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自己的个人因素
1.理想追求
理想是人生的坐标,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理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和现实表现。理想的追求,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必然会对每个人择业指导思想的确立产生重要影响,并在职业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选择中表现出来。
2.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重要的内在要素,它直接影响到人在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言行表现和事业成败,关系到求职择业的成败。在选择职业之前,你必须了解自己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除此之外,还应了解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所选定职业的道德要求,应当通过怎样的努力来克服和纠正自己的不足,以符合未来职业的道德要求。
3.气质性格
气质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包括心理的速度、强度、倾向性等方面的特征;性格是一个人个性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气质和性格体现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的成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不同的社会职业对从业者的气质和性格也有不同的要求。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气质特征和性格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
4.能力特长
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相关的心理特征,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特长则是某种显著的或高于他人的能力。能力和特长是求职择业和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客观地分析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特长,才能在求职择业之时扬长避短,取得成功。
5.兴趣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是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转移的。事实证明,兴趣爱好可以促进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也可以影响自己在职业上的发展,在求职择业之前,必须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实的可能,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否与热衷的职业合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求职择业时获得较大把握,并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另外,由于职业道德的约束,有些职业也禁止或反对某些兴趣爱好,这些特殊的要求,在求职择业之前也应该了解清楚。
6.价值取向
在求职择业时,人的价值观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在选择职业前必须了解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价值观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或品质。它指向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个体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对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激励、影响作用。人们在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时,应当重视对自身价值观的澄清,培养对工作健康合理的价值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因素
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除了个人因素之外,还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因素是求职择业中需要考虑的间接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
家庭是自我发育成长的重要环境,一个人的成长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家庭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求职择业时,不仅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而且必须对家庭因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家庭成员对个人的职业选择会有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如父母的职业,父母的道德观、价值观、职业观及对子女的希望和要求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人的职业选择。同时,子女出于对父母的热爱、崇敬等,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父母职业的向往和热爱;“子承父业”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家庭环境的影响(如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及职业成就、经济状况等),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较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另外,家庭成员的职业、居住状况、工作单位的远近、经济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职业选择。
2.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不仅包括了个人的教育状况,而且还涉及整个教育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同时,社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社会舆论对教育的评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更加明显。所以,人们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不仅要从自身的教育状况中认识自己,而且还要从社会教育发展大环境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于自己的理想职业。
3.环境因素
要正确认识自己,还应从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生活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认识,从社会需求状况及生源省区的实际情况去认识,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乡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开放地区与尚未完全开放地区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对于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社会需求也是不同的。这些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造成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之间择业状况的不同。所以,这些社会环境因素也应包括在正确认识自己的范畴之中。
小资料
俞敏洪:大学生应摆脱庸碌
大学生网友月光的困惑:“俞老师您好,很多人都说现在这些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来害怕困难,害怕挫折,不敢面对世界的种种复杂,整天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出现了一批宅男宅女,那您觉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改变自我,正视社会,正视生活呢?”
俞敏洪老师答说:“首先,要树立一个目标,也就是有一个自己的人生理想;其次,要培养艰苦奋斗、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切成功与否、心情的快乐与否、收获与否都来自于你自己,来自于你心中的种子。一个伟大的人会自己创造出生存的天地,并且扩展它。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那未来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胜利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像山间小径一样,这条路有时先折回来,然后伸向前去;走这条路的人需要耐心和毅力,累了就歇在路边的人是不会得到胜利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强大的潜能,只是很容易被坏习惯所掩饰,被惰性所消磨。但是,如果你决心改变,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资料解读】
避免自我评价的误区
认知自己的目的在于完善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和自我评价的出发点是实事求是。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自我认识的作用在于自我评价、自我认知,使求职者或者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去选择合适的职业或工作岗位,或者根据职业的要求去调整完善自己。
大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的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1.过高的自我肯定
由于我们许多同学是从中学直接升入大学的,多年来在高考指挥棒和家长的指导下,从校门到校门,对社会知之甚少且缺乏必要的了解,考入大学后又成了“天之骄子”的幸运儿,因此这些“抱大的孩子”处于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他们对自己的优点能如数家珍地说上许多,但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却不甚了解。在这种心态下,选择职业时容易将自己估计过高,似乎“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舍我其谁也”,往往自高、自傲、自满、盛气凌人,对用人单位这也看不上那也瞧不起,挑三拣四,提出许多不切实际的过分要求。这种过高的自我肯定本身就是缺乏自知之明,是思想和行为不成熟的表现,对自己顺利地选择职业和保证择业成功影响很大。
2.过分的自我否定
在面临毕业的时候,有不少同学是怀着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来选择职业的,一方面希望自己尽快走上社会;另一方面又像一个总也长不大的孩子似的,对即将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感到心中无数,有一种“就业恐惧感”,不愿走出校门。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毕业生往往会产生过低估计自己的自我否定倾向。这几年在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我们常常会见到一些同学由家长、亲友或朋友陪同与用人单位洽谈,这就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些人总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方面不如人那方面不如人,心理负担和自卑感很重。这种过分的自我否定实际上也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一种表现,以这种心理状态去求职应试,那结果必然可想而知。
3.消极的自我评价
这种心态在一部分毕业生中比较流行,具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对什么都“无所谓”。一些同学的想法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到哪儿”,随波逐流,对自己的学业、能力、责任、事业等都感到“无所谓”,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这种态度对选择职业是十分有害的,因为“无所谓”的后面是“有所谓”,其实质是用一种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将自己封闭起来,以此来逃避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同样也是大学生择业中的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