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笔记的习惯是什么呢?
?一支铅笔从头写到尾。
?一种颜色的笔从头写到尾(不管是什么颜色)。
?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不同类型或领域的内容。
?在文字旁边,画上与内容相关的插图或图解、图表。
?在文字空白处,画上自己喜欢的插图(插图与笔记内容可能毫无关联)。
有些初学思维导图的人会沿用过去写笔记的习惯,画成这几种思维导图:
1.用铅笔画一遍文字型思维导图后,再用色笔描绘一遍,形成多彩的思维导图。
2.整张文字型的思维导图只有一种颜色。
3.整张文字型的思维导图至少有三种以上的颜色。
4.思维导图的文字旁有相关的插图或图解、图表。
5.思维导图的空白处有与内容不相关的插图。
第1种做法,整体画面是漂亮了,但太耗费时间,适合空闲时间比较多的人。
第5种做法只是为了画图好玩,插图与文字内容无关有时会有反效果,对某些人的大脑来说是一种干扰。
以活化大脑的效果排序:第4种>第3种、第1种>第2种、第5种。
以提升记忆力的效果排序:第4种>第3种、第1种>第2种、第5种。
下面就以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为什么“帮思维导图加上色彩及图像”,是很重要的观念。
一、加强使用大脑回路的视觉效果
随着年纪增长,开始学习认识文字、运用文字,我们就越来越习惯看文字书。我们不习惯看图画书,因为会被笑,加上疏于常常画图,自觉画出来的图像见不得人,于是我们就开始倾向于不用图像来思考了。
同时你应该早就发现了,我们喜欢看影像或图片,较不喜欢看文字,这个道理很简单,问问你周围的人,看过好几部《哈利·波特》电影的人,绝对比看完一整本《哈利·波特》小说的人数要多非常多。
视觉是大脑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重要感官,也是我们最为倾向的做法。甚至有学员说:“很奇怪,有时光听电话中的人说话,会觉得比较不容易理解他在讲什么,但是同样的内容变成了电子邮件或是见面当面说,就觉得比较容易理解。”
你可以站在马路边做个小实验,看着对面方向来车的车牌,你会发现“看车牌”比“默读车牌”的速度要快,也比较容易回忆车牌号码。
光是在课本上用各种不同的颜色画线,或是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写笔记,就足以让学习读书的过程变得比较快乐。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在告诉我们,视觉是强化大脑思考回路的重要方式。
初高中时,班上很会念书的同学们,至少都会用两种颜色以上的原子笔来画重点跟写笔记,大家都不会只用一种颜色,同学们都有自己独创的一套用色的定义。有人是读第一次用蓝色画线、读第二次用绿色、读第三次用红色;有人是自己抓的重点用绿色画线、老师强调的重点用红色画线,写笔记时大标题用红色写、内容用蓝色写、补充说明的讯息用黑色写;有人是上课老师讲的重点用红色画线、补习班老师讲的重点用荧光笔;有人是课本永远只用黄色荧光笔画线,参考书上用橘色荧光笔画线。
班上同学几乎没有人是用同样的用色原则,大家会参考一下别人的想法,然后再改成自己喜欢的用色原则。
你也可以参考一下这些书籍:
作者提出关于定义(或人名、书名)用粉红色荧光笔注记;假设(或条件)用蓝色荧光笔;分析(或其他)用黄色荧光笔;结论(或重点)用橘色荧光笔;优点用绿色荧光笔;缺点用紫色荧光笔。
作者的用色定义是先在感兴趣的地方用原子笔画上星号;新名词的定义与原理用黄色荧光笔;公式与算式用粉红色荧光笔;看不懂的部分用蓝色荧光笔;例题解答用绿色荧光笔。
作者的用色定义是:工作方面的用蓝色原子笔;私人预定行程用绿色原子笔;健康、保险方面用红色原子笔;生活琐事用黑色原子笔。
思维导图是一种结合左脑逻辑语言跟右脑图像创意的笔记工具,也是一种思考工具,若想要加速提升并加速活化大脑的各项能力,千万记得“手绘思维导图”与“思维导图一定要有色彩跟图像”这两大重点。
二、色彩对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色彩除了让学习读书过程变得愉快外,色彩还可让你比较能在某件事情上持续下去。道理很简单,我若要求你这辈子天天都只能看某一种电视机,但是你可以选择一台黑白电视,或是一台彩色电视,你绝对会选彩色电视。
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因为某事的过程有乐趣,所以你更能持续做下去,因为持续做下去,会自动发掘出乐趣所在。
如果你爱购物的话,也会在街道上的店家里发现这个道理。我毕业于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系,主修布料设计,虽然离开纺织业已经十多年,现在走在街头上时,不管是服装、饰品、装潢,这些依然都是我的观察领域。我本人不爱跟随流行,但是我爱观察流行。二十多年的观察下来,几乎没有一家店或是服饰公司品牌可以维持超过三年的纯黑与纯白的设计。视觉一直只有黑与白,人生多无趣啊!
思维导图正是擅用这个大脑的特点。色彩可以带来乐趣!色彩带来的感官刺激让人印象深刻!换句话说,就是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
三、色彩可以缩短82%的信息搜寻时间
美国畅销书Color for Impact提出使用颜色可以缩短82%的信息搜寻时间、提升70%的理解力、60%的记忆力。3M与Xerox全录公司的简报通通都是彩色的。
智能型手机吸引人的地方非常多,其中有一点是智能型手机通通都是彩色画面,我们都被它迷住了,就跟过去我们被电视迷住了一样。
五年前有个在金融业工作的学员告诉我,她现在买书都只买有图像跟彩色印刷的书。只要是纯黑白印刷,或是整本书都是满满的字,她一点都不想买。当时我跟出版界的朋友分享这个学生的意见时,出版界朋友告诉我,台湾很极端,还是有一群人是喜欢看厚厚的、密密麻麻都是字的人。
近三年来,台湾脸书上的信息,图片量远远大于文字量,写太多字的文章没什么人想看下去,也不太有人点赞。只要有一张图片加个两三句话,就能轻松获得好多个赞。你肯定想到那句老话: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我举以上的例子,并非告诉各位以上这些人的想法跟做法一定是对的。只是单纯地告诉你,现在的世界就是有这种没办法看很多文字的人,这跟当年《苹果日报》带来的报纸版面设计改变的道理一样。
我们如果能够具备双重能力,既能写满满的文字笔记,也能画出彩色的图像笔记,这不是很好吗?不管对方喜欢什么方式,我们都能满足他。
四、轻松赋予思维导图色彩的5个方法
色彩带给我们丰富的视觉飨宴。
1.至少三色以上的浓烈色彩的色笔。已经养成平时画思维导图习惯的人,一定会在包包内放置至少三色以上的色笔。我对笔的要求只有一点,色彩越浓烈越好。
现在有可以擦掉文字的色笔与荧光笔,在修改思维导图时更加方便。但我个人不使用这类的色笔,因为会养成思考上的惰性。当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锻炼到“一次画到好,不用涂改”的水平,只要你下定这种决心,你也可以跟我们的学员一样,大概画20张,就能达成这个目标。
2.白纸最好,有底色的纸会吃掉色笔的颜色。
3.若有八条主脉,能用八种颜色最好。不能的话,也无妨,别降低标准去使用色彩不浓烈的色笔。我最喜欢用12色的细彩色笔,每一种色彩浓度都够强。其中的黄色跟灰色,我一般是不用来写字跟画线的,原因就是色彩浓烈度不够,辨识上会比较吃力,增加阅读上的困扰,但你可以用黄色跟灰色来画插图。
4.思维导图是要呈现逻辑用的,不管你想要用多丰富的色彩来让整张图美美的,都不能忽略逻辑。
5.同一脉络中,想要特别强调的关键词可以适度地换一下颜色,但是不能滥用这个方法。否则当处处都是强调的重点时,就会显得通通都不是重点了。
每一个字都是不同颜色,虽然色彩丰富,但是这些色彩并无辅助逻辑理解的效果。
每一段分支都是不同颜色。
五、调和色彩的5大重点
喜欢用什么颜色,你就用吧,因为思维导图本来就是为自己而画的。用得开心,你才会画得开心。
但是,我要提醒你以下重点:
1.千万不可用荧光笔来写字!因为明度太高或彩度太低,写出来的字很难辨认,会增加阅读上的困扰,对记忆力也毫无帮助。荧光笔只能用在图案填色使用。以此类推,亮黄色或浅绿色色笔也不用。
2.相邻的两条脉络,颜色差异度越大越好。颜色差异度拉大,对大脑的刺激强度会加大,最好的方式是暖色系与冷色系交错运用。即使你出门时,身上只带着蓝色与黑色两支笔,只要两色交错使用,就能达到色彩对大脑的刺激效果。
3.不能只用一种颜色来画整张思维导图。不管你用什么颜色,效果就跟黑白印刷效果一样。整个版面最少使用三种以上的颜色,版面的色彩越丰富,乐趣与记忆效果就越强。
4.脉络上的文字跟线条的颜色一定要一样。否则颜色非但无助于加强理解与记忆“两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颜色还会让整个版面看起来杂乱,更不利于记忆内容。
5.插图或图像的颜色可以跟线条的颜色不一样。
六、基本配色原则
思维导图的颜色可以加强对大脑的活化效果,但是也没必要在配色上花太多的研究时间,毕竟我们不是在上美术课啊!我个人推荐前三种配色原则:
1 互补色
以暖色系与冷色系的两种颜色,来强调对比度以及提升鲜艳、突出的效果。我最推荐这种配色。色相环上,180°角的两种颜色,如绿配紫,红配蓝。
2 三等配色
色相环上120°隔开的三种颜色,虽然整体色彩的饱和度不会太高,但一样给人生气勃勃之感。
3 矩形配色
用两组互补色,通常具有五光十色之缤纷感。
4 相似色
色相环上邻近的颜色。思维导图发明人Tony Buzan在日本的分公司名为“Buzan Japan”,Buzan Japan负责人William Reed强调用色要和谐,正是色彩学中所说的相似色。我是不同意他的配色看法的,我要的是思维导图用色带给大脑的刺激效果。相似色的配色并不会表现出像互补色那样强烈张力的效果,张力不够,记忆效果不强。
七、图像让联想进入大脑
2016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发现,如果用画图的方式将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事后将更容易回想(recall)起来。就算只花短短4秒的时间来画图记录东西,都能够提升记忆力。
因为在画图时,能够创造出一个记忆痕迹(memory trace),将视觉和文字语意链接起来,因此更容易让人回忆。
2015年英国也有类似的研究出炉,萨塞克斯大学的柏德研究出,只需将重要事情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遍,并且有意识地选出当中最生动的细节,就可以在1周或更长的时间内大幅提升记住这件事的概率。
Mary Liao正在研读边沁的“功利主义”,这是她最近写给我的信件,我用她的信件内容让你明白“什么是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遍”。
最近两个多月一直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虽无法如同老师一样熟练,也还是有问题存在,但在思考及记忆上却有大进步。
若以考试结果论来看,个人占成败的大部分因素,失败的话,个人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但同时是否也会去否定老师之前的教导帮忙呢?
功利主义的人是会这样做的,即便此课程对他真有实质上的帮助,但是从结果上来看,他确实没有达成他想要的目标,功利主义者认为行为的结果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意即行为的结果没有带给他快乐,这中间的行为过程会被功利主义者一同否定掉。
在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遍时,大脑会想象出很多细节,并且能透过自由联想的能力,把这次的讯息与其他记忆链接起来,这样就成为很难忘掉的回忆。换言之,这些描述画面,就是一种图像的创造。创造图像的过程,正是联想力的发挥结果。有了图像,就能够提升记忆力。
现在网络科技很发达,你可以直接上网使用Google图片的功能。输入关键词后,就能挑一张你喜欢的图片,看着图片简单描绘一下就好。
如果找不到你喜欢的图片,要懂得运用“换句话说”的方式来转换成具体图像。例如:吵架,让我联想到有人怒气冲冲、大吼大叫、指责对方、泼妇骂街、抓狂的词汇。你可以上网输入关键词:怒气冲冲、大吼大叫、指责对方、泼妇骂街、抓狂,就能找到很多画面。
符号也算是一种图像喔,口译者的笔记中也常使用符号来代替文字。常见的有:?代表世界(圆圈+横线=地球+赤道)。口代表国家。口→代表出口。口←进口。
一切事物在刚开始做的时候都是不顺手的,但如果你坚持下去,最后你会穿越不顺手的领域,达到精熟,然后就会拥有一项更专业的能力。也就是说,你会变成一个能力更强的人。
每当你做得不顺手的时候,反而要对自己说:“我现在一定是在成长。”然后继续照我说的方法做下去。
八、给大脑刺激,从画图开始
常有A学员问:“我不会画图,是不是我就不适合学思维导图了?”
B学员问:“我真的不会画图,所以我的思维导图画得很不好耶!”
C学员问:“我不会画图,思维导图一定要画图吗?”
以上学员提出的三个问题,皆是表面的问题。通通是源自同一个核心问题:“思维导图一定要画图吗?”
我的回答是:“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张图像,不论是插图、图表、图解,都是额外加分的。”
我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擅长画图的好心人分享的思维导图,美术功力一流,但画出来的是无意义或是无效果的思维导图。只要缺乏思维导图的核心能力:逻辑力,这张思维导图就是不及格的思维导图,例如:
1.写的根本不是关键词:不会抓重点
2.逻辑关系呈现错误:理解力不好
3.分类庞杂:不会浓缩、不会化繁为简,表示不会抓重点
4.层次繁杂:不会浓缩、不会化繁为简、不会分类
抽象词汇具有很大的自由解释空间,根据每个人的理解认知不同、背景知识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对某个抽象词汇所做出的解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性。不过,这正是抽象词汇带来的优势,因为自由解释的空间越大,我们看着这个词汇所延伸应用的可能性越高。因为抽象词汇没有标准化的图像,只要你自己看着这张图像,能理解背后代表的抽象词汇是什么,那么这张图像对你而言,就是最好的图像。
这里让我来献丑一下。例如,我想呈现“俏皮”这个字眼,“俏皮”让我联想到“吐舌头”。大家要善用网络这个工具,只要你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很多别人的图像供你参考。
于是我上网搜寻了爱因斯坦吐舌头的画面,看着计算机,把模样大概画出来。我没学过画画,画得好不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已经把“俏皮”图像化了。
国内外有些美术技巧很好的人,会用“把文字变立体”的涂鸦文字来展现。像美国SOHO区街头就有很多墙面涂鸦。
你只要上网到Google图片中输入“涂鸦”这两个字,就能找到一大堆的英文字母范例。但请切记,涂鸦很花时间,涂鸦文字看久了,你的大脑会习惯这种长相的文字,大脑反而会把这些涂鸦文字当成纯文本看待。
中文涂鸦文字
英文涂鸦文字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这些插图和文字同等重要,它本身也是一种提示。
看到文字,脑中出现了画面,运用到视觉记忆能力;思考文字或是思考用什么样的图像时,我们会在内心出现一些自我对话的声音,运用到听觉记忆能力;动手写字跟画图,运用到动觉记忆能力。画思维导图时需要用到我们的情绪和感官,越多种感官加入,辅助记忆的效果越好。
工作记忆是短期记忆之一。是为了采取行动所使用的记忆。例如,为了找剪刀,我们会先在心中出现“剪刀……剪刀……”的声音,称之为心读或默读,这个声音就是工作记忆的功能。
工作记忆的功用是暂时储存“外在信息”“预定记忆”“过去记忆”等信息,经由“选择性注意”,会挑选出对目前有意义的信息,然后组合,再适度调整行为与情绪。
画图前,要先想清楚,这些图像是自己看懂就好,还是要画给别人也能看懂的?
如果是希望别人看到这个图像也能跟我们一样,大家都能联想出相同的关键词意义,那么图像本身要符合一般人的共同想法才行。平时我会观察街头上的图标或是标志icon,因为这些图标的设计原则正是“可以让人一眼就懂”,这一点正是思维导图的图像要求。多用心留意观察且思考一下:“为什么设计师要这么画?”你就会产生源源不绝的丰富灵感。
但我们没必要像美术家或是插画家那么厉害,只要画一些符合关键词意义的简单小图示就,能让我们轻松联想起这个关键词即可。
下图从左到右来看,是绘图步骤。即使我画得如此这般抽象,省略了部分五官,仅画出头跟四肢,我相信你也能看懂第一排是人,中间排是男人,最下排是女人。同时我用蓝笔画短发男人,红笔画短发女人,就跟公厕上的男女标志用色是一样的。
把线条再精简一下,画得更加抽象,即使没有五官,我相信你仍然可以分出来男人跟女人。右上角省略了脚,但你应该能发现男人用肩膀较宽的倒三角形符号,女人用穿裙子的概念来呈现。右下角的图形是以男人短发,女人长发表示。
你应该能看出这是一个矮个子的女人,两边各牵一位高个子的男人,你猜他们是什么关系?是母子还是朋友,哪一种可能性最大,那个就是答案了。左侧还用了颜色来强调男女性别。
千万不要为了画插图而画插图,在思维导图上画一些不相干的图像。插图是要辅助文字记忆用的,并不只是为了美化版面。
把想法转成图像的步骤
只有吻合文字内容或是文字意义的图画,才是有效的思维导图图像。这个图像,你也可以称之为“关键图”或“关键画”。有了有效的思维导图图像,甚至不写字只画图,你也照常能理解并记忆图像所代表的文字意义。
初学转图像者,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事物,可能还不太熟悉如何简化图像(简笔画法),可以直接用剪贴的方式来解决。
我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2015年台北红点设计展的得奖作品,其中有三项特别引起我的注意,分别是可以从出生使用到6岁的儿童安全椅、运用宋代美学概念设计出来的床、使用回收的水泥袋来制作的后背包。
九、视觉性思考的9个方法
大家千万不要被“图像”这个字词把你的想法限制住了,若你认为图像就是画插图的话,表示思考已经被固定了,可说是已经僵化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上了学校的美术课后,你就不再画图了呢?那是因为你的思考内容是:“图,一定要画得美美的。”如果画不漂亮,你会害怕丢脸,不想把图拿出去给人看后被人家笑、被别人说丑,所以你不再画图了。换句话说,你不再于画图技巧上精进了。
经过这么多年来,你都没有动手画过图,突然被要求开始动手画图,一定觉得很害怕,不敢下笔,因为你依然觉得自己的图一定很丑,画出来会很丢脸。你的心态我完全了解,因为初学思维导图时的我,也跟你有着相同的念头。
即使我先画出我那幼儿园水平的插图给学员看了,在课堂练习中,我一走到他的旁边,他还是会用手或东西立刻把自己的思维导图遮起来,不想让我看见他画的图像。
拜托!我才不在乎你的插图漂不漂亮,像不像样哩!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种图像了,不管你有没有画插图,整张思维导图就已经是视觉性思考的结果了。相反地,我常跟学员说,别浪费你的时间在美化插图上,因为画图很耗费时间。
以下这四点,比有没有画插图、插图美不美还要重要:
1.是否抓到正确的关键词?
2.是否用线条去呈现正确的逻辑?
3.是否整张思维导图的内容吻合你画思维导图的目的性?
4.是否整张思维导图已经浓缩到不能再浓缩;是否你可以看着最精简的思维导图内容,然后回忆起最大量的信息?
我非常在乎来上课的学员能不能正确做到这四点,“要不要画插图”是相对次要的问题!但我并不是在告诉你画插图不重要喔,如果你能画图像,你就启动了更多的感官刺激,越多的感官刺激,就越能让你的大脑整体活化起来。
课程中,偶尔会有稍微知道我的学习背景,但不太懂我专业背景的学员对我说:“你是学设计的,当然会画图喽。”
虽然我大学主修布料设计,但我很清楚自己在视觉美感上的设计能力是超弱的,我也没什么耐心素描一个对象。我喜欢把东西东加加、西减减的,所以我选择走的是功能性布种的研发与设计。
初学思维导图时,在画图方面,我遇到的挫折感跟你一模一样。反正大脑能力本来就是用进废退的,你就告诉自己:“多练几次就好了,不要急于求成。”
观察力是建立图像力的基础,在我的第一本书《超强学习力训练法》中提到很多方法。在此列出一部分我曾经用过的方法,或是我自己发明用来训练我自己的方法,你每一种都可以试试看,应该会找到你喜欢的方法。
1 多看插画、漫画、涂鸦
初学思维导图者,常会忘了该怎么下笔画插图。去翻书或是上网查都可以,借鉴一下别人的插图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别忘了,思维导图的核心精神是“化繁为简”,用“减法思考”试着再想想可不可以再少个几笔画,简化到你依然能看懂为止。
这样也可以锻炼你的手眼协调能力,这个步骤可以大量刺激与活化大脑。
我个人刚开始时会用铅笔先描绘一下,再涂上颜色,后来我觉得这样做很笨,因为我又掉回“追求插图美不美的陷阱”中,同时也掉入另一个陷阱:用两倍的时间只完成一张图像。
我现在都是试着用色笔,一边看一边画,这样几次下来,手眼协调能力就会增强,很快地做到“一次画到好,不用修改”的程度了。偶有学员会跟我说画得挺好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学员当面批评我的图画得很丑,但若真有人当面这么做,我会在心中默默跟他说:“你不懂思维导图的精髓,所以你的批评对我来说一点建设性都没有。”
2 多观察周遭小东西与闭眼回忆
一开始时,我是每天找一个小东西,仔细观察它十秒钟,这十秒钟就要赶紧找特征,然后闭眼,看看能不能在眼前重现这件物品的画面。
后来,我是在观察后,试着不看东西,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物品的样子简单画出来。因为画得出来,就已经表示我们脑中的图像清晰度是足够的。
再说一次,即使是只有简单几笔画的图像,对大脑的记忆效果都很有帮助。
3 看看一些造成视觉错觉的作品
下图你看到的是鸭子还是兔子?你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很多这一类的图片。
这跟测验你的左脑好还是右脑好一点关系都没有喔!工作累的时候,我就把这类运用完形心理学所发展出来的图片,当成是转换观察视角,来放松一下心情的小游戏。
4 用背景环境来描述
有时我会自己发明一些小游戏,来锻炼一下自己把文字转换成图像的能力。刚刚的方法都是先有对象,再找特征。反向思考一下,先想特征,再想对象如何?
猜猜看有一种四只脚的无生命的东西,有各种不同材质与样式,在家里、办公室、室内、室外都可以看得到的,是什么东西呢?
可能是桌子,可能是椅子,也可能是架子,还可能是什么呢?
5 用五感来描述
刚说过,越多种感官刺激,大脑活化程度越大,试着不要使用视觉来描述形状,改用其他感官,例如,固体、柔软、平滑、冰凉、可以吃、易破碎的、扎实、没有孔洞。你猜得出来我在形容什么吗?
可能是豆花,可能是豆腐,还可能是什么呢?
6 把图片折成九宫格,一格格地描绘
然后只看图片其中一格中的图案线条,在白纸的对应位置上把线条描绘出来,切记,只能把你的注意力放在线条上,不要去想你正在画什么。逐一把四个格子或九个格子都如法炮制完成。
完成后,打开你的白纸,看看你的图像长得如何?
这时就发现,原来你的画图技巧不错啊!至少也有七分像了。此范例中只有一个小缺失,下方正中间的格子,在画图时没有注意到纸张与图片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中间下方的线条无法与其他格子线条连接起来,所以猫咪的脚不成型。
7 玩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看两张图,再仔细比较一下这两张图不同之处在哪里。很多儿童书籍跟网络上都有这一类的游戏图片,你只要用“大家来找茬”当关键词搜寻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图片跟游戏。
8 玩玩找特定形状的游戏
每天出门前,设定一项你要观察的图形,如三角形,然后一整天随时留意一下周遭环境,哪些物品的整体或是局部有三角形在里面。
9 看马路上的招牌,画出品牌的商标Logo
我喜欢走在路上顺便练习我自己的脑力,你可以特意观察品牌商标,回家后再画画看,看能不能画得完整。现在网络发达,如果你很宅,就在网络上搜寻品牌商标,先观察后再试着不看计算机屏幕把商标画出来。
十、图画是锻炼大脑的工具
曾有学员问我:“我可以教我家的幼儿园的小孩画思维导图吗?因为我的小孩很喜欢画图,学思维导图应该很适合吧?”
这个问题要分成两个部分来回答。
第一点,除非是资优生,否则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孩子,因为文字逻辑建构还不是很完善,同时很多文字也还不太会写,让他们独自制作思维导图一定会出现逻辑怪怪的地方,或是根本不会抓重点的问题。
所以家长一定要透过一些语言先去引导孩子抓重点,再引导孩子如何建构各个语词中的逻辑关系。换句话说,家长要跟孩子一起画思维导图才对。
第二点,识字不多的孩子,思维导图上一定会出现大量的图像,家长千万不要勉强他们一定要写字,只要孩子能看着自己的图像说出完整的意思就够了。
根据我二十年教学与管理老师的经验,思维导图老师的教学功力好的话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就能自己独立完成正确逻辑的思维导图了。
【练习】利用色彩和图画来完成思维导图
过去曾有学生向我反映说:“很多成语知道如何运用,但就是背不起来,或是把四个字的顺序背错,该怎么办才好?”
我的最佳建议就是:“来画带有丰富色彩图像的思维导图!”
例如,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出字眼中有“木”的成语。关于木的成语相当多,最好是全部整理成一张思维导图,只要看一眼,就能全部吸收所有的成语。在此仅列出六个成语作为范例。
所有图像皆由西松高中高淇同学所创造。
石川秀树著,杨洁译,晨星出版,2005.03。
梅瑞尔、马丁著,胡琦君译,天下文化,2010.11。
佐藤惠著,蔡丽蓉译,核果文化,2014.12。
明度(Value),是色彩明暗的程度,明度越高颜色越亮,明度越低颜色越暗沉。彩度(Chroma),是色彩的纯粹度或饱和度,亦可说是区分色彩鲜浊的程度。彩度越高则越鲜艳,越低则呈沉稳暗浊的颜色,彩度最高者为纯色。混入无彩色则会使彩度降低:混入白色,明度越高,彩度越低;混入黑色,则明度、彩度均降低。可依彩度和明度的组合,产生各种色调(Tone)。
也可以参考色彩学网站提供的这三种配色范例。http://bit.ly/2mzMjud夏的色系http://bit.ly/2nsSLAN快乐的、热闹的色系http://bit.ly/2mzHpNE充满活力的色系
此示范图片原刊登于《周刊王》2016.03.16。
家有小学四年级以下孩子的家长或是小学老师,建议可以参考《法式翻转教养:拯救无数法国妈妈、孩子和老师的“全脑思维导图”学习法》(野人出版社2016年版)。书中有教导家长如何从旁协助孩子绘制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