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总是用“美”来吸引孩子好好工作。
? 信任没有办法凭空而生。
? 我很鼓励父母与我一样,花时间专注地陪孩子做事, 再从中发现、期待往前发展的可能性。
一群大孩子、一群小孩子或一群大小混龄的孩子一起活动,内容的设计当然有不同的考虑。由于孩子的年龄不同、心智的成熟度不同,对于设立工作目标与规划细节的容量,我尽可能保持随时弹性调整的变通空间,这是我得以愉快带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五月底,我为小学六年级的应届毕业生举办了一场小厨师活动。因为曾经带过这么多小朋友,对孩子们能力的预估已经有了把握,我把当天活动的流程做了一些更动,让孩子们在进入供餐服务前,把先前准备好的前菜与甜点全部陈列出来,希望孩子一方面因为更高阶的实作而觉得满足,另一方面也对工作成果的美感到难忘。我总是用“美”来吸引孩子好好工作,因为,我记得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长大了却未必”。
那天前台完全布置好了之后,我可以感受到小朋友对于自己竟有这样的能力觉得惊讶与骄傲。我不禁思考着一个常常浮现在心头的疑问:“难道这种完整的能力不能同时出现在他们的知识学习中吗?难道念书一定不能如此有趣,思考一定不能如此完整吗?”
我曾在演讲中提醒年轻父母,要对小孩子说容易的事,对大孩子则要求更高的标准。我想要强调的是,责任与要求应该随年龄慢慢增加,但我们社会的现况似乎是,对小孩子讲非常大的道理,对成熟的大孩子却有些讨好放任。
那天,在做完主餐之后,我询问有谁要帮忙刷洗炉台,顿时一片静默。我知道少有人会喜欢清理工作,但是,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完整度,清洁收尾就是餐饮这份看起来很好玩的工作的内容之一,我不能让孩子误以为他们可以只取刺激好玩的创作部分。所以我又问了一次,并加强说明这个工作的重要,我认为应该让六年级的大孩子明确了解这件事。
有几个孩子在听完我的话之后,马上朗声响应:“我来!”然后别的孩子也纷纷表达了工作意愿。我很高兴,立刻教他们如何分工合作,一个用菜瓜布和清洁剂刷,一个随后用干净的湿抹布把清洁剂擦拭掉,另一个则用一张干的厨房纸巾来除去抹布留下的水痕,我则帮忙拧抹布,一下子就把一个炉台台面整理得干干净净了。
在这群高年级的小厨师活动之后,我又带领了另一场年纪非常小的小厨师活动。这批小朋友的成员是: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两个大班的小朋友,两个小学一年级和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
这原本是好久前台中一所幼儿园邀请我主持的教学观摩会,我后来提议以一场小厨师活动来代替座谈形式的教学探讨与师职训练。
第一眼看到那两个小班与中班的小女生时,心里虽然为她们的可爱而感到意乱情迷,不过,紧张和害怕也立刻相伴而来。她们还真是小,小到我必须随时弯腰才能与她们稳稳四目交望。
我把两个小女孩带在身边时才发现小朋友真是能干。她们无论什么都想做、也都能做。我打开一瓶鲜奶油,请她们量三杯给我,两个小女孩就通力合作、一滴都不漏地完成任务交给我,只在奶油沾到自己的小手时忍不住高兴地大笑起来。她们这么容易就感到开心,一下子就缓解了我紧张的心情。我知道,年龄不是我该忧虑的问题,我唯一的担心是,她们个子太小,得站在小凳子上才能工作,我必须时时注意孩子跌倒的危险,常常调整她们站立的重心位置。除此之外,我只要稍加设计工作中的变化,使他们在中、小班所累积的学习经验能应用在其中,就非常顺利。即使主菜的排列有七道繁复的手续,孩子可是都一丝不苟地完成的,那小小手对美也有很高的标准,用纸擦拭盘缘的可爱模样,真像小仙子下凡来!
虽然这是一次特别年幼的组合,但我并没有删减任何流程,只稍微简化了某些不适体能的负担,比如说,太小的孩子只让他们运送碗盘归位,就不站洗碗槽。细心观察、遇到困难便立刻变通,就能使孩子成功完成任务的机会不断地增加。
◆我总是用“美”来吸引孩子好好工作,因为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供餐后,孩子们接着做饮料、上甜点,我则与老师们齐聚在大桌前就当天的活动交换意见。园长首先提问:“我们今天最担心的,是身上的钱不够赔偿孩子打破的杯盘费用。”我笑着回答他:“但是,到目前为止,孩子们好得很!没有人打破任何一件东西,对不对?”园长紧接着问:“这就是我想要知道的。早上看到蔡老师带小朋友之后,我最想知道您对孩子放手的信心是从何而来的?”
这时,刚好园长一年级的儿子用一个托盘端着四杯咖啡,从吧台稳步走来。我看到原本对着我的十几双眼睛同时转向孩子,每一双眼睛里都带着担心与惊惶,他们的心情就像杯中的水位,微微晃动。我不禁笑了起来,原来,广告上说的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就是这种眼神的体现。如果,当时我不是站在桌子的另一头,恐怕有几位父母已经抢身上前去接应了。
信任没有办法凭空而生。我之所以认为那孩子端四杯咖啡没有问题,是因为之前已经逐步带他做过一些事,才从了解中产生信心。所以,我很鼓励父母与我一样,花时间专注地陪孩子做事,再从中发现、期待往前发展的可能性。
◆专心是我们与工作之间的寄托关系,四五岁的孩子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