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交流(1 / 1)

想要感到自信并减少信息的误解,你就必须掌控好自己传递言语信息的方式。这一点有时会被称为交流中的“非言语”(paraverbal)方面。这方面做得好的话能让人获益匪浅,不过一旦做错,危害也很大。自信者往往能将非言语交流转化为帮助自己的利器,这让他们在掌控口头传递信息方面如虎添翼。

在此,回顾“观而习之”练习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在练习过程中你是否对以下的特点产生认同感?

语速

讲话时语速不要太快肯定有其明显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听众会觉得很难接收你传递的信息,因此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你肯定不能指望对方在你以机关枪的速度讲话时仍能够一字不漏地全盘接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平时你讲话语速不快,一旦你紧张起来,你也会发现自己语速变快了。而这一般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你很心急地想要尽快地完成讲话,早点摆脱成为众目焦点的窘境。

●你平时就是语速快的人,而且你也没有好好地控制这一习惯。

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讲话语速是快是慢,或许在第3章“有话直说”练习中别人给你的回馈里已经有所提及。如果你还是不太确定,那现在就彻底了解清楚吧,因为语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语速过快会让你显得颇为急躁、紧张,那些看起来自信的人绝不会让自己语速过快。他们能够控制住任何想要加速的冲动。他们以一种让对方或听众感到舒服自在的平缓的速度来发言。这让他们自我感觉对局面掌控有度,而在别人看来他们也是如此;同时,他们也能够以此控制自己的思维进程。这背后的原因再简单不过了——语速平缓,他们的大脑思考速度才能跟上。

语速过快会让你显得颇为急躁、紧张。

停顿

关于停顿的建议看起来好像过于简单,但在讲话过程中有效运用停顿对展示自信来说尤为重要。难的是,停顿意味着沉默,而你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即便是最短的沉默也有可能感觉起来仿佛永无尽头。不过,这也是造就停顿的有效性的原因之一——如果听众期待着你继续说下去,而他们发现你面对沉默显得很自在,那么你完全可以极为有效地利用这一停顿。当然,我不是指为时几分钟的沉默,我说的是几秒钟的停顿。

需要谨慎的是,不要犯这样的错误:用其他声音来填补停顿时的静默。当人们都把目光聚焦在你身上时,你会觉得发出点声响要比完全的安静要好些,因此,你说了“嗯……”。这样一来,对方会把你这一举动当成是紧张或缺乏自信的表现。

你要摒除任何会让你显得紧张的行为。仔细想想,说“嗯……”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这样做或许让你感觉好些,但绝对不会让你显得自信些——那么,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是好?

如何阻止自己说“嗯……”?如果说这其实并非难事,你应该会大松一口气吧?

你要摒除任何会让你显得紧张的行为。

启思练习

让“嗯”销声匿迹

独自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大声说几次“嗯”。想一想,发出“嗯”这个声音时你的气息是怎样的。答案很简单——你得呼气。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同时吸气;这也意味着你在将胸腔中的气体排出。很快你的声音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你在讲话的时候只能小口地吸气。如果持续发这个音,你的声音就会开始颤抖,变得断断续续,而且音发得越长就越严重。原因很简单,你的胸腔中没有足够的空气来支持你发音的力量。随后,滚雪球般的效果出现了——你开始意识到自己听起来带着紧张感,因此你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这一点上,紧接着其他的紧张表现就接踵而来了。最终,你的注意力从你的讲话内容转移开了,你对局面失去控制,因为你整个人都被这种紧张的情绪挟持了。

因此,为了让“嗯”销声匿迹,你得记住这非常重要的两点:

●在讲话时,严格要求自己适时地做出停顿。

●在停顿时,确保你不停地吸气。

为了在此确认这并非难事,请你尝试着在吸气的同时发“嗯”这个音。现在就试一下——在深吸一口气的同时说“嗯……”。一切都很清楚了吧?这根本就不可能,不是么?

启思妙想

停顿十分重要,它可以让你在讲话时平稳地呼吸。如果不呼吸,你的胸腔便会缺少氧气,这会严重影响你的声音的表现,你所展现出的自信也会大打折扣。

停顿不仅可以有效帮助你杜绝“嗯”,而且会强有力地将你带进一段沉默之中。这一点也具备相当多的益处:

●你给了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

●你有机会可以看看笔记,确认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你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你的听众。

●你给听众更多时间吸收你所传递的信息。

●你看起来、听起来都自信满满的。

●当有其他东西分散了你的注意力或你的思路出现中断时,你可以利用这关键的几秒钟时间让自己镇定下来。

●你可以利用这段重要的停顿来平缓地呼吸。

另外,当然:

●你也能充分展示出自信——自信者总能从容应对沉默。事实上,他们往往充分利用沉默为自己创造优势。

变换节奏

一旦你对自己的语速感到满意了,你便可以开始变换节奏。如果你仔细倾听自信果断的人说话,你会发现他们往往一边说话一边变换语速。

我发现,在你想要阐述一个重要观点时,适当地减慢语速会非常有效。如果你想要把听众的注意力引向某处,那么,请放慢语速——你会发现,随着你这样做,他们都把头抬高了。这是因为你做了小小的改变——你变换了你的语速。这是一个简单的理念,同时也是一个绝妙的技巧。

不过,请注意——不要过分运用。如果你频繁地变换语速,你的节奏会很杂乱,其后果也将不堪设想。如果你一直用缓慢的语速强调所有观点,那你难免会给人一种屈尊俯就、居高临下的感觉。适当地、谨慎地使用,这项技巧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语调

你可能听过某些人讲话是不带或者只带极少语调的;他们的言语交流呈现出单语调的方式。如果你认为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是自信者的话,我会感到很惊讶。你可能更倾向于用“无聊”、“呆板”、“令人泄气”或“害羞”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们。换句话说,用单一语调的方式来说话会直接影响他人对你自信度的看法。

一个人能够自如地掌握语调意味着他可以很好地控制声音的高低。做到这一点有以下益处:

●你的话听起来让人觉得更有趣。

●你看起来、听起来都对自己所说的话题更感兴趣。

●你看起来更放松、更自然。

●你给他人留下一个更为积极的印象。

如果你有效地运用语调,你会发现你能更容易强调某些词语。这对于更清晰地传递你的信息非常有效。请看一看下面这个句子,对自己大声读出来:

我没有弄丢她写给你的信。

现在,再读一次,每一次分别强调不同的、标示为斜体的词:

我没有弄丢她写给你的信。

我没有弄丢她写给你的信。

我没有弄丢她写给你的信。

你会发现,每一次你强调不同的词时,你传达的信息的清晰度(甚至是其意思)都会发生改变。如果你正针对别人的控诉进行自我辩解,或正在说明某个具体的问题,这样做则会让结果大有不同。

因此,如果你习惯以单一语调来说话,现在就尝试让语调丰富起来吧。你会惊讶于他人听你说话时表现出的更积极的反应。而且这样一来,他人误解你的信息的机会也会大大降低。

热情

热情具有感染力。如果你听起来充满热情,你的听众也会对你将要告诉他们的内容感到有热情;反之,如果你听起来缺乏热情,那么你传递的信息也相应地不会被对方积极地接受。

变换你的语调会对此有所帮助。如果你的声音传递出一股热情,那对方便会想听你多说些。当然,如果你真的对你所说的内容充满热情,那做到这一点就没有什么难度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起话来便可能会流露出一股自然的热情。我用了“可能”这个词,因为这并不是必然之事。有些人即便在谈及他们极感兴趣、怀有满腔热情的话题时,他们的话语听起来也会让人觉得缺乏热情。

我经常邀请别人到建立自信的课上讲述他们在一生中做过的最有趣的事情。有些人的表现令人惊讶。以下便是斯科特所讲述的他所经历的最为有趣的事情。

启思案例

斯科特

斯科特讲述了他有一次去南非度假时的经历。他跟随旅行团去看大白鲨。他向我们仔细地描述了他如何待在一个笼子里,从船上被放到水下,而后被鲨鱼团团围住的过程。他描述了鲨鱼离他有多近,它们如何撞击笼子,以及他可以“径直透过那一排排锋利无比的巨牙,看到其中一条鲨鱼的嘴巴里面长成什么样子”。他告诉我们整个经过如何令人感到恐惧,以及他永远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经历……

然而,斯科特讲述的过程语调单一,也没有任何强调的重点。换句话说,你不会觉得那是他经历过的最为有趣的事情。你甚至会开始在暗地里思忖他是否真的在整个经历中享受到了乐趣,更别提你会怀疑这是否是他经历过的最有趣的事情了。

如果你在讲述自己深感兴趣的内容时仍无法让人觉得你对此充满热情,想象一下,你在向他人讲述你并不深感兴趣的话题时,局面会是怎样!

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在工作场合。你有可能谈及一个重要的与工作相关的话题,你对此并不是很感兴趣。在类似这样的情形下,你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兴致,以便对方觉得你的所言不乏积极情绪。若不这样做,连你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听起来令人乏味。

启思妙想

热情具有感染力。展示出热情,它则能充分为你所用;如果你一点兴致都没有,那你将对自己造成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