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教育是真正的开放包容,就不该以形式、结果来归类孩子。 要接受孩子之所以喜欢学习,是有各种理由影响着他们, 并不是只有压力和强迫才会造就出一个小小年纪就热爱学习的孩子。

即使在回想中,我仍能清晰地从声音中感受到吴小璠讲这句话时中气十足、精神饱满的样子。

“你好厉害喔!我要跟你学。”

当时我正在厨房中带着小主厨工作,耳中的话声一落,我就忍不住抬头想找出这话是谁说的,好想仔细端详这样的肺腑之言出自哪一个孩子的口中。虽然这句话只是由十个很普通的字所组成,可是那语声中的佩服与真心要跟进、急着想学习的热情,真是意在言内、完全的真情流露。

我看到了那孩子戴在胸前的名牌上写着“吴小璠”。啊!是吴小璠啊。我与这孩子先前虽然没有见过面,却因为一个突发事件而知道了一些她的信息。

在报名的一千位小厨师中,我原先就认识的小朋友不超过十位。通常,在活动之前我只注意孩子的年龄,并不详读他们的资料。那天之所以一看名牌就知道“吴小璠”是谁,有个特别的原因。

五月七日原本有场小厨师活动,但我前一天感冒,在六日深夜发烧了,七日清晨还不见好转,只好取消活动。因为担心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天天收发电子邮件,所以,我一定要电话联系确定家长接获通知。问题是,当天列在名单上的那批小朋友中,只有吴小璠在报名的时候不知为何并没有留下任何电话信息。

我很着急,想尽办法要从各种管道找到可能的通知方法。看到报名数据上附注了就读学校,我想如果上网查询学校的班级网站,或许有可能找到联络的讯息。

学校的网站没有刊载学生的通讯数据,但我却因此看到吴小璠名列在学业优异的榜单上。不过,知道她是第一名也不能帮助我顺利找到她,所以那天早上,吴爸爸、吴妈妈就带着小朋友白跑了一趟三峡,而我自己身体不舒服,也没能在场等待,由小米粉负责在店里等。

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当天被取消活动的小朋友大部分都顺延参加了往后的梯次,所以,我也很快就见到了吴小璠。

每一梯次,我们的工作都一如往常的忙碌,我的眼神和心思也总是跟着孩子到处跑,无法特别注意某一个孩子。我是为寻找那声“你好厉害喔!我要跟你学”,才从名牌又联想起“吴小璠”的名字。

回到台湾这几年,我常常感觉到成人对孩子有一些不公平的论断,特别是对年纪小却懂得自动自发的孩子常有矛盾的评价。

大家一方面羡慕成绩好的孩子,另一方面又说,这样的孩子是因为受父母的压力才如此用功的,其实他们个个都不快乐。批评有时太过分,让人觉得不忍心。

我记得小女儿回台湾上小学六年级那年,班上有个非常优秀的小朋友,功课好,长笛吹得更是好,人漂亮开朗,看起来就很开心。但是班上有一群同学的妈妈却觉得那孩子绝对不会真正快乐,私下很爱讨论这件事。每每听到这种话语出自大人口中,总觉得很不应该。如果教育是真正的开放包容,就不该以形式、结果来归类孩子。要接受孩子之所以喜欢学习,是有各种理由影响着他们,并不是只有压力和强迫,才会造就出一个小小年纪就热爱学习的孩子。

看到吴小璠的时候,她热情向上、一片赤子之心所发出的欣赏别人、想要跟进的态度,让我不由得在一旁暗自激赏。她在学校名列前茅,却并非别人眼中备受压力的孩子。如果她学习只是因为父母的督促,当时她的父母并不在身边,而在小厨师的活动中,也拿不到任何一纸成绩单,所以,她的学习热情好自然、好令人欣喜。

在照片中,我也观察到,吴小璠口中那句“我要跟你学”可不是随口说说而已。她的学习是有条理的,先在一旁仔细地看着已经会做的小朋友做,看的时候既专心又欣赏,也不抢着做,所以,等轮到自己做的时候就能稳稳做好。

无意中有机会以吴小璠为例,是因为很想借着对一个可爱孩子的观察,来分享多年来的一些感触。

身为大人的我们应该以更开放、更公平的眼光来看待功课的意义。如果我们期待于孩子的是认真的学习,就应该要真心接受某些孩子的确有非常执着、严肃的一面,而不要随便去定论哪一种表现才是聪明又快乐的典型。

好大人对孩子是不应该有双重标准的。

◆孩子热情向上、一片赤子之心所发出的欣赏别人、想要跟进的态度,让我不由得暗自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