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在要求孩子守纪律之前,大人能先定下心来观察他们的身心需要, 一片祥和就不再是困难的希望。

? 让孩子有事可做,可做的事又能引发乐趣,当然是维持秩序最好的方法。

在任何有孩子的地方,秩序会决定他们令人喜爱的程度。虽然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都非常可爱,但不可否认,一个闹起来足以搅乱环境的孩子,大家即使口里不说,望来望去的眼神之中难免载有责备之意。

自律与自由在教养的议题中不断被讨论,道理却未必能越辩越明,因为谈到某一个程度就成了捍卫立场之战。如果孩子调皮捣蛋引来他人的目光,父母亲有时候也会以“这样的孩子才聪明”,来为自己找个下台阶。

不过,事实永远是事实,动静与纪律无法作为孩子聪不聪明的观察指标。我思考的是,当一个好大人,要如何不用独裁压制的方法来安顿孩子的身心,使他们也能感受到纪律所产生的气氛之美与自己对环境的贡献。

小厨师开办半年之后,我接到一通华视记者的电话,她客气地问我可不可以实地拍摄采访一次小厨师活动。我先是婉谢,因为觉得孩子在镜头的跟随之下一定难以安定工作,这也不是我所承诺于父母的教导环境。但这位记者小姐非常诚恳客气,一再跟我沟通,说这对其他父母是很有意义的观念分享,后来我们约定好,如果我能征得某些小厨师父母的同意,在绝不勉强孩子发言、尽量让他们感到自在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采访。

我很谢谢在整个过程中,因为顾及孩子的工作状况与心情,记者小姐的采访工作当然非常不便,但这也表达了我们共同对孩子的珍惜之情。几个星期后的一个下午,我又接到这位亲切记者的来电,她告诉我,当天非常讶异孩子能有这么好的秩序,但在活动的行进之间,她也并没有看到我特别的叮咛或告诫。

记得很久以前,丹麦有位船长叫尼尔森(Mogens Frohn Nielsen),他领航的富尔敦号(Fulton)专门收容在学校遭遇挫折、行为偏差、在团体中不受欢迎的青少年。尼尔森在海军服役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属下人员进行的有意义工作越多,犯军纪的人便越少。这个观察与经验很有用,当他让船上的孩子做越多事时,纪律问题也就越少,只要孩子明白自己的工作,带领便没有问题。

参加小厨师的小朋友当然没有行为偏差的问题,但是孩子群聚之时就必然有秩序维持的需要。维持秩序不外乎两种方法:由内安定或从外加压。

让孩子有事可做,可做的事又能引发乐趣,当然是最好的方法。小厨师的工作基本上就有这样的特质。我会估量所有的工作够不够孩子做,以及工作的分量足不足以引起他们身心的满足。

说来不可思议,即使我的小厨师们个个这么小,在前两个半钟头要准备汤、前菜、两款主菜与甜点,后两个钟头要开始接待、供餐、收拾、上甜点饮料、整理厨房,这么繁复陌生的工作仍然不够满足他们的爆发力。所以在一年之后,我决定把每一梯次的十二位小朋友减少到八位,好让孩子都有更大的工作量。

我常喜欢提醒大家在活动中深感帮助的一份体会。我建议在为孩子举办活动的时候,要好好检视内容,如果发现必须花费很多时间来维持秩序,很可能是活动的内容并不够扎实,无法完全满足孩子的需要。

在小厨师活动中,我们所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的投入过分积极而引发争夺。小米粉曾经跟我倾诉自己的紧张,她说,当孩子开始抢工作的时候,她就会担心危险。有一次,两个小朋友因为都想端托盘送菜而同时去拉托盘,她笑说自己那天有些“火气”,很严肃地跟小朋友说:“你们不该争的,如果这样抢,那不如我去送好了。”她忍不住笑着跟我描述,两个小朋友一听,同时把手拿开正在拉扯的托盘,看着对方说:“那让你送好了!”

我笑着再一次交代小米粉:“我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帮助小朋友看到合作的可能性与重要性,而不是指责任何一个小朋友的不对。”如果孩子们经过指导而了解到“抢”会让工作变慢还可能发生危险,就会真心接受轮流工作的合作方式。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曾分享如何以有凝聚力、有意义的活动来安顿孩童或青少年过分旺盛的心志与体力,其中美国费城的墙画活动成绩斐然。这本来只是一项要引导青少年从有损城市形象的涂鸦转为更有意义的创作,二十年之后竟发展为大型艺术公益项目。我觉得这其中最有意义的经验,是以“看重”与“转化”来重建美好的秩序。

我们应该重新省视与孩子相处的质量,以及提升对他们有益的身教与对待。纪律使生活有更和谐的气氛、更多兼容的可能。如果在要求孩子守纪律之前,大人能先定下心来观察他们的身心需要,一片祥和就不再是困难的希望。

◆让孩子有事可做,可做的事又能引发乐趣,当然是维持秩序最好的方法。

◆我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帮助孩子看到合作的可能性与重要性。在要求孩子守纪律之前,先观察他们的身心需要,一片祥和并不是困难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