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需要承接过渡(1 / 1)

什么是过渡?

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引出下面内容的句子,就是过渡句。这个句子所起的作用就是过渡。

什么时候需要过渡呢?

(1)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情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或地点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一方面内容转到另一方面内容时需要过渡。

过渡句中常用过渡词,使句子与句子之间过渡自然,增强文章逻辑性。

例如,《颐和园》一文中就有很多过渡句: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这些过渡句,一般都在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承接上一个自然段所讲的地点,引出所在的自然段要介绍的地点,使文段之间过渡自然,增强文章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1.定点介绍

定点介绍即站在某一个固定的点上,对所看到的景色做介绍。要注意从远及近,从左到右或者是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做介绍。

2.移动介绍

移动介绍又叫移步换景,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接一处地进行介绍。

常用的过渡方式如下图所示。

学习这种方法,写作时在需要的地方用上合适的表示过渡的词语和句子,就能使文章内容过渡更自然、行文更流畅、逻辑更清晰。

例文:

童心

赵崇声

童心最可贵,保持一颗童心,就会有许多想象……树枝为什么不能比树干粗?兔子为什么不能是红色?马为什么不能长翅膀?蛋为什么不能比母鸡大……而早已失去了童心的人,想象力早已被封锁,自然觉得这些都是不成立的。

如果没有童心,天上飞的可能就只有鸟和云,没有飞机。古时,有多少人,拥有飞天的梦想,这都源于一颗童心的想象。然而有梦想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在千年之后的发明:第一架飞机飞向了那美丽的蓝天。

如果有童心,就会有思考,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有一颗童心。霍金想象到了空间跳越,时空穿越,然后就有了思考,有思考就有了行动……他的科学研究行动证明了,他的理论,使他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只要有思考,就会有创造。扎哈,她从珠江中的两块海珠石想到了建筑,然后就有了设计,有设计就有了建设,成就了著名的广州歌剧院,她也成了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虽然现在我们正在长大,但是我们的童心不能改变。我们不必听从所有“大人”的思考方式,我们可以多些独立思考,保持童心不泯。因为童心就意味着想象,想象就意味着思考,思考就意味着创新。

只要有童心,就会有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