坎特提醒过我们,他花了20多年才“一夜成名”。我们都知道,成功总是努力工作、坚持不懈、纪律严明、勤奋努力的结果,有时还包括常年经受挫折。我真的希望这些虚假宣传从未出现过,因为在内心深处,人们仍然期望有某个秘密公式,依靠这个秘而不宣的知识或魔法咒语,一个人不需要任何努力便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功。

不幸的是,这种离谱的愿望是一种悲剧性的错误。世界上有一条不容置疑的真理:

“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

要想消费某种东西,必须首先将它生产出来。财务自由只有在储蓄或投资之后才会到来。六块腹肌通常是严格饮食和坚持运动的结果。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需要很多勇敢的决定、创新的想法和努力的工作。没有努力,就没有成功。毕竟,生活就像一座楼梯:我将其称为“成长阶梯”,我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会对此有更详细的介绍。阶梯上没有电梯,如果你真的想成功,你必须一步一步地爬上这个阶梯。每一层上都会有相应的挑战等着我们。我们会跌倒、失败、犯错。但是我们会在这些阶梯上成长和进步,直到我们最终准备好进入下一级阶梯。行进的顺序总是一样的:

行动→犯错误→学习→成长→登上成长的下一节阶梯

只有当我们着力于内部成长和磨砺自己时,我们才能在外部获得同样的结果。当然,这意味着我们的自我认知必须同时成长。我们只有将自己的人格进一步完善时,才能成为一名更好的企业家、老板、员工、销售员、同事或经理。我这里有一个对你有帮助的问题,如果你能经常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它有可能极大地改变你的生活。我对此把握甚大,因为它已经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是在某本书中看到这个问题的,那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从那之后它便一直与我形影不离。这个问题是:

今天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即使肉身可能刚刚登上个人成长阶梯的第一级,也请你想象一下当登上顶端时自己会是何种模样,然后在自己当前的发展水平上保持相应的心态、标准和思维方式。

每一次外在变革总是肇始于一次内在转换

当我还是卡尔施塔特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时,我很高兴地向实习生提出了上述问题。在我为他们做了一个关于勤奋、自立和永远注重团队精神的长篇演讲后,我得到了对方发自内心的赞许,但几天后这些信息似乎又被“发自内心”地遗忘了——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然而,与上述问题相关的小而有效的思维实验却截然不同。无论实习生希望成为什么,无论他们希望成为部门主管、人事经理还是管理总监,这个问题总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管这些年轻人在公司待了两天还是两年,一些事情都会立刻发生变化,因为他们会将自己最重要的价值观、积极的信念,尤其是他们渴望的未来自我认同,运用到当前的挑战中。就这样,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预想的人格。

亲爱的读者,你可以而且应该自己利用这一原则,因为每一个外部变化都是从内部转变开始的。无论你为自己的未来制定了什么样的目标、梦想和愿景,你的自我认知必须融入其中,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进,这取决于你今天所在的不同位置,这可能需要很多努力。你一定会产生质疑,犯错误,克服障碍。在这一点上,我想引用阿诺德·施瓦辛格的话,他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你不可能将双手插在口袋里爬上成功的阶梯。”正是这些时刻真正塑造了你的性格,使你成长提高,直到你准备好进入下一节阶梯。然后剧本便会再次开始。虽然这条路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但它是唯一能让你过上充实而满足生活的正路。

我想用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的话作为这一章的结尾。他的话简洁而精辟:“光有愿景是不够的,还必须努力行动。光盯着台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爬上台阶。”这是一个卓越非凡的观点。如果你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独的战士,而是和那些支持和鼓励你的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这一段历程会更加有趣。这本书的下一部分就是关于这一点的——身边人的重要性。你愿意我们一起登上下一个台阶吗?那么我们出发吧。

变革者备忘录:本章中的五大观点

1.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时拥抱狼的特性,抛弃渡渡鸟的特性。

2.变革钻石模型解释了成功的改变是如何运作的:它主要在自我认知、价值观和信念层面上运作。

3.你的自我认知是你所有生活结果好坏的关键。

4.每一个外在变革都是从内在转变开始的。

5.问问你自己:“今天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