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我学习管理(1 / 1)

第一节 学习动机——端正态度

学习目标

1.端正学习动机,主动进行学习。

2.能用积极的学习动机激励自己,注重学习过程。

学习引导

你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问题1:寓言中的孩子开始为“谁”玩,后来又为“谁”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辉怎么了

李小辉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

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

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数学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他也很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习成绩: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因为他再也不是第一!

问题1:你是否有过和小辉一样的经历?如果有,请描述一下你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你上技工院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你对学习是否感兴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训练

1.任务描述

按照教师的要求分好小组,小组内分配任务编写问卷,进行本专业学习动机调查,写出调查结果,总结出本专业学生中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消极的学习动机。

2.任务目标

1)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能力。

2)了解积极学习动机的作用。

3.任务规则

1)班级按照教师要求分成4~8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动机调查问卷,时间在20分钟内。

2)小组内分配好任务,积极开展调查,调查对象限定在本专业的同学。

3)调查结果总结要实事求是。

4)整个调查过程由教师和同学监督,将学生表现纳入平日成绩考核。

4.任务实施

(1)确定人员分工

任务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分工任务,组长要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充分表达不同意见,形成职责清晰的任务分工表(表3-1)。

表3-1

(2)撰写调查方案

掌握问卷调查的设计要领,依据调查的目的,合理编写调查内容。

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介绍。

2)调查问卷设计(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问答题;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以采用访谈形式)例如: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或者,你学习这个专业动力来自谁?

你怎么看待你的专业?

你喜欢你现在的专业吗?为什么?

对于专业课程你课后花多少时间进一步学习或巩固?

专业学习成绩不够优秀,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为了学好专业,你都采取哪些方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结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专业学习中应该有哪些积极的学习动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汇总

1)调查的专业是什么?分别作了多少份问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采用多种统计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本专业学生中的积极学习动机和消极学习动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专业应该有的积极学习动机

小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务反馈

对于调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小组内成员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表3-2)。

表3-2

知识拓展

1.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其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动力。学习动机反映着学生的某种需要,它推动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活动以满足这种需要。学习动机一般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愿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及兴趣,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等。

2.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特点,学习动机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容指向可分为直接性学习动机和间接性学习动机。

直接性学习动机直接指向学习活动本身,是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间接性学习动机则是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是社会要求在学习上的反映。

2)根据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将之区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主导性学习动机是指一个学生的几种学习动机中起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辅助性学习动机则是在几种学习动机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学习动机。辅助性学习动机有的能促进主导性学习动机,因而会与主导性学习动机同时并存;有的则不能促进主导性学习动机,因而会被抑制甚至完全被克服掉。

3)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又可将之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学习的内部动机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它较为持久,且使学习者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状态。学习的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的诱因所决定的,它往往较为短暂,受这种学习动机所推动的学习活动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3.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一般来讲,没有学习动机便没有学习活动。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动机决定学习方向。一个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方向,才会进行学习活动。

第二,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的进程。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习进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个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第三,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效果。具有较强学习动机的学生一般成绩较好。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学习动机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的水平,即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

4.学习动机的激发

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有许多种,根据学习动机形成的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形成学习需要。一般来讲,学习需要是健康的个体所固有的,重要的是个体要使自己明确意识到这种需要,并进而使这种需要成为促进学习动机产生的直接动因。

2)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强大动力之一。一个人对某些未知事物的强烈兴趣,会推动他产生了解它们的强烈愿望,从而形成学习的动机。

3)创造各种外部条件,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这实际上是从动机产生的外在原因——诱因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外部条件包括新异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风气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等。这些条件的满足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学习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较强烈的学习动机。

5.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

耶基斯与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法则,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学习内容的性质不同而异。在较容易的学习内容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根据这一法则,我们知道,学习活动也需保持一定的动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最高的学习效率。

在学校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同学急于提高学习成绩,却总是不能如愿,学习成绩总是处于一个令人不满意的水平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同学过于强烈的学习动机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久久不能如愿。所以,学生在注意激发自己学习动机的同时,也应根据耶基斯-多德森法则的要求,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的水平,使其达到与学习课程相适宜的最佳水平,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推动自己的学习。

6.学习动机测量表

本问卷用于了解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制定上是否存在行为困扰,共由20个题目构成。测验时,请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题目,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照。若觉得相符,请在题目后打“√”,不相符合则打“×”。

1)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极少主动地学习。

2)当你读书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提起精神来。

3)你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倦,就想睡觉。

4)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不想再多看书。

5)如有不懂的,你根本不想设法弄懂它。

6)你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7)你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

8)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

9)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10)为了把功课学好,你放弃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

11)你觉得读书没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

12)你常认为课本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的理论、读大部头作品才带劲。

13)只在你喜欢的科目努力学习,而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

14)你花在课外读物上的时间比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多得多。

15)你把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

16)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

17)你给的学习目标经常变化,自己没法确定下来。

18)你总是同时为实现几个学习目标忙得焦头烂额。

19)为了对付每天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

20)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你不再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记分规则与结果解释】

每个题目若打“√”记1分,若打“×”记0分。

上述20个题目可分成4组,它们分别测查学生在学习欲望上四个方面的困扰程度:1~5题测查学生动机是不是太弱;6~10题测查学生动机是不是太强;11~15题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假如被试在某组(每组5题)中的得分在3分以上,则可认定他们在相应的学习欲望上存在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学习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组在本节学习过程的材料及相关成果。根据表3-3,对本节所有的学习活动进行评分。

表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