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会闪现的片刻,真正的隐忍者会毫不犹豫地表现出自己凌厉的一面,以无法阻挡的态势向机会进发。
2005年3月,我在国内的一所大学给大学生们做就业与创业主题的演讲。演讲临结束时,我掏出十几张名片,对大家说:“同学们,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期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我顺便带了一些自己的名片,要的同学请举手!”话音刚落,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手来,齐刷刷的,颇有气势。正当我叫助手派发名片时,只见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瘦小的小伙子快速奔到我面前,“苏老师,我想要一张您的名片。另外,我能跟您单独合个影吗?”
其他所有想要名片的大学生都坐着等待名片发到自己手中,而这个瘦小的家伙竟然主动跑上来索要,并找机会跟我合影。我对他有了深刻的印象。
几个月过后,我的团队在网上发布了招聘启事,招聘新人,充实队伍。就在那段时间,我收到了那个小伙子寄来的一封问候信和合影。他在信中诚恳地描述了求职的艰辛,并希望能加盟我们团队。考虑到他的专业背景符合我们团队的一个职位,我很快就通知他来这里上班。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机会,然而机会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当机会来到你面前时,就需要你展现出凌厉的一面,即便你一直是害羞、内敛或矜持的。否则,你的潜能和价值就会被埋没。在关键时刻,凌厉地向机会冲刺,是真正的隐忍者的特质。这个道理很简单,一点都不深?奥。
问题是,我们如何在关键时刻改变自我,展现出凌厉的作风呢?
我必须承认,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凌厉果决的人。与之相反,我做事时常拖泥带水,也时常犹豫不决。为此,我没少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犹犹豫豫的,真没出息!”这是我父亲经常训斥我的话。我曾发誓改掉这个毛病,然而尽管很努力,却收效甚微。
所谓的“时间逼定”,就是在自我限定的时间内强迫自己“出头”。现实中有很多时间逼定的范本。在西方的结婚仪式上,主婚的神父必说一句话——“你们当中,如果谁有合理的理由,否定这桩婚姻,那么,现在请当着主的面说出来。否则,永远不要说了。”这句话看起来是在为新婚夫妇着想,实际上却给了新郎或新娘的旧情人跳出来大搞破坏的机会。旧情人在婚礼上把婚事搅黄的情形,并不少见。这就是经典的时间逼定的例子。
如果你像曾经的我一样,在面对机会时,总是拖拖拉拉,没有冲上去一搏的勇气,不妨尝试这个技巧。虽然时间逼定对自己略显残酷,不过它的效果确实明显。
作为一个真正的隐忍者,在机会面前我们需要凌厉地展开攻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机会都是不成熟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保持克制。
克制并非消极的等待,克制本身也能为我们的成功创造能量。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我们的快乐程度完全取决于自己在生活的重要领域中能够有多少控制力。如果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自己是主宰的感觉,那么我们无疑是自信的、快乐的。这种积极的心态来自于内心的掌控感,这种感觉意味着你认为自己是生活中最主要的创造力量。这种感觉是一种能量,它能助推我们走向成功。隐忍者们正是在保持克制的过程中练就这种控制感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培养积极乐观的个性,保持克制是绝对必要的。
一位智者深受弟子们的钦佩,因为他总能够完成惊人的工作量。弟子们问智者:“为什么您总能完成那么多任务,而从来没有显出紧张的模样呢?我们想知道,你是如何做到保持冷静的同时又具备充沛的精力的?”
智者这样回答道:
“当我站立时,我就站立;当我行走时,我就行走;当我跑步时,我就跑?步。”
弟子们表示不解:“这怎么可能是您的秘诀呢?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呀,但是为什么我们做的工作不仅比较少,而且总是感到紧张呢?”
智者答道:“原因很简单,你们没有保持克制。当你们应当站立的时候,你们已经开始行走了。当你们应当行走的时候,你们已经开始跑步了。当你们应当跑步的时候,你们已经抵达目的地了。”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像智者的弟子们一样,无法克制自己,特别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与做事的节奏。当我们从事一件工作时,总是不自觉地想到昨天的事情,或者接下来需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而没有把自己控制在当下。我们的思想像极了一场失去控制的火灾,肆意燃烧。想要成为一个能凌厉进攻的隐忍者,必须学着控制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紧张发挥有益的作用。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自控力就出现了。
幻想着每时每刻都能完全集中思想,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可以不断地锻炼自己集中思想的能力,慢慢地取得进步。适度压抑自己的潜能,不仅能帮助我们理清思绪,清除因思虑过多而产生的焦虑感,最重要的是能避免我们锋芒毕露,帮我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有一个“海龟”朋友,于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又去美国留学,专业方面很厉害,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但是他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很好,因为他喜欢争辩,性格比较冲动,又恃才傲物,同事和上司都故意离得他很远。所以,工作了四年,他仍旧待在技术员岗位上,得不到公司的重用。后来,他的好朋友给他分析了他的问题,他才渐渐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他就被破格提拔为公司的技术总监了。
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把自己置于高不可攀的位置。如果你把自己看得太高,又喜欢卖弄才华,那么你就很容易在无意间得罪别人。因为人人都有自尊,当你太过招摇、四处抢风头的时候,别人要么不愿意与你交往,躲得远远的,要么就会想要杀杀你的威风。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不要锋芒毕露,意思并不是说完全不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说要有所保留与克制。应该展示的时候绝不退让,而应该谦让的时候也要及时打住。
日本有一名撑高跳运动员,曾经连续六年获得世界冠军,并不断突破世界纪录。当记者问他一直能够保持纪录的秘诀时,他谦虚地回答:“其实,我第一年拿冠军的时候,就能做到现在(第六年)的纪录,我之所以能连续打破世界纪录,只是因为我懂得控制自己。”
如果他在第一年就展示出第六年的成绩,那么之后也许就不会做出任何超越之前的成绩和突破,甚至可能难以保持以往的纪录。适当地压抑住力量的爆发,会从心理上不断地给自己一种鼓励——“我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我的力量,我还可以做得更好。”本着这样的想法和意志,就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不管是工作还是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一个“度”,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就像有的人,往往在达到了一个巅峰之后就觉得自己后劲不足,无法再做出更大的成绩了。这其实就是没有适度压制潜能的后果,就像挖煤矿一样,一次性把所有的精力和潜能都挖掘出来,之后还有什么可以继续开发的呢?在一定程度上,适度压制潜能也是给自己的未来发展留一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