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的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每个员工都是管理体系中的一环,每个人既是后勤工作的实施者、受益者,也是后勤工作质量的监督者。这种人人参与的管理方式,对于构建和谐的园所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精细化管理中,首先,带领全体员工结合精细化工作要求,建立各项制度,确立标准,量化管理,实行流程控制,为幼儿园后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认同、理解各项制度,组织相关后勤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讨论,明确每一环节、每一流程的规范要点,再把每一个要求具体地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最后,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师德规范教育,树立“小事做细,细事做透”的精神。
案例 靠垫的故事
假期里,后勤主任买回来一批靠垫,把它们放在班里,靠垫颜色漂亮且图案美观。大家都想着如果把靠垫放到班里,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朱园长拿起靠垫,左看看,右看看,对大家说:“这个靠垫很漂亮,但怎样才能更适合孩子们呢?”园长这样一问引起了大家的思考:靠垫虽然很好看,但是并不完全适合孩子们,因为靠垫的功能性太小了。
“那可以怎样改造一下呢?”伴随着园长的追问,大家纷纷畅所欲言起来:可以加个拉锁,也可以放粘扣,让孩子们锻炼小肌肉的灵活性;里面可以放些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数量的小玩具,这样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惊喜和变化!就这样,靠垫被我们改造了一番。孩子们拿着百变的靠垫一会儿拉拉锁,一会儿发现小惊喜,玩得不亦乐乎。
由此,幼儿园的后勤工作除了要考虑孩子们对外观的审美需要以外,还要考虑孩子们的可操作性、可变化性。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看到,园长对靠垫的不断追问带来的是老师们对靠垫的改造行动,改造后的靠垫更具有操作性、教育性,符合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园长的追问过程就是培养教职工进行精细化思考的过程。幼儿园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环境、每一个玩具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但价值的多少呈现了思维参与的多少。只有人人参与到精细化的管理中,才能够促进幼儿园的园所文化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