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陆小曼眼中的林徽因(1 / 1)

按《安持人物琐忆》中的说法,陆小曼曾告诉陈巨来一个关于林徽因的故事。虽然外界风传陆小曼品行不是太好,但在陈巨来眼里,她并非那么不堪,而且认为陆小曼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从不在背后说人长短。

但在陈巨来的笔记里,陆小曼分明就讲了不少有关林徽因的事,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其实,这也很容易讲得通。陆小曼的丈夫是徐志摩,而徐志摩婚前婚后都一直在追求林徽因。徐志摩在国外的日记曾交给另外一位女作家凌叔华保管,凌叔华后来把日记交给陆小曼的时候,其中一些内容没有了。后人猜测,那部分消失的内容很可能涉及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关系。陆小曼因为徐志摩与林徽因间的传闻,在丈夫去世后向好朋友倾诉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林徽因,陆小曼总的评价是:林徽因的相貌非常美,做派也很大方,在当时北京的圈子里,堪称第一美女。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过多评价。

有一次,林徽因尚在美国的时候,突然给徐志摩发了一个电报,大意是:“我现在独处国外,生活苦闷,希望你能发一封电报,写一封信,来好好地安慰一下。”徐志摩得了这封电报,非常高兴,立即写了一封长信,情意绵绵,第二天一早,就到电报局去发电。

哪知电报局的工作人员一看地址就笑了:“先生,我今天同时收到发给这位女士的电报已经有四份了,你是第五个。”

徐志摩很不高兴地说:“这位女士只有我这一个朋友啊。”

谁知这个电报局的收发员非常八卦,他立即把前四个人的电报给他看,徐志摩一看才知这都是留美的四个老同学,其中有一人叫张歆海。徐志摩当即就去质询这位张先生。这位张先生还以为徐志摩在故意诈他,坚决不承认。徐志摩拿出林徽因的电报跟他对峙,张先生惊呆了,随即也拿出自己的那份“女神电报”,好嘛,原来是一稿多投!

二人不甘心,又去另外两人那里打听。果然,林徽因给他们发了一封“电报通稿”,让他们每个人都写封长信来安慰她。这可让五个人十分生气,自此之后,徐志摩就决定与林徽因绝交,一心一意追求陆小曼,直至成为夫妇。

另外,这件事还有其他的旁证。徐志摩于1926年6月3日在《城报》副刊发表了一首诗,叫《拿回吧,劳驾,先生》,说的就是发电报这件事:

啊,果然有今天,就不算如愿,

她这“我求你”也就够可怜!

“我求你”,她信上说,“我的朋友,给我一个快电,

单说你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宽。”叫她心宽!

扯来她忘不了的还是我——我,

虽则她的傲气从不肯认服;

害得我多苦,这几年叫痛苦

带住了我,像磨面似的尽磨!

还不快发电去,傻子,说太显——

或许不便,但也不妨占一点颜色,

叫她明白我不曾改变,

咳,何止,这炉火更旺似从前!

我已经靠在发电处的窗前,

震震的手写来震震的情电,

递给收电的那位先生,问这该多少钱,

但他看了看电文,又看我一眼,

迟疑的说:“先生,您没重打吧?

方才半点钟前,有一位年轻先生也来发电,

那地址,那人名,全跟这一样,

还有那电文,我记得对,我想,

也是这……先生,你明白,反正意思相像,就这签名不一样!”

“嗯!是吗?噢,可不是,我真是昏!

发了又重发,拿回吧!劳驾,先生。”

这件事有徐志摩的诗和陈巨来的笔记为证,当代作家闫红女士也从徐志摩的其他传记里找出了相关旁证。

同样,在陆小曼的日记里,也记了这件事。她说,有一天她的朋友张歆海突然质问她,为什么要把林徽因群发信件的事到处讲?原来陆小曼听说了这件事,就告诉了凌叔华,凌叔华又告诉了丈夫陈西滢,陈西滢再跟别人一讲,圈子内几乎所有的朋友就知道了。

另外,陆小曼还讲了另一件轶闻。说林徽因回国后住在北京西山,有一天一帮粉丝来看望她,她心血**似的跟许多追求者说:“你们都说如何爱我,那我要考考你们,我现在想吃东安市场一个水果店里的一种烟台苹果,你们不许坐汽车,自己走路去买,谁第一个买到送到,他就是真心对我爱我的。”

女神一声令下,一帮呆子就开始行动,纷纷跑下西山,其中就有梁思成。不过他还算聪明,借了一辆自行车代步。拼命赶到东安市场买了苹果,又蹬回西山,不小心在路上就被汽车撞骨折了,最后还留下终身的残疾,微微有些瘸。大约是林徽因感到他的诚意,从此就跟他结婚了。

梁思成被汽车撞,确有其事,但不是为了买苹果,而是1923年他带弟弟梁思永参加北京大学生举办的一个国耻日的纪念活动,当时他骑的是摩托车,带着弟弟,结果出了车祸。另据梁思成的续弦林洙女士的回忆录称,梁思成因这次车祸住了整整两个月医院,林徽因每天都来探望,梁思成有时热得只穿一件背心,林徽因也不避嫌,去了就坐在他边上,还亲手为他拧毛巾擦汗。这一举动,无疑让未来的公公梁启超,以及保守的未来婆婆李惠仙深感震惊。

以上的几段轶闻,真真假假,难以定论,但对思维正常的人而言,一听就知道这些故事有损林徽因的形象。但不管外界的评论多么离奇,她活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形象,依旧是那个喜爱人间四月天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