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仪·云水禅心的小镇时光(1 / 1)

01

“走,带你去正仪古镇。”她说。

“正仪古镇?”我迷惑。

在苏州这么久,大大小小的古镇走过不少,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周庄、同里,还是欠些名气的甪直、锦溪,我都已访遍。正仪古镇在哪里?

正仪古镇,位于昆山市玉山镇西侧,北衔阳澄湖、傀儡湖,与巴城镇、城北乡接壤,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江南这片水域,古镇古村星罗棋布,那些已有名气的古镇,摇身一变成了旅游胜地。然而,还有许多被人们遗忘的古镇,像迟暮的老者,守望着岁月的更替,宠辱不惊。

正仪古镇就是这千千万万古镇中的一座。

她是我在某次读书会上认识的姑娘,长发及腰,眉清目秀。同频的人,总会相遇,相遇之后亦会珍惜。往后的岁月里,她常常与我分享老电影和好听的民谣。后来,她说:“你笔下的江南有灵气,有机会写写那些散落的小镇吧。”我说:“好。”

就是这样的机缘,她带我走进正仪古镇,走近一位优雅、朴素的茶人,走入云水禅心的小镇时光。

上塘街是古街区,一走进去就有浓浓的古意迎来。流水人家,白墙黛瓦,沿街的老商铺诉说着正仪的历史。那是四月,苏州已算初夏,早春风的温柔与初夏风的清凉夹杂着袭来,吹动河岸的香樟树叶,水清,叶绿,仿佛浮动着的绿波,让人内心生出安静的感觉。

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古镇情结非常深。因此,来到苏州之后,我探访过大大小小的古镇、古村。那些古镇,有的繁华,有的热闹,唯独正仪,我想用“归隐”二字来形容。

朋友向我介绍,这里曾经极负盛名。昆曲是苏州的文化名片,而正仪古镇正是昆曲的发源地之一。此外,这里还是并蒂莲的故乡。我一边听着,一边欣赏着沿途风景。穿越历史的烟尘,当繁华退去,小镇呈现出的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午后的阳光,温和、明媚,瓦蓝的天空中卧着朵朵白云。我们站在古桥上眺望远方,浓郁的香樟树叶遮挡住视线,目光落在一座座临水而建的老房子上。房子真的有些年头,长了青苔,落了尘埃,有人家的木花窗开着,窗下河水缓缓流动,落在水中的树影和云朵跟着流动,仿佛一幅清新自然又带着古意的水彩画。

过了桥,走在青石板上,足音轻轻,时光漫漫。在这个大多数古镇被过度商业开发的时代,正仪古镇就是静心的隐士,不追赶旅游的潮流,民风淳朴,始终保持着江南小镇该有的清和幽。

要说起来正仪的历史,真是太久远、太深厚。古时候,这里曾被称作“鹿野”“星溪”。星辰、溪水,有隐士之风。“鹿野”则有田园意味。可以看出,这里自古就是风景如画。

世事从来都有它自己的轨迹,行在人世间,我们要做的是以平和心待之,对万事万物满怀期待,但不刻意为某一目的,总有欣喜与你相逢。

此外,正仪古镇人文气息浓郁,民间书法比较有名气,有“省级书法艺术之乡”的称号。

古镇风景秀美,江阁云帆、双亭柳浪、星溪秋月、虹桥烟雨、依绿霜枫、渭塘渔火、娄江雪晓、东湖浮玉、阳澄霞鹜、绰山夕照被称作“信义十景”。不过,如今现存的只有娄江雪晓、东湖浮玉、阳澄霞鹜等自然景观。虽然故景已不复存在,但走在老街上仍能感受到它的昔日风姿。

02

几片芭蕉叶探出院墙,“倚绿楼”三个字映入眼前。真喜欢这三个字,有一种江南大家闺秀的感觉。楼主是个姑娘吧?大概爱穿素色衣裳,眉眼堆满笑意,沉默寡言,温暖明媚。这样想着,双脚已踏进小楼。

进门处,芭蕉碧绿,锦鲤嬉戏,花草繁盛,墙根处落满青苔,几件古旧的老物件,摆放在一侧,精致又诗意。我被这些小景物打动,而这些小景,皆出自楼主之心。

几年前,倚绿楼只是座老宅,后在楼主郑艳的精心设计下,成了一座隐在小镇的茶书院。朋友轻轻地问:“在楼上吗?”“在呢。”声音清澈又明亮。一个身穿素色针织衫、长发温柔地落在双肩、笑容灿烂的姑娘迎了上来。她就是如今倚绿楼的楼主——郑艳。

她曾是园林景观设计师,后来到正仪古镇,择一邻水老屋,与茶为伴,简静清雅地过着小日子。这座茶馆,是她的禅园,亦是小镇上的隐世风景。二楼有古琴、有书,一楼有茶、有画。她说这里的所有水彩画都是她自己的作品。那些抽象的画作,意境悠远,画面随意又富有禅机,值得深深品味。

“楼下坐坐,喝杯茶吧。”楼主郑艳说。

她烫壶,温杯,置茶,冲泡,纤巧的双手在茶叶与清水间舞动。“我最喜欢下了雨,坐在这里听雨喝茶。”她声音低沉,缓缓地说。我抬头,撞见刚进门时的那株芭蕉。若下了雨,雨打芭蕉,瓦檐上的雨滴滴答答,屋内茶香袅袅,任是再大的荣华富贵,都换不得这样的时光吧。这样真好,隐于小镇,虚度时光,所有的深情与无言,都在茶里。

杯盏里,有两片冲开的茶叶,茶汤清澈,叶子在茶汤中,有着云水禅心的意境。我们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对坐饮茶,今日谷雨,何事西窗谷雨茶,共赴一剪好时光。

茶喝到微凉,忽见“雪隐”二字映入眼帘,心中大喜。竹门,门上写“竹隐”二字,一株枫立于门前,脚下是小小拱桥,拱桥两旁则铺着石子小路,枫上挂一鸟笼,住着鹦鹉。不得不惊叹设计师的细腻心思,这些风景的空间并不大,却处处彰显雅致。

一镇、一院、一盏茶、一抹时光,这样的好,是静,亦是寂。然而,与生活握手言和的人,从来都不怕寂寞,因为他们懂得,繁华终归会散去,清净才是长情。

03

青团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甜而不腻,清香四溢。正仪的青团,在我品尝过的众多口味中为一绝。

刚过完清明节,正是吃青团的季节。在老街入口处,有位做青团极好的老阿姨,一块钱一个青团,有许多种口味可供选择。

作为江南特有的美食,只要是旅游景点,几乎都会有。但正仪的青团与别处不同,它在馅儿心里加入小块儿猪油,使其吃起来更加香醇。听朋友说,正仪青团在整个江、浙、沪地区都极负盛名。

来正仪古镇不得不吃的美食,还有泡泡馄饨。皮入口即化,泡泡大,点上猪油,满屋飘香。

在小店里看老阿姨制作泡泡馄饨,她的小孙女在一旁玩耍,这样的日常,没有惊艳,却有着朴素的好。

轰轰烈烈的生活,年少时经历过,无悔。而年岁渐长,越来越深爱这样的平静,过好一粥一饭的小日子,健康、快乐,即使平凡,也有平凡的珍贵。

04

太阳西斜,我们来了,又走了,小镇不动声色,始终保持着安宁与祥和。我知道,人生这趟旅行,总有一日,会回归到小镇的无声中。

因为,我们都在寻找一隅清净处,并蒂花开,不悲不喜。