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数的经验使我相信, 只要是能使孩子专注下来的工作,对他们来说都很好玩。
我从小就是个外表很文静的孩子,因此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之外的大人,都习惯为我贴上“不爱玩”或“不会玩”的标签。这标签说明大人对孩子的了解常常是不透彻的,因为在成人的世界中,连“玩”这件事都有个呆板的定义。
我知道自己非常懂得游戏的乐趣,只是不爱长时间的喧闹或不爱在他人的注视下加入某些活动。当感觉到一件事“好玩”时,人所能达到情感的饱和与一种无法细诉的满足、安定,我即使在一个人的游戏中也能体会。欢闹或许会在事后让孩子有唯恐失去的落寞,但好玩的味道一旦尝过之后,便常存脑中。
这几年,我常常有机会看到各种各样与孩子相关的活动,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相信那些安排对孩子来说是足够好玩的。于是,如果有单位邀约我去主办活动,我会提出自己的一份小小要求:为孩子安排的活动,就要以孩子为主;不要打着孩子的名号,大人自己行社交之实。
孩子是天生的游戏家,他们精力旺盛、好奇好动。如果不以孩子为中心,全心全意地关注他们的身心安置,一场活动很难办得好。我觉得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诚恳才是最不可或缺的基本心意。所以,在设计小厨师的菜单时,我想的并不是工作对孩子来说够不够简单之类的问题。我只是把自己唤回童年,在心里问自己:“这些工作会使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都感到兴奋吗?”
无数的经验使我相信,只要是能使孩子专注下来的工作,对他们来说都很好玩。记得一次有位小朋友被分派到小米粉身边去做沙拉,她很失望,因为在家里曾经下过厨、煮过饭,她一心以为当天自己要在厨房中大展身手。尽管失望,但工作很快就把她带离负面的情绪,上了更热情、必须更专心的轨道。忙完之后,她对小米粉吐露心声说:“其实,我觉得做沙拉和甜点是最好玩的,因为可以自己设计。”
事实上,如果当天这位小朋友是被分派做主菜,我相信她最终的结论也会一模一样;她一定会觉得自己手中那份工作是最好玩的,因为她曾为它全心全意付出。
小学时,我因为兄姐都外出求学,生活中没有玩伴,所以得自己研发出好多游戏。起先,我会因为孤独寂寞而哭,但慢慢找出游戏的方法之后,专心于游戏就使我忘记想念或孤单的感觉。每一种情绪都一样,当它困扰我们的时候是甩不开的,但是可以用替换的方式吸引自己离开不喜欢的境地。新的专注会使我们感到好玩,而满足则弥补了劳累的感觉。
◆每个孩子都会觉得自己手中那份工作是最好玩的,因为他们曾为它付出全心全意。
有几次我看到低年级的小朋友,因为好几个小时的工作而拖着疲惫的步伐,我忍不住低身探问:“你会不会很累?”我还没有一次得到一个不耐烦的神情或一份抱怨的语气。他们总说:“不会啊!很好玩。”累,我想是一定的,毕竟在孩子的生活中,一口气紧张地工作好几个小时的经验并不常有,但“好玩”也真是全心工作后的肺腑之言。
对于在帮孩子办活动时应全心关注孩子这件事,我就是想要以大人的力量与言传身教,来帮助孩子领略专注的意义。
记得小时候,母亲曾在工作的百忙中答应为我的洋娃娃做一套衣服。在一个雨后的下午,母亲与我坐在父亲的书房中,缝纫机就停在书房右侧临窗的一角。我坐在榻榻米上,依母亲的指示帮忙剪她已经画好的纸样,妈妈就坐在缝纫机前一边缝纫、一边教我。有些工作对当时小学四年级的我来说也许还太难,但母亲并不刻意避掉那些部分,即使我还无法做,她仍讲解给我听。
几十年后,就在数个月前,当我在京都参观日本的传统织品展览时,我一看到缩缅与各种布的染法,马上想起十岁出头时聆听母亲耐心讲解布是如何缝出美好皱褶的话语。当时,对我来说最好玩、也最美的,莫过于母亲口中她的少女时代,以及端坐在缝纫机前愿意亲手与我编织娃娃梦的一个好大人。
只要我们真心关注孩子,就不难找出安顿他们的方法。
有一次,在小厨师活动结束前,我很想跟他们的父母报告几件事。当我走向后区大桌的时候,我看到孩子们个个都想跟上来,还来不及思考该怎么办,我就看到小女儿Pony对着小朋友轻声一唤,她自己先蹲了下来,好像有个秘密要告诉他们一般,于是所有的孩子都被吸引了,也全蹲下身,环绕在Pony身边。她开始跟小厨师低声讲一则他们必须非常非常专注才听得到的故事,这让我有一小段完整的时间能好好与父母沟通,我的任务完成而孩子也没有受到冷落。
◆一颗心与另一颗心全然相对,或一个人与一件事完全的交叠,这就是好玩!没有一定的形式与氛围,但它带来更持久的情绪与记忆,让我们感到充实、难以忘记。
我想,这就是好玩!一颗心与另一颗心全然相对,或一个人与一件事完全的交叠。没有一定的形式,没有一定的氛围;但它带来一种比热闹更持久的情绪与记忆,让我们感到充实、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