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导图,能帮助孩子在叙事的同时进行思考,以小见大,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范玉婷同学就借助画导图,构思《一杯水》。
一杯水
范玉婷
翻开记忆的旧相册,许多往事浮现在脑海里,但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要数那“一杯水”的故事。
那是一个深夜,我还有成堆的作业,我不禁有些烦躁。渐渐地,我开始有点打瞌睡,瞌睡的小虫子毫不费力地把我拉去了……
当我再次把眼睛睁开时,妈妈正端着一杯水坐在我旁边。我吓了一跳,赶紧继续写作业。
“刚刚你睡得香,没忍心叫你。”妈妈的声音里有着几分歉意。
“哦。”我简单地答应了一声。
妈妈又说:“把水喝了吧,醒醒神。”
“放那儿吧,我等会喝。”我淡淡地说。
妈妈把水放下,走出了房间。我喝了一口水,顿时一股蜂蜜的甜味充满了我的口腔。妈妈还竟然在水里面特意加了蜂蜜,这可不仅仅是一杯水,这里面包含了妈妈浓浓的母爱……
我的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噎住了,我把水喝完,心里百感交集:从小,妈妈就在自己身上节俭,却肯在我身上花钱,有什么好吃的总为我留着,这一切的一切,都饱含了妈妈对我的爱啊!而我却把这当成理所应当的事。
“一杯水”的故事结束了,但我将会把它永远留在记忆的相册里,永远永远……
由此可见,文章的材料,越是选取生活中极平凡的小事,越是能以小见大。例如本文,从“一杯水”看到妈妈给我的那份“浓浓的母爱”。
小作者不但能抓住细节进行具体描写,而且全文结构严谨,开篇“翻开记忆的旧相册”开启全文叙述,结尾写要把“一杯水的故事”“永远留在记忆的相册”回应开头和点题,语言朴素、感人。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经历、体验,每一个人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在面对不同现象、不同事情,每个人的观察、思考、感悟,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对同一种结果的归因,也常有不同认识。所以,在叙述事实的同时,可以通过画导图,导出回忆,引出感想,记录细微感受,并由此以小见大,升华主题。
写作导图让写作构思过程更可视化和可操作化,它指引学生轻松应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创造性地拓宽思维,提炼主题,构思出自己的文章,表述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