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3S法则,从故事力、设计力,到说服力,就像是一场自导、自编、自演的过程。
从小我们就爱看故事书,不爱看教科书,因为只有故事会让人专注、期待,跟自己的心境与经验结合。记得念南一中的时候,只要有同学染上武侠小说,几乎都是彻夜不眠地看;而港剧《楚留香》风靡全台,即使明天要大考,也要在电视机前面盯上2小时,才甘愿去念书,就是想知道故事剧情如何发展……
在职场的沟通中,不管生意好不好,每次老板总是会问一句:“What's the Story?”整个故事是什么?而这其中的故事,就是在试图理解事物的本质。我在设计沟通力的说故事模块时,仍然以黄金圈模块为主:
●叙述型:Why、What、How
●简报型:Open、Why、What、How、Close
一、叙述型:Why、What、How
在职场中,大家都很爱讲话,甚至很爱打断别人讲话,似乎生怕不开口,就会失去为自己辩驳、解释的机会。以我工作多年观察,我可以大胆地说,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很爱讲话,但不会讲话,即使是身为主管也一样,包括我自己,甚至因为当了主管,更爱上讲话的权利。
后来我建议自己和员工,在说话之前要注意三个步骤:1.想清楚,2.写下来,3.说出去,感觉就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不会离题,可以专注在主题上头。但是之后有员工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想清楚?这个问题瞬间把我考倒了,于是我跑去听一些很会讲话的人讲话,归纳出三个重点——Why(动机)、What(理解)、How(体验)。
我的工作常要对公众说话,也经常被邀请要作Opening,在还没学会思维导图法前,常常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有一次鼓起勇气听自己说了什么,发现简直乱七八糟,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这样的状况是不对的。后来就在心中套用这个模块,果然顺畅多了。
譬如有一次我去台东公益平台做公益,校长忽然要我对一群高中生讲话,因为太突然了,我只好迅速套用这个叙述型模块,上台说了这一段话:
“我是陈老师,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是要启动各位的梦想,促进各位的学习,提升各位将来的竞争力。我将带给各位的分享内容,是思维导图法的原则与应用,接下来会亲自带领各位同学进行几个很实用的范例,希望大家快乐、学习、成长。”而当时在我大脑中出现的就是后面那张思维导图。
二、简报型:Open、Why、What、How、Close
跟叙述型相比,简报型是一个很正式的简报,必须在Why、What、How前后,加上Open及Close。用意就是在整个简报沟通过程,作一个强力的开场吸引,也因为一场简报通常会超过30分钟,必须要有完整的开场及收尾。
在外企公司上班,简报能力的优劣,是存活的重大关键因素。因为很多人,包含国外的长官、国内的同事,以及所有的渠道和客户,几乎有大半时间是通过简报来认识你。既然如此,我很难理解为何有人不愿意把简报学好。没有精心准备的简报,就像一个随意穿着就去相亲的人,会给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这个简报型的应用,是在做一份简报之前,先给自己一个简报内容的框架。每当我用思维导图勾勒出简报的框架,心就已经大大的安了一半,因为有了框架之后,剩下就是专业简报设计及如何沟通说服而已。
延续上一个例子,即使临时受托,必须对高中生做2小时的简报,只要用思维导图法来发想,一份简报30分钟就可以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