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保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保健医生负责的幼儿来园晨间检查、疾病预防、用药卫生,以及保管保健室一切药物和用具,做好卫生知识宣传、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等;二是各班保育员负责的包括卫生清洁、保育护理,幼儿大小便、盥洗、饮水、餐食和点心的安排等工作;三是厨房职工承担的膳食卫生工作,保证全体幼儿和教职工饮食的干净、卫生、安全等。
(一)保育保健精粹管理指引表
保育保健按具体实施主体可分为保健医生、保育员和厨房职工。每一部分我们均制定精粹管理指引表,幼儿园可按岗位自查或自审,促进园所检查与落实精粹管理。
表2-6 保育精粹管理指引表
续表
表2-7 保健精粹管理指引表
表2-8 厨房精粹管理指引表
(二)保育保健精粹管理22点解析
1.数量要素标准
1.1 尽量减少,够用就好,单一最好
案例1
图2-2-1 园医晨检一套工具
案例说明
(1)油性笔、手电筒各一支、检查表一张;
(2)一套晨检卡,包括五色,红色代表幼儿需服药,黄色代表幼儿需修剪指甲,绿色代表幼儿健康,蓝色代表幼儿需多喝水,紫色代表幼儿受伤;
(3)每张健康活力卡正反两面均有表情符号,代表不同的心情。其中,笑脸代表心情愉快,哭脸代表心情欠佳。
设计目标
(1)幼儿晨间入园,保健医生检查幼儿健康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活力卡;幼儿根据自己的心情,自主选择将不同表情面向外插放于教室卡片槽里。
(2)幼儿自主选择表情符号,发展幼儿的情绪情感认知;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力卡,了解幼儿当日的健康状况和情绪状况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措施;幼儿通过观察同伴的活力卡来了解同伴的健康状况和情绪状况,以帮助和服务生病或心情不佳的同伴,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设计建议
健康活力卡实则是保健医生与班级教师沟通的媒介,同时也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之间沟通的媒介。活力卡主要传达健康状况和情绪状况两层信息,各幼儿园可根据园所想表达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层次信息,并用不同的表征图表达。
案例2
图2-2-2 保健室留言板
案例说明
保健室门口张贴留言板,并附保健室一周工作安排。家长或其他教师有事可在便签纸上留言。
设计目标
(1)提醒保健医生相关事项,避免遗忘;
(2)避免因保健室无人(如保健医到教室给幼儿喂药等)而产生的消极等待,提高办公效率。
设计建议
可在保健室、办公室、财务室、园长办公室、教室、厨房等门外均设置留言板。
案例3
图2-2-3 呕吐物处理一套工具
案例说明
班级保育员应对幼儿呕吐所准备的一套工具,包括胶质手套1副、清洁组合1套、塑料袋2个、口罩1个、消毒粉2包、消毒喷壶1个、报纸2张、毛巾1条。
设计目标
(1)快速处理幼儿呕吐物;
(2)减少病毒扩散、传播,保证卫生与健康。
设计建议
可借鉴其思路,根据本园实际配套幼儿呕吐物处理工具。
案例4
图2-2-4 清洁一套工具
案例说明
用颜色标识不同的工具和使用场所,包括卫生间专用、教室专用、餐桌专用和抹干食具专用。
设计目标
全班师生及保育员均可以通过颜色分类及标识自主取放工具、自我服务。
设计建议
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标识,设计不同的分类及功能指引。
案例5
图2-2-5 厨房厨具一套
案例说明
厨房厨具一套,并将其分别悬挂起来。
设计目标
(1)即用即取,方便快捷;
(2)采取悬挂方式,避免积水,干净卫生。
设计建议
需配置一套厨房烹饪常用工具,并采取适宜的存放方式。
1.2 设定存量,准确分类
案例1
图2-2-6 洗衣粉浓度配制
案例说明
洗衣粉或消毒粉的存放和使用,存放有最低刻度线,存量到达最低刻度线时需补充;用实例说明洗衣粉用量与毛巾数量间的对应关系,易于保育员理解,更具操作性。
设计目标
(1)节约资源;
(2)保证最佳清洁效果。
设计建议
园所需要根据日常用品洗涤量制定洗衣粉用量标准;根据日常使用量,制定洗衣粉等消耗品的高低存量。如图2-2-7为消毒液浓度配置方法。
图2-2-7 消毒液配制方法
案例2
图2-2-8 调味品等依高低存量存放
案例说明
酱油、醋等调味品存放时依高低存量存放。
设计目标
调味品存量有高低数量限制,既保证数量能满足近期使用,又不因过多存放而占用大量空间。
设计建议
根据日常饮食使用量,科学设置各类食品和调味品的高低存量。
案例3
图2-2-9 食品分类存放
图2-2-10 食品仓库存放示意图
案例说明
将食品分类存放,首先按幼儿食品和教工食品分为两大类,其次将各类食品分开单独摆放,并附食品存放示意图。
设计目标
(1)分类存放,方便取用;
(2)节约空间,保证环境整洁、卫生。
设计建议
根据物品使用频率、重量、形状、大小等,决定物品存放位置、存放高度。
1.3 节省资源,安全使用
案例1
图2-2-11 灯管开关示意图
图2-2-12 使用温度计,控制室温
图2-2-13 空调风槽指示开关
图2-2-14 空调使用指引
图2-2-15 阀门控制指引图
图2-2-16 消毒柜使用要求
案例说明
图2-2-11至图2-2-16安全使用标识均为了详细说明如何安全使用设施设备。
设计目标
(1)保证保育员、厨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尤其是新进职员有序、安全使用设施设备;
(2)保证在班幼儿生活环境的卫生、空气的清新和活动的安全。
设计建议
根据班级使用的电器设备、消毒设施等设置适宜的标识,方便保育员或工作人员安全操作。
案例2
图2-2-17 体力操作指引
图2-2-18 抬水正确姿势指引图
案例说明
(1)在各个教室、保健室和厨房内张贴体力操作指引图,说明人体双手各位置可承受的重量;
(2)在饮水机处张贴抬水正确姿势指引图,让教职工掌握安全抬水动作。
设计目标
(1)了解人体双手承受重量,根据图示安全用力;
(2)巧用承受力大的位置,节省力气。
设计建议
此经验可迁移到其他需要使用力气的活动中。
2.空间要素标准
2.1 处处有人管、处处有名称
案例1
图2-2-19 保健室办公用品
案例说明
(1)笔筒标明责任人;
(2)标明办公工具的种类及数量。
设计目标
(1)规定责任人,责任人要保证办公用品的正常使用;
(2)将常用的办公用品标识出来,方便使用、领取和检查;
(3)办公用品统一放在一处,便于随时取用。
设计建议
将精粹管理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既能培养其精粹意识,也能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案例2
图2-2-20 保育员清理鞋套放置处
案例说明
保育员清理沙水空间的幼儿鞋套放置处。
设计目标
清除鞋套内沙子等物体,保证鞋套放置处干净、整洁,确保幼儿用鞋安全。
设计建议
幼儿园公共区域均可设置相应责任班级或责任人,以实现全园师生共同管理的良性循环。
案例3
图2-2-21 灭蚊灯的管理标牌
案例说明
幼儿园灭蚊灯标明开启和关闭时间、清洁方法和责任人,并用标识警示幼儿不宜接近。
设计目标
(1)说明灭蚊灯的使用时间,保证灭蚊效果;
(2)标明清洁方法和责任人,保证灭蚊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3)标明警示标识,避免幼儿接触灭蚊灯,保证幼儿安全。
设计建议
幼儿园的每处区域都可安排负责人,每套设备也可安排专人管理,保证区域干净整洁,设备正常使用。
案例4
图2-2-22 厨房精粹管理平面图
案例说明
厨房每个区域均安排有负责人;标明消防逃生路线。
设计目标
(1)负责人负责该区卫生、食品摆放、食品存量控制等,保证区域整洁、卫生和食品的正常使用;
(2)设置消防逃生路线图,包括主路线和次要路线,提高厨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设计建议
厨房应按区域、物品进行划分,制成精粹管理平面图,责任到具体人,切实落实精粹管理,如图2-2-23中饮水机有专人管理。
图2-2-23 饮水机的管理
2.2 直线直角布局,标识标签指引
案例1
图2-2-24 药品柜
案例说明
(1)药品摆放呈直线直角;
(2)将药品准确分类,并对每种药做标识标签。
设计目标
(1)方便取放各类药品;
(2)节约资源,保证幼儿用药的充足与安全。
设计建议
药品需及时检查,包括药品的数量和保质期。
案例2
图2-2-25 班级卫生间布局
案例说明
教室内卫生间呈直线直角布局。
设计目标
卫生间呈直线直角布局,既能防止幼儿碰撞,又能保证空气流通,环境干净整洁。
设计建议
在设计教室布局或物品布局时,尽量直线直角布局。
案例3
图2-2-26 教职工餐厅
图2-2-27 厨房
案例说明
厨房各区均遵循直线直角布局。
设计目标
(1)直线直角,保证区域通透,美观、大方;
(2)便于打扫,干净整洁。
设计建议
物品摆放可遵循直线直角布局,营造整体通透、大方的环境。
2.3 有名有家,集中存放,离地15厘米
案例1
图2-2-28 保健室文件的存放
案例说明
将各类健康资料按类型划分,统一放到文件栏里。
设计目标
(1)分类放置档案,便于随时查找和使用;
(2)将全园保健类档案集中存放、集中管理。
设计建议
将同质的物品集中存放、精细分类,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案例2
图2-2-29 卫生间清洗设备
案例说明
(1)卫生间清洗设备均离地15厘米悬挂,有利于沥水,减少细菌滋生;
(2)设置标识牌,全部拖把由专人管理;
(3)利用颜色区别不同功能的拖把和扫帚。
设计目标
(1)延长清洁工具的使用寿命;
(2)方便取放;
(3)专人管理,保证清扫工具洁净、卫生。
设计建议
根据园所或班级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清洁工具放置点;同时各场所清洁工具均分开使用。
案例3
图2-2-30 砧板存放
案例说明
砧板离地15厘米存放。
设计目标
(1)便于晾干,保证砧板卫生;
(2)易于取放,使用方便;
(3)离地15厘米,方便清洁。
设计建议
厨房不规则工具较多,选择适宜的储放方式尤为重要。根据工具的形状和重量设置适宜的存放方式,不仅便于取放,还利于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
3.时间要素标准
3.1 标明关键日期
案例1
图2-2-31 每日食品样品架及每日食谱
案例说明
保健医生会将每日食物样品放在幼儿园门口,供家长知晓。
设计目标
标明每日日期和相应的食物,并将早、中餐和午点放在透明盘里,家长送幼儿入园时可及时查看当日食物的营养搭配,促进家园饮食营养协同。
设计建议
有保质期的食品需标明食用日期。
案例2
图2-2-32 药品标明生产、开启日期
案例说明
保健室内药品标明生产日期、开启日期等。
设计目标
保证药品在保质期内,确保幼儿用药卫生。
设计建议
药品均需标明开启日期,根据开启日期判断其适宜使用的时间段。
案例3
图2-2-33 各类食品标明关键日期
案例说明
标明关键日期:购买日期、启用日期、保质期或截止使用日期。
设计目标
避免使用过期佐料。
设计建议
对有保质期的食品需标明购买日期、启用日期和保质期;有些食品开启后应尽量快速用完,以免混入空气、杂质等影响食品卫生。
3.2 按使用频率存放,先进先出
案例1
图2-2-34 应急箱及内置物品存放
案例说明
应急箱分3层,每层根据用药的先后顺序、药品的使用频率和药品本身的特性分层摆放。
设计目标
(1)根据用药顺序和使用频率存放药品,便于取放和使用;
(2)对照顺序表及时检查物品数量和放置,以便应急之需。
设计建议
应急药品箱标明明细,便于取放、使用和及时增补。
案例2
图2-2-35 食品存取顺序
案例说明
(1)用箭头和文字标明调味品存取顺序;
(2)直线直角布局,方便调味品存放。
设计目标
(1)保证调味品在保质期内使用;
(2)方便厨房统一管理。
设计建议
对消耗性食品均可设计存取流线,先进先出,如桶装水、清洁药品、幼儿户外玩具等。
3.3 在30秒内取出或放回物品
案例1
图2-2-36 保健室文件柜
案例说明
(1)文件夹分类摆放,不同内容的文件夹分开;
(2)每一个文件夹标明文件内容、文件时间;
(3)在柜子左下角有存档总表。
设计目标
(1)根据文件夹的标签和时间,随时取阅需要的文件夹;
(2)根据文件夹存档总表,正确放回文件夹。
设计建议
幼儿园各部门尤其是保健室涉及文件众多,资料越多,越需要精粹管理,以便及时查找,提高工作效率。
案例2
图2-2-37 清洁用品
案例说明
(1)清洁用品统一放到班级储物柜内;
(2)清洁用品均标签化,有专门的存储空间;
(3)标明禁止性标识,提示幼儿不宜触摸。
设计目标
根据标签快速取用,并能快速放回所属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保育员可自动化取放自己所需的清洁用品,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设计建议
标识标签化,可很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幼儿安全。
案例3
图2-2-38 刀具存放及功能指引
案例说明
使用颜色管理,将刀具按颜色标识区分切肉与切蔬菜专用刀具。
设计目标
(1)厨师切菜或切肉时能快速取用刀具;
(2)将切菜刀具与切肉刀具分开使用,保证食品卫生。
设计建议
利用标识标签将物品分类,便于快速取放物品,提高工作效率。
3.4 做事有计划、有流程、有预案
案例1
图2-2-39 保健室一周工作安排表
案例说明
保健室医生的一周工作安排,包括每天的常规工作和其他非常规工作。
设计目标
(1)便于保健室开展工作,保证做事的计划性;
(2)让家长和其他教职工了解保健室一周安排,以配合保健医生工作,尤其是班级教师需紧密配合保健医生。
设计建议
园所除保健医生有一周工作安排,建议园长、教研人员、专科教师等均有一周工作安排,并张贴在所属办公室门外。
案例2
图2-2-40 幼儿午睡意外应急流程
案例说明
将幼儿午睡时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流程标准化,包括发现紧急情况、通知各负责人直至送医院等步骤。
设计目标
有条不紊、临危不乱,妥善处理幼儿午睡意外事故。
设计建议
将一些动态、临时却紧急重要的事情流程化、标准化,有利于各方责任主体心中有数,遇事不慌,妥善处理紧急情况。
案例3
图2-2-41 呕吐物处理流程
案例说明
处理幼儿呕吐物流程:在呕吐物上喷洒消毒粉/剂—旧报纸掩盖—扫把、小铲清除呕吐物—喷洒消毒液—消毒地面—清洁地面。
设计目标
快速清理,保证环境卫生,控制病毒传播。
设计建议
将紧急性或有传染性的动态事件标准化,保证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案例4
图2-2-42 洗碗流程
案例说明
洗碗流程:倒掉碗里残渣—温水加洗洁精洗去油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沥干积水—高温消毒—清理洗碗池内残渣。
设计目标
(1)洗碗流程标准化,保证餐具清洁、卫生;
(2)保证新进职员通过观看流程图即可按要求操作,保证工作常态进行。
设计建议
厨房里有许多流程均可标准化,以保证幼儿食品卫生,如图2-2-43为蔬菜清洗流程。
图2-2-43 蔬菜清洗流程(清洗—沥干—温水过滤—切菜)
3.5 每日检查清洁和维护,定期审核
案例1
图2-2-44 班级卫生消毒/安全检查表
案例说明
周一至周五的班级卫生消毒/安全检查表,检查内容包括常规卫生消毒、重点卫生消毒、突发事件处理和班级物品检查。
设计目标
落实精粹管理,培养教职工精粹管理意识和能力,消除安全隐患。
设计建议
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检视表,以确保各区域卫生、整洁、安全,落实与持续精粹管理。
案例2
图2-2-45 消毒柜使用说明
案例说明
消毒柜使用说明。
设计目标
保证班级消毒柜的卫生、效用,延长使用寿命。
设计建议
建议园所设计室内灭蚊灯、幼儿饮水机、厨房烤箱、搅拌机、蒸柜等一系列设施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确保幼儿生活环境的卫生。
3.6 今日事、今日毕
案例1
图2-2-46 按时给幼儿服药
案例说明
保健医生根据家长的用药委托单,及时帮助幼儿服用药物。
设计目标
确保幼儿当日按时用药。
设计建议
保健室的工作关系到全园幼儿健康,应及时审核当日应完成的事项,保证幼儿健康。
案例2
图2-2-47 厨房操作人员下班前工作内容
案例说明
厨房操作人员下班前需做好精粹管理。
设计目标
(1)保证厨房操作人员做事的计划性和总结性,确保第二天工作的正常进行;
(2)创造整洁、卫生、安全的厨房环境。
设计建议
根据园所厨房工作实况,制定本园厨房操作人员下班前应完成的事项。
4.质量要素标准
4.1 整体环境简约实用、通风明亮、环保安全
案例1
图2-2-48 保健室内药品柜
案例说明
保健室药品柜整体图。
设计目标
保证保健室整体环境干净、整洁、大方。
设计建议
根据保健室建筑布局设计物品摆放格局。
案例2
图2-2-49 幼儿洗手间一角
图2-2-50 幼儿洗手间一角
案例说明
幼儿洗手间全景。
设计目标
保证环境简约大方,通风卫生、环保与安全。
设计建议
实施精粹管理的数量、时间、空间与质量要素,即可实现幼儿园整体环境的简约实用、环保安全。
案例3
图2-2-51 厨房清洗间
图2-2-52 厨房食品库
案例说明
厨房环境简约实用、干净卫生。
设计目标
精粹管理后的厨房呈现出干净整洁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教职工、幼儿的身体健康,也能使教职工心情愉快,更加高效工作。
设计建议
有序的环境利于幼儿和教职工饮食健康与高效工作。
4.2 处处无积水、无死角、无破损
案例1
图2-2-53 幼儿睡床下
图2-2-54 饮水机旁
图2-2-55 水池下
案例说明
一般教室内易出现死角、积水的地方,经过精粹管理后干净卫生。
设计目标
保证教室内隐蔽角落无积水、无死角。
设计建议
将教室的死角处做好标识,提醒相应责任人纳入常规管理;易有积水的地方进行维护;将破损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
案例2
图2-2-56 厨房地面干净整洁
图2-2-57 洗菜池下无积水
案例说明
厨房地面、洗菜池下均保证无积水。
设计目标
(1)保证厨房无积水,防止滑倒,确保工作安全;
(2)创造干净、整洁的厨房环境。
设计建议
可将厨房易积水、易破损或易出现死角的地方标识出来,提醒负责人做好常规检查。
4.3 物品存放于合适的容器或层架,一目了然、清晰透明
案例1
图2-2-58 班级卫生间内储物柜
案例说明
将清洁物品、消毒物品和教师饮水杯均存放在班级储物柜,并分类放置。
设计目标
方便教师取放,清楚物品位置。
设计建议
集中放置班级保育员或教师的常用物品,以便随时取用。
案例2
图2-2-59 面食工具存放箱
图2-2-60 汤料存放
图2-2-61 厨房工具存放
图2-2-62 教职工餐厅用具摆放
案例说明
(1)面食工具需将刀锋隐匿,避免取放割伤;
(2)汤料存放在适宜的容器中,并标明高低存量和关键日期;
(3)每个收纳筐或容器均张贴有标签,包括名称和明细;
(4)教师餐桌上配有餐巾纸、牙签等物品,并用长盘放置,一目了然,方便取放。
设计目标
一目了然,方便随时取放和增减材料。
设计建议
根据存放材料的大小、数量、质地等选择适宜的存放容器。
4.4 运用目视管理,幼儿也能看得懂,做得到
案例1
图2-2-63 中大班健康活力卡
图2-2-64 小班健康活力卡
图2-2-65 健康活力卡的种类及对应含义
案例说明
(1)不同的表情符号表示幼儿不同的心情;
(2)不同颜色的健康活力卡表示幼儿不同的身体状态。
设计目标
(1)幼儿晨间入园时,根据医生对身体的检查,领取不同的健康活力卡;
(2)幼儿将健康活力卡插在卡片槽,并依据心情选择不同的表情对外呈现;
(3)教师根据健康活力卡情况采取适宜方法来关注幼儿,如督促幼儿多喝水;
(4)保健医生根据幼儿的红色活力卡,及时给幼儿喂药。
设计建议
鼓励幼儿园自行设计晨检卡,晨检卡为保健医生与班级教师、班级教师与幼儿、幼儿与保健医生之间做了很好的沟通桥梁。保健医生不必向教师说明每个幼儿的晨检状况,教师可以根据红色晨检卡了解幼儿生病情况和情绪状况,也能避免因教师了解不及时造成的意外后果。
案例2
图2-2-66 幼儿禁止触摸标识
案例说明
幼儿不能接触的物品均标明禁止性标识。
设计目标
确保幼儿安全。
设计建议
对班级内幼儿不能触碰的物品标明禁用标识,幼儿自我控制不触摸,也提醒教师防止幼儿触摸。
案例3
图2-2-67 刀具管理
案例说明
(1)刀具摆放时将刀锋隐匿;
(2)用颜色区分刀具类型;
(3)设置区域负责人。
设计目标
渗透颜色管理、标识标签管理,方便教职工取用刀具。
设计建议
将危险刀具标准化管理,以避免安全隐患,也便于日常操作使用。
4.5 操作流程、设备使用、危险预防及危险品警示等指引清晰
案例1
图2-2-68 疫情预警报告站
案例说明
疫情预警报告站里播报某班疫情,并警示疫情传播,包括疫情特征、发现时间、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幼儿园采取的措施。
设计目标
(1)防止疫情传播;
(2)以此为契机,普及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设计建议
全园应设立一处疫情预警报告站,班级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告诉保健室,保健医生制定科学的预防传播方法,供全园学习。
案例2
图2-2-69 分餐标准示意图
案例说明
将分餐流程标准化,如有取餐标准、餐车摆放标准、餐前准备标准、分餐标准。
设计目标
(1)将分餐流程标准化,利于保育员有序、卫生地工作;
(2)流程标准化后利于新进或刚接触此岗位的教师快速上手,保证工作常态化。
设计建议
将常态化的流程标准化,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可让新进职工立刻上手,保证工作常态进行。
案例3
图2-2-70 特殊幼儿登记
案例说明
将幼儿特殊情况登记表张贴在厨房分餐口。
设计目标
(1)提醒厨师分餐时注意特殊幼儿;
(2)提醒保育员不要将过敏食物给该班特殊幼儿。
设计建议
幼儿园应调查幼儿对哪些食物过敏,避免幼儿因误食而发生意外。
案例4
图2-2-71 厨房门口儿童不宜进入标识
图2-2-72 厨房门上张贴提示语
案例说明
(1)用黄黑色线提醒幼儿禁止入内;
(2)用标签提醒教职工小心推门。
设计目标
(1)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禁止入内;
(2)提醒其他人注意观察幼儿,以防幼儿进入;
(3)提醒教职工小心开门、关门。
设计建议
禁止入内的标识可自行设计。除此之外,厨房也应设计一些基本指引标识,如图2-2-73。
图2-2-73 厨房内各类标识
4.6 教职工自律、幼儿习惯好
案例1
图2-2-74 小班幼儿排队饮水
图2-2-75 中大班幼儿自主添饭
图2-2-76 幼儿根据水流标识洗手
图2-2-77 小班幼儿自主穿鞋
案例说明
幼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设计目标
(1)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2)幼儿之间学会互相提醒,形成卫生养成共同体。
设计建议
3~6岁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低,且身体可承受伤害度较小。保健医生和教师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方面发挥着很大的指导作用,需要让幼儿学会基本的保护身体的方法。
案例2
图2-2-78 保育员清洁桌面
图2-2-79 使用隐蔽卡自我提醒
案例说明
(1)保育员在幼儿饭前饭后均会清洁桌面;
(2)保育员使用隐蔽卡提醒自己注意卫生间水槽下的积水等卫生问题。
设计目标
(1)保育员保证班级幼儿用餐卫生;
(2)保育员保证班级无积水、无死角。
设计建议
班级生活环境需教职工和幼儿的集体营造,精粹管理为师生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并提供了持续管理的方法。
案例3
图2-2-80 教职工餐后自主收拾椅子
案例说明
教职工用完餐后,自主将椅子收拾好,方便下次使用和清洁人员打扫。
设计目标
自主管理,节约人力资源。
设计建议
精粹管理后的效果促使整个幼儿园的教职工行为习惯好,管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