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长远的眼光,无疑会增强你的隐忍力。1987年,美国股市突然暴跌,巴菲特持有的重仓股大幅贬值,他的个人财富也大幅缩水,然而他表现得异常平静。无数双充满恐慌的眼睛转向巴菲特,他淡淡地回答道:“没什么,也许股市过去涨得太高了吧。”巴菲特为什么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因为他坚信自己选定的这些上市公司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投资价值很高。跟天灾一样,股灾迟早会过去的。这些公司内在的投资价值迟早还会在股价上体现出来。
结果,巴菲特顺利度过了这次股海风波。“股神”的长远眼光造就了他惊人的隐忍力。
我有一个在国内的朋友,他在大学毕业之后,曾经开办了一家网上物流公司。那时,互联网泡沫膨胀到极致,他激动地看到了网络物流发展的潜力,于是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成立了公司。由于经验不足,加上选择的合作伙伴们不成熟,他的公司在开业之后没多久就陷入苦苦挣扎的境地。
紧接着,网络经济进入寒冬,公司经营愈加困难。面对迟迟不能盈利的窘境,他先后改行尝试了IT软件服务、硬件代理销售等近十种业务,甚至,有一度他还考虑在电脑城卖便当维持生存。结果,两年之后,他几乎完全弄不清自己创业的目标是什么了,公司也因无法盈利而倒闭。
这段痛苦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自己缺乏走一步看三步的长远眼光。他感到自己做事浮躁,对于一件事情往往没有清晰的认识就急于尝试。很多人失败的原因都跟我这位朋友一样,对未来没有明晰的思路,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结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又做那个,最终一事无成。
经过反思,他开始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给自己制订一个比较清晰的目标。不一定要求自己能看多远,但最起码我们要弄清楚自己到底要去干什?么。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短视行为实在是太多了。
有的人刚点击了电子邮件的“发送”按钮,就立即懊悔了;有的人心情沮丧,即刻对他人怒声责骂……我们一辈子做过的懊恼事总是说不完的——吃喝太多,锻炼太少,睡眠太少;在很多没用的东西上浪费金钱,背负债务;武断地评判别人;太在意自我的需求,麻木不仁地忽略他人的需要。
上述这些行为的出现,正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长远的眼光和规划,以致我们想坚持一些好的习惯,也无从做起,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你一定听过下面这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穷苦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钓竿和一篓活鱼。一个人拿走了活鱼,另一人拿走了钓竿,两人就此分道扬镳。得到鱼的人非常兴奋,他就地取材,用干柴搭起篝火煮熟鱼,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还没等他品尝出鲜鱼的味道,鱼就被吃光了,连汤汁都没剩下。不久之后,他抱着空空的鱼篓饿死在路旁。拿到钓竿的人,继续忍饥挨饿地一路向海边奔去。等到大海出现在眼前时,他也用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同样的开始,有不同的结局。同样是两个穷苦又饥饿的人,长者恩赐他们一根钓竿和一篓鱼。这两个穷苦的人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一起去找寻大海。在寻找大海的路上,两人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艰苦的跋涉,鱼吃完了,他们也顺利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的生活。几年后,两人各自娶妻生子,建造了自己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定的新生活。
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者,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满足与欢愉;目标高远、从长计议的人,得到的却是长久的幸福。
2010年,我因为参加一次大型商业峰会,有幸结识了一家餐具公司的老总杰西卡女士。如此年轻就能经营这样一家大型公司,让我不禁大吃一惊。对于我的诧异,杰西卡仿佛已经习以为常。席间,我们攀谈起来。杰西卡告诉我,这次峰会所有的餐具都是由她的公司提供的,如果我的公司需要,她很愿意为我提供全美最好的服务。
我们聊得很愉快,用餐的时候,我发现刀具上竟然有未干的水渍。杰西卡立刻叫来服务人员,为我换上一套全新的刀具,并向我郑重地道歉。最让我意外的是,她希望我能接受公司为此事提供的一份“补偿”——为我的家庭餐具免费消毒一年。
我向她表示这只是一件小事,她并不需要为此道歉,而且餐具是干净的。但是杰西卡非常认真。她坚持道:“请您宽恕我们的失误。如果每一份刀具都有水渍,我相信我的公司明天就要关门了。”
杰西卡的坚定让我无法再拒绝,之后,她告诉我,她刚刚度过了一个危机。上个星期,杰西卡跟一家著名的食品公司签订了一份大合同,向这家食品公司按时按量地提供十万套一次性餐具。这笔生意无疑会给杰西卡的公司带来丰厚的收入。
然而,就在交货日期的前一天,杰西卡得知运输餐具的必经路段出现故障,必须进行检修。运输公司的临时违约,让杰西卡的公司无法准时交货。
事态变得严重起来。这是杰西卡的公司第一次与这家大型食品公司合作,如果无法准时交货,无疑会损害自己的信誉并大大影响之后的合作。不过,话说回来了,现实情况是运输公司出现了问题,与杰西卡的公司关系不大。如果杰西卡能和合作公司沟通一下的话,晚一天交货,应该也不成问题。
然而,杰西卡决定出资租飞机,准时送货。这样一来,成本至少要翻两倍,计算下来,这笔生意有赔无赚。杰西卡的决策遭到了领导层几乎所有人的反对,然而她毅然决然地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最终,货物准时送达食品公司。当食品公司的高层得知杰西卡的举动后,当场拍板与她签订了长期采购合同。
杰西卡暂时损失了一部分运输费用,却赢得了金子般的信誉与长期的合同伙伴。眼光长远一些,确实能带来更多的收益。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能力像杰西卡那样,走一步看三步,把事情做得更完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仍旧有很多人会选择把眼光盯在三米之内,做出愚蠢的选择呢?
有人说,是因为我们对其他的人与事不太了解,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观点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缺乏长远眼光的根本在于我们对自己了解太少。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每个人都至少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自我,他们对两者之间的了解甚少。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就能发现两个自我的真实存在。你表现最好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表现最差时又是什么样子?两者虽千差万别,但都是真实的你。
在正常状态下,每个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与前额叶质层掌控一切。两者合力工作,保证我们清晰、冷静地进行逻辑推理与思考。有专家将这两者合称为“表现区”(performance?zone)。在这个区域内,我们的大脑得以正常运作,并保持最佳状态。
然而,一旦我们感受到潜在或显性的威胁,交感神经系统就占据了主导位置,第二个自我显现出来。大量的压力激素不断释放,前额叶质层关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一切反应都趋向于原始本能,变得既狭隘又短视。
我们被或战或逃的生理机制所驱使,要么主动进攻,要么赶紧逃避。此时的我们完全处于“求生区”(survival?zone)的控制之下,即在求生的本能下,做出相应行为。
尽管当我们遇到极大的生命威胁时,这一区域能帮我们逃生,但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时候,这个区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然而,关键问题在于,当面对一般性威胁时,比如同事或上司对你提出批评,我们的生理结构会不自觉地助长这种或战或逃的本能反应。如果你顺从了身体的反应,就会丧失理性与反思的能力。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顺从了本能,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在做那件事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这是一个你问过别人,别人也问过你的经典问题。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绝大多数情况下,真实的答案都是,什么也没想,只是本能地做出了反应而已。
压力激素一旦在体内消退,我们又恢复了有逻辑的思考能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主动为此前的本能反应担负责任。与之相反的是,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动用前额叶质层为自己的错误开脱。即便是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也依然竭尽全力想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以此来推脱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
我们这样做,其实是在滥用自己的认知天赋。这是造成我们短视的根源,是我们无法形成长远眼光的根本阻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阻止本能的恶劣行为呢,特别是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情绪在哪个时间点上开始变得消极。当情绪倾向于消极时,你的身体会出现心跳加快,胸口、下巴或前额逐渐收紧的状况。
其次,当你感受到负面情绪时,遵循简单的“触发器黄金定律”。当你感觉自己在被迫做某件事时,不要去做,停止行动。冲动的选择无疑都是错误的,不会给你带来好的结果。
若你明显感觉到自己进入了“生存区”,记得提醒自己:“我要进去了。”然后尽量深呼吸,使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
最后,感觉你双脚的力量,摆脱繁杂的念头,脚踏实地地面对现实。
这些简单的动作,可以为你争取逻辑思考的时间。等心灵渐渐恢复平静时,你可以问自己:“如何才能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呢?该如何行动?”而后,你自然会做出清晰的规划,用理性的那一面展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