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间谍的自我修养(1 / 1)

间谍是一门很古老的职业。

在战争中,想要战胜对手,除了在军事实力、军事战略上尽量强大、高明,更重要的是要知己知彼。知己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知彼就需要分析宏观数据,特别是对方的核心机密,这时候就需要间谍发挥作用,或派间谍打入对方内部,或在对方阵营里发展间谍,所以,间谍战也是一门很古老的工作。《孙子兵法》里就有专门讨论间谍的章节。人类社会几千年,间谍从未消停过。

无论战争状态,还是和平时期,当两方或多方力量旗鼓相当、处于胶着状态时,间谍的作用就越发明显。譬如唐生明现在所处的阶段,有多方势力——汪伪政府,重庆国民政府,共产党,日本人。

虽然全国都在抗战,但并非所有人都接受国民党的指挥,还有一些同情共产党的地方军事势力。哪怕四方势力之间,未必都是非常明确的敌对状态。汪伪和日本之间信任度如何,日本人对汪精卫是否满意,汪精卫是否任日本人摆布,都不容易说清楚。汪精卫和日本的口号是“反共建国”,而共产党虽然支持蒋介石抗日,但在抗日过程中又面临着被剿灭的局面,可见,几方势力间确实存在灰色领域,各方都会派人在灰色领域间进行各种工作,希望获得对自己更好的结果。唐生明就是在这种微妙的状态中,到南京去做间谍工作的。

间谍工作也分很多种,一种是去执行己方的战略,一种是拉拢敌方力量,还有执行具体任务,如刺杀、窃取军事情报、散布谣言破坏对方的计划。还有一种是联络型间谍,因敌国不能直接商谈,需要有居间传递信息的人。在这一意义上,汪伪与重庆需要有联络通道,日本人也需要与重庆对话。综合来看,唐生明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所谓灰色地带,是难有是非、黑白之分的。譬如说,现在是抗战时期,战略目的就是消灭敌人,惩罚汉奸,而不是去洽谈、交易,抗战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最坏的结果是玉石俱焚,不可能有妥协。在执行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每天的日常工作都可能会违背间谍本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对人的肉体打击可能不大,但会摧毁人的精神。

哪怕间谍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光明正义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完成目标,可能会做很多前后矛盾不一的事情,例如,有时可能要帮日本人去杀中国人,有时可能要帮汪伪去杀军统的人,有时要根据重庆的指令去杀昔日好友,对付在沦陷区的新四军等。

一个精神正常、价值观稳定的人,是绝对做不了间谍工作的。真正伟大的间谍,愉悦的并不是完成目标的快感,而是享受在灰色地带里不断颠覆各种价值观、充满智力拼杀也没有道德存身之地的间谍游戏。历史上,间谍的下场多比较惨,除了被捕,哪怕最终胜利了,也会失去所有人的信任,也难恢复往日的工作。

从汪精卫的生平经历、做事风格来看,他本质上就是一介书生,对于做汉奸,他的解释是日占区人民苦难多,想在日本人的控制下管理好自己的国土和人民,好好善待他们。这听起来是民族主义的立场。但汪精卫在国民党内地位崇高,远超蒋介石,所以有人分析汪精卫可能是因蒋介石的崛起愤而投向日本。也有人认为他是为了面子和所谓的清高,而不顾国家大义。

汪精卫诗词文章方面的造诣颇高,少年时冲动做过刺客,喝了酒问唐生明“你是不是来杀我的”,这不是深沉的政治家能做出来的事,甚至显得有些可笑和幼稚。与蒋介石、毛泽东相比,汪精卫只能算个书生,其他人则是政治家、军事家。

汪精卫幼稚,但他的夫人陈璧君却不这样。陈璧君对唐生明的到来曾好好盘问过两个多小时。除了问唐生明,还问他的夫人徐来。

徐来和唐生明虽然结了婚,但她也是穷苦人家出身,知道人间疾苦,同时演戏又有天分。间谍本身也要具有一个演员的修养,表演能力要强。同样,一个好的演员去参与间谍工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徐来也不知道具体事情,她认识的唐生明本就是这么一个真实的花花公子,她只要照实说就行了。

从此之后,南京方面对他不再起疑。8月唐生明到达上海,在10月1日那天,南京的新闻媒体头版头条报道:

国民政府改组还都以来,革命军人之谙识体治,深明大义者,纷纷来京报到,积极参加和平运动,有如风起云涌。顷悉唐生明将军也已来京。唐将军系唐生智胞弟,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中日战事发生后,任长沙警备司令,长沙大火之后调任常桃警备司令以起于今。因鉴于无抵抗战之非计,乃毅然离去,不避艰难,问关来京,汪主席于赐见之余,至为欣慰,且深致嘉许,已决定提出中央政治会议,畀以军事委员会委员要席,俾得展其抱负云。

意思是说唐生明觉得现在这样的抗战搞不下去,与重庆政府发生了分歧,所以弃暗投明,来参加和平运动。汪主席很高兴,所以决定让他升任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三天后,南京的中央政治委员会开会,汪精卫以主席身份提交了新任命名单,第四条就是拟特任唐生明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10月10日,重庆也对此作出反应,一直到19日连续十天,唐生智在重庆多家报纸头版用特大字号刊出启示,全文也是字斟句酌:

四弟生明,平日生活行为常多失检,虽告诫谆谆,而听之藐藐,不意近日突然离湘,潜伏南京,昨据敌人广播,已任伪组织军事委员会委员,殊深痛恨。除呈请政府免官严缉外,特此登报声明,从此脱离兄弟关系,此启。

其实,这不是唐生智写的,而是军统秘书拟的,戴笠直接审查。秘书开始写了很多坏话,重要人物投敌做汉奸,理应痛骂一番。但戴笠生怕唐生明看了不痛快,最后改成“平日生活行为常多失检”。

选择10月10日发表,也用意颇深。这天是中华民国国庆日,意为希望此去能完成任务,即成一件大喜事。事实上唐生明也算旗开得胜,一去就凭借他的人格魅力和不学而能的表演技巧赢得了汪精卫、李士群的信任,让他一到南京就站住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