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人特别爱吃沙丁鱼,在鱼市上,活沙丁鱼卖的价钱高于死沙丁鱼好几倍。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而每次捕捞之后返航路途又较长,因此,一回到码头,好多沙丁鱼就死了。为了保证沙丁鱼是活的,挪威渔民想到了好办法,即在沙丁鱼鱼槽中,加入一条鲶鱼。新加入的鲶鱼,会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就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鲶鱼效应”直接用故事翻译过来就是指“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
在鱼槽中加入鲶鱼是一个有趣好玩的让沙丁鱼活跃起来的办法。深入思考,当一所幼儿园的员工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此时也意味着团队的效率将要降低。“一团和气、太平祥和”的团队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园所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此点,及时利用“一条鲶鱼”去激活幼儿园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案例 魏大厨的工作感言
大家可能觉得食堂老师不就是做饭的嘛,但是真的不是!吃饭是孩子们最关心的话题,作为食堂老师,我们最大的幸福就是听到孩子们说:“今天的菜真好吃。”“我还想吃幼儿园的豆沙包。”想知道我们是如何紧紧抓住孩子们的胃的吗?烧卖呈现出碧绿的颜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纸的面皮,犹如翡翠一般。轻轻地咬上一口,皮儿一点便破,吃到里面由虾仁、韭菜和鸡蛋制成的馅儿,爽口清润。这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
教师有师德,厨师也有厨德,厨艺高不等于厨德高,厨德高不等于厨艺高,两者不能画等号。厨师,应该厨艺精,厨德高,又有文化修养,达到“德艺双馨”,并且热爱烹饪这个行业。只有热爱烹饪这一行业,才可潜心做这一行业,只有立足厨师本职,才会在工作中不断获得喜悦,获得成功。那有人会问了,厨德是什么呢?厨师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厨师是给人提供食物的,而食物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作为幼儿园的食堂老师,我们不能因为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幼儿的健康。有了美食,幼儿在幼儿园里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里除了有每天陪幼儿一起生活游戏的老师,还有幼儿心中的神奇魔法师——食堂老师。幼儿园的食堂老师不同于高级餐厅的厨师,我们更懂幼儿,能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发展规律、心理特征出发,研究幼儿,让幼儿爱上美食的童趣、滋味、营养!
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且很多幼儿有挑食的毛病,怎么让幼儿喜欢美食呢?一般情况下,幼儿挡不住色彩的**,他们对色彩非常敏感,颜色越鲜艳,色彩越丰富,他们就越喜欢,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魔术手将幼儿的食物变得色彩斑斓、形状可人,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很多对幼儿健康有益的食材的颜色都是鲜艳的,平时在家里大多数家长会使用惯常的做法,所以幼儿不太喜欢吃,但是作为幼儿园的神奇魔法师,我们会让食物造型百变、色泽诱人、童趣可爱,如小刺猬卷、小兔子豆沙包、火腿毛毛虫卷等。它们造型可爱,充满童趣,幼儿就像看着一件件艺术珍品,一起给好吃的蒸卷起名字。当然在食物富有童趣、可爱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为幼儿计算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做到营养均衡。
每一道新菜的研制,每一种面点的创新,都根据带量食谱进行了科学的计算。用胡萝卜汁和面蒸包子,增加孩子的食欲和兴趣;一两湿面包出三个包子,定量制作,定量分餐;在秋冬季节,制作罗汉果水、冰糖雪梨水,清肺止咳;在春夏季节,制作酸梅汤、陈皮山楂水,解暑助消化。
美国一些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动听的言语和优美的音乐一样,都能产生节奏和谐的音波,刺激植物体内细胞的分子发生共振,使那些原来处于静止或休眠状态的分子活跃起来,从而加快植物细胞的新陈代谢,所以说植物也喜欢听动听的话。作为厨师,我们的每道菜都是用心去做的,每道菜都是想着幼儿天真烂漫的笑容去做的,每道菜都是计算好食物的营养价值去做的。在做菜的时候我们说着动听的话,唱着优美的歌曲,让食物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与活力,并把它们带给幼儿,让幼儿留下舌尖上美食的味道。
幼儿美食洋溢着香气,散发着温度,传递着快乐,它们积淀文化,构筑信任,凝聚人心,我们会继续用心烹制出最有爱的营养大餐,让幼儿永远记住幼儿园爱的味道、家的味道、饭的味道!
上面的案例是园所食堂的魏老师写的。园所发展十多年了,后勤食堂已经稳固,食堂老师通常沿用传统的饭菜样式,缺少创新意识。为了让食堂的饭菜翻新,也为了让幼儿、老师们的饭菜更加可口,管理者发布了招聘启事,于是在一家餐厅当大厨的魏老师来到了幼儿园食堂。魏老师的到来瞬间激发了幼儿园食堂老师创新的热情。他每天都喜欢创新一道菜品,而且乐此不疲。他不仅有想法,还有做法;不仅会做饭,还是音乐发烧友,食堂里仙乐飘飘,让美食制造者和美食享用者心旷神怡。在魏老师的影响下,食堂其他老师的工作热情被激发,他们开始尝试学习和制作各种好吃的点心和水果。大家纷纷赞叹魏老师是“食神和歌者合体”!
(一)常规的“鲶鱼效应”管理
在幼儿园管理中,园长常会应用“鲶鱼效应”。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做法。
第一种,园所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招聘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将其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带来竞争压力,从而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
第二种,不断地引进新的社会人才,增强园所发展持续性的能力。例如,通过外聘合同工的形式引进社会上专业技术型人才,给园所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第三种,不断对员工进行先进教育理念的培训和引领,让员工从思想上愿意尝试改变。
在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中经常见到这三种做法,但是“鲶鱼效应”不仅仅如此,管理者激发自己和他人能量的方式尚有许多。
(二)创新的“鲶鱼效应”管理
首先,管理者要有鲶鱼特性:①雷厉风行,能够迅速发现园所停滞不前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②言而有信,能够有效监督实施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有计划地一步步进行;③倡导创新,能够提倡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创新,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从工作流程、后勤采买、考核评价、菜品制作、装修设计等方面体现创新思想;④具有前瞻视野,能够在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中,预见园所的发展方向,有效地辨别未来人才,裁减掉不适合园所发展的拖后腿人员;⑤从系统视角来观察,能够从幼儿园系统内外观察园所系统结构的变化和功能,既把自己当作园所的一部分,又把自己看成一个园所中的领导者,带动队伍打开局面,打破常规,取得良好效益。
其次,鼓励每一名后勤工作人员成为一条“鲶鱼”。团队中的“鲶鱼”代表着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行为,不一样的思维习惯。后勤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加盟,这样才能产生奇思妙想。同时为避免“人人想个性”的混乱局面,需要确立良好有效的制度,使大家保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工作内容的创新,更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最后,工作内容采用“鲶鱼”方式。如果园所的组织结构、活动模式、考核机制不合理,枯燥无味,没有前景,单调无聊,那么后勤和前勤工作人员就会感觉像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不愿意在本职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集体惰性。在布置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时,要想一想“鲶鱼特征”,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上扩大本职岗位的工作范围,深化后勤工作的内容,让后勤工作人员体验丰富的本岗活动,感受努力工作的成就,体会面对挑战性、创造性工作时的激动与欲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小范围内轮岗的方式,增长后勤工作人员的才干,让后勤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