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文学最简单且最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利用词句使想象力活动起来的艺术。”维兰德(德国文学家)在给梅尔克的信函中,有一段足以证实此定义的精确性。他说:“仅仅是文中的一小段文字就花了我两天半的时间,原因只是没能找出一个合适的词汇,脑海里一天到晚总在这方面思索。这自然是因为我希望就像一幅绘画那样,把浮现在我眼前的确切视像,原模原样地搬到读者面前。还有,就像你所知道的,在绘画中,即便一笔一画,光线的明暗,甚至一个小小的反射光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学中描绘的材料,因为读者的丰富想象力而带来了某种方便,即这些经过精密加工和有着细腻笔触的文学作品,在达到适合于某人的个性、知识和情绪时,自然就会激发他的想象力(相同的诗歌或小说,因为读者个性或其他的不同而使感触大有不同)。但造型艺术(比如绘画、雕刻、建筑等)却没有这种方便,它必须凭借一个形象或一个姿态来满足每个人。在这些形体之中,往往用不同的手法,主观地或偶然地附带上某位艺术家或模特的个性烙印。当然,这些附带物越少就越具客观性,也就越能显示这个艺术家的天赋——因此,文学作品比绘画、雕像等更有强烈、深刻和普遍的效果,以上这些,可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通常,一般人对于绘画、雕刻等的反应特别冷淡,所以造成了造型艺术所产生出的效果也特别微弱。奇怪的是,一些大画家的作品常常会在隐僻的场所出现或为私人所收藏,这并非为了故意地隐藏或当作珍品藏诸名山,而是因为一向不为众人重视所致,也就是说,这些东西从来都没有显示出它的任何效果,只是偶然间被人发现而已。从这个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造型艺术的效果竟然这样微弱。1823年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发现了拉斐尔的一幅“圣母的画像”,多年以来那幅画一直都挂在宫廷婢仆家房间的墙壁上,这件事竟然发生在素有“艺术王国”美称的意大利,能不让人慨叹吗?所以,这就可以证明造型艺术很少有直接和突然的效果,而且也足以证明艺术的评价比其他所有作品都难,同时也需要各种培养和知识。相反,动人心弦的美丽旋律却能传遍全世界,优秀的文学也可被各国的国民争相传诵。富豪显贵为造型艺术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他们怀着对偶像的崇拜之心不但出巨额资金购买名画,对于有名望的古代大家的名画,有时甚至不惜以放弃广大土地为代价。究其原因,很明显,杰作越罕见,而持有者也越值得夸耀。其次,还因为外行人欣赏艺术作品时,只需花不多的时间和努力,一打眼就能看出所画的东西是什么,因此,艺术品不受一般人的注意。它不像品味文学作品那样需要较烦琐的条件——音乐也一样。所以,没有造型艺术也不要紧,例如,回教诸国里没有任何造型艺术,但没有哪个文明国家是不存在文学和音乐的。
文学的目的在于推动我们的想象力,为我们启示“观念”。换句话就是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人生和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此,成为一名文学家的先决条件是首先要洞悉人生和世界。他的见解深刻与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作品的深度。就像理解事物性质的深度和清晰程度一样,文学家也可以区分为很多等级。其中大部分文学家都认为他们已把自己所认识的事物非常准确地描写出来,令所塑造的形象和原物不无二致了,从而就认为自己是卓越而伟大的作家;或者,他们在阅读大作家创作的作品时,觉得他们的认识未必比自己多,甚至也不见得比自己高明多少,满以为自己一样可以挤入名家之列。这就是他们的目光永远不能长远的原因。
一流的文学家能知道其他人的见解是多么浅薄,也能知晓别人看不到、描写不出来的那些东西,甚至更知道自己的眼光和描述中的哪些地方比别人进步。当然,他知道自己是一流的文学家,因此那些浅薄的人们是无法真正了解他们的。所以,真天才和大作家们常常要陷入一段长期的绝望生活。因为能真实地评价一流作家的人,他们本身已不平凡,这种知音实在太难得了。而平庸的文人常常不尊重他们,就像他也不会尊重平庸文人一样,因此,在未得到世人的赞许之前,只好长久处于孤芳自赏、自我陶醉的日子。不过,人们又要求他们应该谦虚,连自我称赞都受到指责,所以,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价值的人和那些对世事一无所知的人,不管如何总是谈不到一起。伟大就是伟大,不平凡就是不平凡,实在不必谦逊,假如从塔的基底量起,往上至塔尖足三百米的话,那么从塔尖往下再至基底也应该足三百米,不会缺少一丝一毫。古代的名家如卢克莱修、贺拉斯、奥维德等从不妄自菲薄,都说得很有自信。近期的如但丁、莎士比亚及许多其他著名作家,也都是这样。一名作家不了解自己的伟大所在,又怎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天下绝无此理。那些谦称的无价值的作家,只是绝望的无能力者用以自我安慰的歪理罢了。某英国人说过一句话,乍听来好像有点滑稽,但却不无道理,他说:“merit(真价)和modesty(谦逊),除第一个字母相同以外,再无共同之点。”因此,我不禁总是怀疑大家要求谦逊的这种想法是不是正确。柯尔纽说得更直接:“虚伪的谦逊,不能寄予它太多的信任。我深知自己的价值所在,别人也相信我所谈的事情。”歌德也不客气地说道:“只有没用的奴辈才谦逊。”也可以说,口头上经常念叨:“谦逊哪!一定要谦逊!”这些人才是真正毫无作为的人,才是毫无价值的奴才,是人类之中愚民团的正牌会员。这是因为,只有存在自身价值的人,才能清楚他人的优劣所在。当然,我在此所说的“价值”是指真正且有真实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