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责任除了让孩子学会如何动手完成工作, 更重要的是如何安全地工作。 拿掉与避开危险,看来是一时可行的想法, 但也会阻碍我们对生活的正常认识。
我常开玩笑说,我一直不喜欢亲子活动的原因是,大人与孩子共同工作时老爱帮孩子出意见,又会抢他们手中的工作或工具;如果爸爸妈妈一起来参加我的小厨师活动,光看到那把刀就会当场吓昏,很可能会一把抢下工具直接代子女上阵。
我这样说的时候,玩笑的成分当然是有的,不过,借着玩笑吐露严肃的观察也是我的目的。因为我怕正襟危坐讨论这样的事,在二元对立的思考模式下又要引起一场无谓的辩论。
我们的社会已经习惯动不动就进入一场唇枪舌剑的混战中。当小厨师活动因为一些文章而传播开去时,有的人赞成让孩子积极参与生活,也有人觉得我根本就不该让孩子做这么危险的事;反对的人说,孩子体会生活、学习厨艺,从餐桌礼貌或美食的尝试开始就好。
我对种种意见都没有回应的理由是,小厨师活动是我对教育的分享,而并非要勉强大家接受这样的观念。觉得这种教育方法不好的父母,当然不会实行,这不是教育制度里的必修课程,没有人可以强迫父母接受;而不放心的父母,也不会把孩子送到我的手中。至于安全的考虑,我所要承担的责任绝对不比在家当父母的来得轻。如果孩子真的在活动中有一丁点儿的安全问题,我是没有任何说辞可以为自己避责免难的。
我的勇气到底从何而来,仔细想来竟没有真切的答案。不过,我的确看到一种普遍的状况:对于生活中的许多学习,成人的观点其实是“从教育上看都很有意义,回到生活上实不实行都没有关系”。从概念到实现,是教养这条路真正漫长的距离。
如果一一检视小厨师活动的每个细节,每一样都危险。切菜要拿刀,站灶台旁可能被烫到——咖啡机的蒸气有一百摄氏度、洗碗机的掀盖一打开也有九十几摄氏度,这些想之让人却步的种种危险都要以孩子自己的小心提防来避免,而这就是生活真正的面貌。
小厨师活动进行了一年之后,我曾经局部调整、装修过工作现场。当时,我曾想过要把所有的设备都调降高度,好让它看起来更“可爱”一些,也更能配合孩子的身高。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其实不吻合孩子所面对的生活实际,那将只是个“理想”的教学环境,但那种完美却无法在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复制,对父母来说反而更无法成为经验的分享。
◆我们的责任除了让孩子学会如何动手完成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安全地工作。 拿掉与避开危险,看来是一时可行的想法,但也会阻碍我们对生活的正常认识。
所以,我终究还是以一个成人尺寸的生活环境来展开小厨师的工作,他们所面对的条件与危险和家中一模一样。不够高的地方要拿小椅子垫高,得低身探入的水槽,只有抱持警觉心才能形成保护。
有些安全观念与处变的能力,的确是从生活中才能建立反应式的警觉系统。这些经验不会只对一件事有用,还能借用在其他的情境中,但基本的训练与经验模式不能不从小培养。
通过知识可以教授孩子的安全观念,但是,人无法光凭记忆灾难的应变法则来确立自我保护系统。不了解危险的所在,或没有足够的应变经验,也许更是另外一种不安全。
我二十七岁时第一次创业开了一家小餐厅。有一天,一位员工去开桶装瓦斯前竟忘了先把接头接好,瓦斯在瞬间喷射而出。当时,所有员工都知道瓦斯以这样的速度外泄非常危险,却没有任何人采取行动,全场陷入一片慌乱。
我之所以有勇气并能以最快的速度冲到瓦斯桶前把开关扭紧再指挥下一步,这跟从小常要面对生活中的小危险和解决难题所累积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我常笑言,当母亲把整个家交给四年级的我来照顾,她怎么不怕我在用焦炭烧洗澡水时,把我们那栋木造的校长宿舍付之一炬?
有一次,我与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家聊天,她说起自己在乡间八岁就用稻草煮饭。八岁?稻草?我不禁问说:“稻草的烟灰会飞呢,这不会很危险吗?”
老奶奶似乎对我有这个问题感到更讶异,她气定神闲,只轻轻回答了一句:“危险,小心就好。”
是啊!面对危险,我们难道有比“小心就好”更重要的面对方法吗?拿掉与避开危险,看来是一时可行的想法,但它也一定会阻碍我们对生活的正常认识。
在小厨师活动中,我们的责任除了让孩子学会如何动手完成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安全地工作。比如说:
在掀开锅盖时,要往自己站立的相反方向先开一个小缝,好让热气透出,免得烫到自己。
拿一只烫的锅具,用干的抹布比湿的抹布更安全,因为水导热比较快。
盛汤的时候怕烫到手,可以用另一只带柄的容器托着碗,这比用手端碗舀汤让孩子感到安全多了。
拿一把刀的时候,手的握姿与下刀的位置,都会因为自己关注的方法而更加安全。如果猫会把爪子收起来,小朋友也一定会懂得把手指头收在刀片之后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如果切一只滚来滚去的圆形蔬果不安全,小朋友知道要先切下圆形的一缘,作为底座,稳稳摆好再继续切。只要做过一次,他们就会了解每次下刀前要审慎思考稳定的意义了。
如果姜磨到尾端怕擦到小手,用一把小叉子作为接替的握处,岂不是一个理想又有趣的自我保护法。
以我对小朋友智力的了解,我确信这些要领能提供更多想法,使他们对安全有切身的认识。
◆拿一把刀的时候,手的握姿与下刀的位置,都会因为自己关注的方法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