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一月份里,我总有一种停留在2022年的感觉,填表落款日期不由自主就写:2022年。
虽然2022年以及2021、2020都承载着我们巨大的“苦难”经历,在往后平静的岁月里,或许会在某一时刻,再次将我们拉回这个冬天,这个在年初饱含幸福寓意的2022年,并没有善始善终。
人生的无奈和软弱被无限放大,我们像是困在笼子里的鸟兽,经历过许多低落时期和一场比感冒难受许多的病痛之后,我终于能确切的感受到,一场寒冬过去了。
年终总结放在现在,更像一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常规仪式感,对于渺小的我们来说,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告诉自己:嘿,今年就这样了,哪怕没完成想要做的事情,但它已经过去啦,接下来的日子,好好面对吧。
这一年,我看了许多次落日。
我觉得看日落的美妙之处,在于无论身处何方,周遭的环境如何,哪怕是一片废墟,当金色的光辉洒下来的时候,当下就是最美。
这一年,我减少了自我精神内耗。
我之前的精神内耗很严重,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会让我陷入胡思乱想甚至失眠,扔掉“玻璃心”真是职场人士的必备技能,甚至要多一份“爱咋咋”、“与我无关”的心态,毕竟生活是自己的,不需要过分解读别人,自己做到问心无愧便是最好。
这一年,我吃了几次外省美食。
作为西北女生,我真的超爱碳水食物。2022年去了几个地方也是以碳水为主。在看贺兰东麓看演出时,吃到的贺兰山蘑菇面,惊艳到我了,它看似是臊子面,但带有陕西油泼面的热辣感觉,精髓在于汤汁,贺兰山蘑菇有着独特的鲜美。我还在隔离期间试着做了一份山寨版,显然并不成功。
榆林街头有我从来没吃过的小吃,3块一碗的刀刀碗托,口感滑嫩,刀刀碗托老板身后垒起高高的碗墙,生意好得不得了。
西安回民小吃街的一个路口,有一家好吃的炒酸奶店,口感不是那种香精奶的味道,而且颜值很高,每一块是卷卷造型。
这一年,我依然是网易云重度用户。
以前写作,我总喜欢带着耳机听歌,有时候歌曲传达的情感会给我写作的灵感。工作以后我听歌的频率在下降,爱听的歌也是固定几首,霸占了我2021、2022两年的榜单。
这一年,我许了两次愿望。
一次是和好友去当地小有名气的大佛,携着欢声笑语和虔诚的祈祷,我们拾级而上。
另一次是和东远在终南山南五台,在祈福牌上写下内心的美好愿望,群山环绕,青葱翠绿,我觉得当下就已经是值得珍惜的了。
我努力从脑海里搜刮关于2022年的回忆,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五天。日子像面团被反复揉搓成圆又碾平,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一年,我还换了一份工作,加入了作协,看了一场现场演出,养了一只叫大吉的猫,肠胃疼痛依然每个月都要造访几次。
而2023年,我该做什么呢?除了长篇大论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坚持下去。
我很喜欢俞敏洪老师的一句话,在记者采访他关于创立东方甄选的经验时,他说:“要有两点,一要有耐力,坚持不懈去做,另一点是要做有价值的事情。”
他一语道破一个普通人想过好普通日子该做的事情要点。无论是考试、学一个新技能、或者寻求一份好的工作,能够有耐力和做有价值的事情加持,哪怕普通,我们也会是一个厉害的普通人。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度过了长而幽暗的日子,要给自己许诺一个闪着光的2023,管它结局是否尽如人意,我们为之努力的日子已然是灿烂的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